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公案出书_网络版-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珏有些无奈,却不由得笑了:“陶大人是你的老师,日后在朝中,亦是要帮你最多的人,但陶大人是个好官,你不用送什么好礼,只按照你带来的东西,同样送去便可。”踱到桌边看了看月饼盒,又道,“陶大人年岁稍长,云腿月饼太过油腻,你可以挑一些素馅的月饼。”
  张屏道:“学生订了五仁馅的。”
  兰珏不觉又笑了,此生倒不像他想的那般不开窍。
  他缓声道:“如果陶大人不留你在尚书府吃饭,你晚上就过来吃吧。”
  张屏点点头:“好。”
  中秋那日,新科进士的封赏官职诏书颁发。
  今科一改本朝旧制,头甲三名不再外放地方,直接进入朝中各司部。
  状元柳桐倚赐封大理寺断丞,正五品。
  榜眼蔡贤章赐封吏部主事,从五品。
  探花游恒清赐封礼部主事,从五品。
  二甲三甲或留用朝中,或外放地方,官职都比以往优厚,起码在州府任职。唯独末名张屏,外放沐天郡宜平县县丞,从七品。
  张屏被封了这样的官职,陈筹异常惊讶。
  原本,他背着张屏,在酒楼里偷偷订了几桌酒席,准备张屏封官之后替他庆祝一番,也算还张屏救他的恩情。可堂堂进士出身,竟然被封了个从七品的县丞,连知县都不是,这几桌酒席,就显得尴尬了。
  陈筹只得又去把酒席退了,还好酒楼老板知道原委,很同情张屏,只收了陈筹六十文的退订钱。陈筹从头到尾不敢让张屏知道,只能自己暗暗心痛。
  实在是疼得有点憋不住了,他小心翼翼地问张屏:“兰侍郎……陶尚书……不都是挺大的官么,怎么就……”
  张屏说:“哦。”
  陈筹便不敢再问啥了。
  张屏临去上任之前,陶周风把他叫到府上,勉励鼓舞了一番,曰,授予这种官职,更能体现皇上和朝廷对张屏的器重和恩典。既得官职,就当以民为本,外放地方,身为官阶最低的小县丞,才能最充分地体察到民情,了解民生。
  他再从这里那里那里这里的层面上逐一剖析,把县丞剖析成了本朝最前途无量的官职,暗示朝廷要把张屏栽培成最粗壮的那根栋梁。
  勉励到最后,陶周风自己都热血沸腾,几乎信以为真。
  张屏板板正正地躬下身,道:“学生一定谨记恩师教诲。”言语郑重,陶周风欣慰地笑了。
  其实陶周风很心痛,他本是想让张屏进刑部的,小皇上让张屏做了替补进士,又成了他的门生,陶周风原以为,皇上也是这个打算。
  他知道,张屏这般上榜,官职不会太高,就算在刑部先从最底层的小吏做起,一步步向上走,前程也不会差了。
  手下有了王砚和张屏两人……陶周风几乎看到了刑部牌匾上那璀璨的、黯淡了大理寺的光芒。
  从七品的县丞一封下来,陶周风懵了。
  难道是皇上想让张屏从低做起,外放小县赚取资历?陶周风虽然认为,为国为民不需要计较官职高低,但是,小小县丞,上面还有个知县,恐怕连升堂审案都轮不到他,想做出政绩,实在……
  陶周风深深感到圣意难测。
  朝廷中有了风言风语,说是从宫里的宦官们那里得来的闲话——张屏在领御宴的时候,大不敬地多看了怀王的腿几眼,犯了蛟颜,才会有这般结果。
  陶周风不愿意这么想。
  就在今天下午,王砚汇报完公事,像不经意似的说了一句:“大人,下官听说,那张屏做了你的学生,怎么外放到小县去了,好像连知县都不是?”
