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行医在唐朝-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战争,免不了流血和牺牲,而他们这些军医能做的,只有死守后营,将还在生死一线的人从阎魔爷手中抢回来。
  正满腹惆怅间,已见吴议和李璟快步走来。
  三人照面微微一点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谁都来不及细细聊几句天,就重新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而在血流成河的激战之后,南丁帐的威力才算是真正地发挥了出来。
  易阙惊讶地发现,在集中的管理和照料之下,这些重伤病患可以得到十二个时辰的护理和观察,几乎只要情况一不对劲,就可以被当值的大夫发现并处理。
  如此一来,伤员的死亡率比之前还要大大地下了一个台阶,只要不是伤及根本,几乎都可以存活下来。
  他很快向李谨行汇报了这一点,并建议将南丁帐的做法上报朝廷,以推行到所有的唐军之中。
  李谨行亲自视察了后营之后,也觉得这种做法颇有可取之处,趁着回报买肖城一战捷报的奏章,顺便也把南丁帐的事情提了上去。
  只不过这折奏章里,就没有吴议的名字了。
  这也是易阙后来被嘉奖的时候才知道的事情,他万万没想到素来谨慎小心的李将军居然在这个事情上耍了个心眼,把南丁帐的功劳全都安插到他易阙自己的头上了。
  其实,并不是李谨行看不惯吴议,他甚至很欣赏这个敢作敢为的年轻人,但谁让他是沈寒山的门徒,武后党的后备力量呢?
  再加上他和南安郡王李璟过从甚密,李谨行当然不愿意替政敌培植心腹了。
  对于这秋后发生的一切,吴议自己倒没什么特别大的委屈,毕竟这想法本来也不是他的原创,只要南丁格尔老师的名字还留在上面,就已经算是实至名归了。
  当然,这也都是后话了。
  在一个多月的修整之后,这些远道而来的大唐医官才又重新登上了马车,在将士们整齐的送行声中,踏上了重回长安的路途。
  和来时的匆匆相反,带着胜利的回程就显得十分轻快,没有了一触即发的战争和生死一线的抢救,他们这些素日安枕无忧的太医们才体会到和平的可贵。
  在轻松的心情中,便忍不住掀开帘子,欣赏欣赏沿途的风景。
  “你们看。”路过郿州的时候,秦鸣鹤不禁低声慨叹,“这里的晚稻长得真是好啊。”
  吴议从被秋风撩起一角的车帘往外望去,果然瞧见一片金灿灿的稻田,饱满的麦穗折出明晃晃的秋阳,迎风而成一波又一波金色的细浪,煞是好看。
  “这不是永宁郡王王崇基的田地吗?”沈寒山啧啧赞叹道,“当初王公提出‘以地养地’的见解,可见其眼光独到啊。”
  这话是暗讽当初反驳此见的张文瓘眼光狭隘,目力短浅。
  吴议听了,心头却是一阵沉重。
  咸亨年间,天下大旱,是孝敬皇帝采纳了王崇基“以地养地”的观点,并且命东宫率先开仓赈粮,一时间引得百官争相效仿,才算是暂且缓解了当时的饥荒危机。
  斯人已逝,这个本来非常科学的办法却没有再被天皇天后采用下去,只剩下王崇基一家还坚持己见,固执地埋掉了第一年长出的秋稻。
  如今几年下来,田间的风光便与旧时大不相同了,反观其他竭地而田的土地,几乎都是青黄不接,眼看着又要迎来一场大旱了。
  倘若孝敬皇帝在天有灵,也一定会为大唐接踵而至的灾难扼腕叹息吧。
  想到那个锐意洞察、黑白分明的青年和那双明澈而深邃的眼睛,吴议仿佛被谁揭开了心头的一道旧疤,痛得他浑身微微一颤。
  “师父。”李璟替他披上一件厚厚的大氅,握住他微微颤抖的双手,“你很冷吗?”
  吴议被他裹得严严实实,心头也似有一股暖流划过。
  他反握住这双年轻、柔韧的手:“我不冷。”
  说话间,便想起前几日没有说完的一件事。
  “那日你说有一件事情要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事情?”
  李璟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他还记着当日烽火连天中他所说的话。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李璟难得露出点害羞的神色,瞧了眼看风景的沈寒山,咬着嘴唇不说话了。
  吴议知道,他这是忌讳有沈寒山这个长辈在,所以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私事。
  仔细想想,李璟毕竟也到了慕少艾的年纪,指不定就是瞧上哪家姑娘了,想要他这个做师父的出出主意吧?
