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次顶着要被毁去自己一生名节的风险也一定要来报官。
并且指名道姓说要官府彻查此事,原就是勇气可嘉,更何况她还坦言了自己的诸多顾虑,这也使得松江府和平阳县如若不破此案,就也一万个说不过去了。
“我夫君乃是松江府知府,这等刑名立案的公堂之事,我一个妇道人家本是不该多问的,但这份民报所画的妇人本就是我,这让我一个从不出门的妇道人家却是暗自胆战心惊,我家中还有其他亲眷,若是真有人在我身边夜夜监视着我,我本该能发现的,但是,我真的……从来没有察觉到过。”
“事后,我曾令家中丫鬟仆妇将家具,柜子,床,镜子全部挪开,一点点地搜查都没有找到有任何人来过我卧室的痕迹,唯独在那厢房的门上真的有一个小洞。”
“便是这个小洞,让我夜不能寐,如若不能抓到这个人,我怕是再也不能好好地在入睡,一闭上眼睛只想着那人还在我身边看着我了。”
知府夫人房氏这一番话,代入一下旁人都能理解她的心情。
平阳县和松江府为此特设了专门的调查组,就是为了能彻查这知府夫人偷窥小像事件,可谁料这一事之后,不过三日,另有一家也在本府的民报上又多了一副作品。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四格小像,而是一张奇怪的画像。
在邸报左下角的那块极小的地方,印的是一个花瓶。
这画,看底下的名字叫《花瓶上到底有几个人》
这名字似乎是告诉别人,这是一个来自作者本人对所有人的问题,任何一个能解开谜题的人都可以从花瓶像中得到不同的答案。
至于这小像的署名作者,又再一次惊呆了众人。
因为那个神秘作案后消失的跟踪狂地狱王,竟又再次出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在我这个蔫了吧唧的状态恢复前,我就先不夸海口说我能每天写多少了。
但是我感觉到最近看的人越来越少了……t t啾咪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er、馬鹿灰化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流放无间 30瓶;er 10瓶;此时;一名沙雕网友路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十一回(中)
接下来; 在接手这起案子已经快大半个月的潘二的案情回顾之中。
这一次的事件,果不其然就如同第一起知府夫人的案子一样。
在这之后,第二次公开刊登的那副《花瓶上到底有几个人》上; 作者署名也是地狱王这个人。
地狱王这个人到底是谁,没人清楚。
但这一次出现的神秘小像最初给人的印象; 极其普通。
整张邸报上也只有最下角的地方; 一只白色山水图的细口梅瓶被印刷在黑底的图像中。
梅花瓶; 在一般人家中是基本摆设。
因文房四宝中多见梅花摆设; 梅花又有人能经受苦寒的寓意; 一只小口短肩的白梅瓶更是文人家中必备的一种器皿了。
但怪就怪在,这只白梅花瓶上表面的光影,颜色和场景用的非常地真实; 好像这世上真有这么只梅花瓶,一眼还能让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视觉错觉。
因为初看这标题,就知道这是一道智力探秘题。
所以; 当时发现这副邸报下角的图像后; 很多人就去尝试不停地仔细看这张画; 试图辨认梅花瓶上到底倒映着几个人。
有的人说自己在瓶子看到是一个人影。
就在梅花瓶正前方的影子上,看穿着打扮像是个男子。
有的人又说是两个,左侧方还能看出个带虎头帽的孩子的影子。
又有人说不对,还有两个一高一矮,像是贴着男子站着的女人的影子,就在最上面和右边,真的有两个女人的轮廓也在花瓶上出现了。
随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仔细观察; 好像真的能从图像中看出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人。
一开始看只觉得这光秃秃的花瓶上哪有什么人。
之后却觉得越看越多,觉得花瓶上印着的模模糊糊的影子都看上去像是人。
一张只是单纯画着一只白底花瓶的画,竟然能得出这么多种不同的答案,倒真是件奇闻了。
可关于这只花瓶到底从何而来。
这张印在邸报下角的花瓶图像中,具体疑似倒映出来的被旁人观察监视的那一家人又到底是谁,就连官府都根本调查不清楚了。
“我们当时就因为这个,找了不少松江府那边的鉴证高手过来看了。”
“说这画像的手法,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手法,能让不同的人产生视觉错觉,因为这种花瓶谁家都有,一开始我们也找不到这是谁家的东西。”
“可这时有一家人竟也跟着来报案,说家里有个人失踪了。”
“当时衙门就意识到事有蹊跷,结果我们一去这家一看,你们知道怎么回事——这家人家里,真的有这么个梅花瓶,还就摆在屋子的正当中!”
