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他眼里的笑意,唇角的弧度立时更大了一分。
  这样的笑容平时也常见,只是此时大宴上当着一地的臣子,又是在交换如此隐秘的话题,这一点灵犀分外让元绍觉得心里痒痒。无奈下面坐满了人,也只能装出个端重样儿,顺着凌玉城的话说下去:“然后呢?”
  “然后,这病本来就要静养,要饮食清淡、心平气和。忌肥甘厚味,忌劳心劳力、恼怒忧思,忌起居无节、饮食不时。若是都做不到,原本一分复发的可能,也会变成三分五分、七分八分。”
  他说一句,元绍唇边的笑容就大一分。塞外苦寒,到了冬天,餐桌上不是牛肉就是羊肉,烈酒更是天天都少不了。更兼连日大宴,每天总要闹到戌末亥初,奚王身为一方诸侯,那是一天都不能躲懒的。至于静养,这样的大雪灾,哪怕人静了,心又怎么静得下来?
  “奚王这一倒,底下的孩子们可就吃苦了。”元绍悠悠地叹了口气。“上一代奚王过世也不过二十年的工夫,奚王的兄弟们,只有一个最出息的当了豹韬卫的副将,其余的,连进帐给朕磕头的资格都没有了。”
  他游目四顾,这一代奚王内宠颇多,除了世子之外,帐中成年的儿子就有七八个,散坐在各席执壶敬酒,殷勤相劝。最小的儿子方才十岁,侍立在十一皇子席位的后面。那孩子想是被宠惯了,也拉不下脸来做伺候人的事,硬邦邦地戳在那里,菜也不端一下,奶茶也不斟一杯。
  “说起来,奚王这几个孩子,也是朕看着长大的,要是一个个没了下场,朕也不忍心——”
  那是那是,你还差点纳了他女儿为妃呢……只不过阴差阳错没娶成,后来拿了侄女顶缸。这就是你的“看着长大”和“不忍心”吗?
  凌玉城口唇翕动,到底还是把吐槽的话吞了回去,只是笑意止也止不住地从眼角漫开。元绍见他笑得促狭,想也知道他在打着奇怪的主意,可惜当着人不好问,用手中银刀指了指他,跟着低头片了块烤肉,手一扬,连肉带刀直飞到凌玉城盘子里。
  皇帝赐肉不可不食,只是现在真吃饱了……凌玉城默默地拔出肉上戳着的短刀,左一划,右一划……片刻功夫,巴掌大的烤肉就零零碎碎地切成了十三四块,这才吐了口气,一脸郑重恭谨地对元绍道:
  “为人父母,自然希望每个子女都过得好。”
  他用刀尖轻轻地拨弄了一通,把那些零碎的肉片拨到盘子各个角落,再也拼不完整:
  “陛下圣德高远,惠及臣下子嗣,想来奚王九泉之下,知道陛下的诏令,一定也是感恩不尽……”
  “你的意思是?”
  “陛下想必心里早有打算,何不一起写出来看?”
  元绍也不以为忤,在杯中蘸了酒水,一横、一竖钩、跟着就是一挑。侧转头,看见凌玉城面前的几案上半个还没有封口的方框,彼此心照,抹去酒水的时候不禁相视一笑。
  “计是好计,只不过还要徐徐图之……”
  “父王!父王你醒醒啊!”阶下忽然传来了奚王世子惊慌失措的喊声,简直撕心裂肺,“陛下!”
  作者有话要说:  倒数第二个大情节正式开始(是的,前面都是铺垫和前奏……)
  奚王的中风一定是高血脂引起的脑梗……


第141章 老病龙髯攀不及
  见鬼!
  指望你死,不代表指望你现在死啊!
  不管是元绍还是凌玉城,此刻心里回荡的,都是这一句话。
  “传太医!”元绍立刻起身,大踏步走了下来。大宴上非召不得擅入,哪怕是奚王发病昏倒,仍然得元绍发话才能叫大夫进帐。虽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元绍也不能不叫就是了……
  凌玉城也随着元绍起立,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走到奚王身边,默默俯首去看。一边走,一边急促地翕动嘴唇,借着元绍身形的掩护,压低声音说了句什么。元绍神色不变,好像根本没有人对他说话一般,自然而然地接了一句:
  “哦,还有之前伺候奚王的大夫,一并传进来!”
