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君临天下-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王妃闻言沉默不语,小皇帝的确不怎么样,可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我知道你在担心阿微,可他不是小孩子了,就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君微离开前,君澜对他说过,凡事尽力而为,一切见机行事,不要太过拘泥,更不要头撞南墙也不回。

    谢王妃无声地叹了口气,她知道君微前几年悄悄服了素云丹,她还等着抱外孙呢。

    就在所有人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北疆时,南疆的战事率先爆发了。素来不和的南越和朱夏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然同时对红河郡发起了攻击。

    君律收到消息的时候,红河郡已经沦陷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也是岌岌可危。

    “红河郡的守军呢,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以红河郡的地势,除非是弃关而逃,否则哪有那么容易失陷。

    作者有话要说:

    要被广电的宽带搞疯了,一个晚上都连不上,打电话报修说工作人员明天来,等他来了黄花菜都凉了,逼得我用手机流量上,好不习惯~

 第117章 偏科

    “红河郡哪有什么守军?就算以前有; 现在也回家种田去了!”看到君律又惊又怒的表情; 孟凌山的回答非常淡然,仿佛整件事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不是君律大惊小怪,而是他对弃关而逃这种事; 真的就是零容忍度,完全接受不能。

    当初的天庸关; 守将傅新主动把铁勒左贤王舒翰放了进来; 要不是武安侯父子死守凤台关,后来又有卫盛力挽狂澜,其后果之严重; 很可能会超过淳化十二年的凤台关沦陷。

    舒翰败退之后,卫盛班师回朝算总账; 傅新以通敌叛国之罪论处,九族尽诛,无一幸免。

    如今; 类似的事在南疆重演了; 不管红河郡的守将是主动通敌还是不战而逃,在君律看来都是罪无可赦的。然而孟凌山理所当然的回答; 才是真正让君律感到触目惊心的。

    易州太大了; 总共有三十九个郡,由于北部地势平坦; 而南部多山多水,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都集中在北部的十来个郡,而南部的二十多个郡; 人口就比较分散了。

    昔年易州地动,之所以造成那么严重的破坏,就是因为地动发生在了北部,那是易州的产粮地。

    君律来了易州七年,早些年在姚安,近几年在西川,主要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北部的十来个郡。毕竟这里才是重点,他不能因小失大,而南部那些偏远的郡县,君律大部分就没去过。

    饶是如此,君律还是很难想象,在最南方的红河郡,竟然早就没有守军了。

    看到君律满脸写着难以置信,孟凌山略加思忖,解释道:“其实不只是红河郡,西南边的好几个郡,都有这样的现象,当地人都习以为常了。”

    “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就不担心吗?”君律也是到过边关的人,他见识过朔州的边地百姓对铁勒人的恐惧,要是凤台关和天庸三关没有朝廷的驻军了,那里的百姓会吓得马上搬家。

    孟凌山和君律也算是老熟人了,十来年前就见过,最近六七年一直在打交道,他知道君律不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公子哥儿,可他对易州边境的了解,显然还不够深入。

    “有什么可担心的,大衍立国快四百年了,可是易州南部的那些郡县,属于朱夏和南越的时间,都比大衍要长得多。再说易州多山,尤其是南面的那些山,一座连着一座,走起来就没个尽头。就拿红河郡举例子,当地人要到西川,足有一两千里,还都是弯弯绕绕的山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出来过。可他们到朱夏或是南越的国都,都不超过三百里,路还好走得多。所以虽然成祖皇帝彻底光复了易州,可除了他老人家在位的时候,还有后来睿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历任的易州刺史对南边的那些个郡,都是没有实际管辖能力的。”孟凌山的语气波澜不惊。

    君律不是笨蛋,他只是受限于自己的实际经历,完全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可能,但是孟凌山一解释,他马上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说白了,就是山高皇帝远,朝廷的辐射能力不够,对太过偏远的地区没有足够的统治力。国力强盛皇帝强势的时候,什么都好说,一旦有所衰退,政令就传达不下去了。

    “照你这么说,不仅是易州了,北面的灵州,西面的瀚州和苍州,也都很危险了。”君律举一反三,立马看到了更多的危机。

    即使是在大衍皇朝最强盛的年代,它也不是标标准准的一块完整铁板,而是中间厚边缘薄,各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完全不同。

