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鸿胪韩融听到外面嘈杂的声音,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赶紧放下手中的文书,出来看看情况。
这一出来,登时发现营地里都是士兵,而且全都是曹操的士兵,一个个穿着黑甲,手执兵刃,而且兵刃出鞘。
黑甲武士们冲进来,踢翻了地上的篝火,无论是仆夫还是侍女,一概全部围拢起来,准备押解。
“啊!救命啊——”
“大鸿胪,你快看看这是什么情况!”
“救命啊……”
营地里一片喊叫声,仆夫们都吓坏了,士兵数量又太少,瞬间就被曹营的黑甲武士包围起来。
大鸿胪韩融连忙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怎么回事?”
曹操的声音突然响起,便看到曹操与张让驱马而来。
曹操的坐骑乃是四蹄踏雪,漆黑如墨的绝影,而张让的坐骑,乃是四蹄如墨,浑身染雪的无影。
二人从营帐外面驱马而入,曹操一身黑甲,立于马背之上,居高临下的用眼睛睥睨着大鸿胪韩融。
随即“啪!”的一声,将什么东西直接扔在了韩融脚边。
大鸿胪韩融一看,是一封移书。
曹操冷声说:“董贼的使者,你好生看看,这是什么?”
曹操将移书扔在地上,按理来说大鸿胪是不会捡起来的,因着大鸿胪年事已高,又是名士,自己也是要脸面儿的,但如今兵戎相向,大鸿胪也看出了事态的严重性,因此赶紧弯腰将地上的移书捡起来,展开来阅读。
他这一看之下,登时大惊失色,高呼着:“不!不可能如此!老臣不知情啊!”
这封移书,自然是孙坚写给曹操的移书,上面曝露了董卓派遣使臣转移曹操注意力,最终目的是想要攻打孙坚的事情。
大鸿胪韩融一看,惊声高呼说:“老臣不知情,老臣不知情啊,还请曹盟主明鉴!明鉴!”
曹操冷声说:“明鉴?为董贼卖命,迟早有一天便是如此下场,你敢说你自己不知情?!”
大鸿胪韩融一听,不知怎么的,脸色登时铁青起来,因着曹操说的太对了,像是一把利刃一样,直接杵进了大鸿胪的心窝子里。
给董卓卖命,这就是下场,能保存一时性命,但并非长久之计,指不定哪天就被董卓给卖了。
大鸿胪是个精明人,他完全明白这个道理,但明白是一回事儿,心中的侥幸心理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大鸿胪听曹操这般说,当即“咕咚!”一声,颓然瘫坐在地上,一脸死灰的喃喃说:“老臣糊涂……老臣糊涂啊……糊涂啊!”
曹操便挥手说:“全都给我押解起来,一个不留,带走!”
“是!”
士兵们立刻行动,将营地里所有人全都押解起来。
很快,夏侯惇便大步走过来,拱手说:“主公,女官何氏……不见了。”
大鸿胪韩融被绑着,还没押走,听到夏侯惇的话,震惊的说:“怎么……怎么可能?早些老臣还见到了女官。”
所有人都在,唯独何氏不见了,似乎蒸发一样,消失在了军营之中。
曹操眯了眯眼睛,没有说话。
张让骑在无影之上,似乎并不着急,只是淡淡的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第283章 燃眉之急
奸臣套路深…第283章 燃眉之急
大鸿胪韩融很快就被五花大绑的押解入了义军营地; 推入幕府营帐之中。
与此同时,曹操便下达了盟主令,令诸公全都聚集在盟主营帐,准备商讨援助孙坚之事。
诸公们接到了盟主令,全都来到幕府营帐中; 一进门就看到了跪在地上,灰头土脸的大鸿胪韩融。
曹操突然把使者绑了; 虽是董卓的使者,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也是诸公们之间的脸面儿。
如今大鸿胪这般狼狈的跪在地上; 众人都十分吃惊。
曹操与张让从外面走进来,很快便入了席位。
曹操冷声说:“各位; 今日聚集大家来此处,只为了声讨董贼。”
他说着,让文和先生将孙坚的移书,大声的朗读出来。
众人一听; 不由全部骇然起来,营帐中登时杂乱无比; 尽是窃窃私语之声。
“天呢; 董贼竟然想出这样恶毒的诡计来!”
