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科学发展观-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了。”


第128章 
  五月二十一日; 急信一式四份从苏州送到了北京。
  飞信局两份,疾书局两份; 字迹玉印全部一致; 没有任何缺漏。
  当初在建立朝廷专用的通信网络的时候; 算是托前几任皇帝的福,无论是飞鸽传书还是快马人力送信; 都已经有基础准备了。
  虞璁那时候之所以突发奇想的要建立这个,还是因为一筷子的鲥鱼。
  这种鱼哪怕在现代; 也精贵的很。
  因为它虽然繁殖于长江下游,但是对水温要求极高,基本上捞出来出水就死。
  虞璁还在现代的时候,去江苏旅游过几次; 这时候在北京城里吃到这鱼; 可以说是相当新鲜了。
  刚好黄公公在旁边伺候着,皇帝随口一问,就把来龙去脉都交代清楚了。
  这鱼口味极鲜; 前几任皇帝也颇为喜爱。
  所以基本上在捞出来的那一刻,这鱼就会立即被放入泼了猪油的冰块中,日夜兼程的往皇城送。
  南京那边有专用的冰窖; 三十里立一站,白天悬旗晚上挂灯; 三千里路三日及到,那可比所谓的八百里加急还要来的强悍。
  虞璁掰着手指头一算,这一箱鱼从南京那边送到北京; 只要三天——这也跟顺丰速递差不多了啊。
  如今送鱼的能耐用到送信上,更是做到了极致。
  虞璁那边苏州遇了麻烦,第四天凌晨信就递到了宫中的虞鹤手上,只写了六个字。
  来杭护驾回京。
  皇上遇到什么事了?
  虞鹤只愣了一下,直接拿着信冲出宫外,找那李承勋领兵。
  那头李老头还在闲闲喝茶,一瞥见那小年轻心急火燎的样子,也没好意思跟他墨迹,只把信看了眼,唤他等半个时辰,自己拟了文书去禁军三大营那边调了精兵五千,把旗牌递给了他。
  虞鹤匆匆道了声谢,直接带上了老将毛伯温快马出京,往杭州那边赶。
  而另一边,虞璁带着钱太守直接往杭州走,路上两侧均有官兵相护,车行在最中间。
  陆炳已经能自由活动了,只是因为失血的缘故,脸色略有些发白。
  这可不是儿戏。
  皇帝坐在车厢中,心里盘算着回京的日子。
  南京那边的事情,是绝对要管的——但不是现在。
  自己现在孤身一人过去,哪怕是领着这些官员,也完全不够掀翻那边的旧制度。
  当务之急,是把浙徽两处的两个巨头连根拔起,再去管那只剩一半兵权的藩王。
  因为之前这些事情都是自己亲手达成的,所以哪怕时隔两天,他也对其中利害清清楚楚。
  要紧的,根本不是藩王——那周王不管实际手中握着多少兵,都是虚的。
  只有资本才是真实的。
  在四五年前,藩王宗亲是土地兼并的罪魁祸首。
  虞璁一纸明誉令让藩王去盘查宗亲,再烽火戏诸侯式的把兵权大量回收重组,在当时直接平衡了地方政府和藩王手中的兵力制衡,既能避免藩镇割据,又可以控制中央集权。
  在那之后,他又以万寿节贺礼的名义,巧取豪夺着让藩王把之前抢掠来的种种好处吐回来反哺京城,基本上算是把秩序彻底搅碎以后重组了。
  在这种情况下,周王唯一值得被利用的,就是他的血统。
  毕竟自己跟他都只是藩王出身,换谁当皇帝都完全一样。
  距离杭州城还有四五里地的时候,远远有军阵相迎,仿佛早有准备。
  “来者何人?”那都督率兵守在城前,恐怕是听见了风闻。
  虞璁早有准备,直接把那太守推了出去,让他去跟人家交涉。
  苏州这边之所以能够调兵,就是因为太守和当地统兵是亲家,什么事都好商量。
  这一次南巡虽然看似是突发奇想,但每一条线路,每个紧急预案都是他亲手裁定的。
  信息准备足够充足,以至于如今去杭州算是主动送上虎口,他也心里完全不急。
  孩子们也颇为懂事,只静悄悄的观察事态,不哭不闹也不多问。
  若是福媛在这,恐怕要红着眼睛让爹爹抱了吧。
  “是我——钱同啊。”钱太守骑着马晃晃悠悠的跑了过去,只凑到那赵都督旁边面露难色的解释了几句,对方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我还以为是有什么匪民作乱,没想到——”他忙不迭抱拳行了个礼,又问钱太守道:“陛下此次前来,是要迎……还是不迎?”