    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不用说,那是整个皇朝的核心,要是这两处都守不稳,也就是到亡国的边缘了。边境地区则不然,交通方便和中原联系紧密的极易融入,反之就很麻烦了。

    君律提到的易州南部,灵州,瀚州和苍州都是个中典型,除开灵州是中宗皇帝在兴祖年间开拓的,另外三处在神川皇朝和大衍皇朝都是隶属于朝廷的,但是时间都不算长。

    不是说中原朝廷就不想要这些地盘,也不是说那些地方的百姓就故意通敌,而是更多的时候,朝廷心有余而力不足,百姓为了自保不得不做出更多的妥协。

    “北面和西面我没去过,但是道理,总归是相通的。”孟凌山叹了口气,随即又补充道:“朱夏和南越世代不和,朝廷一向是打一个拉一个,他们突然就联手了,背后只怕还有蹊跷。”

    “红河郡的情况我不了解,麻烦孟兄派人再探,我先联系朔州那边。”舒翰按兵不动,倒是朱夏和南越先发难了,君律直觉其中有诈,可又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只好暂缓行事。

    红河郡的问题不是两军交战打赢了就能解决的,君律和孟凌山交换了下意见,各自回去准备了。

    君律刚回家,君雪就蹦蹦跳跳扑到了他怀里,用邀功的语气道:“爹爹,鱼苗哭了,我把她哄好了。”

    “小鱼会哄妹妹了,真棒!”君律毫不吝啬地夸奖了儿子,随即又问道:“会照顾妹妹是好事,可小鱼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吗?”

    君律哪壶不开提哪壶,君雪灿烂的笑脸立即垮了一半,他犹豫了下,小声道:“功课我完成一半了……”

    “完成的是哪一半?是朱先生布置的?还是宋师傅布置的?”姜源晚了半拍回来,正好听到这一句。

    君雪下意识往君律身后一躲,用可能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小声道:“宋师傅的。”君律和姜源都忙,不可能自己教孩子,就给君雪请了朱先生和宋师傅,一个教文,一个习武。

    偏偏君雪跟君律一样,重武轻文,每天跟着宋师傅习武,精神头儿那叫一个足,可见到朱先生,顿时就蔫了。

    姜源脸色一沉,看向君雪的目光立刻严肃了不少,连带着君律也跟着紧张起来。

    事关功课,君雪知道君律也保不住他,磨磨蹭蹭站了出来,低着头道:“我这就去写功课。”

    看着儿子无精打采的背影,君律心生同情,同时又对姜源多了几分佩服,他就舍不得凶儿子。

    “就你会装好人,恶人都让我当了。”姜源其实也是个心软的人,在君雪启蒙前,他就没吼过他。但是君律宠儿子太没原则了,姜源看不下去小鱼的功课,只得对他严加管束。

    “哪有哪有?小鱼最喜欢的不还是你么?”君雪的确是不爱读书,可姜源的用心,他还是懂的。

    姜源摇头不语,片刻方道:“小鱼是真不爱读书,更让人头疼的,估计还在后头。”如果君雪是心思没有用在学习上,姜源还不会太担心,过两年长大了,也就能懂事了。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君雪很早熟,对想要的东西也很执着,宋师傅教他习武,君律教他兵书,他是从来不嫌累不嫌苦的,学起来可用心了,倒是诸家经典,那就是在完成任务。

    “顺其自然吧,小鱼真不喜欢,我们能有什么办法。”无论乱世盛世,他们家的孩子有一技之长就行,不见得非要文武双全无所不能。

    姜源面露忧色,叹气道:“逼着他也就这样了,要是不逼着,他就更不高兴上课了,现在好歹能听进去几句,就先这样吧。”

    讨论过了儿子的教育问题,君律转移话题道:“铺子里生意如何?”他们家现在是姜源管账,君律只管伸手要钱。

    “和往常差不多,一切正常。”就像孟凌山说的那样,易州的南北发展不平衡,联系也不紧密,红河郡都要沦陷了,西川还是歌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