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养个皇帝当小攻-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兵部尚书的话,明珏的脸色总算是和缓了些,他的大臣们预想中的形势一片大好,仿佛胜利已经举手可得,这让他宽慰了不少,并向陆恒修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既然众爱卿都没有异议,那此事就这么定了,朕希望除夕之前能够拿回贸城来,到时候朕一定犒赏三军。”
  “是,微臣定不辱命。”兵部户部尚书,以及要请战出征了几个在朝将军都站出队列回道。


第90章 正言沈弋
  西北的兵力虽然是调过去了,粮草辎重也都及时供应着,但捷报却迟迟没有如预想的那样传来,年刚过便又是一封接一封的八百里加急传回来,每一件都是败讯。
  陆恒修原本心里的不安渐渐成了事实,此时反倒不惊慌失措了。朝堂上言官们日日打口水仗,能用的武将派出去死了大半,眼下朝中紧缺人手,各处又抽调不出将才来,烦得明珏寝食难安。
  “皇上,昨日军报来传,那穆萨一月连下三城,势如破竹一般,若是再不及时制止,恐怕西北就要门户大开了。”
  “皇上,严大人说得极是,请皇上早做定夺。”
  “臣附议,请皇上早做定夺。”
  “定夺定夺,无人可用你们让朕怎么定夺?”明珏气得甩袖子,先帝说文臣误国,可见是一点儿都没说错。
  “严大人这么义愤填膺不容存土有失,那你带兵出征吗?”明珏一拍桌子,吓得方才嚷嚷着附和的文臣们都一缩脖子不敢说话了。
  那位年迈的严大人倒是不怕,梗着脖子站出去回话说:“皇上,倘若老臣搭上这条命能收复失地,老臣绝不畏死。只是老臣从未带过兵,不敢轻易许诺。”
  “严大人不必如此,皇上自由裁决,身为人臣怎可性命相逼呢?你一把年纪还是保重自身为好。”陆恒修站出来替明珏解了围,接着转身对满朝说:“诸君勿要再做口舌之争,正经想个法子替皇上分忧解难才是正理。”
  “臣有一人举荐,”陆恒修话音刚落就又人站了出来,“北疆詹台宏有勇有谋,戍守边关几十年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皇上可调此人前去平乱。”
  “詹台将军坐镇北防,他要是离开了,北疆再出变故如何是好?”兵部尚书原本不敢声张,听见有人举荐詹台宏才忍不住站了出来。
  “我朝与蒙古缔约已久,是盟友关系,早已不复往日剑拔弩张的紧张形势,如何不能抽调詹台将军前去平乱呢?詹台将军……”站出来的这个人有理有据地分析了一番局势,将利弊都说得清清楚楚,表明了此事虽有风险但胜算更大,值得一试。
  “阁下现居何官?”兵部尚书被问得无言以对,嘴里蹦出来这么一句话来。这意思十分明显,显然是说如今都是前三品的要员们议事的时候,你一个七品小官也敢来插话。
  陆恒修听了打眼去看那方才侃侃而谈的人,只见那人一身青色的七品官服,站在文官最末的一列,低着头十分不起眼,倘若不是他今日站出来说话,陆恒修是绝对不会注意到有这么个人的。
  “臣沈弋现居御史台左正言一职。”沈弋面对兵部尚书的咄咄逼问,不卑不亢地回应。
  御史台历来负责监察事务,里面的人都是职轻言重,整日里也不干正事,成天不是参奏这个就是参奏那个,乃是迂腐言官汇聚之地。陆恒修想不到里面竟然能出个沈弋这样的人,他回朝廷半年,还没听见这人说过一次话。
  沈弋这一举动引发了陆恒修的好感,便站出来替他说话:“是微臣让群臣广开议论,沈正言职位虽微,也是殿上之臣,尚书大人还不许他说话了吗?要是大人不同意他的说法,只管据理力争就是了。”
  “下臣不敢。”兵部尚书羞愧地退了回去。他并不是有心针对沈弋,只是他连番部署多落了空,心下焦躁不敢冒险,下意识地回了沈弋一句罢了。
  “臣以为沈弋说得有几分道理,令人听了醍醐灌顶,群臣们只想着从京中调派将领过去,然而却不知京中将领就不参战,武艺生疏者有,水土不服不习当地地理的也有,贸然调派不过是徒增伤亡。詹台将军久在北疆,而北疆的地理风貌又与西北颇为相似,是极为合适的人选。只是不知其他大人可有异议?”
