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亦醉亦歌亦山河-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歌即刻开始心焦气躁地开锁,又羞又怒的情绪让他的手不住战斗,费了好大的劲才打开牢门。
  他将牢门一拉,下逐客令:
  “你走!”
  祝政将头一歪,沉沉的眸子直望向常歌:“先生是将军的阶下囚。先生不走。”
  他望着常歌因他这句调戏气的几乎要跳脚,心中是盎然的兴致。
  祝政从不怕满是怒气的常歌。反而,他时常饶有兴味地品着在朝堂上、大殿中愤然而去的常歌的背影。
  常歌临走时,必然会将披风一挥。他行走间的飒爽,便会瞬间扬起了披风的帆,衬出常歌结实的身材、好看的身姿。
  常歌拂袍而去之时,也必然会满面怒容地望他一眼。他充满了怒气的面庞愈发秀致,还带着些能将祝政的心点燃的野火。
  这怒容怒姿,对祝政来说,就像是常歌的金玉酥,软糯而甘甜。
  一如现在,祝政体会着常歌几欲要怒火攻心的表情,心中满是澎湃潮汐。
  常歌一拳竖锤在囚车木门上:“你走。你的鸽子也走。我也不要你这阶下囚,更省得你整天飞鸽传书,人在益州心在荆州。”
  祝政对这怒气甘之如饴,望了一眼他砸车的右手。这手,是他前些天握着的手。比自己的,恰巧小上一圈。
  祝政心中野马驰骋,却只淡然说:“我心不在益州,亦不在荆州,我心何处,将军知晓。”
  说完,他望着常歌的目中几欲要喷出的怒火,透过眼前的飒爽将军,祝政仿佛看到了十五六岁因切磋落败而混撒气的常歌。
  他望着拿自己毫无办法的建威大将军,笑道:“将军可敢同我打赌,赌我的心在何处。”
  常歌几乎立即问道:“怎么赌?”
  “你同我比试。我若输了,便再不管这些事情,遂了你的意留在益州,为你端茶递水、随侍在侧。”
  常歌猛然望向了他,眸中的碎星闪了闪。祝政乐滋滋地品着好懂的常歌,又颇为动容地品着常歌眸中的一份触动。
  “好。”常歌不假思索地应了。
  祝政这才悠然说出下半句:“倘若将军输了,便跟我一道回荆州,为我端茶递水、随侍在侧。”
  常歌瞬间变了颜色:“此事岂能儿戏!”
  祝政正色道:“我从未儿戏。”
  “不可,叛国事大,决不可为。”
  祝政陡然失了笑意,幽幽地说:“将军真是忠心。”
  既然不能带走常歌,这赌注陡然变得索然无味起来。祝政将广袖一甩,淡然说道:“那将军自己换个赌注吧。”
  常歌思索了片刻,似乎苦恼应当给予什么奖励。他气短,不多会儿便想的烦闷异常,说:“我想不出。我若输了,你可随意提出一件事情,我定依你。但此事不可违背道义,也不可劝我叛逃益州。但若是你输了,便如你方才所说,留在益州,随侍在侧。”
  祝政在心中来回想了几次“随意提出一件事情”,他在琢磨,常歌的“随意一件事”,随便的范围同自己心中的范围是否一致。
  他抬头,眼中尽是盈盈的笑意:“将军如此大胆,先生奉陪。”
  “好。此事便这么定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常歌方才急急地说了一言为定,却有些窘迫地立在原地,变得纠结起来。
  祝政望着他的模样,眼中满是笑意:“将军所虑何事?”
  常歌颇有些难堪,极其不情愿地小声说:“我……不同你比武,也不和你下棋。”
  祝政望着他快意面庞上的可爱神色,终而掩不住唇角的笑:“比什么,将军定夺便是。”
  常歌闻言,面上挂着些得逞的志满意得,这点可爱神情在祝政心中转了又转,不住地扰动着他的心弦。
  常歌并不知晓,祝政此时此刻,正在心中默默地回味着滇南的甘甜。
  他向着祝政伸出双手,就像此前许多次扶着周天子下车辇时一样。常歌的语气中故作平淡,却隐约带着一丝疼惜。他望着祝政,说:
  “化雪冷,回主帐暖和些。”
  祝政望着他带着些坚毅的眉目,望着他赤诚的面庞,望着他身后扬起的披风,感受到自己的心弦在一根根被撩动。
  他的常歌,为什么撩拨的如此浑然天成。
  祝政没有按照君臣之礼那般由着他扶住小臂下车,而是直接反握了常歌的左手,借力下了囚车。
  雪地寒凉,营火却将这寒天映的尽是暖光。
  祝政在心中思索,究竟是夜风吹得他不住心旌摇动,还是他的心动鼓满了常歌的披风。
  ******
  魏国。
  魏王司徒镜斜斜地倚在坐榻上养神。冬日里不甚明朗的光照不亮他身上的暗影。他揉了揉额角,缓缓问道:“你方才说……此次策了夷陵战役的人是谁?”
