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生存攻略-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试如期而至。沈瑜分外惦记弟弟,可自从知道了沈泰和贾盛德千丝万缕的关系后,他便不能像从前那样从容地往来了。

  好在有国子监的熟人传来消息:沈琦文章写的不错,但因为年纪太小,主考决定压一压他,让他明年再来。

  沈琦年龄还早,也不必担心一时,文章摆在那里,又在国子监学习,考中秀才是迟早的事,沈瑜也松了口气,转而揪着沈琳学做文章了。

  清明说起来离得远,其实过起来也快,尤其是在平时格外忙碌的时候。






第77章 第 77 章
  寒食节,最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担酒上坟,以尽思时之敬。

  沈家人按照往日在故乡的习俗,取柳条插门,驱恶辟邪,做“子推燕”和稠汤。

  沈瑜还收到了宫里赐下的新火。《周礼·夏官》有云:“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故宫中每年清明都会取榆柳之火赐近臣。赐新火本应仅限于辅臣、外戚、将军、枢密直学士和各部尚书等人,沈瑜却又无端受此厚恩。

  他已经不再去忧愁烦恼,只是想着自己该如何报答这份深情。

  沈和择良辰带阖家出游,他们要回乡祭扫坟墓,同时踏青。

  沈琳的先生丁仪家在外地,不能回乡扫墓,也与友人相约登山祭祀,便放了沈琳的假。沈琳终于喘了口气,一路上紧贴着哥哥,向着窗外张望。他离开乡里时还太小,什么都不记得,所以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琳郎,坐好,别栽下去了。”沈瑜把弟弟拉到自己身边。语气是嗔怪的,但看着这与自己相似的眉眼时,他的眼底总是满满的暖意。

  看着沈琳这么一天天长大,就好像看见另一个自己也被圆满了,没有了遗憾似的。

  他们离开乡里也不过一两年,因祖坟在原籍,这里只葬着沈穆一人。不过沈和把周边的田地都买下了,留作沈家的祖坟和祭田,还请住在田庄的人看管。

  正因如此,看到郁郁苍苍的一片绿,和清理的整整齐齐的石阶路,他们也不甚惊讶,倒是沈和点点头,说道:“难为他们了,并未因主人不在玩忽职守。”

  他们先到庄子上歇脚,然后准备好三牲酒礼,才到墓地上祭扫。

  一进墓地,沈瑜就看出不对来,这里好似全部修整过,青白石砖铺好神道,修建了碑亭,重立墓表。而坟茔平滑,红土填的平平整整,丝毫没有杂草。

  先考沈大人讳穆几个字映入眼帘。墓碑也洗过,字迹清晰,清白厚实,幽深远澈。

  沈和半信半疑看向庄上看守的人,刚想问是怎么一回事,那人却不敢居功,立刻答道:“老爷,这都是官府下令修的。官府的老爷说咱家老太爷是先帝旌表的义民,不可怠慢,须得按例重修坟墓。咱们一直在旁边盯着,活干得又快又漂亮。”

  “想必是你考取状元,本县的大人才想到给咱们修墓。”沈和叹道。他对于人情冷暖见的多了,心里也愈发失望,更没什么欣喜之情。

  沈瑜想得却更多,他中第后专程回乡祭扫,那时也并未有这样的风光场景。何况他之前跟父亲在此处守墓,知道的人并不多,即便是攀附,也该是他户籍所在的那位知县来巴结才对。

  想来想去,这其中,说不定有吴君翊影子。

  只是,吴君翊真会关心到这么细致的地方吗?沈瑜也不敢确定,只是飘忽地想了想。

  他的手贴在冰凉细腻的青白石上,沈和已经点燃清香,三拜后将香与祭品一同供在坟场。接着他又亲自把那块干干净净的墓碑又仔细擦了擦,擦得光光亮亮。

  沈瑜跪在坟前,点燃纸钱,默默告诉祖父自己已经入仕,琳郎也已经开蒙读书了。至于琦郎……琦郎在国子监,能照看他也会尽力照拂一二。玥娘也产下一子,与楚王琴瑟和鸣。

  他不知道,曾经对楚王恨之入骨的祖父看到如今楚王与陛下君臣相得,是否会改观,还是因为玥娘嫁入王府气愤不已。他跪在地上的腿微微颤抖,眼里也有些酸。

  沈琳对祖父印象不深,还是一团孩子气。看到沈瑜跪在地上迟迟不起,他主动跑上前来,用力拉哥哥,沈瑜笑了笑,牵着他站起来。

  祭祀结束后,一家人一同往庄子上走,沈和随口问起乡里人去年的收成,没想到庄人十分兴奋地说道:“托陛下的福,去岁县老爷专程派人来送种子,还发新农具,叫大家按样子打。当初还有人说闲话,后来看,用起来省许多力气,去年大丰收,如今各个要为陛下念经吃斋,祈求保佑呢!”

