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亦醉亦歌亦山河-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歌依旧迎着寒风,想将自己再吹得清醒些。
  常歌叹气,轻声说:“诸侯盘踞,一直如此。不止如歌,还有知隐折在这江里的兄弟。还有,在为大周出征时,南郡战役的火烧连船……”
  两岸绵延的青山,在常歌的眼中全然不同。大江峡谷,不是简单的天堑。是铁马金戈的战场,是烽火连天的过去。他忘不了此前在荆州的大小战役,更忘不了这些战役中一道并肩的将士。包括如歌。
  常歌低了头,缓缓道:“万里河山将士血,南征北战何时还。”
  祝政顺着他的话语,说:“常歌,我有一愿。”
  常歌摆了摆手,阻了他的话头:“我知。”
  祝政道:“不,你不知。”
  常歌终于回头,盯住了祝政,他的眼眶仍带着些湿润,一如雨后的桃花。他问:“先生何愿?但请赐教。”
  祝政直直地望着这双惹人怜爱的眼,诚恳道:“我欲一统河山,以身阻战。”
  常歌问道:“如何一统?”
  祝政并未直接回答,转而问道:“常歌可曾记得,太学所学术治、势治、法治之道?”
  常歌点了点头:“记得。”
  祝政上前一步,坐在常歌身边,轻声道:“大周覆于术治,过于依赖制衡,且朝臣过重,两相斗争、纷乱不已。并且,一旦失了一头重臣,太宰司徒镜当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举灭之。”
  常歌不语。他了然失去的那头是谁。
  祝政接着说:“荆州,原本如日中天,左有大司马司徒玄镇邦定国,右有丞相梅和察贤明廉政,缘何式微?势治矣。一如始皇帝、一如大周开国皇帝周武王。往往一二人成势,文韬武略,确能定国。然而成势之人命殒,则势不再、必崩之。”
  常歌问:“此与一统何干?”
  祝政解释道:“一统需势。外有定国武将,内有贤政能臣,二者结合,势定天下。”
  常歌不解:“可先生方才说,势治难久,成势之人命殒,势亦不再。”
  祝政点头认同:“定国之后,需阔斧改制,再不行分封。去人治、定法治,以法定国,轻皇权人治,如此方可长久。江山一统、法治严明,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自是再无争霸之战。”
  常歌问道:“依你所说,此阔斧改制之人亦关键。改制之人可有?”
  “有。”
  祝政毫不避讳,直言道:“我已全然布局完好。只缺一势。”
  常歌了然他所言之事,低头不语。他的马尾一道失了劲头,垂落在颈间。
  祝政劝道:“常歌。我不想再逼迫与你。此前,我胁迫了你太多太多。若你不愿,我便将此局转予他人,同你共走天涯。”
  常歌沉默片刻,低声道:“扶胥贤能才干,当王天下。”
  祝政心中一颤。少时常歌总是扶胥长扶胥短,而再会之后,常歌已许久未再唤过此名。
  常歌见他不答,转而望向窗外,问道:“先生可知,大义与本心,该当何从?”
  江风萧瑟,祝政望着他眼前这个结实而悲凉的肩,不知此问乃枝头蜜桃还是水中捞月。
  他定了定神,如实作答:“我……面对大义与本心之时,曾想过制衡。不料,家国天下与挚爱之人俱失。”
  他眼见常歌的肩一颤,似乎颇为触动。
  祝政心下奇怪,常歌素来避着他的心思,眼下缘何陡然颇为触动?
  祝政接着说:“常歌。你还记得,建平月下对酒,你问我,为何又要再度殚精竭虑、如履薄冰么?”
