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契_展雪凡-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过立秋,天气也不再那样炎热,但尸体放久了很有可能引发瘟疫。
    斩杀匈奴数目过半,逃掉的三三两两不值得顾诚之冒险追击。
    穷寇莫追,他刚刚抵达边关,人疲马乏,而且现在形势为何尚不知晓,想要斩杀匈奴,日后有的是机会。
    留下一部分兵士打扫战场,大部分军队则是跟着顾诚之去了营地。
    卫二爷与顾诚之碰了个面,着手安排起顾诚之带来的军队。
    等到事情都已安排妥当,打扫战场的兵士也回来了。
    直到这时,顾诚之和卫二爷才找到功夫说话。
    顾诚之先问了平定侯和卫大爷的伤势,知道没有性命之忧才算是松了口气。
    从行李里拿出楚君逸帮着准备好的药材,顾诚之一样也没留,都给了卫二爷,让他看着给平定侯使用。
    那些药材除了有两根人参以外,还准备了好些何首乌和当归,零零碎碎的药材也不少,疗伤的、补血补气的,末了还翻出一块灵芝,足有手掌大小。
    卫二爷眼眶微微发红,深吸了口气,招呼着顾诚之去看看平定侯。
    顾诚之也没有推辞,他叫上了张四爷便一同前往。
    卫二爷看了张四爷一眼,然后用询问的目光看向顾诚之。
    顾诚之解释了一下张四爷的身份,着重说明他们的师兄弟关系,以及张四爷的武功不逊于他,就是刚才的战斗,张四爷斩杀的匈奴数量也不比他少。
    顾诚之的武功强弱,卫二爷心里有数,再看向张四爷时眼中已带上了些许赞许之色,只要有卫国之心,那便值得他高看一眼。
    张四爷的态度谦逊有礼,卫二爷很满意,顾诚之笑而不语。
    平定侯的伤情严重,至今未能下床,但他见到顾诚之时却十分高兴,就连卫大爷也赶了过来。
    顾诚之为他们介绍张四爷,张四爷的表现不俗,平定侯看得眼底也泛起了笑意。
    叙旧之后就该谈正事,从边关目前的形势一直说到周边的情况。
    开始的时候是不错,但平定侯重伤,为了保护平定侯能够回到城中,兵士们死伤严重。
    再就是另外两道关口,那边也不能降低防备,所以卫大爷和卫二爷带来的兵士并不是很多。
    这道关口是重中之重,绝对不容有失,而另外两道关口也需要人去盯着。
    商议之后决定,卫大爷和卫二爷带兵回去守着另外两道关口,顾诚之则是带着跟他出征的军队镇守此处。
    正事谈完,就该聊聊家常,平定侯敬重顾阁老的人品,所以在顾诚之初到边关之时很是照顾。
    当然,顾诚之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文才武略都是异常优秀。
    只可惜虎父犬子,顾阁老人品高洁,却生出顾大老爷那种儿子,所作所为令人齿冷。
    顾诚之听着平定侯大骂顾大老爷不厚道,既不反驳也不附和,他对顾大老爷很有意见,但这些话却不能从他口中说出。
    平定侯将顾家都骂了一遍,随即便说起了楚君逸,他所知只有顾诚之进了楚家的门,再去探听便只有楚君逸不得宠一事。
    现在顾诚之考中状元,完全可以同楚君逸协商,大家好聚好散,再见面还能打声招呼。
    张四爷无语望天,不是不能和离,而是顾诚之压根就不想和离。
    顾诚之神情平静的听完平定侯的话,随后说出了他的意思。
    卫家父子三人听后都是掏了掏耳朵,这是什么情况?!不想和离是几个意思?!
