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公子药罐子-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曦微笑了起来,点了点头,“招安也罢,剿杀也好,既然有睿王爷坐镇,便不怕兵力不足,战力不够,可便宜行事。另外殿下不妨细细探查一番涉事之人,说不得能揭露一番隐秘。学生有预感,这定然不会只是寻常的匪患,其中牵扯极广,让皇上不得不派王爷前去坐镇。而殿下深宫中长大,与宫外几乎没什么联系,更不会有利益纠葛,身份尊贵,正是主事的好人选。”
  九皇子皱起了眉,似乎没想到事情会变得复杂,也颇为失落,“我以为剿匪才是要事。”
  林曦低低地笑了两声,“再怎么成气候也无法跟朝廷大军相抗衡,更何况是曾经骁勇善战的西北军。”
  九皇子长叹一声,“是啊,以睿王兄的威名,说不定还没动手,匪徒就先投降了。”
  赵元荣双手抱臂重重地点头,很是骄傲。
  林曦不自觉地也弯起了嘴角,很快便被拉平,“不管是皇上有意为之还是无奈之选,殿下有此机会这便是好事,若是能够顺利地解决,在皇上心中您便更有分量,甚至一直对您印象不深的大臣也会意识到,除了梁王蜀王之外还有一个九皇子能够堪此大任,这可比直接拉拢高明了多了。”
  九皇子听着不知不觉点了头,接着忽然又听林曦说,“您已经满十五岁了,想必皇上已经在考虑皇子妃人选,若是没有猜错,等大军归来,这人选便能定下,之后殿下离封王开府就不远啦!”
  所以,加油吧,少年!
  林曦眯着眼睛嘬了一口茶,看着忽然脸红的赵靖宇心底笑了一声。


第162章 长亭外无言话别
  这剿匪之事林曦听得突然,就是赵靖宜接到密旨事先也没有听到风声,那时林曦还在贡院里,来不及说话便去了京郊营,想着离京之前总能再见林曦一面。
  然而终究没那机会。
  山西匪患大臣们隐隐约约都有从各自的渠道听说,其中深浅,各自缘由都能猜到几分,牵扯的势力可不小,这个钦差绝对不好当,特别是九皇子在外臣中毫无根基,更是难上加难。
  宫风声隐隐传出来的时候,众人都当个笑话看,要知道就是梁王和蜀王前去都不一定能理的清楚,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要给初生牛犊九皇子泼冷水,于是等待着早朝。
  然而不曾想夏景帝连询问都没有询问一声,直接宣了圣旨,点睿亲王赵靖宜为主将,第二日带兵五万压入山西剿匪,接着才命九皇子赵靖宇同行,协助处理剿匪后续事宜。
  任性起来的皇帝真是让人毫无招架,九朝流珠冕冠之后锐利的眼睛直直望着惊愕的众臣,似笑非笑地问了声:“主将之选众卿可有异议?”
  谁敢有异议?
  其他人或许还能挑出个毛病,可睿亲王是谁?杀退了胡奴两次,连公主都愿意送过来的杀神啊!
  只是似乎杀鸡用牛刀了些吧?
  一个大臣出列,小心低下头说:“皇上,不过是些不入流的山匪,王爷镇国之能是否太屈才了些。”
  “不入流的匪患?”夏景帝冷笑一声,忽然沉下脸色,大声呵斥道,“一个不入流的匪患却让堂堂巡抚毫无办法,山西军全数溃败?谁给朕说说,是朕的军资给的不够饿着了,还是这山贼有三头六臂,上天眷顾?这本是个笑话,可这笑话居然还成真了!折子加了急报送进京城,就搁在朕的案桌上!”
