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套路深-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如今听来,当真是不懂了。

    袁绍冷声呵斥,说:“水土不服!?我看你是妖言惑众!”

    曹操刚想帮张让说一句话,以免袁绍将张让给欺负了去,哪知道自己还未来得及说话。

    张让已经淡然的说:“袁公此言差矣,并非长秋妖言惑众,而是袁公……无知。”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6更,这是第2更!

 十全大补

    袁绍一听; 当即就怒了; 冷喝说:“你这竖子; 竟说我无知?!当真无理至极!”

    曹操也有些目瞪口呆; 不过转念一想,这才是张让的秉性。

    平日里曹操被张让气惯了; 如今张让这张嘴巴不饶人,连带着袁绍也捎了进去,曹操一听,突然觉得十分扬眉吐气,恨不能拍手叫好!

    张让则完全不觉得自己讽刺了袁绍,自己只不过说了一句真话而已。

    张让见袁绍如此生气,似乎有些不解,毕竟袁绍本人是真的无知,竟把水土不服说成中毒,而且兴师动众的想要把帽子盖在曹操头上。

    现在好了,压根儿不是什么中毒。

    自然不会有人下毒。

    张让说:“的确并非下毒,而是十分常见的过敏症状。”

    “过敏?!”

    众人还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汇。

    古代可没有过敏这个词儿; 全都是“不服”; 花粉过敏,就是对花粉不服。

    众人乍一听这个词汇,都十分不理解。

    鲍信疑惑的说:“何为过敏?”

    张让解释说:“过敏的诱因非常之多; 如果想要一一排查,按照眼下的硬件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诱因与病患的皮肤、黏膜等等接触,引发了体内的过激反应,因此形成了过敏的症状。”

    张让这么解释,众人更是听不懂,都是一头雾水。

    袁绍则是说:“水土不服?我看着怎觉不像?我营中士兵亦有水土不服之症状,怎么与济北相的士兵不同?”

    张让说:“水土不服的诱因何止千万种,有人对日光不服,有人对寒性不服,亦有人对大豆奶制品、鱼虾蛋肉、甚至是主食不服,再加之济北相的士兵从济北赶往酸枣,环境变化,又正是入冬换天的季节,出现这种大规模的水土不服之症状,并不是奇事。”

    张让刚才已经询问过了,其实大家口中的“毒症”,并非是昨天晚上才出现的,已经有士兵死于水土不服,不过当时人数太少,而且正赶上一个身子骨弱的老兵,所以大家都没放在心上。

    袁绍听张让说的头头是道,不过反正他没听懂,只是冷笑说:“那为何只有长秋先生医治出是水土不服,济北相的军医都说是中毒之症,到底孰对孰错,孰才是无知之人啊?!”

    张让对于袁绍的刁难,一点儿也不生气,只是转头对军医说:“既然先生断定士兵们身中毒症,可对症下药过?”

    那军医被张让一分析,登时有些心慌,赶紧说:“这……的确下药过,让……让士兵么吃了一些解毒的成药。”

    张让又问,说:“那可见效果?”

    “这……”

    这下子真的把军医给问住了,自然是没有效果的,若不然这些士兵也不会继续上吐下泄,把营帐弄得臭气熏天,如此不堪。

    吃下去的药没有效果,通常解毒的药剂都已经试过了,但是并未半点缓解,那些士兵该吐的吐,脸上该溃烂还是溃烂。

    张让笃定的说:“必然无有效果。”

    军医一阵惭愧,喃喃的说:“的……的确没有效果。”

    张让说:“因为必然不是中毒,只是用解毒药材,并无缓解过敏的效果。”

    他说着,连忙打开自己的小药箱,从里面翻找了一下,找到了一个小药瓶。

    说来也是巧了,因着曹操营中也有士兵水土不服,这本是行军打仗的常见病,所以张让这些日子刚好在配置这些水丸。

    水丸被曹操弄洒了一些,但幸而还留着不少。

    张让便把水丸拿出来,说:“这里有治疗不服之症的水丸,每人取八颗内腹,起包红肿之处,再配合止痒消肿的药膏,调养数日便可。”

    “等等!”

    袁绍说:“谁知你那是什么水丸?若是不检查检查,便与了士兵们吃,万一当真是毒药,如何是好?”

