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聪只是有点郁闷,随后去酒楼喝了顿酒心情就变好了。
卫盈才是一口血哽在喉头,咽不下吐不出,气得自己不行。
要是君律改变了行程,突然不去乾陵了,卫盈还不会多郁闷。君律能改期,他也能,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从来不怕麻烦。可君律去了乾陵,还是和姜源姬宁同行的,这就有点不妙了。
姜源和姬宁算起来都是卫盈的表弟,可卫盈从来不敢打他们的主意。
永安王和长宁王都是神佑皇帝的心腹重臣,又双双尚了主,卫盈公然对这两家的表弟示好,意图太明显了。不说他的兄弟们会如何想,只说皇帝本身就不会允许,那有挖他墙角的意思了。
君律到底不是昭阳王的亲子,卫盈对他示好不容易引起皇帝的反感。
而且君家人的性格都是比较执拗的,在朝上不仅不抱团,还经常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要死要活,还得皇帝出面调停才行。
卫盈有把握争取到君家的支持,可皇帝未必会这么认为,所以说君律是个特别好的人选。
谁知君律突然就跟姜源姬宁走得近了,卫盈岂能不气得呕血。
三家异姓王走得太近有什么后果,皇帝心里会不会有想法,这些都不是卫盈关心的。他只知道如果姜源姬宁不是一时兴起,是真的有意和君律君微亲近,他的计划就要受到影响了。
“安楠说得很清楚,君律君微和姜源姬宁不是提前约好的,而是在一家豆腐脑店遇上的。姜源和姬宁去乾陵也是临时说起的,属下认为殿下可以再观察看看,不必急于下结论。”让卫盈去君律面前演戏的主意就是卢青良出的,目前计划推迟了,他有些担心,可又不死心。和前面的几位皇子比起来,卫盈的母族毫无优势可言,要是妻族再不如人,他就没有可争的实力了。
“君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就算今日的事只是巧合,可君律能带来君家的几分力量,这完全是个未知数。渝京有适龄姑娘的人家不少,娶到这些人家的女儿、孙女,那才是实打实的。”乌佩并不是很赞成卢青良的想法,他觉得卫盈要娶君律太难了,君家嫡枝都不出仕的,要让人家未来的家主嫁人,难度系数不是一般高,而且君家的人太犟了,到时候他们不归心又当如何。
乌佩的想法不能说全无道理,君家以前是出过两位皇后的,可无论是孝仁皇后还是孝成皇后,都没借过君家的力,也没为君家做过什么,如果不算孝成皇后的小儿子出继这件事的话。
“君家的确不是唯一的,可他们是最好的。”卢青良还是坚持己见,“上官家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他们家的姑娘我们不能招惹;谢家和顾家都是昭阳王府的姻亲,孙家比起君家又差了点……”
“孙家你们就不用想了,父皇有意让他们家姑娘给他大孙子当继母。”提起这点,卫盈温润的神情颇有些阴郁。他对孙家姑娘毫无想法,可虢国公孙家的女儿,给哪个皇子当正妃都是足够的,卫盛不过是续弦,继室的门第比前头的原配更高,真不知道父皇心里在想些什么,难道他已经有了主意了。
“此事不能成,二皇子排行靠前,生母份位又高,再得到孙家的助力,那就是如虎添翼了。”乌佩闻讯有些急了,卫盈娶谁还可以商量,但是他们绝不能让卫盛娶到虢国公家的姑娘。
“二皇子是有儿子的,还是嫡长子,孙家的姑娘进了宫,这个继母可是不好当的。”前二皇子妃就是难产去世的,却给卫盛留下了嫡长子,成为他非常重要的助力,那是皇帝如今唯一的孙子。
大衍皇朝重嫡重长,虢国公府真和卫盛结了亲,很不好说是赚还是亏,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卫盈微微眯起眼,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这件事上推孙家一把。就在这时,又有人给卫盈带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君律和姜源约好了,下次君家族学放假去上林苑狩猎。
卫盈有点挂不住自己温和的表情了,那个话唠到底怎么回事,他怎么就跟君律好上了。
9。第009章 未雨
从乾陵回到王府,君律不敢再像之前几日那般悠闲度日了。
卫盈不是刚盯上他的,他精心设计了那么多,就是想要自己和君家为他所用。
