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厨-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丝将口子牢牢固定。
  加热过的食物不容易坏,玻璃有利于保存食物,木塞与铁丝能够阻隔空气。
  莫文远:emmmmmmmmmm
  玻璃加热木塞铁丝玻璃加热木塞铁丝玻璃加热木塞铁丝……
  加热这点很好完成,而玻璃……他的化学物理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想要制作出玻璃根本不可能。
  但是木塞挺容易找到的,铁丝虽然打造不出来,如果木塞塞得够紧,应该也能延长放置时间?
  要不先用陶瓷罐试试看?如果能成功,长途跋涉的行商就能吃到想对新鲜的食物,玉门关驻扎的将士能够吃到新鲜的水果,平民百姓冬日也可以吃到蔬菜。
  莫文远愉快地想到,还是试试吧,即便没有成功,于他而言都没什么损失啊!


第92章 
  江南六月的风光很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不仅出现在西湖; 还出现在任何有荷花之地。
  王亮是头次来江南; 与长安四世皆不相同的风景让他一路上看得眼花缭乱。
  他是光德坊木匠王富愿的孙子; 小时同莫文远一起长大,现在也继承爷爷的衣钵成为了一名匠人。他为李三娘食肆工作; 做些需要的木器,论手艺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能人辈出的长安都小有名气。
  他眼下坐在马车头上,一双招子跟怎么看都看不够似的,街道上打扮时髦的书生,面若春花的女子; 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江南真的与长安完全不同!
  食肆的伙计中也有跟随莫文远他们到江南的; 原本是长安人,与王亮认识,就接到了带他回店之任务。
  伙计招招手道:“王小郎; 来这!”
  说是王小郎,并非因为他现在年纪还幼,不过王家的兄弟们年纪差得大; 身为最小的儿子,其长兄比他大了近二十; 众人王小郎王小郎称呼惯了,并非歧视于他。
  王亮也招招手,随后就直接从车头上跳下来了; 他的脚步快却不显得凌乱,瘦长结实的身板像是一棵迎风招展的柳树。
  “钱四郎,江南真与长安完全不同!”
  “你这还是初至于此,等呆时间长了,便能更看出两地风光人物之别。”
  “但依我看来,还是长安更好些。”
  “你这是思乡情切。”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闲话几句后就开始讲正事:“此次大郎找我前来,是有何事?”
  “听闻是要做种新事物,不仅找了尔,铁匠陶瓦匠人也被找来了。”
  “如此看来,是有甚大动作?”
  “不知不知,我猜是如此。”
  “但王小郎你是到的最早的,其余人还有些日子。”
  “莫约是我走得比较顺吧!”
  ……
  莫文远与大黑羊呆在一房中,对着一堆罐子格物致知。
  罐子是各种模样,各种大小,各种材质的陶罐,它们的口无不被木塞紧紧塞着。
  “到今日为止,已存放了一旬,现正在炎炎夏日,若是寻常情况,肴肉不过能存放两日,若十日还是好的,可以吃的,就证明容器较为合适。”
  大黑羊一脸严肃地点点头。
  “那我开罐了。”
  “咩咩咩咩咩咩咩!”好的好的。
  两人站在陶罐头前严正以待,这罐头的口不能太小,若小了连整块的肴肉都放不进去,但面积一大漏空气的可能性就越大。
  羊的鼻子无比灵敏,他甚至不用伸出舌头舔就能判断出肉是好是坏。
  “咩咩咩咩咩!”
  “还能吃?”
  “咩咩咩咩咩。”
  “啊,这个坏了,味道我都能闻到。”
  “咩咩咩咩咩。”
  “这个保存完好。”
  一息的功夫他们就把所有的罐头都开完了,情况还不错,好的肴肉比例比十不存一还要多,当然了,羊很毒舌也很挑剔,肴肉的变化很小,那一点点新鲜与不新鲜,寻常人的舌头根本感觉不出来,但在他的眼中,只要不是才做出来,那就是不合格的。
  莫文远也不理会他的抗议,便看向那些好的肴肉,仔细端详。
  这几个口子都相对而言小些,而罐子的质量也不错,外表光滑圆润,体也很厚。
  木塞都是一样的。
  “接下来就是用这些来,看放两旬后滋味如何。”
  “木塞上应该还能在做文章。”莫文远依稀记得后市塞酒瓶的红酒塞,硬度适中,柔软性和弹性都很好。
  他需要葡萄酒木塞的柔软,可以完全贴合瓶口,却也要塞子中孔洞更小,密度更大,酒瓶子用的软木塞要能透一点空气,如此才能让其中的酒水慢慢发酵,随着时间的沉淀更加成熟,但他需要的可不是空气与缓慢发酵,是尽可能的完全阻隔。
  等王亮来了要好好讨论下怎么做更好的木塞出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在他与大黑羊两个门外汉讨论技术问题时,王亮就来了,见到莫文远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道:“莫大郎!”
