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科学发展观-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群人瑟瑟发抖又不敢反对,还不是匆匆说完了就跑,哪里敢套近乎。
  这十二月一到,眼瞅着又要过年了,皇帝也总算进入了半休假的状态。
  首先文武百官都调教的差不多了,其次藩王和军队的事情也搞定了。
  总算不用跟人打交道,而是要锐意强建,备战未来的北伐了。
  于此同时,三样事情也接踵而来。
  第一是望远镜和眼镜开始四处传播。工部有意把炼造玻璃的配方在知声堂工部,果然又养活了一批没饭吃的流民,让他们加入各处的工匠铺子,开始为老百姓们造玻璃。
  第二,便是军火和兵器的两轮改革和定型完毕,无论是手铳的发展还是火炮的修建,都因为资金的充足和管辖的严密茁壮发展,眼瞅着就比从前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既然准头好了不少,而且无论是稳定性,填装速度都有明显的改良,那么这个图纸基本上可以应付现阶段的要求。
  皇帝在听说这事儿的时候,那叫一个开心啊。
  这图纸和火药比例调整进阶了,兵工厂也建在旧城墙的外头了。
  北京城还在重新规划之中,城墙到底建多高也没有想好。
  但是兵工厂一建好,虞璁就连忙叫了许久不见的赵尚书,两人再去一趟这新地方。
  赵璜知道这最近三个月里的新闻,许久都没去叨扰皇上。
  这乍一见,还真有点认不出来。
  去年还笑容青涩的年轻人,如今像是璞玉被打磨抛光,既沾染着明玉的温润,又能看出他坚韧而又沉稳的气质来。
  短短一年,竟然成长了如此许多!
  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的运动和锻炼,他现在身材更为颀长,不仅皮肤有光泽了许多,整个人也带着熠熠的朝气。
  当真是盛年啊。
  赵璜看着皇上这样的兰芝瑰姿,由衷的开始后悔自己怎么不天天做五禽戏了。
  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延年益寿的法子,当真是妙啊。
  他们两人策马前行,在兵工厂不远的地方,看着数千工匠在搬着原有的东西,准备往里面迁移。
  这兵工厂也是石材结构,不仅有四层之高,而且结构讲究,空间非常的大。
  这遥遥一望,都有种看见某个企业的感觉了。
  虞璁之所以吩咐他们把兵工厂造成砖材的石制结构,就是为了让它不会被一把火全烧完,在消防和取水方面也格外讲究。
  一旦这里发生着火的情况,也会有专人在半柱香内灭火扑沙,尽可能的挽救情况。
  当然对于人员进出的限制和监管、各种对应制度的树立,这儿就不用再赘述了。
  “陛下。”赵璜看着这极为气派的兵工厂,由衷的感慨道:“有了这新的地方,匠人们想必也能大展拳脚,为禁军造出更好的铠甲和火炮出来。”
  虞璁吹着清新的秋风,接过鹤奴递来的新鲜柿子,咬了一口慢悠悠道:“朕今天过来,是为了给你带个好东西的。”
  一听说皇上又要出新注意,赵璜眼睛都亮了。
  怎么感觉这货都开始摇尾巴了……
  虞璁轻咳一声,又啃了口柿子,从容道:“这个东西,叫流水线。”
  “流水?”赵璜懵了下:“这附近确实有一条河。”
  “你这呆子……”虞璁噗嗤一笑,翻身下马道:“赵庭实,带朕去里头转一圈。”
  这兵工厂虽然场地很大,但是分的颇细。
  无论是盔甲的制造,还是火药的试炼与填装,都全部有各自的归属区域。
  由于现在只是房子盖好了,但是车间里各个器械的搬运、火窑的建设还没有开始,真正试运行都得等到明年的三四月份左右。
  “你看这一副铠甲,肯定得有十几道工序吧?”虞璁任由赵璜带路,不紧不慢的开口道。
  “何止十几道,如今这锁子甲被升级改良为锁星甲,不仅能防护箭矢之伤,还针对骑兵的勾刺有额外的针对防御,哪怕是三棱倒刺划过来,都可以减损极大的皮肉之伤。”赵璜说到这里,由衷的自豪起来。
  “自从陛下遍施恩泽,让工匠们吃饱穿暖,这无论是效率还是做工,都已经精进了许多!”