  群臣面面相觑,在未得到天子意见前一时不敢贸然发言,生怕站错了队。
  片刻后兵部侍郎站了出来附议:“臣附议,此次由臣负责押送粮草,西北一次往返,便知陆大人所言不虚。西北风沙极大,京城去的将领到了之后多有不适,说来惭愧,就连微臣回来之后也是病了一场。陆大人是馆阁重臣,所思所虑极为周到,臣同意陆大人的意见。”
  “臣附议。”
  “臣也同意。”
  紧接着陆续有人站出来表态,明珏这才打破沉默开口:“朕昔日在肃州之时,也曾和詹台将军打过交道,赞他一句当世名将也不为过,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那就让他去吧。”
  “谨遵皇上圣旨。”
  “你们多学学陆爱卿,不要整天只想着跟同僚吵架,这朝廷都是这么腐朽下去的,拿了朕的俸禄就要给朕办事。”明珏赞赏了陆恒修,又申斥了其他大臣一番,接着商议了另派兵马的细节,这才散了朝。
  “陆大人,关于西北……”一下朝苏嘉就朝着陆恒修那边儿凑了过去。
  陆恒修抬了抬手制止了苏嘉的话头,“有什么事情回内阁再商议,我现在急着追一个人,苏大人要不同我一起?”
  追一个人?这可是够新鲜的,他陆恒修是文臣之首,怎么还要赶在下朝的时候拦人呢。苏嘉好奇心起,便跟上陆恒修的脚步想要一探究竟。
  陆恒修出了金銮殿一打眼就从群臣里瞧见了沈弋的背影,他站得靠后,散了朝走得也快,是走在最前头的那一拨。
  陆恒修赶紧快步往前追,一路上也没理会和自己打招呼其他人,等追到了宫门口偏僻的地方才上前拦住了沈弋。
  “陆大人?”沈弋有些懵。
  “小沈大人,可有空闲让本官请你去聚贤楼喝杯茶?”
  “陆大人何必这么客气,若有需要直接命人传召下臣就是了。”沈弋回道。
  两人说话间苏嘉终于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气儿还没喘匀就又被陆恒修拉上了车。
  “大人,咱这是去哪里啊?”苏嘉一副状况之外的样子。
  “聚贤楼喝杯茶。”
  “啊?!”
  沈弋坐在马车里有些不自在,他还从没有和官阶大自己这么多的人过于接近过,实在是不适应。
  到了地方陆恒修带着人去了自己常坐的雅间,上了一壶好茶,三人分坐了才说话。
  “沈弋大人好谋划,在御史台真是屈才了。”
  “陆首辅谬赞了。”
  “小沈大人可怪我抢了你的功劳?那让詹台将军出征的提议是你提出的,可最后我不过是附议了一下,皇上就把功劳都归在了我身上。”
  “这……”苏嘉在一旁坐立不安地尴尬起来,他要是早知道陆恒修把人叫过来问这个他就不跟过来了,哪儿有抢了别人功劳还问当事人怪不怪自己的,也太霸道了。然而这话他当然不敢直说,在一旁只干着急,生怕沈弋说出个什么不好的话来。
  沈弋摇了摇头,回答道:“此事下臣非但不怪大人,反而要感激大人出言相帮呢。”
  “此话何解?”
  “若不是大人仗义执言,下臣不但要在朝堂上受辱,恐怕再慷慨陈词,也不会有人听取下臣的意见。”
  “可你的心里,不觉得不公平吗?明明是一样的话,你说了就无人在意,我说就众声附和。”
  “所谓人微言轻不就是这个道理吗?下臣虽觉得不公,但并不会因此怨怼大人。下臣明白愤世嫉俗毫无助益,与其浪费精力,不如想想如何提高自己的权位。”
  面对陆恒修,沈弋倒也出奇地坦白,说的话把苏嘉惊掉了下巴。他贪恋权势,还不曾这么明目张胆把这种话宣之于口,这个沈弋的脸皮可真厚。
  “哈哈哈~小沈大人当真是个妙人,我原本还怕小沈大人自诩清流不愿与我结交,现在看来是陆某多虑了。”
  陆恒修对沈弋一见如故,当下便不再以上位者自称,改口称呼自己陆某,表达了自己想要结交之意。
  沈弋倒也上道,端起茶杯要以茶代酒敬二位大人,陆恒修和苏嘉笑着受了。


第91章 疑窦丛生
  西北调兵的部署很快做好了又被送入了内阁,陆恒修检查了一番,没有什么大错,便又在后面调兵遣将的名单上加了一个人的名字:宁远航。
  不巧地是苏嘉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