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踏进殿门,寝宫里长年执役的内侍宫娥自然而然地上前侍奉,端茶送水,捧巾奉栉,忙得不亦乐乎。元绍若非戎马在外,本也习惯由宫人伺候着更衣洗漱,然而此刻粉白黛绿团团围绕上来,竟不由得愣了一愣,扭头看看凌玉城平静淡漠,似乎于眼前一切毫不在意的神色,忽然沉沉喝了一声:“都退下!”
  顿时呼啦啦跪倒了一地宫人,连侍奉过先帝的内廷总管于继恩也站立不住,双膝一软,跪伏在地。元绍眼角余光一瞥那个颤颤巍巍的花白脑袋,口气倒是缓和了几分,摆手道:“都下去。——于继恩。”
  “老奴在!”
  从人片刻便已退尽,元绍负手看着空荡荡的庭院,总算觉得心里舒服了几分,长长吐了口气:“往后但凡朕在这里,没有旨意,不许进来伺候。”
  “老奴遵旨——”于继恩抬头看一看元绍的脸色,咬咬牙,硬着头皮跟了句:“老奴请旨,皇后的寝殿设在哪里?”
  “皇后随朕起居,不必另设宫室。”想了一想,忽而双掌一拍,“呈上来。”
  ……什么?
  “十多天了,难道还没制好?”
  “——陛下稍待!”
  原来是册立皇后用的金册金宝——于继恩伏地磕了个头,弓着身子一路小跑出去,片刻抱了个匣子回来,跪倒在地双手举过头顶。元绍接过来翻看一下,随手递给凌玉城:“给你的。”
  那木匣长有两尺,宽近一尺,揭开匣盖,满眼金光灿烂。朱红锦衬里一头躺着枚四四方方的金印,另一头,长方形的黄金薄片平平放在其中,凌玉城两根手指捏着边角拎了起来,四页相连的金册逐页打开,随着他手指的动作悬在空中轻轻晃动。
  金册晃动,映着日头闪过一道金光,于继恩心里就是一拎。这位侍奉两朝的内廷总管分明记得当年元绍登基,册立元后时的盛大场面——重臣持节、侍中宣赞、女官环拱、命妇朝贺,足足从红日初升折腾到过午,若不是当年元后怀了身孕不能劳累,仪式规模还得大出几倍去。现在,现在……
  就这么一递一接就算完事了?
  念头还没转完,就看到那位刚接了册宝的新任皇后踱了几步,随意找了张条案放下手里的木匣,转头微笑:
  “多谢陛下。”
  “这也要道谢?”
  “臣是谢陛下前些日子,赐下玄甲卫印信兵符——”那一日金吾卫、羽林卫森严拱立,纯黑大旗当空招展,麾下精甲亲卫执戈列队,万众之前,元绍亲自把印信兵符交在他手中,仪制简洁,场面却是异常的肃重威严。那一天郑重其事,今日却是随意的一递一接,两相对比,分外让人心生暖意。
  “你啊……”元绍摇头一笑,自己过来拎起那匣金册金宝,左右看看,随手丢进一个柜子角落,“跟朕来。”带着凌玉城出了寝宫左转,穿过横贯禁城的中轴线,就是供奉历代祖宗牌位的奉先殿。
  遣退内侍,关上殿门,穿过陈设宝座的前殿,元绍净手焚香,在后殿正中的牌位前拜了一拜,回头对远远站在后殿门口的凌玉城道:“你行臣礼罢。”
  “……是。”宗室之中,只叙国礼,幸好元绍还记得这句话。
  “这是太。祖皇帝和太。祖皇后的灵位。”元绍负手站在侧后方看他下拜,微微仰头望着上方两个并列的牌位,自言自语一般开口:“当年太。祖皇帝领兵三十万,皇后自将亲兵二十万,并肩横扫燕师,席卷天下。太。祖皇后为人勇毅果决,每每与皇帝一起出征,军国大事,无不参与。后来太。祖皇帝出征途中早逝,太宗年幼,是太祖皇后当机立断,连杀当时跟随出征的数百酋长重臣,这才镇住了局面。”
  “数百人……”即使凌玉城手里人命没有十万也有八万,想着当时御帐之前,血流成河的场面,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是几百酋长重臣,身后牵系着至少几十万军队,不是几百无名小卒!“难道就这样让她杀?没人反抗吗?”
  “怎么没有人!”这段历史差不多每个北凉皇族都是自幼耳熟能详,然而元绍至今每想起一次,还是为之心神震荡:“当时杀到魏国公李明达头上,李明达当面就顶了回来:皇后总说派亲近大臣去伺候先帝,但是先帝身边,亲近莫过于皇后,皇后为什么不去?”