  “王小郎!”莫文远也不问候了,直接把他拉进屋子里,片了一块好肴肉给他吃道,“吃吃看。”
  王亮囫囵吞枣塞进去,只感觉到肉香,更细致的却不知道了:“再来一片,刚才吃不出味。”
  “再来一片”“再来一片”“再来一片”吃着吃着一整块就没有了,王亮流连地舔嘴唇道:“这是大郎做的新吃食?”
  肴肉的做法还没有传到长安。
  莫文远道:“是新吃食,却不是才做的。”他坏心眼笑道,“已在陶罐中存放一旬。”
  “一旬?”王亮道,“怎么没臭?”
  莫文远道:“关键就是这罐子。”他拿起先前装肴肉的陶罐,还有木塞子,将塞子狠狠地怼入口中,“将肉放进去塞木塞封死,就能延长保存时间,即便是在炎炎夏日一旬后打开都与才放入时无甚区别。”
  王亮惊讶极了,连连道:“为何?”
  莫文远压低声音道:“可听说过盗墓之事?”
  王亮实在不知为何会扯到盗墓上,他有点紧张,声音也压低了:“自然是听说过的。”
  古人重生死,然盗墓是门学问,从千百年前就有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有人对埋藏在地下的宝藏蠢蠢欲动。
  王亮他们在孩童时期就听说过相关的传闻,将其当成是神怪之事,津津乐道。
  “闻说某某有众多陪葬品,除却金银玉器铁器还有瓜果蔬菜,那些瓜果埋在土中千百年,开馆拎出来时却还水灵灵的,然后转瞬之间就烟消云散。”
  王亮道:“不说是仙人之法?”
  “依我看来并非如此,那棺材合得紧,故而将棺内外分成两地,内部自成一体,俨然成一小世界,其中瓜果蔬菜过千百年依旧不成变化。”
  王亮恍然大悟:“岂不是晋代烂柯山之事。”
  有句古诗绝大多数人都听过:“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烂柯人出自烂柯山的典故。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两童子下棋,等棋局终了,斧头上的手柄已烂,下山回村才觉过了百年。
  王亮的理解是,棺材中的时间停止流动,就同烂柯山一样。
  莫文远无法以“空气”“真空”科学解释,便摆出了神话故事,他一脸孺子可教也点点头道:“就是这意思,塞上了木塞的罐与世隔绝,故而肴肉不腐。”
  王亮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那我之工作为何?”
  莫文远接着忽悠道:“以木塞避之,未免太过随意,无法将罐内之物与罐外完全隔开,故而我欲做出种更强有力的,能够将口完全堵死的塞。”
  在没有橡胶,更不能将昂贵铁器做成罐头的唐代,这是费用最少并且使用次数最多的方法了。
  王亮自认是件大事,故而脸上的表情愈加严肃,此时此刻他心中已经默念许多遍“交给我罢”,口中又道:“木塞如何做,大郎有甚想法。”
  “我希望能够做出柔软孔洞却小的塞子。”莫文远只能给出这样模糊的要求,但王亮却深感肩负重任,即使要求苛刻也坚决道,“交给我吧!”
  莫文远也严肃道:“就拜托了!”
  罐头的未来,交给你了!
  站在一旁的大黑羊:“……”
  欲言又止,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
  今年的夏天也不知是怎么了,人接二连三往江南走。王亮他们是莫文远招来的,而李三娘则是不请自来。
  她在出门前往江南去了一封信,随后前后脚来到此地,便是莫文远都很吃惊。
  “阿娘怎么来了?”与大黑羊一同迎接三娘,他问道。
  大黑羊对三娘态度很好,他本就像欢喜家里人一样欢喜她,在明了心迹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