  夏景帝这振聋发聩的怒斥一顿,底下自然消了音。
  “都闭上嘴巴吧,朕已经丢不起这个人了,朕的护国将军,呵呵,就是给你们收拾烂摊子去的!”夏景帝指着下方嗤笑,接着又挥了挥手,不欲多说的样子,“老九也大了,也该出去看看,跟着兄长,朕也放心一些,白爱卿,拟个随行人选上来,便去宣旨吧。”
  白如柏躬身道:“是。”
  轻描淡写之下,最应该有所争议的人选九皇子就这么定了下来,已经被臭骂了一顿,哪还有臣子敢乱说话拔老虎须子。
  是以快刀斩乱麻之下,赵靖宜还在京郊营便收到了一早出发的旨意,根本来不及赶回京城再翻一次墙头。
  最后黑着个脸,匆忙地写了封信,“告诉他本王定尽快回来,勿要生气,到时亲自向他赔罪。”
  卫甲一把接过,抬头挺胸大声道:“是,属下定亲自交到公子手里。”
  赵靖宜看了他一眼,神色不愉。
  卫乙翻了个白眼,不与多说。
  卫甲尴尬地讪笑了两声,“您放心,属下一等到公子的回信便快马加鞭赶回来,绝不敢耽搁一刻。”
  赵靖宜掀起一边唇角,仿若漫不经心地哼了一声。
  九皇子的车驾清晨便出了城,与早已整装待发的大军会合。
  看着猎猎旗帜之下的飒飒男儿,骏马抬踢响鼻,赵靖宇忍不住便是一阵激动,深宫之中,如何曾见证过这样阳刚壮志场面。
  待车驾归位,赵靖宜抬起手,肃容下微微一扬,副将一声长吼“出发——”,顿时马蹄声起,旌旗而动,五万人马犹如五十万大军而动,渐渐远去。
  忽然卫乙唤道:“王爷。”
  赵靖宜似有所感抬头,瞬间看到了伫立远处高坡之上的长亭公子。
  春日的清晨,还带着阵阵寒意,纯白的披风微微浮动,如玉的林公子静静望着长长的队伍。他的身后是一个矮小的身影,赵元荣一手抓着林曦的披风,另一手扬起朝他挥动,看不清的面容,却让赵靖宜多日的阴郁顿时一扫而空。
  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林叔?”倒是掀起车帘的九皇子,看到林曦顿时高兴,毫不犹豫地对骑在马车边上的赵靖宜问,“睿王兄,可否稍等片刻?”
  赵靖宜眸光微动,扬起手,整个队伍便立刻停了下来。
  “多谢睿王兄。”九皇子跳下了马车,看了看林曦身边的赵元荣,犹豫了一下便说,“荣儿也在,睿王兄不如与弟弟同去说几句话?”
  赵靖宜自然求之不得,点了点头,跟在九皇子身后朝那高坡走去。
  林曦看着两人而来,起身相迎,躬身行礼,“学生见过九殿下,睿王爷。”
  赵靖宜的手指一动,然而最终微微颔首,九皇子却没想那么多,一把扶起林曦,回头对赵靖宜说:“睿王兄,你们父子好好说话。林叔,我们去那边说,就不打搅他们了。”
  说着还笑了笑,很是体贴的模样。
  赵元荣看着自己的父王,虽然依旧一副冰山脸,仿若毫无表情,可怎么都觉得周围突然冷了许多,再瞧黑得都能淌墨汁了。
  赵元荣顿时撅起嘴,儿子也是很重要的好吗?别一副都不想说话的样子,这段时间可都得靠他看住表舅了好不好?
  赵靖宜低头,正好见到赵元荣忿忿地嘟哝,顿时大眼瞪小眼。
  作为传闻中极度宠独子的父亲,赵靖宜少不得要嘱咐几句,“不出意外,本王入冬之前便能回来,府中一切便交由你做主,不可惫懒忘了练功,少了功课,行事要有度,不得任性为之,待本王回来,定要考校。”
  “知道了。”父亲训,儿子听,赵元荣只得恭敬领命,不过……他朝另一边努努嘴,“他呢?”
  赵靖宜深深地看了赵元荣一眼,低声道:“这还要本王交代吗?”
  赵小世子发誓他在自家父王的眼里看到了浓浓的鄙视。
  赵靖宜不再理他,微微扬声问道:“九弟,可好了?”
  “林叔,您放心,我既不求财,也不求人,只求一个问心无愧,只追一个来龙去脉,不管如何,我只问过程,至于如何决断,全凭父皇裁决。”
  林曦微笑地点了点头,“殿下是皇子,无人敢问您之过。”回头看到赵靖宜,顿时四目相对,瞬间移不开视线,“殿下,时间不早了,这便出发吧。”
  九皇子回头看见赵靖宜望过来,便回道:“这便来。”又嘱咐林曦,“天气虽然转暖,不过林叔还是记得要注意身体,我走了。”
  “慢走。”
  在两人离去之刻,林曦忽然听到赵靖宜说:“林曦,保重。”
  抬头便看到那目光,温凉的深处却是一丛灼热,低眉浅笑后高声道:“王爷,一路顺风。”
  大军一走,林曦心无旁骛,闭门冲刺,多年的苦读就是为了这最后的一次独木之争。
  白老先生是三元及第,自家小徒弟已中了解元,也未曾没想过再教出一个三元及第来,甚至因着帝王的偏爱,只要会试夺魁,殿试想必尽在掌中。
  是以对林曦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
  转眼春去秋来,秋末冬至,可山西大军依旧未归。
  匪患对于五万精锐之师根本毫无威胁,不消一月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