当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连正呆在自己办公案几前,同富察尔济和段鸮说案情的潘二自己都觉得毛骨悚然了。
这三九天,这平阳县衙门的屋里明明也没开窗。
但这阴嗖嗖的直冒冷气的感觉,还真是挺像周围有什么怪人在盯着他们似的。
不过对于潘二这一番陈述,一早上就来了他这地方,还在他对面坐着听完案情的段鸮似乎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因为这一次的案子,在过往经历丰富的他看来都是极为少见的。
从前他所听说过的各府衙门所处理过此类跟踪案,顶多是些闲杂人等尾随些良家女子伺机作案之类的事件,这种秘密躲藏在别人家里,日日夜夜的偷窥监视的真的是闻所未闻了。
不过在他的印象中,会有此类癖好的,多是发生在前朝。
在唐宋时期时,听说最早有此类案件发生,就是由一名叫贾丁的缇骑记录在册的。
那时在长安城内,也发生过此类夜半偷窥事件,一个姓崔的官员家中有一位小姐,可这小姐的闺房中,却总是觉得有东西被人轻微挪动的痕迹。
她的绣鞋梳子会时而被人换了个位置,每到夜晚她还总觉得有人像是坐在床头看着她,触摸她,还凑在她的耳朵边说话。
崔小姐一开始只当是噩梦,或是鬼魂作祟,后来心里却恐慌不已,就找了父亲令家中仆从夜晚悄悄在屋外守着。
谁想,到后半夜,仆从透过小姐屋子上的纸窗户。
竟看到这崔小姐家的其中一张四四方方的贵妃里头竟然向外打开了,随后竟真的走出个人,还径直走向小姐的床榻就又要拥抱,抚摸她,仆从见势不妙当即就上前抓住这人。
事后,缇骑卫们来崔大人家中查此事。
方才得知这贵妃榻上往常总盖着张狐皮垫子,狐皮底下的地方却是一处常人难以发现的,设有机关的木匣子盖顶,一合上中间其实就是空心的。
这人原是长安城中做木工的一个汉子。
因早已垂涎小姐美色,生了邪念。往常就在这木匣机关里躲着,夜夜出来趁无人再偷看小姐,这一案,后来便被称为木匣案,也是此类跟踪偷窥案中的起源。
只是这地狱王,到底是单纯有某种特殊偷窥癖爱好的人?
还是其他目的,所以才会一次次地主动作案?——这一点,目前看来竟也谁也没搞清楚。
“第二家邸报印刷的源头,也给不出任何关于这个地狱王的消息吗?”
这么想着,想到两次事件发生的源头,段鸮也抬头问了潘二这么一句。
“对,找不到,这两家邸报我们也给封了,但谁知道封了两家,事后还会不会有其他邸报又收了这个人寄出的东西。”
“那这只画像中的梅花瓶,你们后来拿回官府验过了吗?”
段鸮又问道。
“验过了,但那真的只是一只很普通的瓶子,除了在画像中摆放的位置,光照射进来的样子一样,其余并无什么特别。”
“我们事后调查得知了些具体的细节,发现和知府夫人家当时非常相似,这家人似乎也被一个陌生人闯进去还监视过一段时间,知府夫人最终安然无恙,可这家人的男主人,康举人却消失了,他的夫人甚至说在丈夫失踪前,也曾感觉到说过一次,家里好像进过什么人。”
谈及第二个失踪者的具体身份信息。
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