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王的秘密-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逸看了看皇帝,确认他是在说真的。
  “逸觉得报恩寺就很好。”
  “霓虹出远岫,飞鸟寂空山。”皇帝随口作了两句诗,叹道:“确实是好地方,朕得了空来听你讲经。”
  赵珩临走前,李逸恭送至文华殿前,皇帝回首看了看凄冷的大殿,似有所想地问:“可曾有悔?”
  李逸素簪青裳,立在那儿淡然一笑,明明身后宫室破败,秋风卷过遍地残叶。赵珩却莫名想到东宫飞檐溢彩,眼前人冕冠龙章,盛极往昔。
  他听李逸轻道:“无悔。”
  金殿之上,一连几日有言官告状,明眼人稍琢磨,就觉出告的都是摄政王的人。
  御史才告完了京畿的驻将不曾约束属下,占了郊野良田的,又有督军来告西北多报人头,吃空饷的。
  这原本不算什么明面上的大事,西北骑兵苦寒,东南水军除了对战海寇还要丧命风浪里,这些最苦的卫所,指挥官吃一定份额的空饷贴补下头,原是心照不宣的事。
  百官思踱着不知这朝上又要刮什么风,且看摄政王如何应对再说。
  不想,赵渊竟一句话也无,让兵部将该申斥罚俸的申斥罚俸,该降职另调的降职另调。
  这样的态度摆出来,不少人大了胆子,尤其是赵渊因诸王和沈家树的敌,再不济也要逮着肃王咬上一口。
  到了后头,甚至有地方官来上书,卫所的指挥与人争风吃醋抢官妓的荒唐事。
  时已近冬至,皇帝亲去圜丘祭天,与往年不同的是,此番摄政王奉旨留京居守,并未陪祀,只天子一人率文武四品以上前往郊庙。
  许多人就此觉察出不同来。果然,到了大祀当日,皇帝持圭着冕,上告九天,中对日月星辰云雨风雷,下诏文武百官,自个已连续多日梦到先帝来嘱托。
  说是肃王自摄政辅君以来,殚心效力,上承皇考未竟之志,下启后嗣蒙业之庥。如今皇帝正春秋方富,实宜亲总万机,躬理庶政,不得避之。
  冠冕堂皇的话说得再好听,这诏书一出,就是宣告肃王的摄政到头了,翻了年,皇帝尚未及大婚就要亲政了。
  这无异于平地惊雷,万寿是在冬末,翻过年,皇帝实则才十五,比预计的还政要早了整整年余。
  此事一出,朝堂上连日来吹得什么风,傻子也明白了。
  密云阴沉沉覆在天际,大节下的,摄政王府连片的琉璃瓦上白茫茫难见头,地上入眼亦皆是白,幸而廊柱是红的,斗栱檐桷俱是彩绘,又贴了门神红联,这才添了些喜气。
  尉迟锐自外路的书房出来,少有的耷拉着脑袋,面上窝着一团怒气,只不得发作出来,倒叫路遇他的下人都避得远远的。
  周义从后头追上,拍了他一肩膀。
  “容德,生什么闷气?”
  尉迟锐猛地转身,指着周义道:“我是生闷气吗?主上不自断左膀右臂,我会生闷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日日都要被言官烦死了!
  不说我手下,哪个麾下的将校没有受牵连的?眼看这年过完,跟着主上的没一个有好果子吃!”
  周义劝他,“与其等陛下登基了收拾你们,还不如趁主上还掌着权,给你们都安排到稳妥的去处。我不信你不知这‘以退为进’。”
  尉迟锐吼起来,“我就是气不过,凭什么,咱们流血出的力,他小王八羔子想坐就坐,也不看这天下是谁打下的。早知今日,当初……”
  周义一个箭步把尉迟锐揪进旁里无人的厢房,合了门怒道:“你嫌命长无事,不要牵连主上和我!”
  尉迟锐气昏了头,虽然说话间也不曾指明哪个,到底知道是自个失言了。只撇着头不说话。
  “主上自有他的打算,你难道真要陷主上于不义?”周义耐着心苦劝,“来年你就任的那地儿,山高皇帝远,到时又不少你一兵一卒,你在那儿乐得逍遥,不好吗?”
  “我哪是贪图自己那点富贵安逸的人,主上待我恩重如山,尉迟锐就是舍了这条命去,也不能见主上有丝毫差池。
  主上他要我去哪儿都行,就是不该,不该砍了臂膀,把自个当盆菜送到人嘴边啊!”
  八尺的大汉,说着说着竟要掉下泪来,周义被他说得又动容又好笑,“容德,我会不知你待主上如何吗?你也忒小看主上了,肃王会是束手就擒的人吗?