  “三十几道工序?”虞璁噗嗤一笑,示意他站定,看着这一溜的长桌:“所谓的流水线,就是弄一条这样极其长的履带,备至固定的滚轮,让零件什么的可以一一的传送而去。”
  “传送?”赵璜没跟上他的思路,茫然道:“为什么要传送?”
  “所谓流水线,又叫做装配线。”
  正因为如今军力扩张至十万人,而且铠甲和装备都要全面更新,所以更需要批量的生产。
  虞璁严肃了眼神,认真的解释道:“这装配线,便是让皮带伴随轴承运动,带着东西一处处的走,走到特定的某一处,就有人帮忙穿针引线,又或者拼接锤凿。”
  “一处一处分工明确,哪怕是三十道工序,每个人也只需要完成自己负责的那一道,无论是效率还是质量,都可以精进许多。”
  这个东西,一个是给予了完整的工作节奏,第二是固定了工人们的工作场所,让他们减少跑动和寻找材料,要什么都直接从旁边的流水线拿放,可以极快的完成过去要几个时辰才能做好的东西。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这流水线可是两百多年以后才出现的。
  如今拿来进行工厂式的发展,那对于不是大字的蒙古人而言,还真是某种意义上的科技碾压。
  虞璁说完了许久,赵璜还愣在原地。
  他想了半天,只怔怔道:“如此一来,真的能加快许多么?”
  “这可是朕想了几个月才确定的法子。”虞璁懒得编什么天神授意的童话,只坦然道:“你且试试吧。”
  无论是盔甲的编制和配件装饰,还是火枪的零件统一制造和构建,如果能有流水线的加持,那都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批量生产’。
  “遵命。”赵璜郑重作了个揖,认真道:“过年之前,臣定仿制一条如陛下所言的装配线,看看效果如何。”
  至于这第三件事……
  “陛下。”
  “怎么了?”
  “臣听说,这胡宗宪和俞大猷,已经抵达京城了。”


第44章 
  虞璁想了许久; 也没记起来俞大猷这个名字到底在哪出现过。
  他记得胡宗宪,记得戚继光; 脑子里对这个名字有本能的互动感; 但是毫无印象。
  从兵工厂回了皇宫之后; 他吩咐鹤奴去端碗热粥来,自己就着小菜点心用了些膳食; 又开始思索些有的没的。
  鹤奴见他似乎心情不错,试探着开口道:“其实今日; 那位名唤俞大猷的人,已经托人来递过折子了。”
  “哦?”虞璁好奇的抬眸道:“这才刚来京城,就想着见我么?”
  “说不清。”鹤奴神色略有些奇怪:“其实礼部已经安排了会面,大概要等个四五天; 先把他们安顿下住处之类的再说吧。”
  “但是他还托人送了一本自撰的书来; 听说是无论如何都要转交给您。”鹤奴起身拨亮了烛火,眨眼道:“陛下要看看么?”
  “叫什么?”
  “《洗海近事》。”
  没听说过啊。
  虞璁如今吃饭也没微博美剧可以刷,索性看些书本折子; 此刻点了点头,示意他把东西拿过来。
  这册子并不厚,但明显是他一人所撰; 左右翻了两眼,竟然都是用兵之法。
  虞璁严肃了神情; 一面叼着酥脆的虾饼,一面开始看他写的序。
  这个人写东西,完全不按套路来。
  古代的兵书很多; 自己闲着无聊也翻了不少,但是那些兵书策论大部分参考的都是前代的战役或者各种经验。
  可是这位仁兄可不一样……他参考的,是易经。
  所有的纵横捭阖,生杀逃追,都与易学中的种种玄秘相结合,又延伸出无穷的深层次问题来。
  这个晋江人虽然只有二十六七岁,但无论是思考的战略视角,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都远超于寻常层次的人。
  皇帝一开始看的还有点跟不上思路,本身四书五经里就没怎么读易经,也确实整不明白那些个乾坤罡煞的东西。
  但是他越想越觉得熟悉,直到整本册子翻完,记忆里才终于跟电路接通了一般。
  俞…大…猷!
  传说中的 “戚虎俞龙,杀贼如土”,戚就是戚继光,俞就是俞大猷啊!
  虞璁一拍脑袋,猛然间什么都想起来了。
  之所以这位老兄在自己的脑子里没什么印象,因为他这辈子都不得志,本身并不是个当官的料子。
  明朝在崇文轻武方面,跟宋朝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武功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