  庄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沈和微微皱眉,不发一语,沈瑜却发自内心的一阵欣喜。

  不光是为了引证了自己的努力有收获,这点他早就知道了,也是为了这话语里潜移默化的忠诚。这本就是吴君翊该得的。

  沈瑜在农庄住了几日,平时与父亲饮酒作诗,或是寻访农人,或是与弟弟追逐打闹、斗百草,自有一番野趣。

  不过,假期有限,他们也不得不打道回府。最依依不舍的,就属沈琳了。他想起家中先生布置的作业还没做,就对回家这件事产生了难以言表的恐惧。

  可惜最疼他的哥哥在这件事上也不好说话,更别提一贯严厉的父亲。母亲倒是最最和气,可惜她什么都只信沈瑜的。沈琳只能怏怏不乐地憋着嘴,坐在马车里看着离家越来越近。

  沈瑜回家不久,却听闻一桩大事:吴君翊生病了。

  原来吴君翊为提高武人地位,特意要亲自前往武学授课,他属意周旷,专程作文记之。

  陈鸿鹏画了不少心思,不小的一个武学被他整顿的井井有条。虽然他不是名义上的主官,但大家心知肚明,陛下对他的看重。

  这里的学生也有一百来号人了,除了父母主动送来的,还有不少是卫兵巡逻捡来的,符合要求的弃儿。这些孩子如今都从扎马步、打拳这些最基础的开始学起,强身健体。

  吴君翊转了几圈,看孩子们势头很好,心中欢喜,便应承教他们骑马射箭。他自己的坐骑性子烈,怕惊了孩子,就让教官牵一匹马过来。

  谁知那教官平日只教习拳法,不懂行,信手牵了一匹马来。这马有一癖性,便是奔跑时惯以马尾绕缰绳且用力压低。吴君翊上马疾驰时,坐骑突然癖性发作,吴君翊用力一扯缰绳,那马却骤然受惊,将他摔落。

  当时场面异常混乱,武学上上下下,跪倒一片,近臣则冲到前面,哭嚎的哭嚎,叫太医的叫太医。

  吴君翊虽然摔懵了一下,但很快便因为刺痛苏醒。他趁着意识清醒,招人询问这马是否有问题。

  负责饲养马的人战战兢兢,如实回禀,吴君翊皱眉问道:“既然如此,它迟早会伤到学生,为何一直留着?”

  “京中马匹有限,还要先紧着军需,这马是教官的坐骑,熟知其癖性,尚可勉强驾驭。臣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吴君翊疼得眼前时不时一片黑,但听着这番话,还是觉得心口揪痛:说到底,不过因为大齐不产马。他叫人放了教官与喂马的人,这匹马却不能留,宰杀让学生饱腹一顿。一台软舆被送回宫中后,他又吩咐人悄悄唤太医前来医治,对外只说自己着凉微恙。

  他不光是为了安定朝野上下,防止局势生变,也是为了保住陈鸿鹏,保住武学。

  即便他有心宽恕,若是因此,落下病根,亦或是……有个万一,这武学上上下下,都保不住脑袋,他在移风易俗这方面做的所有努力,也都白费了。

  沈瑜不知这些内情,只从同僚听说皇帝身染微恙。但想到吴君翊一直以来的优待,便觉得内心过意不去。回宫中那日,他还是忍不住,趁着闲时,走到乾清宫前。

  “来者何人?”乾清宫前重重防御,但在小太监看见来人后瞬间放松了。“沈大人,有何贵干?”

  “我欲求见陛下,可否代为通传?”沈瑜问道。

  小太监略一犹豫,便立刻点头。他还记得李公公说过的,如今朝廷里最不能开罪的,就是这位沈大人了。“沈大人稍等,容奴才入内通传。”

  沈瑜只等了片刻,便看见李起出来了。“沈大人怎么来了?”

  李起的眼圈红着,眼袋乌黑,脸色苍白,一副受苦的模样,好似生病的不是皇帝,而是他一样。沈瑜看着,突然起了疑心。

  “听闻陛下身染微恙,臣欲前来探望。”他收敛心思,正色答道。

  没想到,李起却说:“沈大人有这份心便好,陛下如今不想见人,沈大人请回吧。”

  这还是第一次,沈瑜在吴君翊这里,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