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云深处有为家-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情过后不久,就是小年了,吴有为在小年那天祭灶,在吴府的时候,这是吴俊和吴瑛的事情,他是连去的资格都没有的,现在嘛,全家他最大。
  祭灶有灶糖,古代这个事还没有白糖,有的只是蜜糖,米糖。
  金黄色和棕红色的糖块,做成元宝和小动物的样子,这便是灶糖,吴有为看着好看,很想吃一个,但是,被林素管家眼疾手快的给拦住了:“老爷,祭祀完灶王爷才可以吃糖。”
  神仙都没先吃,你先吃了,算怎么回事啊?
  吴有为大囧,老老实实的祭祀灶王爷,给画像抹糖,
  虽然觉得有些傻,但是那些话他还是照本宣科的念了出来:“古传腊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进言。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吴有为说的一套一套的,都是林素管家提前给他写好了的东西,据说是给灶君的祭词,不过后来吴有为也夹了两句:“请灶君吃吃喝喝,醉饱上天,不要议论人间短长,回来时最好带点儿钱来分分,明年还给您上供好东西。
  气的站在旁边的林素管家真想不顾身份的收拾他。有这么跟神仙说话的吗?祭灶的时间各地不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中国民间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但是祭灶的仪式却是在晚上进行,在做晚饭的时候,据说可以让灶王爷乘着做晚饭的炊烟一道上天去。
  吴有为给灶王爷的画像嘴巴那里抹了蜜糖,林素管家又递给他一只大红公鸡,吴有为看着他发愣:啥意思?
  “这只红马进献给灶王爷。”林素管家一个头两个大,恨死了吴府,这种事情,一般都是自家的老爹教导给儿子的,而不是让他一个管家教给老爷好么?
  还是一边的方大厨小声解释给吴有为听: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
  吴有为这才明白,还有这么个说法啊!
  将灶王爷的画像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吴有为顿时感觉这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他以前是无神论者,可是死后去了地府见了阎王爷,他就信了。
  穿越后,他更是对各种神仙鬼怪都很恭敬,包括佛家在内,他去法海禅寺,都会拜一拜那里的佛爷。
  所以他祭祀的很诚心。
  或许是真的诚心感动天?还是感动了灶王爷?
  吴有为斟酒叩头后,嘴里念念有词:“请君一杯酒,上天言好事;灶君吃口蜜,四季无灾愁。。。。
  念完后,高喊一声:“领”!
  接着他便执酒浇鸡头。
  据说如果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
  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能不扑棱有声吗?那是活鸡!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主要是给小娃娃们分灶糖,几个孩子看的都流口水了,吴有为本想分给他们灶糖,可是管家看的严,不许他给。。。
  现在好了,他终于拿着糖盘子,挨个分糖果给小孩儿们吃!
  乐得见牙不见眼。
  林素管家看着却心酸,老爷明明很喜欢小孩子。
  又想到怪不得买人的时候,老爷大的小的都一起买下,还是喜欢小孩子的多一些吧?
  不忍心他们分开。。。。
  “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哦!”小小在一边嘀咕一边在吴有为的盘子里掏了两个灶糖出来自己吃掉了。
  分完了灶糖,吴有为问方大厨:“什么时候接回来?”
