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榆洲有些疑惑的接过,赵一和琮棣远远而来,关大海拎着一把香和一个火炉匆匆赶来,火炉中还有着火,就连赵婶也带着赵小清过来了。
相互说了些吉利话,关大娘找来一只桶,桶里面装了七分满的水,将新的碗筷摆了两双进去,交给琮棣让他拎着。
贺榆洲的茶具让赵一帮拎着,少得可怜的包袱就交给了赵小清。
赵婶拎了一对畚箕和新扫帚,上面绑住红色布条。
关大娘捧着昨日准备好的糯米丸子和米酒鸡蛋走在前头,他们跟在后头。
一群人就以这样的队伍出发了,关大海在后面时不时丢着鞭炮,关大娘在前面喊着吉利的话。
村里的人听到响声都一一跑了出来,盯着他们,小孩好奇的看着,玩闹般的嬉笑,大人一路都在跟贺榆洲贺喜,贺榆洲有些懵然,都是赵一叔帮他回的话。
贺榆洲完全不知道这是再做什么,不由的有些紧张。
赵一在旁边看着,轻笑的解说道:“这是这边的习俗,这样子弄是大吉大利的意思,一切都有我和关大娘,小洲且看着就好了。”
贺榆洲望着他微微的安心。
这样一路走到了新屋前,赵一先贺榆洲一步上了前,和关大娘并排而站,赵一在左,关大娘在右,两人一同抓住了挂在门前的红布,往下一扯,露出了对联,两人一人一手,又将新屋的门推开了来。
互相喊了一句吉利话。
关大海就点着了手里的捆香提着火炉进去了。
关大娘朝贺榆洲使了一个眼色,就跟着进去了,赵一走到贺榆洲的面前,小声的道:“小洲,跟进去,去到厨房就好了。”
贺榆洲一愣,提着那木桶的白米踏进了新屋。
脚下响起鞭炮声,原来是关大海在前面点了一小截的鞭炮扔了过来。
关大娘喊道:“开门大吉,屋主进门,家宅平安,喜庆满堂喽。”
一边说着,一边抓着贺榆洲桶里的米四处洒了一下,便进了厨房。
贺榆洲也僵硬的跟了进去。
一进去才知道琮棣、赵婶来跟在她后头进来了,但是赵一和赵小清并没有跟进来。
微微疑惑的将手里的东西一一放好,关大海拿着熏香点燃开始四处烟熏,贺榆洲想问问关大娘,关大娘在见到关大海燃尽了熏香时,却已经出了门,把赵小清和赵一叫进门。
“这是习俗,要焚烧过才能把行礼拿进来。”许是看出了贺榆洲的疑惑,关大娘解说道。
贺榆洲听闻,接过赵一和赵小清手中的行礼,微微点了点头,将两样东西放好,这才算搬家完毕。
☆、第47章 酒宴一
接下来就是准备酒宴。
这里的酒宴是要晚上才开席的,他和关大娘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准备。
中午随便煮了一些,赵一一家和关大娘一家在贺榆洲这里吃了,琮棣说家里有人就先回去了。
赵婶看着贺榆洲似乎有些不自然,赵小清倒是一点都不觉得不自在,四处好奇的观看,看到新奇的了还想跑过去看看。
赵婶想阻挠赵小清四处乱动,贺榆洲见状笑道:“赵婶,让小清四处逛逛不要紧的,要是小清喜欢这里,就多来住住。”
“可以吗?”赵小清一本正经的问。
贺榆洲笑道:“当然可以。”
赵小清朝贺榆洲甜甜的笑了笑,赵婶微微皱眉道:“这小孩太不懂事。”
“没事,赵婶,我看就让小清过来住一阵,也好给小洲这屋增点人气。”关大娘接了话。
赵婶皱眉:“这……”
赵一接道:“这没什么好犹豫的,就让小清来陪小洲一段时日吧。”
“好!”赵小清立马应道。
“……”赵婶沉默。
贺榆洲见状笑了笑:“要是赵婶放心不下小清,不嫌弃的话也可以来住住。”
赵婶一愣,赵一抢先道:“小洲……你这话可不厚道,这是要把一叔一个人扔家里吗?一叔我可不想一个人守着家里硕大的屋子!”
