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生存攻略-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呀,你都是太子了,还贪朕这儿一口吃的?”建宁帝亲昵地点点他的鼻尖,笑声朗朗,扭头吩咐高公公加菜。

  吴君翊见状,连忙拦了一下,“儿臣突发奇想过来,就别打乱御膳房安排,按着父皇的份例来就好。”

  建宁帝笑意不减,问道:“今日,你都学什么了?”

  “邓先生考校儿臣与王叔射箭,儿臣放一百五十步步,正中靶心。”吴君翊说来,也是十分骄傲的。以他的年纪,这个成绩,算是相当不错。这也是他自己私下勤奋苦练的结果,毕竟能让邓先点头,非常不简单了。

  建宁帝也点点头,“不错了。不过,还是要以你身体为重,读书才是最要紧的。”

  这是无法反驳的,吴君翊也乖乖点头称是。

  等到饭菜上齐,建宁帝便催着儿子多吃些。“你今日劳累,便要吃饱些,才不至于伤身体。”

  他们说了些宫里的趣事,吴君翊见气氛热络起来,屋里只有几个伺候的宫女太监,时机也成熟了,便开口道:“父皇,儿臣想上书请废黜武将恩封世袭,许些世袭武将文不能识字武不能开弓,朝廷考核颇有水分……”

  他说了半天,才意识到建宁帝一声不吭,筷子也放下了,正冷淡地看着他。伺候的宫女太监更是不知何时已经不见了。“这是你的意思,还是谁的?”

  吴君翊的心有些慌,他勉强地说:“儿臣说的这话,自然是自己的想法。”

  可他的父皇眯着眼睛,嘴唇无情地一开一合:“邓先?还是……楚王?”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引用过都是孙子兵法。
忘记说了,之前引用的《秧马歌》实际为苏轼所作,这种农具也是宋朝真实存在的。
感谢各位的支持!





第38章 第 38 章
  吴君翊的身体反应先于大脑,扑腾跪倒在地。“儿臣思虑不周,请父皇恕罪!”

  吴君翊背上一层凉汗。他已经完全清醒了。此刻他嘴里随意攀扯出一个名字,就可能是一桩大案。

  冰冷的视线在他身上定格了一会。吴君翊只觉得一只无形的大手用力压着他的头,喘不过气来,视野里的一片玄色衣料渐渐模糊。

 “是你?……不是别人?”又一次,字字句句扣动心脏。

  吴君翊近乎窒息,死死咬着牙。“……是。”

  “起来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终于等到这举重若轻的三个字。他的感官仿佛都已经剥离,那三个字传到耳朵中,与幻听一样。

  吴君翊的手臂动了一下,却觉得背上像是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的大石头,已经无法挪动身体站起来。

  “儿臣……知罪。”他沙哑着嗓子,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挤出这几个字。

  而他父皇坐在椅子上,高高在上看向他,吴君翊压低了头避免对视,听到他父皇冷淡的声音:“不该你问的,就不要过问。”

  “起来吧。”一模一样的话语,这一次嗓音中多了几分温度,一双大手递上来,将他牵起。

  然而在被握住的瞬间,吴君翊却感觉像是被那皮肤温度烫了一下。几乎想要把手甩掉。但他垂下目光,顺从地被建宁帝牵到身边坐好。又听建宁帝用与往日无差的温和语气把宫人叫进殿内伺候。

  之后建宁帝说了什么,夹了什么菜,吴君翊都没有注意了。他浑浑噩噩地吃了几口饭,便起身告退。

  建宁帝也没有多留他,只用和平常一般无二的话答他:“太子回去好好歇着吧,得了空再来陪陪朕。”依旧叫高公公送他出去。

  出了乾清宫,李起一路小跑才跟上太子殿下的脚步。他心里犯嘀咕,估摸着是陛下又给了殿下什么差事,要赶着回宫去做。谁知到了文华殿,吴君翊却一言不发,把自己关在屋里。

  “殿下……?”李起小声地叫。

  “退下,通通退下。”吴君翊面无表情地下令,其实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他仍在不住地颤抖,连牙齿都在咯噔咯噔打战。

  屏退所有人,在文华殿坐了整整一下午,吴君翊才觉得那刺骨的寒意渐渐退去。,

  这是他第一次被他父皇用那样的目光注视,所谓天子之威,他从前都没什么感觉,这次才真切地体会到。

  他还是太弱了,他看到了什么,就以为是别人都没看到,都不愿改变,率先发声。可是哪有那么容易改变的?