  常歌未回头,只点了点头:“记得。”
  祝政道:“大义、本心。既不能两全,何不从其本心,放手一搏。世间浮名,不要也罢。”
  常歌望着大江奔腾,两岸青山。有长风掠过江面,将归南鸿雁直送青云。
  “是非身后论,丹心定山河。”
  常歌喃喃念完,回头恰巧看到祝政一脸诚恳,正坐在自己身边。他望着眼前之人,低声问:“君意决否。”
  祝政盯住他的眼睛,这句话,在二人从前的争论中,常歌问过许多许多次。有时是书信、有时是无奈的服从。但每次,但凡祝政决意,常歌定会不顾一切地站在他这边,不问缘由。
  常歌不计代价支持祝政的模样,亦让他心动。
  他缓缓握了常歌的小臂,传递着自己的真诚与坚定:“已决。”
  常歌望着他一脸认真的模样,轻声说:“君意已决,我愿鞍前马后、出生入死,只为吾王争鼎天下。”
  他知道,这时候允了祝政意味着什么。他一直都知道。
  他因劫狱一事叛了益州,听着祝政话里的意思,将来还要同他一道再叛荆州。这不仁不义的“乱世枭雄”,他要当定了。
  即使眼前的祝政一袭白衣,常歌也忆起他此前玄衣华裳,垂衣而治的模样。眼下这大争之世,非他所愿,亦非常歌所愿。
  祝政既已下定决心,他便为他登锋履刃、一马当先。若是祝政不慎功亏一篑,他便陪祝政一道背上千古骂名、万劫不复。
  甚至,在听了昨日小半夜的真心话之后,常歌想得还远一些——若有不测,他愿为祝政殉葬。
  时隔三年,未曾想到,祝政还能再听常歌唤一句“吾王”。
  常歌看到祝政眸中有什么在灼灼亮起,不知是对来日愿景的期许,抑或是苦求而得的动容。
  “常歌,你我结盟吧。”
  ******
  老船工翻腾半天,遍寻不得酒盅。最后,还是常歌眼疾手快,望见了一截竹篙,抽了思归剑便切了一节,又去了竹节头,做了个竹筒酒盅。
  祝政颇为满意,说:“如歌也参与了我们的结盟。”
  他向船工讨了些自家酿的酒,二人一道进了船舱,将酒置于渔窗前的横凳正中。
  常歌单膝跪在左侧,祝政单膝跪在右侧。
  渔窗外,是平流大江,是高峡峻峰。
  一行鸿雁乘风,掠过窗中江景。
  祝政伸了左手,和着浩然长风,一字一顿说着自己的结盟誓词:
  “豪情峥嵘,长歌仗剑。宁我家国,定我河山。”
  常歌望着他眸中坚韧的火,以自己左手握住了在祝政左手。常歌不知为何迟疑了片刻,深吸了一口气,方才开口,缓缓说:
  “死生契阔……”
  他只说出开头几字,便看到祝政陡然一震,看向他眸中,既有震撼、亦有欢欣。
  常歌接着起誓:“……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句有如穿南而过的风,一举将祝政眸中的星火燃成燎原之势。他又惊又喜,只觉得心情要冲上天际。
  祝政急问道:“你方才,说什么?”
  常歌挪了眼神:“《邶风·击鼓》,是首戎马之诗。”
  祝政手上加了力道,几欲要将常歌拉入自己那侧:“先生说不是。”
  常歌咬牙扳回了快要被祝政拉得偏倒的手,说:“歃血结盟呢,休要中断。”
  祝政这才强抑着心情,只由着他的心绪神思乘风而起,忽而顺流东去,忽而驰荡天际。他心头有压抑不住的喜乐,亦有按捺不住的自豪。
  他只想四处奔走,向天下昭告:这是他的常歌,从此之后,只是他的常歌。英姿飒爽,绝世无双。
  甚至,他看着常歌一本正经抽出短刀的模样,都觉得格外的甘甜。
  常歌手握短刀,笑道:“我要划了,先生莫怕。”
  祝政定然道:“为你,千万刀,都值得。”
  常歌低头一笑,短刀将祝政左手小臂一划。此刀,恰巧落在祝政的噬心蛊毒疤痕之上。
  些许血液,滴入了二人紧握的手下放置着的竹筒之中。
  筒中满酒,祝政的鲜血在酒中氲成了一朵赤色的花朵。
  常歌再度提刀,他想了片刻,也划在自己左臂的噬心蛊毒疤痕之上。
  常歌的血滴扑入酒中,热烈地迎向祝政方才那滴鲜血。二人俱盯着竹筒,望着二人的血迅速缠绵融合在一起。
  常歌收了短刀,抽了手。祝政仍有些恋恋不舍,抽开前带着些刻意地捏了捏。
  常歌警告般瞪了他一眼,将祝政的注意力拉回至结盟之上:“仅有一杯,只得先后喝了。”
  祝政颇有些惋惜地点了点头:“若有两杯,还能饮得合卺酒。”
  常歌白他一眼:“这是歃血为盟,又不是永结同好。”
  祝政笑道:“并无二致。”
  常歌不理他言语中的调笑意味,仰头饮了半筒带着二人血液的酒。他将竹筒递予祝政,祝政饮完了另一半酒。
  饮毕,常歌颇有些放松地随意靠坐在船侧,神色轻快了许多。
  祝政低头浅笑:“结盟已毕,我可与将军说道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