“我看你是舍不得你媳妇。”关大娘调傥。
赵一笑,一伙人的气氛和谐融洽,所闲聊的内容也似是多年不见的老友,并没有不妥之处,赵婶愣然的看着,敛下了眸,双手交握,不知道想些什么。
下午,赵一和琮棣、关大海去搬桌子,布置酒席会场。
关大娘带着贺榆洲和赵婶回到茅屋准备今晚的菜单。
赵小清在新屋里守着。
赵婶找了个空闲单独找到了贺榆洲,开口就是来了一句——对不起。
贺榆洲愣然,赵婶懊恼的道:“小洲,先前是赵婶不好,听信了村里的传言,误会你和……我夫君了,对不起。”
贺榆洲眨眼,赵婶道:“今日见你们的相处才知道你们并不像我所想的那般,而且,赵婶之前也并不知道你是陆少爷的人,对不起……”
“……”贺榆洲默然,他是该先为赵婶解除误会而高兴还是该先为被误会和陆卓曦的关系而解释?
“小洲,你不会怪赵婶之前那样吧……”
赵婶带了点忐忑,贺榆洲连忙回道:“当然不会!”
赵婶笑了,带了丝释然:“那赵婶就放心了,咱们放下了心结,今后就好好相处,小清这孩子有段时间麻烦你了,还有多谢你时常送来的小点心。”
“赵婶不用和我客气,一叔和你之前帮了我许多,我还借过你们好几次的白米;你们待我这般好……”
“别说客气话了。”赵婶打断贺榆洲道:“之后就好好相处吧。”
贺榆洲微笑的点头,赵婶笑着去一头忙乎了。
贺榆洲心里松了口气,他总算是可以和赵一一家正常来往了,不过,他是不是该去解释解释陆卓曦与他的关系?
想了想,贺榆洲皱眉叹气。
算了,被误会和陆卓曦有关系也总好过让赵婶一直误会他和赵一叔。
反正现在陆卓曦又不在,而且他住镇上……
想到陆卓曦,贺榆洲脑中总是闪过最后一次见他时,他那悲伤的模样。
他不由抿紧了唇。
也不知……他守墓守的如何了?
身体还要紧么?
如果因为守墓而病情严重的话,那他……
沉重的敛下了眸,贺榆洲敛了笑意,手里的动作快了几分,待忙完这一波,找时间去镇上问问安叔吧。
傍晚,晚霞红艳,天未黑,小小的四合院院中摆满了桌子,就连外面空地上也摆上了五张台。
今天村中五十多户人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三三两两的来了人,有的来一家有的一家来一人,院子里摆了四张桌子,外面摆了五张,都坐满了人。
好在贺榆洲准备的食物充足。
大家进来的时候手里或多或少都提了些许东西,大多都是自家种的菜,盖上红布,进门都道着喜,看见贺榆洲的屋子都由衷的羡慕。
由于贺榆洲在厨房里忙乎,在外招呼的就是赵一一家还有琮棣。
九桌的菜,即使有一个下午的准备,此时也是忙乎的,好在难搞的都已经做好了。
白斩鸡、红烧肉、卤猪肝、虎皮青椒、猪脚炖黄豆汤、红烧鱼、青菜都摆到了桌面上。
剩余的最后一个
酒酿糯米丸子。
将鸡蛋打入糯米酒中煮开加入煮的差不多的丸子加入糖起锅,端出去每桌放上一大碗。
好吃又温补。
贺榆洲在之前听闻关大娘和赵一说要全村人熟悉他时就有所准备,此时面带微笑的出去,带着一份从容与自信。
招呼着客人也一点没有失了礼数。
开席之时,赵一他们一一坐下了,贺榆洲独自一人,每桌都走动了一下,跟大家碰了个熟脸。
认识到了几户不错的人家。
住西边的郑启郑猎户,还有之前给他做家具的蒋勤,关大娘的邻居张氏张鸢一家,还有东边的寡妇秦娘子和她那仅五岁的儿子秦欢。
当然也有不待见的,之前和关大娘上镇上见到的那三个妇人李青、刘河、申柱三家,席上也没少说讽刺的话,也再旁敲侧问着什么,贺榆洲统统无视了。
好在,他们也没敢闹事,就是在那抱怨了几句。
贺榆洲又特意停留在了老村长和赵一、关大娘一家的桌前,和他们说着感谢的话。
当初他身无分文来到这里,老村长也没有赶他出去,还愿意让他留在村里,才有后面关大娘一家的相助,才有赵一的照顾,才有琮棣的相助。
这一桌子都是他的恩人。
贺榆洲由衷的感谢
“少在那里假惺惺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接受着贺榆洲的感谢,回答他的是一直看不上他的琮骊。
贺榆洲闻言敛了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