  他所能接触的女子非富即贵,自然是他一个落魄郡王难以攀附的高枝,有些难为情也是正常的。
  他在心中默默琢磨了许久,将李璟能接触到的女子一一罗列出来,倒也没察觉出谁特别被自家徒弟关注过。
  难道是太平?
  吴议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他虽然历史学得不好,但也知道太平的第一任丈夫薛绍的大名,电视剧里薛绍那张俊朗无双的脸,可是迷倒了不少少男少女心啊。
  这个时代的薛绍同样也是名冠长安的美男子,家世地位又是一等一的好,若是想和他一争高下,吴议都替自家小徒弟捏了把汗。


第80章 赵道生
  还没等吴议把自己徒弟的身家大事琢磨透; 一行车马已经踏破扬尘,重新回到熟悉的长安城中。
  郑筠领一众太医博士和生徒; 在太常寺门口迎接他们的凯旋。
  他老人家立于飒飒秋风之中,飞袂飘扬,勾勒出一身颀长瘦骨,却站定风中,屹然不动,仿佛狂风巨浪亦撼不得他三分。
  “你们这次东行,没有辜负天皇天后的期望,很好,很好。”
  郑筠一连两个“很好”,已经是难得的夸奖。
  沈寒山稽首道:“幸不辱命而已,所幸没有丢脸。”
  其余人亦纷纷附和。
  郑筠望着这群死里逃生、风尘仆仆的下属和学生们; 一贯严苛的眼中亦不由沾上三分笑意:“天皇天后已各赏三位博士绸缎百匹,黄金百两; 至于诸位生徒……”
  他目光从恭敬肃立的吴议脸上一擦而过:“听说这次东行; 不少生徒也颇有助力; 为嘉许你们的辛苦; 允许你们提前一年参加结业考试; 若能一次成功者,大可以留在太医署中。”
  此言一出,不仅沈寒山背后的生徒们面带喜色; 连郑筠所领的一众生徒也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虽说老规矩便是学有余力的生徒可以越级跳年; 提前参加结业考试; 但真正能做到这个程度的人并不多,就连吴议这种已经在太学中颇有名气的生徒,也是老老实实地按着学制一年一年学下来的。
  本来他应该明年冬天才毕业,如此一来,今年冬天,他就可以参加结业考试,从此正式步入太常寺的大门,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唐医官了。
  吴议心中不由一阵热流涌过,好像又回到当初第一次考执业医师证的时候,那种初入此行,可以放手一干的澎湃心情又回溯到心中。
  郑筠微笑着看着眼前各自激动的生徒们,罕见地没有出言敲打捏压,少年意气他何尝没有有过,自然也颇能感受到这些学生们此刻的自豪和喜悦。
  正说话间,却来个意料之外的客人。
  半年不见,王福来是人如其名,又见发福了,一双眼睛几乎淹没在眼皮里,只露出一点精光在外。
  “恭喜各位博士!”
  三位博士与他客套一番,自然都知道他匆匆而来,不是为了刻意和他们道喜的。
  王福来和他们言笑两句,才正色道:“奉天后口谕,宣南安郡王李璟入宫觐见。”
  吴议心头不由一震,单单宣李璟去见,可见天后急于知道新罗战线的真实情况,却不知道李璟能不能应付过这一关了。
  李璟倒面色平静如常,递给他一个“不用担心”的眼神,就跟着王福来匆匆入宫觐见了。
  郑筠也不再啰嗦,略说了几句夸奖的话,便由着他们熟人叙旧,自己先行回太常寺中了。
  不待吴议收回远望的视线,肩膀已被人重重拍了一下:“好你个吴议,听说此番东行你可算出尽了风光,可要和兄弟好好谈谈!”
  这双滚圆的猫眼摆在面前,吴议也不由失笑:“严兄,许久不见了。”
  严铭如今也二十了,人看着是比才念书的时候挺拔了不少,只是心性还是一样收不住的顽劣,陈继文又何曾管得住他,由着他野草似的疯长罢了。
  “走,咱们三友楼里去好好一聚!”他攀着吴议的肩膀,不等他出口谢绝,就把人连拉带推,一路赶上了自家的马车。
  ——
  三友楼是长安城里叫得出名头的酒馆之一,就连严铭这样的富家子弟也不常来,都是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