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套路深-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但此时的心情,应该算得上是“欢心”了。

    张让的目光如炬; 盯着华佗; 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

    曹操反应过梦来的时候; 才发现张让望着华佗的眼神,似乎有些……

    古怪。

    说不出怎么古怪。

    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却过于“炙热”。

    曹操心中一跳,难不成张让这个人真有什么怪癖,比较中意“糟老头子”?

    华佗如今年纪在四十五岁上下,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头发斑白,虽身子健朗,面容端正,但怎么看也不如曹操年轻气盛,风流倜傥。

    曹操对比了一下自己与华佗的形容,更是质疑张让的“口味”,当真十分特别。

    张让岂知道曹操此时的思绪已经飞出了九霄云外,对华佗更是恭恭敬敬。

    曹操试探的说:“这玉璧……既然价值连/城,华先生为何不变卖成钱财,反而留到如今呢?”

    华佗笑了笑,说:“说来惭愧,当年旉带着玉璧遁走,本立时就想变卖了玉璧换钱,只可惜……”

    华佗看着那玉璧,笃定的说:“这玉璧,不值五铢。”

    “什么?”

    曹操吃了一惊,价值连/城的东西,能买下整个汉家天下的东西,竟然不值五铢,一个铜板?

    张让对于这种东西,没太多的感触,因此听着华佗的话并不惊讶,唯独曹操“大惊失色”。

    本以为找到了宝藏,岂知道并非是宝藏,一瞬间就打了水漂。

    曹操追问说:“如何不值五铢?”

    华佗说:“旉当时便与了玉璧去还钱,然……但凡见了玉璧之人,都十分摒弃,这玉璧并非什么好料子,雕刻花纹也十分拙劣,因此不值五铢。”

    华佗又说:“此物乃张先生所有,当时是旉巧言骗取,今日正逢时机,便物归原主,也了却了旉的一桩心事。”

    他说着,站起身来便要走。

    张让连忙款留,说:“华先生不防多留几日,也好令让向先生多多请教。”

    华佗哈哈一笑,说:“张先生何必自谦,不过旉这里的确有几卷漏方,你若是不弃,拿去看便是。”

    他说着,将背着的竹简交给张让,说:“便是报答张先生前日舍药的恩德了。”

    张让接过竹简,异常的恭敬,还对华佗行礼。

    华佗就说:“时辰不早,旉也该当启程了,还要赶些脚程,旉听闻各地郡守准备起兵联合抗击董贼,不日便要会盟,旉也会前往会盟地,若是与张先生有缘,我们会盟再见,就此告辞了。”

    华佗说着,与张让曹操作礼,很快便离开了药庐。

    张让一直送着华佗到药庐门口,还送出了一段路,站在原地看着华佗的背影,久久不能回神,心中又是感叹,虽穿越到了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但有幸一睹华佗风采,而且还得了华佗的医典。

    张让突然觉得,这可能就是自己冲入火海救人的回报罢,当真值得。

    张让望着华佗的背影,摩挲着手中的竹简医典,简直爱不释手,如此瑰宝,就算与万千真金白银放在一起,张让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医典,自然爱不释手。

    曹操见他一副痴痴然的模样,看着已然消失了人影儿的小路,还魂不守舍的抚摸着竹简,当即就会错了意思。

    曹操“呵——”的冷笑了一声,说:“人都走了,还看什么?”

    张让听到曹操的声音,这才回过神来,喃喃的说:“走了……”

    罢了还叹口气。

    曹操心中已然十分不爽俐,总觉得憋着什么,闷得厉害,还听张让火上浇油的说:“曹校尉,各地郡守齐聚会盟,咱们可要参加?”

    曹操冷笑一声,说:“怎么?华旉刚走,你便这么着急的念着他了?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到会盟与他相会?”

    曹操说罢了,就见张让十分坦然的看着自己,他心头一跳,生怕张让出口肯定,赶紧摆手说:“回去罢。”

    其实曹操生气,并不单单因为张让痴痴然的念着华佗,还因为会盟。

    各地郡守相约组织会盟,准备集结兵力,推举出一个盟主,大举进攻雒阳,一同抗击董卓的二十万大军。

    这次会盟事关重大,将会是推翻董卓的决定性一战,然而会盟邀请的人,都是各地有威望的郡守,一方之长。

    虽曹操如今威望大振,而且还在“上升期”,但很显然,无论曹操的兵力,还是威望,都不及各地郡守。

    因此……

    曹操到如今都未收到会盟邀请。

    曹操被人各路军阀忽略,如何能不生气?