倘若自己不能如他所愿,以卫盈瑕疵必报的性格,大约就会记恨上君家了,不说除之而后快,有机会就给他们增添点麻烦是少不了的。
毕竟在小心眼的卫盈看来,君家要是支持了其他皇子,可就是他的心腹大患了。
君律很清楚,君澜是走纯臣路线的,他只忠于神佑皇帝,坚决不站皇子们的队。上辈子要不是卫盈给他生了卫央,君澜也不会改变君家长期以来的既定策略。
也许,君澜是想到了之前的孝仁皇后和孝成皇后。君家曾经出过的两位皇后太成功了,他们当皇后的时候,偌大的东西十二宫空空如也,干脆成了皇子公主们的住处。
卫盈对君律痴情至此,还亲自生了卫央,让君澜相信他就是下一个孝仁皇帝。
在重嫡重长的大衍皇朝,嫡长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这个嫡皇子还是皇帝给皇后生的,谁会怀疑他在未来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卫盈就是靠着卫央争取到了君家的信任,他让君家的人相信,下一任皇帝的身上必然带着君家的血统。
君律每每回想往事,都会感觉到卫盈的可怕,一个人的心究竟要冷到怎样的程度,才会算无遗策到这个地步。他连自己亲生骨肉的生死也在算计,还完美地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由于二皇子卫盛的嫡长子夭折了,在神佑皇帝立储的时候,卫央就是事实上的皇长孙。
发现自己满满的感动全是卫盈算计好的,君律心里又苦又涩。
卫央最喜欢卫盈了,甚至于超过了喜欢他的程度。他可怜的儿子到死都不知道,害死他的人就是他的生身之人。
由于双方身份上的悬殊,君律要报复卫盈很不容易,可只要他努力,总归是能做到的。
但是君律没有办法弥补卫央,他穷尽一生的努力也做不到。
也许,什么都不知情对年幼的卫央来说才是最幸福的。在他小小的世界里,父皇爱爹爹,爹爹爱父皇,父皇和爹爹都很爱他,他也最爱父皇和爹爹了,他们是世上最幸福的一家人。
为了真正得到来自君家的助力,卫盈付出了诸多辛苦和代价,可见他的志在必得。
君律知道君家不支持卫盈就更不可能支持其他皇子了——毕竟和他们比起来,卫盈面上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可卫盈不知道也不会相信,他必须防着君家站到自己的兄弟那边去。
眼下卫盈还没正式采取行动,君律不可能跟任何人包括最疼爱他的君澜和跟他关系最好的君微说起他们要小心六皇子的话,他只能不动声色暗中布局,静观卫盈的下一步计划。
君律当过三年的皇子内君和七年的皇后,管人管事都是极擅长的,卫盈还曾经打趣过他,说他把皇宫管得跟军营似的,可在君律手下,由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推诿扯皮是从来不会发生的。
如果君律是昭阳王府的公子,以他目前的年龄,是不会有完全受他驱使的下人的。至少君循、君微就没有,只有已经成亲的世子君彻,凡事比较有自主权。
可君律是寄养在王府的,他是琅琊君家的嫡系继承人,他身边的人既有王府本身的,也有老家祖父派来的,昭阳王府一向不插手本家的事务,君律要做什么,自由度比君循君微高多了。
当然,君律所谓的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君澜不会任他凡事为所欲为。
昭阳王府是以军功起家的,不过桓侯之后,君家的历代侯爷、王爷,并没有以军功见长的。
一方面,天才不是随时都有的,除开自身特别能打的成祖皇帝不算,大衍皇朝最会打仗的那群人基本上是被太丨祖皇帝和兴祖皇帝给瓜分了。
另一方面,成祖皇帝在位时期大衍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四海臣服万邦来朝,四邻再没有可以威胁大衍皇朝的存在,武将们也就没有发挥实力的空间和舞台。
君氏三兄弟从小都是文武兼修,不过君律看得出来,他们对兵书阵法的兴趣不算大。倒是他这个最该正正经经读书才能不坠家风的人,对读书的兴趣淡得很,反而更喜欢舞刀弄枪。
如今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光,君律最大的感概就是他浪费了太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