    曹操冷笑说:“袁公疑心病还真是重呢,什么都怀疑是毒药,就连水土不服,也怀疑是毒症。”

    他说着,转头对鲍信说:“不过也好,就请鲍信大哥找人来试试这药,好生检查一番,看看到底是不是毒药,万勿错怪了好人才是,免得我们一番好心肠,被人当成了驴心肝。”

    袁绍眯着眼睛,死死盯着曹操,说:“孟德贤弟说笑了,小心驶得万年船,如今酸枣会盟,此乃头等大事,万不可出现任何差池,也不免老哥哥多心一些。”

    鲍信听他们这么说,其实心中也有所怀疑,一来他不信任张让,二来他也不懂医术。

    只觉这些士兵病的如此严重,仿佛中邪了一样,结果张让却说不是中毒,并不传染,而是集体爆发的水土不服之症而已。

    鲍信总觉不可相信。

    于是便点了点头,说:“把军中的医师全都叫过来,验一验这些药。”

    鲍信的军中医师不少,很快就全都聚拢过来,仔细研究张让的水丸和药膏。

    那些军医研究了半天,一直簇拥在一起讨论,片刻都未停歇。

    曹操一看,低声对张让说:“那些医师为何对你的水丸指指点点?不过是个水土不服,谁家的军医治不得这病?你用的药材,还与旁人不同了?”

    张让想了想,说:“兴许的确不同。”

    曹操奇怪的说:“何为兴许?”

    张让还未回答,鲍信已经坐不住,说:“到底何如?看出什么名堂了不曾?”

    那些军医被点了名,赶紧过来回话,恭恭敬敬的说:“这……”

    鲍信皱了皱眉,说:“有毒无毒,对症与否,我养了你们这许多医师,看了大半天,竟无人能回答与我?!”

    鲍信是动了怒,那些军医赶紧跪下来请罪,说:“国相恕罪,国相恕罪!”

    “济北相”这个官位,其实就相当于济北的国相,因此军医称鲍信为国相。

    鲍信说:“到底何如,看出什么名堂来不曾?!”

    袁绍见那些军医吞吞吐吐,登时觉得有些门道儿,便说:“各位军医都是军中的骨干栋梁,不必畏首畏尾,有什么只管说出来。”

    军医赶紧说:“这……这水丸与药膏的确无毒,只是……只是颇为奇怪。”

    曹操不由皱了皱眉,看向张让。

    张让其实刚才想说的也正是这一点。

    过敏的症状,初见于黄帝内经,一直到了隋唐时期,古代的中医们都认为,荨麻疹风团等等此类过敏的症状,其实是因着“卫弱表虚”,又出汗着风,所以才引起的“形如豆瓣、堆累成片”的症状。

    卫弱表虚,这四个字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其实就是说人体最表面的那一层,出现了问题。

    因此这个年代对于过敏的了解,只存在于卫与表。

    但是到了后来,中医不断发展,一些老中医们发现,荨麻疹风团等等诸如此类的疾病,虽然犯病于卫表,但其实是由内引起,风势犯脾,入里化火,由外发散的。

    张让的祖父生于中医世家,张让从小也读过许多这方面的医术,所以他治疗过敏的方法,并非停留在隋唐以前,只医治表面的阶段,而是从脾脏论治。

    这样一来,这些军医们看到张让的水丸,便觉有些奇怪,明明是水土不服,却在调理脾脏,这未免太不对症,差之千里,实在说不过去。

    军医们把自己的主张说了一遍。

    鲍信就纳罕的说:“所以……水丸无毒?”

    “无毒!无毒!”

    军医连忙称是,说:“决计无毒,这一点小人么可以担保,只是……只是完全不对病症,这……”

    张让听了他们的说辞,只是淡淡的说:“对不对症,还请长秋试过再说。”

    鲍信心中仍然十分怀疑,摇摆不定,但既然军医们都说无毒,倒也可以一试。

    鲍信便是想看看,这张让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袁绍听医师们这般说辞,当即就有了底气,只等着张让的水丸无有功效,再挤兑他也不迟。

    张让拿了水丸,又着人取水来,帮着那些士兵们服下,随即打开外敷的药膏,还要亲自为士兵们上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