    顾诚之从容的扔炸弹,表示他心仪楚君逸,不想和离。
    卫家父子被炸得灰头土脸,个个都呆愣在原地。
    卫二爷还是怀疑自己听错了,连忙问问张四爷,总还是有个明白人的,他怎么就越听越糊涂了。
    张四爷撇了撇嘴,具体阐述了顾诚之掉坑还掉的快乐,死活不愿意爬上来的事实依据。
    平定侯沉默许久,又问了孩子的问题,不和离可以,但总不能无子送终。
    顾诚之依然是那句话,子嗣问题过继解决。
    平定侯长叹一声,不再多言。
    来时是三人来的,去时却只回去两个。
    张四爷用胳膊肘捅了捅顾诚之,郑重道谢。
    顾诚之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
    张四爷知道顾诚之是嫌弃他见外,也不多言,只道等下送份谢礼。
    见他坚持,顾诚之也没有推辞。
    深夜时分,张四爷的谢礼送到,是个木匣,打开后就见里面放着许多画本。
    翻开便能发现画本上画着的皆为男子,这整整一个木匣都是龙阳春宫。
    顾诚之干咳两声将画本合上,想了想还是收了起来。
    这几年就当是磨练技术,回京务必要让楚君逸刮目相看,顾诚之苦中作乐的想着。
    边关的消息断断续续的传来,各家都有各家的门路,边关的形势也算是渐渐明朗。
    这次来犯的不只是匈奴人,还有罗刹人,他们穿着匈奴人的衣物,打眼一看还真的很容易忽略。
    虽然国籍不同,但他们想要入侵大晋的国土,那就是我大晋的敌人。
    此时京城气氛倒是异常高涨,好像人人都去过边关杀过敌一样,不过也没有谁敢在这种时候泼冷水,不然就等着被喷一身唾沫星子吧。
    在顾诚之刚刚离开的那几天,楚君逸几乎是夜夜难眠,等过了那段时间才算好了一些。
    顾诚之手下的那些人都已搬进府中,护院做的尽心,护卫就更加卖力,只要楚君逸出门便会跟在身后。
    薛湖的武功比其他人要高,处理的事情也比其他人要多,但楚君逸每次出门他都会跟着,只因顾诚之给他下达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楚君逸,剩下的才是处理其他事物。
    幸好楚君逸是个不爱出门的,大大减少了薛湖的工作量,也让他有时间去处理其他事情。
    府中的事情都处理妥当,楚君逸又收拾出一节小院,然后便去了琴馆,准备将白嬷嬷接过来。
    白嬷嬷看到楚君逸自然是高兴,可她却不想跟楚君逸走,那座府邸是顾诚之的,可能是她想得太多,但她真的不想给楚君逸添麻烦。
    楚君逸明白白嬷嬷的顾虑,可他也相信顾诚之的为人,所以就将顾诚之的话加以润色说给白嬷嬷听,然后又说了府中的情况。
    顾诚之的人并不参与府中事物,现在管事的人也只有周总管一个,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周总管可以管着外院,但对于内院事物却并不娴熟。
    人情往来可以交由外院管辖,可像衣食采办、日常琐事之类的事情要是再由周总管去管,那就真要累吐血了。一个鸡蛋多少钱、一匹布要多少钱、全家裁衣需要多少花费……就连楚君逸看到这些都觉得头疼。
    之前的冠礼是楚君逸准备的,别的都好说,单说宴席这一块就让楚君逸明白他压根就不是这块料。从宾客坐席口味到上菜顺序,楚君逸看得是两眼冒金星,最后还是去请的救兵才将宴席的单子列了出来。
    所以说,楚君逸是非常需要一个强悍的内院管事,也不是说就没有其他人选,但那些人不是年纪尚轻就是与楚君逸压根不熟,想来想去还是白嬷嬷最合乎标准。
    白嬷嬷原就是唐老太太的陪嫁丫头,到了唐家就嫁了管事,直接当了管家娘子,后又跟着楚三太太到了楚家,三房的事物也都是白嬷嬷陪着楚三太太处理的,这可是个标准的多面手,能力绝佳。
    白嬷嬷丧夫丧子,全部精力都投注到了楚三太太身上,有了楚君逸之后又将他当成亲孙子一样的疼。
    楚君逸不是没良心的人,白嬷嬷对他的好他一直都知道,所以他也愿意为白嬷嬷养老送终。
    日后的管事娘子人选已经决定好了,但还需要有人调教,而这个任务也就交给了白嬷嬷。
    白嬷嬷心疼得不行,在听了楚君逸的诉苦之后,本就有些动摇的念头瞬间便喂了狗,她还活着呢,怎么会舍得让楚君逸为这些事情烦心。
    当下便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会将内院管的妥妥当当,不让他再操一点心。
    楚君逸暗自偷笑,当天便将白嬷嬷接回府中。
    白嬷嬷走马上任第一天便大刀阔斧的整理内院,楚君逸举双手支持,就连周总管也是松了口气。
    外院内院都有人管着,楚君逸真是觉得天也蓝了,水也清了,就连心情都变好了。
    早上,白嬷嬷过来找楚君逸,却见他正在院中练拳,这拳法的好坏白嬷嬷是看不出来,主要是楚君逸的动作太过缓慢。
    早在楚君逸那次病重之时,顾诚之就放弃了逼着他学武的想法,而是改成了教他拳法,只为能够强身健体。
    这拳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