  话说到这份上,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就算那个魏国公是手握重兵的大将,然而以臣子身份,敢对皇后说这种话,也等于随时准备拔刀相向,凌玉城甚至能嗅到说话时帐中森冷的兵戈气息——“后来呢?”
  “太。祖皇后当即回答:吾并非不愿从先帝于地下,然而嗣子幼弱,国家无主,我现在还不能去。话音刚落,当着众人的面拔刀断腕,命人放到太。祖棺中!”
  “……”凌玉城站在元绍身后,仰头看着那块黑底金字、和太。祖皇帝并肩而立的牌位,悠然出神。遥想那位皇后以一介女子,挥刀断腕,剧痛之下与重臣大将对峙,迫得对方低头,其英风烈气、沉毅勇决,真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北凉竟也有如此人物!“那个李明达后来怎样?”
  “善终,子孙现在还在大凉历代为官——对了,他曾经是个夏人奴隶,因为军功被太。祖皇帝提拔为侍卫,后来在太。祖皇后手里屡屡升迁,病逝的时候被封为魏国公。”元绍移步到左侧神座前依旧拜了一拜,对凌玉城指点道:“这是太宗皇帝和太宗皇后的灵位。”
  等凌玉城拜罢起身,元绍指点着帝后御容侧面的一个立轴道:“太宗皇帝也是出征途中暴病过世,那时候,朕的父皇只有两岁,全靠了太宗皇后和楚王一内一外,联手夺了兵权,这才有了父皇的帝位——你可知道楚王?”
  “臣只知道楚王拓跋德昌原来也是夏人,因为拥立之功被赐国姓,拜大丞相,执掌朝政二十余年。”凌玉城答得谨慎。那位楚王的事迹在大虞也有流传,其中不少听起来都是匪夷所思,还有一些就算是真的,也万万不能当着元绍的面说。
  “你不是不知道,是不敢说吧。”元绍笑了一声:“其实没什么不好说的——那位楚王曾经是太宗皇后的入幕之宾。”
  “……”
  “非但如此,朕的父皇从小受他教导,看待他如师如父。楚王薨后,朕的父皇让他陪葬在太宗陵寝,葬礼的规格和太宗皇后相同,甚至为他持服三年。楚王无子,父皇还把自己的亲侄子周王——也就是朕的堂兄——过继给他作了嗣子。”
  “……臣一直以为那是谣传。”凌玉城默默低头,做太后的入幕之宾做到这份上……嫪毐一定很羡慕那家伙。
  “父皇一直很敬重楚王……曾经和朕说过,没有楚王当年的谆谆教导,就没有他的今天。”抬手一指:“太宗皇帝御容旁边,挂的就是楚王的画像。”迎着凌玉城诧异的眼神扬了扬眉毛,“怎么?觉得奇怪?父皇两岁登基,记事以来就是太。祖皇后和楚王带大的,敬重楚王有什么不对?太。祖皇帝的生母还是被乃蛮人抢走的,抢回来的时候已经怀了太。祖了。”
  原来北凉的礼制真的和大虞天差地远——凌玉城无言,总以为皇室好歹还是要面子的,谁知道太后的……也能被皇帝当爹看待,赐国姓上宗谱葬皇陵,一切都做得光明正大,甚至画像都堂而皇之的供在奉先殿里。因为心神恍惚,之后参拜世宗皇帝灵位的时候,凌玉城几乎没听清元绍在说些什么,只依稀记得元绍的那位母后也是位剽悍人物,上马领兵,下马参政,军国大事无不参与。如果不是死得比世宗皇帝早了十几年,难保又是一位太。祖皇后、太宗皇后一样临朝摄政的掌权太后。
  “所以我大凉的皇后,带兵议政一向是传统——你在听么?”
  作者有话要说:  猛虎落地式!昨天给老爸预约挂号以至于没来得及更新!今天正在努力补!
  ps:
  小剧场:
  陛下:给你的,合同。
  小凌:哦。(看也不看随手一放)
  陛下:你就不看看?万一工资少了一个零呢?
  小凌:真少了我找谁申请劳动仲裁?
  陛下:当然是朕……
  ps:今天抄史书抄得很欢乐……上面那几位都是出于正史哦,大家都认得么?
  pss:小凌你不要囧,和前面几位比起来你小巫见大巫……


第28章 忆昔霓旌下南苑
  只在平洛匆匆过了中秋,天统皇帝大驾再次起行,向猎场而去。大猎是北凉一年一度的盛事,皇帝以此观军阅武,大会诸侯,金吾卫以下北凉十七卫——好吧,现在连上玄甲卫是十八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