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云深处有为家-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与外国之贸易,亦称通商或通市。
  最早起源于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开始了与西域各国的贸易。
  汉朝还在边境关口设关市,作为与少数民族的互市市场。
  “互市”之称,始于东汉与乌桓、鲜卑、匈奴等族的贸易。
  互市盛衰与政治、军事斗争密切相关。
  魏、晋以后,又称“交市”。时陆路贸易更加繁荣,海上贸易也开始发展。而到了隋代,在西北边境设交市监,掌互市事。
  唐贞观六年改称互市监。沿边设互市场,以马市为主。
  后设市舶使,掌管南海贸易。
  中唐以后,东南海运大盛,海上贸易超过陆上,广州、交州、扬州、泉州成为重要商港,至五代,设博易务。
  时互市皆处于政府严格控制下,贸易物品多有限制。
  文宗大和时,除敕准互市者外,普通人“不得与诸藩客钱物交易”。
  五代时,私贸兴起,后周始许民与回鹘私市。
  宋、辽、金、元在边境设榷场互市。
  在那个时候,海外通商更加重要。
  尤其是宋代,于广州、临安、明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还有密州板桥镇、上海镇、华亭县、青龙镇、江阴、温州等处设舶务和舶场。
  元代因为是少数民族开创,所以它只在泉州、广州、杭州、庆元、温州等地设市舶司。
  到了明朝,永乐时期,依然沿用元代的规制,在泉州、广州、杭州、庆元、温州等地,仅准贡舶互市。
  也就是送贡品的外邦船只可以互市,做买卖,别的是不允许的。
  而在北边,只有边民互市。
  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边民在陆路边境二十公里以内,经朝廷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而且大明还有规定,寸铁不许出关。
  哪怕是锅铲子、切菜割肉的刀子,都不许!
  虽然大明的这一硬性规定很极端,却愣是拖垮了蒙古的铁骑。
  因为“寸铁”不许出关,蒙古那边连铁锅都少见,谁家要是有一口铁锅,那简直是让人羡慕。
  也因为此,当年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蒙古的铁骑,过了这么多年,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大明跟他们做买卖的人,贩卖的最多的是茶、盐、糖和布匹。
  突然朝廷要开互市,这是怎么回事?
  “大臣们。。。。。。能允许么?”吴有为担心的是那些大臣们,尽管他们都忠于大明,却也迂腐的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第439章 实践。。。。。。出真知
  “他们倒是想,可朕想开互市。”宪宗皇帝霸气的道:“朕是发现了,他们的话,听,是忠言,不听,就是风!”
  这是当“耳旁风”吹过了就算。。。。。。。
  “是吗?”吴有为吸了吸鼻子:“那太子殿下暂时由臣一个人教导了。”
  “不错。”宪宗皇帝点头:“朕详细你的能力!”吴有为更加觉得压力大了 :“臣一定好好教导太子殿下。”
  宪宗皇帝却语出惊人道:“除了教导太子,还得给朕弄个边贸计划。”
  “啊?”吴有为觉得自己幻听了 :“边贸跟臣有什么关系?”
  “你放心,朕不会说是你做的计划书。”宪宗皇帝以为他怕人知道他参与其中,尤其是边贸,一直是朝臣们的一块心病:“你作好了,我让别人出头。”
  意思就是怕出头的橼子先烂,让吴有为避开风头。
  “不是,臣自己作的自己署名。”吴有为却是很有担当的道:“臣可是有文财神之称的人,臣说开边贸太对了!”
  吴有为兴奋不已:“臣可以设一个陷阱,让外族,再也不敢朝我大明呲一呲牙!”
  “哦?”宪宗皇帝来了兴致:“说说看?”