  “到了年三十夜,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出去办置年货的时候,会新请一 一张灶君神像回来,贴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人们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方大厨笑道:“咱们家没人在外面,都在家呢。”
  吴有为点了点头,以前不管在外多苦,他过年也都是要回家的,“春运”一词,更是让世界都知道,国人对“除夕”的重视。
  祭过灶,到年底之前,还要挑一个好日子来做大扫除,俗称“扫年”。
  扫年的风俗也有悠的历史。
  这里就不多说了哈。
  打扫完,就开始给过年做准备了,新衣服新鞋子这都是必须的,过年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一水儿的新。
  因为过年是不动针线的,所以要提前做好各种衣服,补好各种补丁。
  家里人都在忙碌,吴有为也在忙,他要忙的是给亲朋好友的年礼,要怎么给。
  过年可不是平时过节,这年礼是最能体现关系远近亲疏的,所以吴有为很是挠头的憋了两天,才理顺给这些人的礼物,其他的都需要林素管家再去补上,他给的主要礼物林素管家再添上一些绫罗绸缎、鸡鸭鱼肉等等大众一些的礼品,如果家里有孩子的,还得有一些鲁班锁、九连环等儿童玩具。
  吴有为一直给人的感觉就是没多少钱的那种,平凡的普通人,所以他给人准备的年礼也都很普通,唯有一样,那就是他的西瓜不普通。
  他是用甜菜渣做的肥料,又浇了灵水的,所以他西瓜尽管没见多少太阳光,又是冬天特意栽培出来的反季水果,却个顶个的。。。 甜!


第161章 过大年
  按传统的流程,祭灶日为新年的前奏。
  延续流传口诀是:二十一,送闺女;二十二,送小四;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灰刺(即打扫卫生);二十五,和煤土;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去赶集(也有叫小圪挤,即碾上碾米面的);二十八,握圪瘩(蒸年馍);二十九,打壶酒;三十,墙上贴个小胖孩;初一,撅的屁股作个揖。
  莫灵山庄从过了小年开始,便一波一波的往外送礼物,吴有为亲自带队,首先去的就是两位座师家里。
  吴有为已经试验过了,这些西瓜能放十天左右,正好除夕之前送出去,过年的时候就能吃到了。
  他是直接用土筐装着西瓜秧子送出去的,用破棉被捂得严严实实,到了地方后才放进暖和的屋里,可以说,如果事后这些人家再养活,开花结果,还能吃到西瓜。
  陈鉴看到的时候,直接笑弯了腰:“你这小子搞什么?”
  “座师啊,这是为了能最大程度的保持西瓜的新鲜,不然这大冷天的,掐下运过来,最多三四天就得吃,不然就坏掉了,这样带秧子给送过来,能放十天左右。”吴有为叫苦不迭:“这都是为了您好!”
  “是,是,为了我好!”陈鉴还是很想笑。
  不过吴有为送的东西的确够新颖,陈鉴还挑了一个放在屋里,等过年的时候,摆出来,让家里人吃。
  除了西瓜,还有各种小青菜,也都是一筐一筐的连土一起搬来的,这样放的时间长,只是吴有为也说了:“这些筐子学生可还是要收回去的哦,家里可没这么多筐子了。“行,收回去,收回去!”陈鉴又被他逗笑了。
  等到刘宣家就不同了,刘宣围着这些东西看了半天,才问吴有为:“你想的办法?”
  “是啊!”吴有为道:“这样的话,菜才能保持最新鲜的状态。”
  还能长久的放着,虽然也就五七八天的时间,可已经不错了,古时候可没什么保鲜剂,保鲜袋。
  冬天的时候,青菜最怕冻了,一路来的时候,他出动了十辆车子,都是带车棚的那种。
  里头都有暖炉一直在烧。
  “明年入冬前,我也让我庄子里的人去你那里看看!”刘宣道:“我那庄子小,人却不少,冬天能有个进项,他们也能松快一些。”
  原来刘宣在京郊也有个小庄子,只是远了点,又因为官不大,那庄子的产出勉强够糊口,如果遇到丰年还有点富余,遇到灾年,就得倒贴进去,总不能让人说他为官不仁苛待佃户吧。
  “可以啊!”吴有为一点不藏私:“明年夏天的时候,让他们多留点种子,或者去买点种子也行。”
  “用自家的种子吧,用外面的不放心。”刘宣对吴有为带来的东西很感兴趣。
  吴有为干脆跟他说了一下冬季栽培的要点。
  这种东西在现在都被人泛滥了,可是在古代,却有那么一点神秘的意思,很多人都当是自家的秘密一样捂着,不给人知道。
  吴有为的大方让刘宣吃惊之余,也十分舒心,到底是没白认这个学生,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