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曹操也是方起,迎着张扬展了展手臂,抻抻筋骨。
只是他这一展手臂,登时“嘶……”一声,疼的赶紧又缩了回来,心中暗骂,都是张让这个很心肠的,推拿的自己疼的要死,必然都青了!
曹操这般想着,便抽了两口气,扶着自己酸疼的脖颈,浑身不得劲儿的往前走去,一边走一边抽气。
夏侯惇本想与兄长打招呼,但见曹操这副“一瘸一拐”的模样,登时如遭雷劈,这模样怎么和文和先生的行动不便,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且曹操衣领之处,隐约好大一片红痕。
夏侯惇不知道,那并非吻痕,而是推拿出来的痕迹,昨日里张让差点还给曹操拔了火罐子,幸亏曹操抵死反抗,不然今日必更是精彩纷呈。
夏侯惇瞠目结舌的,看着主公兼兄长的曹操从自己面前,艰难的走过去,曹操那高大伟岸的形象,轰然在夏侯惇心中坍塌。
与此同时张让“雄伟”的形象,傲然屹立起来。
夏侯惇不由暗暗称奇,列侯明明是个宦官,但兄长憔悴至此,难不成……
列侯竟天赋异禀?
第184章 张让撒娇
奸臣套路深…第184章 张让撒娇
袁绍被张超无视; 当即十分生气,后来他又找了很多其他人; 大家虽不想让曹操独大; 却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
而且也如同张超一般,觉得陈留王登基势在必行; 并不想得罪了日后的人主,岂不是自讨苦吃?
袁绍屡次碰了一鼻子灰; 最后便想到了自己的弟弟袁术。
袁术虽是袁绍的弟弟; 但袁绍本是庶出; 身份又不怎么高贵; 袁术乃是嫡出; 自是他比不得了的。
袁绍心中从始至终芥蒂事时,因此与袁术并不亲近; 如今迫于无奈; 便想到了袁术; 于是去寻袁术; 准备二人合计一番。
袁绍找到袁术,便说:“咱们兄弟俩儿,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为兄便开门见山了,曹操欲要推举陈留王登基; 我知道弟弟你与为兄意见一般。”
这事儿上; 还真别说; 袁术也是这个意思; 绝不能让陈留王登基。
于是袁术便说:“正是啊,这陈留王不过八岁,转年也才九岁,不满十岁的小娃娃,能知道什么?说句大不敬的话,这刘辩,不也因着太过年轻,才被董贼给一刀宰了么?”
袁术所说的,正是小包子陈留王的兄长少帝。
少帝惨死之时,小包子就在当场。
袁术直呼少帝大名,而且连名带姓,简直便是大不敬,可见他对少帝并没有任何敬畏之情。
袁术又说:“再说了,不只是陈留王年少,那曹操不过也是个黄口小儿,没什么见识,如今打败了一次胡轸的兵马,便觉自己怎么样似的,这可是兵家大忌呦!”
袁绍听他这么说,和自己不谋而合,说:“是了,咱们汉家的天下,若是落入陈留王之手,陈留王必然重用曹操,到时候曹操独大,便又是一个董贼!令我于心何忍啊!”
袁绍与袁术二人堆在一起,惺惺相惜起来。
袁绍见袁术同意自己的看法,便突然话锋一转,说:“弟弟,若是想要破除这曹操独大的局面,必然要阻止陈留王登基,我倒是有一计策,不知可不可行?”
袁术说:“还请大哥明示!”
如今二人又似亲如骨肉,俨然一家子人。
袁绍便说:“弟弟可知幽州牧刘虞此人?”
袁术一听,脸色登时大变,袁绍则是继续说:“这幽州牧乃系当年开国太子刘强之后,实属我等追随之楷模,分明是宗亲正统!”