  你们走了,还有我在呢,断不会叫主上出事。将来,万一……真要有事,我自会及时与你们知道,将在兵亦在,怕什么,到时大不了重召人马。”
  启元四年正月,尉迟锐调往西南都督府,任一方封疆大吏。
  自他始,肃王散尽手下大将,有改立旗帜转驻它地的,有另归别将的,又有不少就此伤退解甲的。
  正月二十日,开衙后的头一个大朝会,方四更天就有不少小轿车马自京城各处涌向朱雀门。
  主司仪典的几位大珰身穿兽锦袍,口含鸡舌香,已在殿前斯候。
  天挂银河,地流金水,辰星明暗间,鼓声沉沉初起。百官依次自朱雀门入,过了御桥,灯影里服冠济楚,行路间环珮铿锵,车马嘶鸣自宫巷外隐隐传来。
  待金鸡报了晓,天色微明,宫乐齐奏,自奉天殿,大承殿,武英殿……一路巍峨峥嵘,日月同辉时,奉天门、承天门、大明门依次洞开,御用各监,各司其事,礼部各官,各守其职。
  这一日金殿宝座被另设于丹墀之上,为的是让殿前百官俱可见闻。
  皇帝十二章冕服升座,百官数次拜兴,最后跪地不起。
  捧宝官这才开了盝盒、取出玉玺跪递于摄政王,肃王将大宝奉于驾前,向天下示告还政。
  启元四年春,日月天德,山河帝居,开一代太平盛世。


第八十三章 
  李逸行前,往中和宫拜辞天子,赵珩方亲政,正是最在兴头上的时候,忙得不可开交。
  李逸原不准备皇帝有时间见他,不过是全个礼数。
  不想赵珩竟摒了左右,让他进去。
  照例给皇帝贺喜,又说了些祝福的话,李逸就要从殿里退出来。皇帝想起来道:“博士还是原先去报恩寺的打算吗?朕叫他们给你安排?”
  李逸平静地点了点头,“逸正愁不知如何避开肃王,有陛下相助,自是再好不过。”
  皇帝笑了笑道:“博士不必顾忌皇叔,他且自顾不暇。”
  “肃王殿下出了何事?”
  刘顺忠在旁替天子答道:“赵渊已非肃王,现在狱中等候宗人府发落。”
  “陛下!”
  李逸瞪大双目,不敢置信赵珩竟会真的翻脸不认人。
  “朕应过皇叔,会将你平安放了,可从未应过不计他的旧账。”
  赵珩答得心安理得。
  “陛下,赵渊所犯何事,要革去王爵,直入狱中?他为大成所立汗马功劳,为庶政日夜操劳,这些都不足以抵去那莫须有的罪名?”
  “大胆!”刘顺忠上前一步,呵斥出声。
  李逸心中焦急,只拿眼看向赵珩。
  “博士想不想听皇叔自个说说,他犯了何等重罪,要由宗人府来发落。”
  按常理,赵渊该由大理寺刑部过审,若赵珩不愿弄得满朝皆知,下诏狱让銮仪卫密审也是寻常。
  可皇帝说,赵渊由宗人府缉拿了,这犯的便是皇帝家事,赵氏之罪了。
  李逸脑中闪过了数种可能,最现成的罪名就是谋害宗亲,沈殷是皇帝亲舅,虽然明面上都说定国公是得急病而亡,朝上又有几人不知是被赵渊一夜屠了府。
  跟着韦徹去探监的路上,李逸早将去别处的心抛到了九霄云外。其渊无事,他还念着避开他,其渊如今身陷囹吾,李逸恨不能退回被囚宫里的日子,只求他平安。
  入了大狱,地面两层都走尽了,还未见着赵渊,李逸开始有不详的预感,果然,韦徹领着他往地牢深处去。
  越往下,越是阴森,呼吸间闻到的皆是湿腐气味,李逸心沉至底,竟觉得向里的每一步都有千斤之重。
  甬道的尽头隐约传来水声,李逸猛然想起一事,心直接跳到了嗓子眼。
  韦徹却不再领着他往前走,而是拐进旁的一间屋中。
  石室内桌椅齐整,并不像典型的牢房,李逸打量了下四周,正面的石墙上到处都是水渍,又有苔藓生在石缝中。
  韦徹沉默着向他指了指石墙上的小洞。
  李逸不明所以走上前去,水声从那洞中传来,越发清晰,他不安地将双目移至洞口。
  眼前霍然开阔起来,石砌的圆形水牢里,赵渊背对着他,立在没腰的深池内,双臂被铁链锁起,近乎一字拉开,他的上身精赤,伤痕隐现,黑发散没在水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