  作为朝中寥寥无几的几位非“司徒”姓领兵之人,刘复盛自然是甚得魏王之心。他拿捏了魏王想要的答案,低头行礼道:“回禀魏王。正是此前同我军不住撕扯上庸郡的益州建威大将军,将士们均唤他黑风魅。”
  司徒镜凌然睁开了眼,眸中尽是杀伐和寒意。他身上的滚边玄衣掩了王的心绪思虑,司徒镜抚着一枚玉玦,想借着这温润触感,让自己定定心神。
  “将地图拿来。”
  一名侍官迅速取了一旁案上的图册,递予高野公公。高公公低眉顺眼呈了图册,退在一边。
  他一面望着夷陵、襄阳、建平的地形地势,一面品着这运筹帷幄的思路,开口道:
  “三面相辅,夷陵奇兵。物彻,你来说说,像谁。”
  司徒玄立在一旁,柔和笑道:“孙儿愚钝,尚未参透。”
  司徒镜将手中图册陡然一掷,喝道:“混账。”
  司徒玄未被这陡然的怒气吓退。他知晓,这怒气,不是为他。
  司徒镜的鼻中尽是轻蔑之声、言语中尽是不屑之意。他的大父、他的魏王向来只会用这种怒其不争的语气说一个人——
  他为之扼腕、又为之动怒的前朝周天子,祝政。
  司徒玄上前一步,静静地帮着魏王抚后心顺气。
  “他果然未杀常歌。”
  司徒镜低头,换了悲痛语气。这语气,司徒玄曾经听过太多太多次,次次都是在伤痛祝政和常歌之事。
  “此患不除,遗祸无穷。”
  司徒镜思来索去,低低地说了这么一句。
  司徒玄偏头想了片刻,说:“此等无足轻重之人,无需大父忧心。常歌气短,又杀伐暴戾,作孽甚多。为世不容、为理不容。由他自灭便是。”
  司徒镜重重叹了口气:“你和游心,一个毛病,太软太仁。”
  司徒空只温顺地说“大父教训的是”,心中却悠悠地忆起常歌的笑、想起他自己笼中的鸟。
  

  ☆、赌心

  魏国。
  长安城。
  魏国丞相朱九变下朝的时候恰巧正面迎上了太子司徒玄。他拱手行礼后,往左边绕行过去。
  司徒玄右迈一步,带着些柔和的翩然,恰巧挡住了他。
  朱九变换了个方向,再次打算绕过司徒玄。
  司徒玄又左迈一步,像是张望着空中的日头,又一次堵住了朱九变的去路。
  如此下来三四个回合之后,朱九变终于避无可避,开口问道:
  “太子所为何事?”
  司徒玄朝他温和一笑,说:“丞相政务繁忙,叙话的时间都没有么。”
  朱九变叹了口气:“实非老臣怠慢,只是太子所言着实不虚。太子若有要紧事宜,请明确示下,我立即着人差办。”
  司徒玄答道:“丞相哪里的话。丞相为我大魏鞠躬尽瘁,这说的反而像是生疏了。我只是听说,豫州在唱一出好戏,丞相似乎有个胞弟朱辅才在给豫州主公做太傅,不知对此剧变是否有所耳闻?”
  朱九变摇了摇头:“甚久未有胞弟消息,不知。”
  司徒玄瞥开眼神,似乎飘向了遥远的东南方向:“前几天……丞相手下的少史不是去了一趟豫州么?”
  “太子既知晓,也无需再向老臣求证了。胞弟危难,做兄长的,有所挂心,是常事。”
  “不知豫州危难,您挂不挂心呢?”
  司徒玄虽仍是一脸和煦的笑意,朱九变只觉得这笑意比冬日里的风雪都冷。
  他远不如祝政。朱九变在心中暗想。
  “豫州毗邻我大魏,自然挂心。倘若吴国吞豫,六雄制衡局面打破,我大魏危矣。”朱九变坦然答道,这方面,他所说并无私心。
  司徒玄晃了晃手中的扇子:“丞相若是担心知北将军强攻,便大可放下心来。冬日苦寒,知北将军本就有旧疾。豫州典将军威猛,这二人硬碰硬,即使不谈胜负,也会胶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