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公案出书_网络版-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尊长大后,一直守着自己还有一位双生兄弟的秘密,也未再来中原寻宝。但他将此秘密告知了你。你假扮道人潜伏到上化观时,令尊已亡故了?”
  静清的神色仍丝毫未变。
  张屏继续道:“你的想法与令尊不同。令尊告知你的事情有限,你便自己查找。”
  东真国遗族在上化观本就有细作,即是那位与准真一道寻宝,一同死于姚存善之手的无名道人。静清就顺着这条线,先蛰伏在了上化观。
  “你在上化观挂单知客,蒙骗了来请人的谢大人,成了慈寿观住持。丰乐县中的种种明显线索,再加上令尊留下的线索,你推测出了令祖父与令祖母当年遇害的真相。”
  以及当年井中挖出的石棺内,并不是什么神仙之躯,而是他的祖母蒲离离。
  “你不动石棺密室,暗中祭拜,却不知令祖母的尸身早在数十年前就被虚真佟杉等人挖出,埋在柳树下。暗室石棺中,一无所有。”
  静清的脸上终于掠过一抹阴沉。
  “张知县所言,甚是有趣。不过贫道来此县中,已有数年。而你等说我做下的种种,都发生于近几个月内。做这些事好像不需要什么筹备,我早怎么不做?”
  张屏道:“你原本想缓缓查,为令祖母守孝,也需三年。你还撺掇谢大人挖寻和王墓。只是突然之间,局势有变。”
  静清哦了一声:“愿请张大人解惑,什么突然,怎么变?”
  张屏简短答道:“塔赤国。”
  静清一挑眉:“番邦?小小知县,连这也说上了。且当着眼下这么多人,真率直无忌也。”
  捕快们迅速用锁链将静清缠成一根直棍,躬身告退。张屏向也一揖退步的谢赋道:“谢大人请留步。”
  静清微微一笑:“还留个见证?呵呵,也罢。”
  谢赋默默站回原处。其实除却姚庐的口供,现在并无其他证据能证明静清就是东真国遗族的所谓王子。静清在这里被擒获,也完全能胡扯成他从上化观中得知了宝藏的秘密,心存贪婪。
  但张屏说了这许久,静清一直没有当真抵赖,态度甚至还等同于默认。
  这般坦率令谢赋不由得多心怀疑,难道,张屏错了?静清仍不是那所谓的东真王子?
  可,望着着静清的脸,谢赋又犹豫了。
  静清本蓄着三绺长髯,仙风道骨,此刻已剃成短髭,露出了唇及下颚,竟与姚氏兄弟的脸形有五六分相似。
  他到底,是不是?
  谢赋正揣测入神,张屏跟着的一句话又让他一个激灵。
  “你突然如此紧迫,是因塔赤国内斗及玳王被贬的事,你们觉得有机可乘。”
  谢赋暗暗在心中擦了一把汗。
  玳王偷看塔赤国王子洗澡的事已是天下笑谈,但在朝官员,譬如王侍郎的爹太师大人,也万不敢直言此事。
  身为地方官员,更不能轻易谈及邦交国务。
  张大人张嘴两句话,两条大忌全犯,若被人知道,只怕这什么王子还没定罪,他先得被拖到菜市口。
  谢赋这里一边肝颤,那里张屏仍视生死为无物地继续着。
  “塔赤国乃灭东真国的番国之一,还在你们东真国灭后占了你们疆土,与你们有深仇。”
  兰大人还说了,塔赤国正在内斗。
  因为玳王的事,塔赤国得罪了朝廷。
  “当下局面,对你们来说,是极其难得的好时机。”
  如果塔赤国两个王子为夺位争战,朝廷趁其乱时再派兵攻打,塔赤国便可能亡国。
  这正是东真国遗族渴望已久的复国之机。
  “和王墓中宝藏,其实应没多么珍贵,本来你的父亲和族人已不打算再找了。但眼下,你急需找到它,用它假承天意天命之类,让更多的人跟随你,帮你复国。”


第163章 
  静清的眼中掠过一抹异色,微侧首做悠然聆听状。
  张屏继续道:“这些年,你查了许久,都没找到和王墓真实所在。姚家一直在被你观察监视,你一直没对他们下手。但眼下你急需找到和王墓,又解不开谜题,便就此种种,命手下故意做案,让姚家与官府帮你找到和王墓。”
  先将姚家身世的秘密告诉姚氏兄弟中,年龄最小,最容易做傻事的姚庐。
  姚庐理所当然地震惊异常,心绪大乱。但他却异常守信,没有将与叔父认亲的事告诉姚员外。
