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厨-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饭与鸡蛋完美结合,肉浇头中的酱汁在米饭里中缓缓流淌,周淼干脆把肉粒汤汁与基底均匀搅拌,样子难看点,香味却更加浓郁。
  王蔚在厨房间前探头探脑:“尔等在吃何物?”
  “炒饭。”莫文远主动招呼道,“可要来点。”
  王蔚伸手托住自己滚远的肚皮,理智告诉他,他的肚皮已经要撑至涨破,不能再吃了,但情感上,他却想要吃,炒饭的香味时刻勾引他,理智搭建的堡垒摇摇欲坠,不知何时崩塌。
  “那就吃一口。”他的表情痛苦,似垂死之人进行挣扎,“就吃一口!”
  赵深善等他看着他眼神都不对了,他们几乎要化身护食的老虎崽子:如此痛苦,就别吃啊!他们可不比宾客,忙了一上午,什么都没吃,现在来个要和他们争炒饭的,怎会和颜悦色对他?
  莫文远比较宽容,他道:“行吧行吧,给你一口。”他还体贴地叫浇上卤汁。
  王蔚欢呼着扑到台前,如小猪仔般呼哧呼哧把米饭吞下去后称赞道:“不愧是莫小郎君,便是米饭都能做得如此之香。”
  他幸灾乐祸道:“你是不知道牡丹宴给那群假正经带来多大的震撼,平日里一个个都恃才傲物,自认很有诗才,遇上美味的吃食,诗才怎都被浇灭了?到宴会结束,即便是平日里撺掇着喝酒做诗的,也一句诗都没吐出,甭管好的涝的。”
  他总算知道以往宴会为何会如此难熬,为何众人都交杯换盏,互相劝说作诗,还与女妓玩文字游戏,定是因为菜不够好吃!要是好吃了,谁都拼命往嘴里塞菜,宴会全程安安静静,谁要有兴趣附庸风雅?
  想到这他仰天长叹:唉,要是莫小郎君多在洛阳留几月就好了!
  ……
  王蔚扬眉吐气离开宴席,被落下之人面色古怪。他们惯是看不上王蔚的,只觉得对方家世好却是混不吝,书也读的少,每到宴会玩不了文字游戏做不了诗,一点公子哥的气度都没有。
  今次他们的表现却和王蔚别无二致,说好牡丹宴乃是风雅之事,席间要多作牡丹诗,等到席散后将诗编纂起来,录本集子,眼下别说是集子了,一句诗影都不见。
  “牡丹集之事如何?”
  “是吟诵花之美,还是花之美味?”
  “花之美味吧……”
  “是极,且别说是白玉的气味,我现在满脑子只剩那道‘国色天香’的香气。唉,能给席间菜取此名,莫小郎君也是风雅之人。”
  国色天香是第一道汤品的名字,莫文远和后市菏泽市官方学的,牡丹宴不仅要菜做得好,每道菜的名字也要取得漂亮,什么“国色天香”“花开富贵”“花上枝头”,大俗大雅什么都有,便是郑都知听了都不断点头。
  “若不我等真为牡丹宴作赋?”
  “这这这、有辱斯文啊!”
  清亮的女音插入谈话:“有何不可?”众人纷纷抬头,看向郑都知。
  身为名妓,便是世家公子也不可对郑婉婉轻慢,管她是否会晚景凄凉,现在却如日中天,什么“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说的就是她,所以当她开口时,无人不重视其意见。
  “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若有感而发,路边石子,田埂杂草皆可入诗。只肖不是无病呻吟,以美食入诗又何妨?”
  “况民以食为天,百年前便有虞悰作《食珍录》,今我等为牡丹宴作诗有和可耻?”
  众人听她所说话,又想到牡丹宴中菜散发的令人欲罢不能的香气,都感到了深深的羞耻。
  “是极是极!”