  皇上在北京城胡来的事情,他也是有所耳闻的。
  这次突然来杭州,也不知道是个怎么打算。
  钱太守又骑着马晃晃悠悠跑了回去,一脸小心的隔着帘子问皇上意思。
  “迎。”
  于是杭州城门大开,两军仪仗同起,当地太守参知一溜官员全部快马赶来,在锣鼓喧天中迎皇帝进城。
  阵仗之大几乎可以媲美万人相集的西湖香市,百姓们更是拥挤在两侧,想要一睹龙颜。
  由于这里没有设立行宫,皇上又是深居简出的性子,只吩咐征用那钱塘张氏的庄子,就直接带着兵住进人家庄园里去。
  这事定的,简直是做足了昏君和暴君的范。
  按照不成规矩的规矩,那就等于是直接告诉这钱塘张氏,你们这最好的庄园都被皇上征用了,自个儿挪地方吧。
  张老爷原本还在暗处观望,猝不及防的被拎出来当迎宾的名门望族代表,还白搭了一园子进去。
  虞璁始终不肯露面,只藏在某一处的轿子里指挥前后,愣是让大军开道,跟强盗似的就住了进去。
  张家是做香薰和丝绸生意的,家产之大简直可以只手遮天。
  西湖香市已有百年历史,汇集了来自南北的所有商人,打着礼佛敬香的名义交汇。
  而所有的好处,几乎全都进了张家的口袋。
  来的一路上,虞璁就在想,这事该怎么办。
  明着跟他们问,肯定是屁都问不出来的。
  虞璁背后,站着的是整个北京城。
  无论是雄厚的兵力,还是已经被全部攥在他手中的朝廷,明着想要造反基本上不可能。
  正因如此,这两个世家和那个藩王——虽然目前还是嫌疑犯,也不可能明着跳出来当反贼。
  但是想要废南京留都,就必须废了这两家人。
  虞璁清楚商业对明朝有多重要,更明白政治稳定对国家有多重要。
  张家孙家,那都已成格局,再不当黑社会让他们用钱换平安,那就等着被掀摊子吧。
  至于那个目前还没见到的周王,不管他有没有反叛之心,都一样得换地方。
  南京就如同棋盘对面的王,想要拔掉这颗子,前面挡路的就都要统统干掉。
  虞璁作为已经亮明身份的皇帝,没有可能去再揣摩他们当中,到底谁忠心耿耿,谁心怀鬼胎,能够做的恐怕就是直接开口去要。
  你肯自己给,那我手腕就怀柔宽厚。
  你不肯给,那就直接打成反派好了。
  皇帝莅临,张家老小不得不先往其他宅子里挪。
  他们虽然是豪富,可毕竟地位低下——皇上还带着这么多高官要员往这杵,压根没人敢让他们等,还担心自己跑的不够快。
  有的东西,是必须要见到了,才会有实际概念的。
  比方说,皇族。
  张家人在杭州这从发家到豪富,花了近百年。
  他们不仅手中控制着山东和江西的行走商人,把香薰丝绸的产业控制了七成,连看似百姓尽欢聚集的香市,都是背后操纵和得利的老庄家。
  可是他们毕竟是没有感受过中央政治的商人。
  在杭州,无论是知府和都督,那确实都对他们颇为客气。
  这种客气是超越对读书人的客气,以至于让这整个家族的老小都颇有种飘飘然的感觉。
  众人的追捧,如山的厚禄,给了张家老爷自己能在杭州,乃至于整个浙江,都能够呼风唤雨的错觉。
  可是皇帝,他可不是一个人来的。
  他来的时候,带来了接近苏州府全部的驻军,带来了三品以上数个要员和公爵的陪同,还拉上了整个杭州的官员来迎驾。
  这一步棋,相当于直接正面交锋,而且碾压性的结果,都已经一目了然。


第129章 
  有时候; 人对自己的目标,其实没有什么真实的认知。
  比如嚷嚷着要两个月瘦二十斤的人; 其实可能并不知道; 十斤肉都能装一脸盆。
  再比如想要日更万字写百万大长篇的人; 可能拿着键盘写个几千字以后,也不明白一百万字是多远的里程。
  这种行为; 都有种自立FLAG作死的迷之意味。
  再比如张家想要拥立周王,阴这皇帝一波。
  当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