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一些东西他是拿来就用,或许改头换面一下,用在朝政上,很是不错,以至于很多大臣们都觉得皇上越来越能坐稳龙椅了。
时间慢慢的进到了腊月,腊八的时候,到处送粥,又有皇上赏赐的腊八粥送来。
小太子这回在东宫自己翻出了腊八粥的食材,高兴的拎去厨房煮粥了。
王珍在一旁擦汗,幸亏早有准备啊!
一个小太监凑到他跟前,苦着脸道:“公公,还要不要在屋里放红枣啊?”
他放的东西不敢放太多,怕招耗子,可不放的话,万一殿下没翻到或者翻到了分量不够怎么办?
“不用放了,每天捡十个八个的给你当零嘴好了。”王珍同样苦着脸:“咱家那屋还放了龙眼呢!”
小太监:“。。。。。。!!!”
难道这位总管大人,每天都拿龙眼干儿当零嘴么?
也不怕把自己补出鼻血来?
吴有为也得到了太子殿下送来的腊八粥。。。。。。。
十二月辛未,论功封朱永保国公,加汪直岁禄,升赏者十几万人。
又另立张瑞为英国公世子,张仑为英国公。。。。。。世孙。
因为张瑞身体不好,立为世子已经勉强,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于是,宪宗皇帝很体贴的给英国公还立了世孙。
张仑的功绩,大家都看到了,斩首十万啊!
谁家有这样出息的儿孙,不给申请个世孙?
倒是没人敢说什么,宪宗皇帝如今权力日盛,名声也在民间传颂,倒是某些老臣们,该走的走了,该老的老了,内阁都是新面孔,一个个年轻的很,所以某些人很着急,某些人也很逍遥自在。
万安约了几个和尚道士在一间僻静的酒楼里见面。。。。。。。
是月,免四川、江西被灾税粮。
是年,琉球、安南、暹罗、苏门答腊、爪哇、彭亨、渤泥、苏禄、真腊、哈密卫、吐鲁番、乌斯藏、加思兰和满都鲁都来入贡了。
这可好,天南海北的又是十多个!
有的是经常往来的,有的是近几年才冒头的,一个个都急急忙忙的跑来试探大明皇帝的态度,加上看到大明的新鲜事物又多了很多。
心里难免都犯嘀咕,大明越发的强盛了,他们是不是该跟占城一样主动点儿?
这里头想的最复杂的便是安南黎氏。
第476章 成化十六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满天绽放的烟花中,又一年过去了。
十六年春正月甲午,大祀天地于南郊。
盛大的祭祀,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也成了一个亮点,东厂现在的买卖做的那叫一个大啊!
尚铭不缺钱,自然,手下也不缺钱,贪污的人没了,办事自然公正,东厂的名声也好了许多,在京中,番子们吃饭都会付账了。
过年也发了红包,一个个兜里都有钱了,加上尚铭也注重教育他们,番子们的素质越来越高了。
宪宗皇帝在祭祀过后,回程的时候,见到锦衣卫和番子们的列队,心里还挺得意,因为十二团营也已经现代化教育了,走路都是正步,十分整齐,军威日盛。
回去后,正月丁酉,保国公朱永为平虏将军,充总兵官,王越提督军务。
同年正月十六日,宪宗皇帝诏命保国公朱永为平虏将军,充总兵官,王越监军,提督军务前往讨亦思马因。
正月里的热闹,一直延续到二月二,龙抬头过后,便要正常生活了。
二月,大军至延绥,王越侦知亦思马因无犯延绥意,但是却西迁不知去向(今内蒙正黄旗察哈尔南),欲以侦缉,并未决定攻打,乃决定请朱永率大军由南路进,自己率轻骑顺塞垣而西,到榆林会合。
如无意外,汇合之后,便会回转,毕竟人没在自己地盘上。
行至大同,才得知敌帐在威宁海子,主要是他们抢劫了一队大明的商队,人虽然放了回来,但是货物却丟失了。
因为大明日渐强盛,他们不敢伤害大明的人,但是抢劫货物却可以。
抢劫的还是大明的玻璃器皿,那可是东厂的买卖!