  陶周风的伤口上被撒了一把盐,呵呵笑了两声道:“还太年轻嘛,总要历练历练,这是圣上和朝廷栽培的苦心啊。”
  王砚哂笑一声。
  陶周风留张屏吃了个晚饭,说了一句今天最发自肺腑的话:“好好干,你做出的政绩,朝廷不会看不到,老师等你尽快回到京城。”
  张屏收拾好行李,要在九月初到宜平县衙上任,临行之前,又去到兰府辞行。
  兰珏亦对张屏的官职有些意外,一些闲碎的传闻他也都听说了,但他揣度小皇上对张屏的态度,总觉得这个官职别有深意。
  他尚不能太确定,便只泛泛地说:“县丞这个官职是有些小了,不过,先在这样的职位上磨一磨,来日回到朝中,亦多一些经验。”
  张屏道:“我觉得,挺好的。”他来考科举,本来也没想做大官,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他自知不太会说话,也不太会和人打交道,但在朝廷里,这两样很重要。
  他仰慕兰珏这般事事都应付得游刃有余,从容又优雅的人,但他知道自己做不了这样的人。
  就好像吃面,他佩服那些连喝面汤都喝得没有一点声音,跟品香茶一样高雅的举止,不过自己吃面条,他还是喜欢吸溜着吃,呼啦呼啦啜啜面汤,再嚼一头蒜,嘎嘣脆的,吃得香。
  能吃饱肚子,冬有暖屋,夏有凉床,拿上些足以过活的俸禄,偶尔有几个案子掺和一下,是张屏梦想中的人生。
  所以这个县丞很合他意。
  但是大家因为这个官职,都在同情他,安慰他,他就只能不吭声,默默地满足。
  八月二十,张屏背着小包袱离开了京城。
  县丞这个官职实在太小了,朝廷连车轿都没有给配发,更没有随从,只让张屏自行上任。
  陈筹和张屏同行,他准备三年后重考,京城物价太高,宜平县离京城不算太远,张屏的官职虽小,但住处肯定要比现在小耗子巷的陋屋强很多。
  张屏邀陈筹同行时,陈筹客套了一阵,就欣然答应了。
  “也是,张兄你初去那边,人生地不熟的,使别人总不如使熟人顺手,我就给你打打杂,有些文书事务,只管给我做。”
  兰珏本要替张屏安排马车,张屏推拒了,他就没勉强。
  张屏和陈筹雇了一辆驴车,一个六旬左右的老车夫赶车,陈筹另给了老车夫的小孙子——一名年方十岁、名曰三娃的孩童二十几文钱,让他跟在车中充当小厮,替张屏壮壮声色。
  那三娃生了脚癣,加上跳蚤头虱,一路上挠个不住,张屏带了几个包子做干粮,三娃偷吃了一个萝卜馅的,专放响屁。老车夫呵斥了他几句,他委屈地哭了,鼻涕答答的,自家的袖口早被鼻涕浆得硬挺了,磨鼻头,便偷偷地在张屏和陈筹的包袱皮上蹭。
  宜平县离京城实在太近,驴车东倒西歪走了两三天,就入了沐天郡地界,即将到县城。
  驴车的车窗颠掉了,外面的景致一览无余,只见一片荒野,一带远山,几只老鸹蹲在官道边的树杈上哇哇叫。陈筹道:“怪了,官道旁边,这么大片的荒地,怎么不见村落庄稼地,一丝人烟都没有?”
  老车夫慢悠悠道:“原本有。”
  张屏问:“怎么现在没了?”
  老车夫道:“就没有了呗。”一甩鞭子,那驴嘚嘚地快跑几步,“张大人,你放心,天黑前,肯定能到宜平。”
  沐天郡紧挨着京兆府,当年本该是京兆府的一部分,但有臣子向太祖皇帝进谏,道京兆府太大了,不好管辖,于是就割出了一块,单成了一个州郡,把原本要做京兆尹的一位官员派去做了知府。知府想着自己原本应是京兆尹,郡中的百姓觉得自己原本应是京兆府的人,都诸多不忿。知府上表朝廷,含恨把此郡命名为了沐天郡,即做不成京兆府,也最能沐浴到天恩的意思。
  宜平县是沐天郡中紧挨着京兆府的一个县,虽然小而穷,县里的人却都自视甚高,假如当年画郡界的官员手一抖,说不定大家就是皇城根的人了。宜平县的人都坚信,有朝一日,他们一定会回归京兆府的怀抱。
  宜平县的知县姓邵,名志通,四旬有余,已在宜平县任上做了六年。
  邵知县并非科举出身,关系也不算硬,朝廷突然空降下一个进士县丞,让他感到了威胁,担忧不已。
  属下主簿劝他道:“大人不必忧心,听闻这个进士与别的不同,是之前上榜的一个人死了,赶着怀王殿下大婚的喜事,皇上怕不吉利,拿他补上的。领御宴时,此人不知眼色,盯着怀王殿下的疾腿看了,便被发放这里。”
  邵知县却不能释怀,他听说了张屏会办案,老师是刑部尚书陶周风,正因陶周风的力荐,才能替补上进士,后台很硬了。张屏是得罪了怀王殿下,但朝廷总不能让一个进士一直做县丞,起码要升一升,这一升……可不就第一步升成知县了?
  邵知县正在顾虑的时候,先后接到了一份礼、一封信。
  那份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