说起这个东汉的开国太子刘强,袁绍说他是正统,其实有些道理。
刘强乃系东汉始祖刘秀的长子,年少有才华,被封为太子,是为储君。
只不过好景不长,刘强的生母,也就是当时的皇后郭圣通,外戚势力强大,引得了皇帝刘秀的猜疑,刘秀最后留给了郭圣通一句“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说她并不贤惠,而且像是吕后霍后一样残暴善妒,便废黜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令其移居。
太子刘强因生母被废,只得主动让出太子头衔,以求自保,后封东海王。
至于废后与废立之时,后世争议颇多,很多人认为废后郭圣通,其实贤良淑德,并无过失,不止如此,她的外戚势力还曾帮助刘秀打下东汉天下。
是刘秀只可同患难,不可同享福,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愁,而太子刘强也是被牵连的那一个。
若是当年刘秀并无废后举动,恐怕此时的东汉天下,便是刘强之后。
因此虽如今的幽州牧刘虞,顶多只能算一个皇孙之后,却也有这一层高贵身份在其中。
袁绍突然提起这么多年前的事情,袁术脸色突然就不好看了。
袁绍说:“既然曹操想要扶持一个小娃娃上位,我等不防扶持素来贤明在外的幽州牧刘公为帝,弟弟,不知你意下如何?”
袁绍说完,才看到袁术脸色不好,不由眯了眯眼睛。
袁术支吾的说:“这……幽州牧虽是宗亲正统,但并非嫡亲血脉,这……也不太好罢?”
袁术拒绝了袁绍的提起,袁绍一凛,这才知晓袁术原本和自己并不是一条心!
袁术十分隐晦的说:“如今天下不太平,陈留王年少好欺,受人摆布,可那幽州牧若是登基,说不定日后便忘了扶持他的这些老臣,咱们与幽州牧又不相熟,这……”
袁绍冷冷的说:“依你看来,那该如何?”
袁术笑了笑,说:“大哥,您看看我呢?弟弟我虽不是刘氏正统,不过……乃系三公之后,这刘家的天下都是我袁氏打下来的,我又是三公嫡子,手握重兵……”
他的话还未说完,袁绍便冷笑一声,说:“弟弟,你可别忘了,就算天下都是袁氏打下来的,但你名不正言不顺,说白了便是第二个董卓!手中握着的兵权还未见有董卓多,是谁给你这么大的胆量?!”
袁术一听,当即不乐意了,说:“既然咱们道不同,那便不送了!”
袁术这是逐客了,两人还未说几句,竟然吵了起来,袁绍当即便转身离开了营帐,自行去了。
袁绍这面儿越想越生气,袁术竟不同意自己的法子,反而生出了这么荒唐的自立想法。
就连三岁顽童也知道,这天下乃是刘家的天下,而他们打着的便是匡扶汉室的旗号,如今袁术却要自立?
而且就算自立,能轮到袁术不成?有自己这个兄长摆在前面,能让他自立?
袁绍没有与袁术谈拢,但这扶持刘虞的想法并未打消。
于是袁绍想了想,便亲自提笔写信,然后将书信拿出去,找到了一个亲随,对他悄声说:“快马加鞭,将这封送去幽州,一定要亲自交到幽州牧手中,可知道了?”
那亲随说:“是,卑将敬诺,定不辱命!”
袁绍不怎么放心,又叮嘱说:“你一定要对幽州牧恭恭敬敬,千万不要顶撞了去,可知道了?”
“是!”
亲随又答应了一声,袁绍这才叫他点了二十精锐铁骑,一并护送而去。
袁绍送那亲随出了营门,眼看着亲随走远,这才放心下来,便冷笑了一声,转身离去了。
袁绍转身离开,就听得“踏踏”的脚步声,从营帐后面转出来。
竟是曹操与张让二人。
曹操看着袁绍离开的背影,不由笑了起来,说:“你若然料事如神,这个袁绍,真的打起了歪主意,想要请幽州牧刘公出山。”
张让并非什么料事如神,而是知道这段历史而已。
在历史中,袁绍作为反董卓义军的总盟主,但是并不发兵,一来瞻前顾后,二来想要另立新帝,更好的把控舆论与朝政。
最终的结果便是曹操兵败、孙坚战死,酸枣大军散尽,袁绍与袁术各存异心。
张让因着知晓袁绍想要扶持新帝的心思,所以今早提醒了曹操,让他早作打算,也好不那般被动。
张让听他说起这个事儿,便不搭话,毕竟多说多错,自己又不懂得揣摩旁人的心思情感,因此便明智的闭着嘴巴不言语。
曹操笑起来,说:“袁绍恐怕根本不知,咱们早有打算,说起来也倒是,我还真是期待幽州牧来到咱们酸枣大营的模样儿?你说呢?”
张让看了一眼曹操,怪不得正史上都说曹操轻佻无威仪,果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