于是尽选京营及大同、宣府两镇精兵两万一千人,出孤店(今山西大同东北),分数道进,值大风,风雪晦冥,潜行至威宁海子,亦思马部落尚未得知明军动向,大军忽然而至,攻其不备,大获全胜。
达延汗巴图蒙克(也算是蒙古的一位小王子)仅以身逃,达延汗的妻子满都海或于此时战死。
此役,明军生擒幼男妇女一百七十余一人,斩首四百三十七级,获马驼牛羊六千,榆林亦有军中将士掩杀过去。
这是明军又一次击败蒙古鞑靼军的一次奔袭战,史称“威宁海之战”,关外的部落一个个噤若寒蝉。
因为达延汗巴图蒙克不止一次说过,想去大明边境“打草谷”。
这是蒙古部落的术语,意思就是缺吃少穿了,去大明那里走一圈,抢劫一些吃用的东西或者女人和奴隶回来,在他们草原上,就叫“打草谷”。
大明的玻璃器皿在蒙古可是很受追捧的,一个玻璃器皿就能换一头牛或者三头羊。
达延汗巴图蒙克抢劫成功后还沾沾自喜了一下,这可发财了呀!
结果。。。。。。就成了光杆司令回来了,连媳妇儿都没了。
这种结果,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但是大明却来了个开门红,新年第一场仗,就大获全胜。
“殿下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吴有为在思想品德课上,这么问皇太子。
“其实我大明边贸繁荣的结果,必定会有人眼红,那些鞑子都是凶狠之徒,又穷的要死,正所谓“穷凶极恶“,说的就是他们。”
小太子对外族的人一点好感都没有:“该打就打,该杀就杀!”
吴有为愣了愣,小太子这样子,才像是一国储君,杀伐果断。。。。。。。
不过随后小太子又道:“但是这么一来,也起到了震慑作用,以后再有人敢跟我大明呲牙,就按照亦思马因部落的结局参照。”
他倒是口气不小,吴有为笑道:“哪儿那么容易。”
他们俩聊天,朝上却因为战事有了不少的说辞,草原各部也各有看法,但是一些蠢蠢欲动的部落,却立刻消停了。
三月戊子,本来历史上的今天,是“以岁歉减光禄寺供用物”的,但是现在大明并不缺少钱粮,便不没有减少光禄寺的用度。
光禄寺就是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谨其出纳之政,少卿备而为之贰,丞参领之。
说白了就是个礼仪单位。
只是现在换成了远征军大捷。
因为日本那边的大名小名们的确很不尊重他们的国主,但是他们在汪直的眼中,就是叛将!
对于这种不忠不义之徒,他一概是灭杀没商量。
所以虽然是远征军,但是在日本岛国上却是个杀神,那些大名小名们有的投降了,但是也没得到宽恕,有的人投降却不交出兵权,也没有好结果。
如今他们正在缓慢推进,占领了一半日本国土,另一半则是各地混战的小名大名们的聚集地。
另外传回消息,日本国主病入膏肓,恐不日驾鹤西去,已经写好了遗诏,传位给胜仁太子。。。。。。。
听到这个消息,吴有为愣了愣:“不是吧?据说胜仁太子三十几岁登基的。。。。。。因为财政困难,这位登基后被称为“后柏原天皇“的胜仁太子,于五十八岁高龄,登基的第二十二年终于举办了即位典礼,十分让人惊叹。可能是因为生活的不随心,这位后柏原天皇十分迷信,他曾经皈依佛教,擅长书法,在流行疱疮时,更是分赠般若心经于各个寺庙,也曾在伊势神宫祈福过。”
说白了,人力无所能及的时候,他便求助于虚无缥缈的“神力”。
“这还不好?”万通小声道:“听说胜仁太子现在还没成亲。。。。。。也没后嗣。。。。。。如果他跟占城那位王储一样。。。。。。。”
意思不言而喻,日本国也会像占城那样,被“送”给大明。。。。。。。
“这样也行?”吴有为瞬间就怀疑,日本国主真的是病了吗?真不是汪直给下了药?
然后他就给汪直写了封长信,让万通帮忙寄过去了。
日本那边的情况陆陆续续的传回来,那些小名们要么投降,后来发现投降不是一个出路,便被各地大名吞并,然后大名再被明君所灭。
实践课的时候,吴有为带小太子去了杏园。
三四月份,正是杏花盛开的时候。
“今年是成化朝十六年,明年便有会试,但是有远道而来的举子,提前一年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