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圣上的旨意……一想到这件事到底是谁的意思,许进又感觉充满了活力。
对于哈密人来说,羊,马是最重要的财产。可是每一次的战争都会让哈密人丢失这些珍贵的财产,又或者丢失最珍贵的生命。
“奶奶,阿娘,羊回来了,羊回来了。”克里木赶着属于自家的五头羊欢快地往家里跑,连自己破旧的鞋掉了也不管。
克里木的奶奶看到眼前虽然有些瘦却健壮的羊,想也不想就给了他一个耳光。“小克里木,你阿爹去了,你大哥去了,你现在是库尔班家的独苗苗。你为什么要去招惹朝廷的军队,你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要奶奶,你阿娘怎么办?!
克里木的阿爹被陕巴的部下给杀了,克里木的大哥被占领哈密的阿麻黑给杀了。克里木的奶奶用家里的三十头羊才换回了家里两个女人和小克里木的命,只留下了五只小羊羔。
没了羊的奶奶只能和阿妈一起给军大爷伺候战马才养活了三口人。像呵护孩子一样养大了五只羊羔,朝廷的军队又赶走了阿麻黑。那些人将自家的五只羊都牵走了,奶奶和阿妈都快伤心死了。
没了羊还能活,可是小克里木居然去把羊偷回来了,那些人找来了可怎么办?
小克里木被打了却不恼,依旧高兴的说道:“不是的奶奶,是他们自己把羊还回来的,在城主府那里,他们在还东西呢。他们说只要是有人能证明东西是自己的就可以领回来。我一叫,小羊就都跟我回来了。听说明天还要发杂面呢。”小克里木说的这么好听,奶奶却不信。“你一定是骗我的,哪里有这么好的事。”
“阿娘,克里木没有骗你,我刚刚就去了城主府,亲眼看见克里木把小羊带回来的。”克里木的阿娘今天陪隔壁的阿婶领回了自家的马,正好看见了克里木领羊。大家都夸克里木的羊养的好呢。
“朝廷的军队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好事?”奶奶活了五十多年,看见过无数的军队,就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听说要在咱们这里开设互市呢,以后整个哈密的羊马生意都要在这里呢。”克里木的阿娘开心的说,更多的生意意味着更多的有钱人和更多的工作。这样她就能把克里木喂的饱饱的了,克里木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了,一定要快快长大。
真的这样,又何止是哈密的生意呢。“克里木看好你的羊,我要去你依丽奶奶家。”库尔班家注定不会平淡一生的,现在机会来了。
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只是今年朱厚照却没有看灯会,而是溜进安定候府同杜若一起吃元宵。
“还是你们家的东西好吃。好吧,我己经决定原谅芝麻馅的汤园了。”朱厚照将一个樱桃馅儿的汤圆放进口中,那甜蜜的味道,那朱厚照决定忘了今天早上被张氏生灌的芝麻馅汤圆。
“你以前不是不喜欢吃汤圆吗?”杜若笑着为朱厚照再添几个各种不同口味的汤圆。
“你知道我妈的残暴行径,我能喜欢吃汤圆才怪。”朱厚照的妈妈是南方人,她的家乡有春节吃汤圆的习惯,每年过年都逼着朱厚照吃满十二个才罢休。在这一点上两个妈妈还真像。
杜若听他说着曾经两人一起经历过的那些事,忽然有种奇妙的穿梭时光的感觉,好像自己和朱厚照还在现代生活一样。“阿姨不过想讨个好寓意嘛,十二个月,月月抱元宝嘛。”在朱厚照妈妈的家乡,汤圆也叫元宝。
“其实久了没吃还挺想念的。”朱妈妈做的汤圆其实很好吃,就是量实在有点大。“说起来我妈也做过这种口味的汤圆。”
“我跟阿姨学的,吃起来怎么样,有没有继承阿姨的精髓?”在现代时朱大少爷是个厨艺白痴,他又挑嘴,杜若没有办法,只能自己亲自动手了。
“当然是我妈做的好吃,我妈做的肉汤圆是一绝啊。还有我妈的全猪宴,可惜你还要守三年的孝啊,暂时不能做了。”朱厚照对古代这种守孝方式有那么一点点的怨念。好不容易寻着了分别多年的情郎,现在居然连面也见不上。这种感觉那叫一个纠结。
“你也别一直吃这些清汤的寡水的东西,正长身体呢。”杜若尚在孝中只能吃粗茶淡饭,按严格的礼仪是不能吃大鱼大肉的。朱厚照见了几次都是豆腐青菜之类的东西。杜若回京城半年多了,愣是没长什么肉,急的朱厚照抓耳挠腮。
“其实也没什么,这些东西做的一向精致,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营养好,味道也不差的。”杜若反而觉得这些菜很好吃,候府的菜蔬一向釆买的都是最好的,做菜费得功夫也不比寻常家常菜,比现代顶级厨师做的菜也是也不差的。
朱厚照好容易把一大碗汤圆都装进了肚子里,忽然想起了杜若的那个愤青师傅。“说实话,你不吃肉是不是因为你那个神经病师傅?”