  渐渐冷静下来后,吴君翊也明白了邓先的未尽之言。虽有那胆小如鼠的文臣,却也不是没有敢于仗义执言的臣子,世袭武将的情况如何,建宁帝又岂是当真被蒙在鼓里?

  只是一次开罪数以万计的士卒将领,不仅朝臣,皇帝也怕的,若是再出个张继才,再反一次呢?鲜卑割据、汴州造反,已经是事实,收复失地固然重要,可是当务之急还是按兵不动,维护朝廷的稳定。

  吴君翊想着想着,又惊出一身冷汗。

  他的父皇是为着朝廷的稳定,舍弃了北方的百姓。可按兵不动就能阻止鲜卑再次入侵吗?宣庆条约还有几年?

  吴君翊冷汗涔涔,又一腔悲愤,跪在父皇面前的恐惧屈辱,南下途中目睹的一幕幕惨象,被冷落的失意……种种情绪纠缠在一起,变成了一齐戳着心脏的利刃。

  眼泪无声地滑落。

  父皇是皇帝,他怎么会忘记这一点。当他成为太子时,他那个和蔼可亲的父皇就永远成为记忆了。

  乾清宫里,同样沉寂许久。高公公给建宁帝换了新茶,便在一旁袖手等吩咐,老神在在。突然响起建宁帝的声音:

  “楚王是哪一年生的?”

  高公公答:“回陛下,是宣庆元年。”

  听到宣庆两个字,建宁帝眯起眼。高公公看在眼里,心中一顿,迅速找补一句:“就是您继位那年。”

  建宁帝平淡地哦了一声,眯起眼睛。“那他也到了选妃的时候了。”

  “您的意思是……?”高公公欠身,凑得更近一些。

  “淑太妃还在呢,朕亲自跟皇后说。”建宁帝又往椅背上一靠,疲惫地闭上眼。“今晚摆驾坤宁宫。”

  “陛下驾到——”

  坤宁宫里的宫女,一时都忙碌起来。

  皇后没想到会迎来建宁帝。她已经失宠多年,对于自己晋升皇后的原因也心知肚明,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维持大度雍容的形象。

  “臣妾恭迎陛下。”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迎到坤宁宫门,曲身行礼。

  “皇后起来吧。不必亲自迎接。”建宁帝点点头。这还是封后以来,他第二次前来坤宁宫。

  皇后一面柔顺地请建宁帝入上座,一面示意宫女看茶。

  “朕前来,是有事跟你商量。”建宁帝不欲客套,开门见山。

  “全凭陛下吩咐。”皇后点下头,掩饰眼中的一点失望。

  有什么可失望的,她早该猜到,陛下前来,定是因为有事。就像上次她刚刚接到立后的旨意,满心欢喜地迎接皇帝,被告知要她主持选秀。

  她不敢多想,专心聆听陛下的话。

  “楚王过完年就十六,也该选妃了。”建宁帝看着坤宁宫墙上装点的书画,似乎心不在焉地说道。

  “去岁选秀刚结束,又要挑选良家子,是否有些劳民伤财?”皇后迟疑着问。

  “再怎么俭省,朕的弟弟,也是要娶妃的。反正去年你也相看过,只在京中选良家子入宫,问问话就行了。”建宁帝终于看向她,扬眉带着点疑问,“还有什么问题?”

  皇后只好顺着建宁帝的话把她的疑虑问出来:“楚王弟的母妃还在世,按说臣妾来操办不大合适。”

  “淑太妃一个人在王府住久了,想必也有些寂寞,接她进宫一同相看吧。”建宁帝三言两语,就已经拍板。

  “臣妾遵旨。”皇后知道建宁帝这是心意已决,便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不过,关于楚王妃,不知陛下有什么要求?”

  到底是中规中矩地选个门第相当的世家女儿,还是要模样特别出挑的,亦或是……?皇后作不了这个主,只能请求建宁帝示下。

  “家世模样不重要,要家世清白,性子好的。”建宁帝简单地三两句话,皇后心里有数了,这是要她不要选太显赫的,看来是有意在联姻上防着楚王。谁知建宁帝又补了一句:“楚王还是个少年人,也要合他心意。”

  这就让皇后为难了。选几个清清白白、模样周正的小门女儿并不难,可要合楚王心意……楚王常常出入后宫,什么样的天仙绝色没见过?没有一二过人之处,哪里能让他看上呢?

  建宁帝浑然不觉自己在难为人,要求说完了,便直接吩咐宫女:“朕今日累了,先安置吧。”

  皇后只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