    华佗走后,也就大约四五天的光景,军营突然又迎来一波壮丁投效的高潮,人山人海的排着队准备登记入伍。

    张让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人都曾经或多或少受过华佗的恩惠,华佗离开之后在附近行医,救助百姓,顺带也帮助引荐了一下曹营。

    这些人听说华佗引荐,那曹操必然是了得的英雄,曹营必然是大丈夫该去的地方,因此陈留周边的浚仪、雍丘、外黄等等城邑的壮丁,全都慕名而来,争相投军。

    曹操没成想竟然捡了这样的好事儿,一时间他的军营名声大造,又接受了一千多壮丁,规模不断的壮大起来。

    与此同时,曹操也听到了消息,昔日里的好友,在雒阳时的上司,名将之后,司空之子,大名鼎鼎的汝南袁氏——袁绍,即将亲赴陈留。

    说起袁绍,在雒阳之时,因为家族缘故,他的地位崇高,官位也凌驾于曹操之上,乃是资深的老贵族,不似曹操,他的祖父乃是宦官曹腾,因此是宦家出身,虽财大气粗,地位崇高,但经常不被老贵胄看在眼中。

    袁绍出身望族,斩杀十常侍,匡扶汉家天下,无人可与袁绍比肩。此人明明是东汉末年三国初始,最有威望且兵权最大的军阀。

    然而却因为袁绍性格有谋无断,做事虎头蛇尾,因此很快掩埋在了三国的历史长河之中,三国鼎立都未见其踪影。

    当时董卓入京,曹操鲍信等人曾力荐袁绍,趁着董卓还未站稳脚跟,杀董卓夺兵权,那汉家的天下便是袁绍的天下,也不会落入如此水深火热。

    但是袁绍因为惧怕董卓的淫威和权势,虽然谋划,但一到决断之时,却瞻前顾后,最后错失良机,结果不得已率领自己的亲信,“走投无路”逃离了雒阳城,往别的自行谋划去了。

    如果说袁绍的大名还不够响亮,那么荀彧和郭嘉的名声绝对足够如雷贯耳。

    大名鼎鼎的荀彧和郭嘉,本就是袁绍麾下的谋臣,但都因为袁绍有谋无断,难成大事,难匡大业,因此离开了袁绍,改投曹操。

    如今的袁绍因为反对董卓,不肯归降,所以名声大振,再加上他手握重兵,又系名门望族,所以威望很高,可谓是众望所归,乃是此次联军会盟盟主之不二人选。

    袁绍集结各路郡守,发起号召,准备会盟。

    因为袁绍对这次的盟主之位势在必得,所以便主动前往各地动员,摆出随和姿态,亲自邀请郡守前往会盟。

    曹操听说袁绍要主动前往陈留,邀请陈留太守张邈,心中便暗暗计较,当年自己与袁绍、张邈乃是至交好友,常在一起饮酒吃肉。

    曹操如今与张邈关系隔阂,但袁绍未必隔阂,如果自己亲自去找袁绍,必然也可参加会盟。

    曹操便让张奉去打听,袁绍这个人虽与张邈称兄道弟,但并不信任张邈,尤其在这个推拒盟主的节骨眼儿上,更加不信任任何一个郡守军阀,唯恐被其暗算,失了盟主之位不说,连性命也保不住。

    因此袁绍前来邀请张邈,但并不下榻在张邈舍中,甚至不下榻在陈留郡的中心之内。

    陈留郡包含十七城,袁绍就挑选了一个小城,且带兵下榻在一个富贾舍中,十分稳妥安全。

    曹操让夏侯惇准备,寻思着亲自前去富贾家中,拜会老哥哥袁绍。

    夏侯惇一切准备妥当,抱拳说:“兄长,已然妥当,只不过……咱们此次前去浚仪,不令张兄同行么?”

    当年袁绍可是讨伐诛杀十常侍的榜首,袁绍常年在雒阳为官,并不是张邈一般,不识得张让。

    若是让袁绍见到张让,必然杀张让立威,再无二话。

    因此曹操于公于私,不为了保全张让性命,也为了保全宝藏,也不能将张让带在身边。

    曹操皱眉,刚要拒绝,结果就听到有吵闹的声音,何止是吵闹,还有女子嬉笑的声音。

    曹操不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