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厨-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5章 
  莫文远带了身挥之不去的臭气到大兴善寺。城郊与大兴善寺相去甚远; 大黑羊驮其一路疾行,初夏温热的风迎面扑来; 带走了部分臭气; 剩下则沾染在袍角; 衣袖等各角落,缠绕在他身上。当然他身上的气味并非源头; 真正令人退避三舍的是他身后的大箱子。
  小沙弥看见他便惊喜地迎上来,然而接触到那味儿; 脚步猛顿,他道:“大郎,此味似曾相识啊。”
  莫文远道:“其实还有些不同,此味稍微淡些。”
  小沙弥干笑道:“原、原来如此。”
  寒暄过后他就同大黑羊两人进山门; 直奔僧寮; 不了和尚他们都聚集于此,看见莫文远来了,他们纷纷打招呼道:“莫大郎; 今儿怎来我等这了?”
  “我受弥图小师傅启发,做一吃食,想请诸位师傅吃吃; 算是借佛鲜花。”
  “弥图?”不了和尚道,“难不成是前些日子搬走的坏豆腐?”
  “就是此物。”说完莫文远就把藏在身后的小碟子拿出来了; “可都要吃吃?”
  此时正值早食时间,大半僧人前都放了白粥,就白粥吃的不是酸菜就是榨菜。
  别说是不了; 其他和尚也到莫文远周围打量小碟内的青方豆腐乳,随后眼神对视。
  要吃一口吗?
  既然是莫大郎做的……
  还是吃一口吧。
  筷子从四面八方伸来,豆腐乳的八个角从上到下都被夹平了,几块豆腐乳被夹得干干净净。
  “嗯?”
  “吃着很香?”
  “和闻之味完全不同!”
  “美味!”
  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想过,闻上去臭臭的腐乳竟会美味,无论是口感还是滋味都很妙。
  “难不成这就是发霉的豆腐?”
  莫文远笑道:“就是,我不过改良一二,往上加浇了一勺酒罢了,可都亏了弥图小师傅,若无他,此吃食绝无可能诞生。”
  不了道:“招弥图来吃吧。”
  ……
  豆腐乳的滋味得到了寺院上下一致好评,莫文远道自己是受了弥图启发才做出此物,功劳不在他,故而主动要将作法给僧人们,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参观了长安城郊的豆腐乳制造坊后,僧人竟主动拒绝了制作豆腐乳的生意。
  慧远和尚解决道:“出家人尚且不吃五荤,此物吃如后不留臭气,然其制作过程中气味太甚,若在寺内做了,岂不就成了腌臜之地。”
  五荤,又叫五辛,分别是大蒜、葱、藠头、韭菜、洋葱,僧人不吃这五种菜,他们认为这五种菜味重气毒,吃了会伤五脏六腑。
  豆腐乳是可以吃的,便是吃了后嘴中都不留味道,但制作豆腐乳,只要在作坊里走一圈,衣服上都会沾染臭气,有了这层,他们是肯定不会做此物的。
  慧远道:“光是靠做豆腐的手艺,寺内就多处不少进项,少做腐乳也无甚影响。”他们大兴善寺的豆腐可不止是长安闻名,说是天下闻名也不为过。
  虽然不做,但他们却是要买了吃的,在吃过一次腐乳后,和尚们就念念不忘,莫文远干脆给他们打折扣,大罐大罐的成品送入寺院。
  而在食肆内,此菜也悄无声息上了餐桌。
  ……
  “此乃李三娘食肆的新吃食?”装着青方的小瓦罐被送入宫廷,李世民看眼前罐,脸上难得流露好奇之情。
  送上青方的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他毕恭毕敬道:“是,此物已风靡京城。”
  在场人还有几名位高权重深受李世民信赖的臣子,他们看见瓦罐都露出了古怪的表情,不同于圣人,大臣们可在城内随意走动,家仆也会帮他们购置吃食,故而在场人中只有圣人未曾尝过青方。
  “风靡京城?”李世民手持筷子,身后侍者极有眼色打开镶嵌在瓦罐口的木塞,圣人的脸色以肉眼可见变得迟疑。
  “何味?”