  于是,姚庐便又被诱骗,离家出走,这次姚员外发现了姚庐无意或故意留下的种种字迹线索,知道与东真国有关,方寸大乱,派人去京城报案。
  哪知案子误打误撞报到了刑部,王侍郎雷厉风行来查,犀利地抓住了假粮贩和奶娘两个爪牙,但冷静下来的姚家着力遮掩,王砚便忽略了慈寿姥姥抓少男这条线,把这案子当成了情骗案,没再往下追查。
  “你还派人潜进县衙,故意翻找几十年前的卷宗,将其打乱,提示关键。”
  务必事事井井有条的谢知县眼皮子底下的卷宗库居然顺序没排好,简直是天大失误。本来一下子就能引起谢大人的注意。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当时谢赋倒霉因这事遭罚,库管也没将这事上报。
  “姚庐被绑一案不成,玳王殿下遭贬,你急需把握住这时机,便又令姚庐露出种种痕迹,姚员外决定去京城将真相告知府尹大人。你在他见府尹大人之前杀了他。这样做,一是需要以防万一,确认姚员外确实不知道秘密;二死在京城动静较大;三防止姚庐向他父亲说出了你的身份,姚员外再告知官府;四姚庐对你还有用,你骗他姚员外之死是官府所为,让他仇视朝廷,更死心塌地为你所用。”
  静清微微笑了笑。
  不错,这是朕的得意之作,难得汝这小小知县可看破。
  朕不由喜悦。
  “如你所愿,刑部王侍郎大人与府尹大人一同来查这件案子。你唯恐官府注意不到姚家的秘密,又故意让姚庐去偷书。”
  姚府《青乌经》和《抱朴子》被窃这条线索,成为了查案的关键。
  但顺出案情后,仔细一想,便能发现,这两套书在那时间失窃,既恰刚好,又没必要。
  一开始,姚员外之死看似是凶手临时起意行凶,在其死后铤而走险偷书,恰刚好也给了查案的人一条线索。
  可整个案情的真相是,偷书者即姚庐,姚庐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还假装了自己被绑架,藏着《青乌经》和《抱朴子》的书楼就是供他和两个哥哥读书的地方,他想看随时可以看。想拿走也有的是机会,为什么非要在爹刚死,官府的人正在赶来的节骨眼上再偷?
  姚员外夫妇已经发现了他的秘密,姚员外上京都没有带他,把他关在家里。姚员外突然死在京城,跟着家里又丢了与身世秘密相关的书,姚夫人一定不用想就知道是他。
  从任何方面来看,姚庐这一偷都完全没有必要。
  除非,故意暴露。
  果然,姚夫人虽没有狠心彻底大义灭亲,却也含蓄给了提示。
  “这时,蒲离离相关的线索已经浮出水面,几十年前惨案再被翻出。你还故意在太后来上香的关键时刻在寿念山顶与衙门放火,令这案子闹得更大。因为闹得越大,查得越彻底。”
  连太后都被惊动,与此案相关的所有官员便都没了退路,只能拼尽全力快快查出所有真相。
  “丁威中计被抓后,你的另一个手下假粮贩出现的也太恰好,还带着书,如同有意送上门一样。”
  假粮贩的所作所为在案子不分明时,也仿佛是一大突破。但理清案情后,顺着姚庐偷书的疑点,可发现,他同样在一个完全没有必要出现的时间出现了,落网,把蒲氏案最关键的线索送到了王砚手中。
  “如你所愿,官府得到了姚家的《青乌经》和《抱朴子》,发现了蒲氏是和王墓的守墓人,而后开始挖蒲氏旧宅下的伪墓。”
  虽被绑得像根铁索棍,静清仍是再动了动唯一能稍微活动脖颈,换个姿势继续悠然聆听。
  汝,蠢却有自觉,善也。
  “至此,你只需坐在慈寿观中,等待和王墓被找到便可。”
  静清蔑视官府,可有些事他不能光明正大地做,有些史料他得不到,他需要官府迅速查他没有能力查到的线索,调动最大的力量。
  这件案子,京兆尹和刑部侍郎亲自查办,案情越查越大,最关键的线索和王墓牵扯到了前朝、番邦、凶案、装神弄鬼愚民、欺君罔上。
  哪怕将此县地界寸寸挖开,和王墓,也必须找到。
  静清得到了最快达到目的的最完美助力。
  “所以我知道,若发现了和王墓,你就会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