“真是令人愤毒!”
“董贼亲自带兵包围孙公,若不援助; 破虏将军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山阳太守袁遗立刻站起来; 拱手说:“盟主; 还待什么?如今董贼愚弄我义军在先,这大鸿胪韩融助纣为虐,理应问斩,直接杀了大鸿胪,用他的头颅和鲜血,来祭奠我酸枣的军旗!”
“对!杀了大鸿胪!”
“祭奠军旗!”
“杀了大鸿胪,杀了助纣为虐的使者!”
大鸿胪一听,连忙说:“老臣当真不是知情啊,当真不知请,老臣也是被董贼愚弄的,还请盟主开恩,请诸公开恩,此乃董卓的诡计,老臣很也是被董卓利用的!盟主开恩啊!开恩啊!”
曹操才没时间听他说开恩不开恩的问题,便幽幽的说:“眼下最重要的,并不是杀了大鸿胪祭旗,而是如何援助破虏将军,不是么?”
他这么一说,众人全都沉默了下来。
该如何援助孙坚?
董卓亲自带大兵,准备包围孙坚,可谓是来势汹汹。
这次的战役,不止关乎到孙坚一个人,与上次胡轸包围袁术可不一样。
从兵力数量,和领兵的将军来看,就不一样。
此次董卓包围孙坚,其目的便是打击义军联盟。
要知道孙坚是义军之中,战斗最突出的军队,与董卓的对抗中,孙坚也是最主动的一支军队,可以说是不要命。
孙坚这个人,天生好战,而且“蛮不讲理”,只要是他认准了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孙坚愤恨董卓荼毒百姓,霸占雒阳,因此便全力攻击董卓。
孙坚日前向梁东进军之时,被董卓派出的徐荣包围,孙军溃败,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连孙坚这个主将都差点殒命,还是死里逃生,才来到阳人屯兵。
但孙坚并没有因失败,而失去斗志,反而越战越勇,收拾残兵,征兵整顿,立刻又开始挥师攻打雒阳。
董卓再次派出兵马,攻击孙坚的屯兵地点阳人,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董卓兵败,孙坚在阳人之战脱颖而出,名噪一时。
孙坚本想趁着阳人一役胜利,乘胜追击,赶往雒阳,打击董卓。
但是奈何此时袁术因着阳人之战,忌惮孙坚,恐怕养虎为患,把孙坚养大,反而咬了自己,便断送了粮草,不与孙坚辎重。
孙坚粮草辎重被削,已经非常被动,如今还传出董卓欲要亲征孙坚的说法。
要知道在雒阳南方,只有孙坚一个人是真正抗击董卓的势力,什么袁术,根本是在顽票儿。
如此一来,如果董卓这次能溃败孙坚,将孙坚斩头,便能轻而易举的打击义军,完结雒阳南方的夹击势力。
曹操心中犹如明镜一般,倘或董卓成功打击了雒阳南方的夹击势力,那么北方的袁绍,还有东方的酸枣,必然不战而败,军心涣散,义军也只有解散一个归宿。
因此这一战……
必须打!
众人各有心思,虽他们都为了各自势力,但是想到董卓如果打败了孙坚,那么接下来必然就是自己了。
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大家心里还是明白的。
于是这次的意见,竟然难得的统一。
山阳太守袁遗第一个站出来,说:“盟主,这董贼离开雒阳,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董贼料定了咱们义军各存心思,不会援助破虏将军,但其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另外也有人应和说:“是了!董贼这小人心思,只管打在旁人头上,当真是可笑至极!”
“破虏将军乃咱们义军兄弟,如何可以不去营救?”
“还请盟主下令,派遣我等援助破虏将军,合力打击董贼!”
张超一看,这场面正好儿,董卓自己走出了雒阳,不在雒阳这个铜墙铁壁的躯壳中躲藏,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若果他们能抓住董卓,一举歼灭的话,就可以挥师雒阳。
虽大家心思各异,但在这一点子上,还算是齐心合力的。
因着他们知道,只有打败了董卓,他们才能开启真正的互相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