  臣子一板一眼道:“乃是青方之味。”他道,“此物滋味甚妙,其气味尤甚独特。”
  圣人心里呵呵,想说真挺独特的,然一众臣子看着他,他也不好不吃,又转念一想既然都呈现给他,味道并不会太糟,就用筷子尖挑了一点塞进嘴里。比豆腐还要软棉的口感让他惊讶不已,随之而来的甜、香以及尖锐的鲜味让他睁大眼睛。
  一筷子接着一筷子,不知不觉间他竟然吃完了整块腐乳,眼见下首臣子都用眼角的余光偷偷打量他,自觉失态的圣人假咳声,给腐乳扯出了一堆大道理:“古之贤者,大多相貌出人远矣,然我曾闻尧长舜短,舜为明君,却身材矮小;当年魏蜀吴三国分战,也有凤雏相貌鄙陋却心怀大智慧,人且由此,更别说是吃食,此物外臭内香,实乃味美。”
  牵扯了大通的道理,又拉出了舜以及庞统为挡箭牌,就为了跨青方好吃,李世民又道:“此物名为何?”
  百姓将其称为腐乳,文人好称其青方,在座皆乃读书人出生,又是同圣人言,当然会选择更加文雅的名字。
  “回圣人,此物名为青方。”
  “大善。”圣人道,“青,翠竹色也,乃君子之色,此物内涵肖似君子。”
  当日过后,青方之名各愈发远扬,这年头只要是被皇帝夸过的菜肴都要名声远扬,大臣与圣人并不吝惜其名广泛传播,连同青方之名一同传播的,还有李世民关于其“君子品格”的一番点评,有了他的话,此菜就成了文学士读书人必点的一道菜,而百姓们也以吃了它为荣。
  青方之名流传甚广,百姓们还给它取了个别称,叫做君子豆腐。
  这结果也是莫文远始料未及的。
  ……
  在制作了青方之后,莫文远好像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情况下,若以基本味为基底划分中国菜,共有酸甜苦辣咸鲜香涩八种滋味,然而到了现代,在各个地区的菜都被重新统筹一遍后,一种在西方人眼中不可理喻,但是在传统中国人眼中很能被接受的菜味登上了历史舞台。
  那就是臭!
  臭豆腐、臭腐乳、臭苋菜梗、霉豆子、臭冬瓜、臭鳜鱼,种种臭菜应有尽有。
  莫文远不算是特别喜欢臭菜,但是油炸臭豆腐之流的小吃在后世中国很难找到不喜欢吃的人,而且对莫文远来说,比起现在一买一碗加入各种汤汁香菜酱料,臭味也不是很足的臭豆腐,他更喜欢小时候吃的,豆腐黑漆漆,十个一串浇上咸酱的那种。
  光想想就快要流口水了。
  “大郎,青方可管够?”赵二娘一打帘子,探头探脑进来,腐乳培植技术的熟练工还不是很多,但是此物的需求量却十分大,莫文远经常呆在郊外的作坊内指导其他人做腐乳。赵二娘特意从城中来与他和对订单。
  莫文远听她说话挠头道:“管够是不大管的,要先看你要多少。”
  赵二娘嘴皮子上下翻动,字句同钢蹦似的一个字接着一个字从她口中迸出来:“洛阳店要千八罐,淮扬店要千六百罐,金陵店要……”
  “还有各地酱油铺,腐乳与酸菜腌菜类似,酱油铺中都有出售,腐乳应当也能……”
  “停停停停停!”莫文远听的目瞪口呆,连忙打断了赵二娘的话,他伸手揩一把额头上不存在的冷汗道:“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的。”
  他道:“以我看来预期在长安做再往各地运送,倒不如直接在当地做好了。”
  赵二娘道:“我原先便是如此想的,还与婶子通信诉说此事,不过如此便需要重新购置院落,将制作之地设置在城郊才可,此味实在是大,若在城中做,定影响他人生活、做生意。”
  莫文远道:“若是如此,那院子还是租大一点为妙。”
  “除了青方之外,我还有一种吃食准备尝试做做。”
  ……
  莫文远说的吃食当然是臭豆腐了,他是臭豆腐爱好者,其热爱程度是远远超过对青方的热爱的。
  酥脆的外皮,黑色的卤汁,外硬内软的口感,浸润在皮表面的咸味酱汁……光是想想他的口水就要滴下来了。
  等青方豆腐乳的作坊迈上正轨后,莫文远就暂时当了甩手柜,让熟练的伙计带不熟练的伙计,而自己则沉浸在了臭味美食世界的海洋中。
  大黑羊最近总和莫文远一起呆在坊中,一身皮毛无可抑制地也染上了臭味,慧智和尚上次见他目瞪口呆道:“你身上这味儿……”
  大黑羊不屑一顾,自打莫文远给他看了春宫图后,他就认识到了菩萨低劣的教育方式,每次见他恨不得以屁股对此人。
  大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你懂什么,这是莫大郎的味道!
  慧智:“……”
  在你心中莫大郎就是臭味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