  “我等定要为牡丹宴作序。”
  ……
  酒饱饭足后,郎君们流连忘返,品鉴牡丹,为宴会作诗,又行了几回酒令再走。行酒令是文人酒桌上定会出现的娱乐项目,很有历史,源头已不可考,但直到清代人们还有宴会时玩此游戏的习惯,《红楼》中就有“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的桥段。
  鸳鸯在书中作裁判员,负责宣布酒令规则,判断参与人说的好与不好,好在何处,为何判罚。她的职位在唐代被称为“席纠”,由都知担任,郑婉婉不仅要说出所以然,语言还要风趣巧妙,让他人信服。
  郑婉婉才名远扬,很有两把刷子,言辞雅驯,进退得宜,行酒令的郎君都很舒服,莫越过了一个时辰,他们便准备散了。
  郑都知刚准备走,却被一帮忙的小丫鬟叫住了,她颤巍巍地将一精致食盒递给郑婉婉,怯生生道:“此乃莫小郎君送予郑大娘子的。”
  她眉头一挑,接过食盒道:“如此,谢过莫小郎君。”
  等回去后,郑婉婉才将食盒打开,细细打量其中内容。与寻常女妓不同,都知很有身份,追逐她的郎君也很多,隔三差五就会收到昂贵的礼物,从一旬起洛阳城中变刮起了胶冻旋风,她收到了许多食盒。其中的内容千篇一律,是各中不同口味的胶冻,而食盒则是每家自做的。
  郑婉婉爱吃甜食,也遣人到李三娘食肆中买过胶冻,但都是自备食盒,否则就是用店家提供的简陋器具装回来。刻有李三娘几字的负花纹食盒,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食盒用的木头并不贵,是常见的枣木,此中木材价格便宜,质地细腻,易于雕刻,现在雕版印刷术的板子大多都是枣木制的,盒子中间用竹片分出一个个小格子,每空格中填上一枚胶冻,盒子的隔间中放把精致小巧的木头勺子。
  郑婉婉心说,如此品貌,便是作为礼品为达官贵人互赠也是合适的,食盒上的纹路雕刻并不难,但设计得和谐而具有美感,却不简单。
  送出此礼,莫小郎君真是有心了。
  想到今日享受到的味觉盛宴,她抿嘴一笑,难得有物令她心情如此之好,投桃报李也不为过。
  ……
  “十个八枚装礼盒?”
  “没了没了,只剩下六个。”
  “六个就六个吧!”
  “四枚装礼盒可有?”
  “没了,只剩下十二枚装礼盒。”
  牡丹宴后,李三娘食肆的生意愈发火爆了,胶冻卖得红火且不用说,更可怕的是才推出来的胶冻礼盒被抢售一空,卖了好几日销量都居高不下。
  那胶冻礼盒的价格定得委实高,便是胆子大如赵深善都乍舌,普通的四枚胶冻要四十文,同样礼盒却要一百二十文,价格翻了三倍。木盒做工精致,造价不低是真的,却也没巨到八十文的地步。
  他看莫文远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心说师父不愧是师父,太有办法了。
  莫文远也不没猜到礼盒卖得这么贵,牡丹游宴结束将新做出来的礼盒送给郑大娘子只是他一时兴起,一是听郑婉婉说话,被她的才气所折服,想要送她份精致礼物,二则难免存有借对方打广告的心思。
  当然了,他并没有想到广告能成功,郑婉婉那样的女子,是绝对做不出炫耀礼盒的事的,他不过是寄希望于对方将盒子放在醒目处,被上门的郎君看见了,能给对方留个印象,到他这买。
  和现代有偶像代言的产品卖得好是相同道理。
  他不有唏嘘:“唉,便是存了心思,我也没想到竟卖地如此之好,想来郑大娘子定帮我们宣传了。”以后若店里出什么新品,定要头个给郑大娘子送去。
  想来想去,好像也只有用这方法表达感谢之情了。
  游宴会结束并不代表他们能够放松,正相反,莫文远变得更加忙碌。他找四名弟子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开宴会,而是为了大批量酿造牡丹酒。
  相较于自行酿造清酒,完成牡丹花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更为简单,眼见牡丹花期逐渐过去,市面上的花价格降低,莫文远看准时机,杀入市场,大量收购。
  “且别看现在的花瓣不如一开始挺拔,就酿酒而言,蔫花瓣更有利于酿造入味。”他挑选时还不忘了给徒弟们讲解。
  花瓣发蔫的过程是氧化的过程,就像是腐烂前的瓜果往往是最香的一样,在经过了充分的发酵后,牡丹花的花瓣柔软度更高,香气比以前更浓烈,将花瓣洗净晒干,去除杂质,就成了酒中完美的配料,只要在酒中泡两个月,花香便能与就象完美融合。
  院落中扑大块布料,布料上放着各种各样颜色不同的花瓣,黄花瓣归一类,红花瓣归一类,紫花瓣归一类。
  莫文远摩拳擦掌,进入晒不到阳光的库房,他即将进行最关键的一步,酿造清酒!


第31章 
  莫文远欲酿造的清酒并非日料店里放在小樽中的清酒; 而是指清澈的酒。唐代常见的酒水有三种,以大米和粮食酿造的米酒; 葡萄酿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