  “皇上,我们给他们吃的,喝的,穿的,戴的,让他们完全依靠我大明生存,谁敢对我大明不恭敬,就断了他的粮食,断了他们的酒水供应,他们吃惯了粮食,还能回到过去那只吃肉的生活么?”吴有为道:“再 派人过去开设学校,过个百八十年的,都说我大明的语言。。。。。。。”
  说白了,就是一手捏住民生,让对方不得不依赖大明生存,最后文化入侵,等都通化的差不多了,哪些地方会主动加入大明。
  宪宗皇帝点头:“不错,你以前提过,朕当时没想明白,不过现在想明白了。”
  吴有为大喜,他鼓动宪宗皇帝边贸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大明缺马,自从河套地区失去之后,大明就更缺了。
  现在河套地区被收回,大明也算有了个养马的地方,可是这马匹毕竟不如真正草原上的马匹好,少数民族们也不傻,人家卖给你的马,都是母马,不给公马,也就是种马。
  普通的马匹,跟好的母马配,生下来的马驹就不如种马跟母马配生下的好。
  所以双方都是这么控制着,控制着,那点感情控制来控制去的就越发的淡薄了,只剩下相互的防备。
  大明干脆关了互市,只有民间一点点的私人交易。
  如果是朝廷开设的互市,那肯定是交易的量大,粮食,布匹,棉花,盐巴,白糖,这些东西,都是他们需要的,而关外的牛、羊以及马匹,也是大明想要的。
  俩人说了好一会儿,宪宗皇帝同意了吴有为安排的课程表,而吴有为也有时间给宪宗皇帝规划一个庞大的计划。
  等吴有为走了,宪宗皇帝才起身,去了慈庆宫。
  慈庆宫里头,小太子正在被人按摩,哪怕一天都没干什么,可他也觉得疼。
  宪宗皇帝这个无良的父亲却笑的哈哈的,小太子好奇了 :“父皇,你当年也是这样吗?”
  “不是。”宪宗皇帝摇头:“父皇当年可没有你这么好命,还有人教你武艺,读书的先生,不是状元就是探花。”
  当年他那情况,谁敢教他读书习武啊?
  恨不得离他八百丈远,省得惹麻烦上身。
  就连袁彬,想教导他,保护先帝,都是偷偷摸摸的,甚至不敢露脸。
  “哦?”小太子被按摩好了,站了起来:“父皇,你小时候怎么过的呀?”
  “父皇小时候啊。。。。。。。”宪宗皇帝陷入了回忆,被万贞儿护着,战战兢兢的长大,他们都说自己太过宠爱贞儿。
  并非是自己宠她,而是前二十年,她护着自己,现在,她给自己生儿育女,也该轮到他护着她了。
  吴有为回到家里,万通也下了衙门,俩人在餐桌上吃晚饭,因为深秋马上就要到初冬了,暖房那边已经开始育苗,他们的餐桌上就有了醋椒小白菜这道小菜。
  一边吃一边聊着天。
  万通的锦衣卫现在正在整合,加上十二团营那边,振威营的几个成手已经被分配了出去,帮忙训练整个团营。
  而吴有为则是要弄个计划书给宪宗皇帝。
  十月末,正式入冬了,在南方那六七年,让吴有为忘记了北方的寒冷,结果一大早出门,一口哈出去,雾气腾腾。
  “穿厚一点。”万通用一个墨色的狐皮大氅将吴有为包了个结结实实。
  “这么冷了啊!”吴有为跺了跺脚丫子:“你今天怎么没进宫?”
  “不是你说的么?每隔九天放一天假,太子殿下说了,文武都一样。”万通道:“今天你回莫灵山庄,我跟你一起去。”
  “好啊!”吴有为上了马车,万通跟他一起钻了进来。
  吴有为回到莫灵山庄,是主持秋后的慈善事业,该开始到处送东西了。
  因为这两年赚的钱更多了,吴有为的东西和钱也翻了一倍的捐出去,再加上,他也想儿子了。
  小明德还是那样,不过吴有为跟万通到的时候,他正骑在一头老牛的身上,慢悠悠的往回走。
  而在这牛身后,还跟着比牛小了一圈的。。。。。。俩藏獒!
  就是小时候吴有为养着的俩吐蕃小犬,现在都长大了。
  吴有为都看愣了 :“你这是干什么呢?”
  “爹!”小明德一片腿儿就下来了 :“你怎么回来了?”
  “不是,你这是干什么去了? ”吴有为看到牛身上还铺着个针脚细密的素色的棉垫子,垫子上有绑带,捆在牛身上。
  跟马鞍子似的,这是牛鞍子。。。。。。。
  “我放牛去了呀!”小明德还挺自得:“艾玛,他们都放不好,就我这牛听话。”
  吴有为看了看两头对着老牛虎视眈眈的藏獒,再看看正用委屈的眼神看着吴有为这个主人的老牛,他都无语了:“行了,回去吧。”
  “万。。。。。。干爹好!”小明德看到万通,想叫人,但是突然看到万通板着的脸,也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