江秉炎荐来的白安贤不仅是个愤青还是个老古董。什么杜若守孝还到处乱跑啦,什么侯府太过靡费之类的。朱厚照不知道这个人的脑袋是怎么长得,人人都不拿他当一回事,他还以长辈自居。
“怎么又扯上他了。杜氏夫妇到底养了我一场,我按照现在的礼仪为他们守孝也是应该的。”杜若把汤圆都吃完了,递上一小碗浓浓的山楂水,让他消食。
“也是的,如果我的皇帝爹死了,我大概也会伤心死了。”朱厚照轻轻抿了一口,酸的不得了,“好酸呐。”朱厚照抓起旁边的茶就猛灌,终于好了点。又八卦道:“那白安贤到底考不考得上进士呢?”
“乖乖喝了吧,待会儿你还要回宫。积了食又吹凉风,病了怎么办。”杜若又把山楂水推回去。“你怎么对他那么好奇?”
“你还记得初中时学过的范进中举吗?你不觉得他很像吗,以为读了圣贤书就比他人高了一等。”不是杜若偏激对书生有偏见,实在是白安贤太奇葩了。他自视清高,天天感叹时运不济,同僚得到了有名大儒的好评,他又说人家趋炎附势。
“他做事不怎么样,为人却不坏,家中又有老父老母妻儿要赡养,我也不过是当做了善事罢了。”杜若需要一个还过得去的师傅,白安贤还是有一点才华的,杜若事情太多不愿理他,他也不恼,细想来其实也可爱的紧。
朱厚照边听杜若说话一边把山楂水一口气喝完。“完了,我牙要酸倒了。”说完摸着腮帮子一副受不了的样子。
杜若忙将茶递给他漱口,“喝完了,我们一起去放烟花吧。我还在孝中,不能放大的,不过我准备了小的炮仗,算是有个气氛吧。”
朱厚照又高高兴兴的和杜若放烟花去了。
☆、第三十章 弘治九年
再也没有什么事能比相爱的人在一起更幸福。朱厚照一直玩到子时,再也支持不住昏昏欲睡时才回宫。杜若在送走朱厚照时还遭受了高凤几个大大的白眼。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蠡壳窗洒到地毯上时,朱厚照才从睡梦中醒来。如今正是元宵节十天假期期间,朱厚照也没有事做,每天不过是和朱厚炜玩闹而已。慢慢穿戴好了,用过了早餐,朱厚照才往坤宁走去。
这几天都是大晴天,阳光照在清扫了积雪的皇宫内,照得人暖洋洋的。偶尔还能看见一两颗在枝干上长着小小凸起的树——春天就要来了。
元宵节一过,朱厚照就正式出阁入学了。因为朱厚照年纪太小,读书的日子只是每逢三、六、九三天,只是功课更重些。朱厚照也成功的拜别《论语》,进行到了《诗经》。为朱厚照讲学的人也换成了正经的东宫讲官,而不是兼职的刘健。只是刘东依然作为伴读,每日陪朱厚照读书。
刘东经过两个多月的伴读生活,精神日渐好转起来,原来消瘦苍白的脸上,也慢慢长出了肉肉。刘东的状况越来越好,更是得到了皇上太子的喜爱,直恨的大小张氏牙痒痒。
而周氏在闭宫四个多月后,终于宣告病愈,重出江湖。就是不知道她在知道张氏又怀孕后会作何感想,是欣慰于皇室又添子孙,还是失落于往朱佑樘身边塞女人又增加了难度。
青幽宫的邵氏也高兴异常,因为兴献王妃蒋氏怀孕了,她即将迎来她的第一个孙子。为了祈求佛祖保佑孩子安全降生,邵氏进入了少有的安分日子,天天吃斋念佛,各种小动作也停了下来。
杜若和徐贝娘的纺织生意也有了起色。杜若与徐贝娘的生意只占了他计划投资很小的一部分,刑武去杭州不仅是代表杜若协调与徐贝娘的合作,那点银子还不值安定侯府的二号人物亲自前往,更多的还是为以后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