  元绍不动谁都不敢动,元绍一往下走,下面坐着的臣子哗哗地围了上来。凌玉城百忙中还对背后点了点头,侍立在他侧后方的玄甲卫士兵疾步上前,遮护在主将背后。一行人雁翅展开,前排和后排之间悄没声地留出一条小小的甬道,又在小十一钻过之后不动声色地闭合了去。
  皇帝发话,自然有人一递一声地往外传,片刻马蹄声渐渐远去。虽然元绍三五年都未必有个头疼脑热,但是御驾出行,自然有太医跟着伺候……还得是最好的。然而这样几年都用不上的人,其受重视程度可想而知,若不是还要对景指给臣子看病以示恩宠,只怕太医的帐篷,能在在御营最靠近边缘的地方找到,就已经是上上大吉。
  至于奚王的人?拜托,除了病的不行的家伙,谁来赴皇帝的宴席还带着大夫在外面啊!
  因而元绍一言既出,众人屏息等待良久,才等到一个眉毛头发上都是雪花,整张脸苍青惨白的家伙,被两条金吾卫的大汉脚不点地的架了进来,右边那个军士还顺手拎着药箱,一到就跪下给元绍磕头见礼。元绍不在意地摆摆手:“这时候还拘什么礼数,快看看奚王!”
  太医哆哆嗦嗦地趴下去诊脉。诊了左手,再诊右手,看过面色,从箱子里拿了小木片撬开牙关看了看舌苔,这才跪到元绍面前叩首道:“求陛下允准,下官要问问奚王殿下的起居。”
  这时候躺倒在地的奚王身边,已经围了满满当当的一圈人。元绍左手边侍立着金吾将军雷勇,右手边,凌玉城牵着小十一,和他并肩而立。再往下,左手边一溜儿文臣,以及羽林卫、天策卫、飞骑卫等军派出拱卫圣驾的领兵副将依次而立。
  右手边,奚王世子跪在昏迷不醒的奚王头边,自他往下,奚王凡是有资格挤进这次宴会的儿子,肩膀挨着肩膀,跪成了一个半圆,连刚满十岁的幼子都缩在最末端,仿佛这时候离得远上一分,回头拿到的草场奴隶就就少一分儿似的。
  这个最尊贵的圈子后面,杂七杂八地站了无数人,以至于伺候奚王的大夫进来时,要一路排开人群,才能到达病人面前。与此同时,一个身形瘦弱、脸色青白,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家伙穿着玄甲卫的黑衣被引了进来,悄没声地往小十一背后一站,就着这个无遮无挡的有利地形,聚精会神地盯着奚王的脸色,手指轻轻在腿侧叩动。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面对身份高贵、病情危重的奚王,又是皇帝和一群大臣看着,两个大夫额头汗水越滚越多,已经分不清是热汗还是冷汗。如果不是躺着的这个人实在跟他没关系,说起来还有点儿过节,凌玉城实在想说一句:大家都走开点,你们围在这里大夫本来知道怎么做,都要给你们吓得不知道了……
  轮流诊过病,又交头接耳半晌,伺候奚王的那个大夫才摊开布包,拿出几根中空的骨针,轮流在奚王人中、耳后等处刺了下去。手指一控一放,就看见骨针一头渐渐有液体渗了出来,仔细看,那些淤血,一滴滴几乎是黑色的。
  侧后方“嗤”的一声,凌玉城扭转头,赫然看见杨秋嘴撇得跟个歪脖蛤蜊似的。见他看过来,还迎着他的目光特特地地做了个口型:
  “死定了。”
  “多久?”凌玉城不便说话,也用口型相问。这次杨秋却不答话,眨了眨眼,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奚王的专属大夫忙着施救,太医就跪在元绍面前,磕过头,开始一五一十地报告情况:
  “微臣方才诊得,奚王殿下身热痰壅,口矫舌强,四肢不收,左脉沉涩而数,右脉虚滑而大。沉涩而数为血凝,寸关虚滑而大,为真气散。按此症乃风自火出,火自阴亏,水不涵木,肝风内煽,痰火上乘,堵塞清窍,是以猝倒无知也……”
  冗长而无趣的脉案滔滔吐出,跟着就是一连串医家的术语。早在太医说第一个字的时候,元绍就感到右手小指肚被轻轻捏了一下。他心领神会,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凝神倾听。脉案过半,一直静静垂在边上的那只手又悄悄挨了上来,先是将他中指到小指轻轻一握,而后顿了顿,舒展开,从拇指到小指,全数握在了一起。
  三,五?
  元绍不动声色地反握回去。那只手垂落不动,自然而然地与他十指交缠。这样的情态不要说当着外人,就是两人私下相处时也是少的,元绍心底一喜,手指不由得悄悄收紧。
  与他互握的那人却不安分,拇指往里一缩,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