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刑事犯罪科-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主要因为他们俩都是那种怎么着都行的人。

    加上又都是大男人,不存在什么谁会迁就着谁,或是让着谁的道理,所以一来一往就也没有没太多讲究。

    只不过,要说不方便的时候也会有。

    因这多年,富察尔济一个人惯了,段鸮也一个人惯了,他俩还是不大习惯,和另一个人事事都呆在一块。

    毕竟,只要一想到自己和个跟自己一样的男人天天眼睛对眼睛,鼻子对鼻子,搞得什么都肉麻兮兮的。

    这两个家伙,就立马有点吃不消,又无端地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他俩私下,还是习惯成年男子之间那般的相处方式。

    谁也不会影响到谁的个人判断和行事风格,该干什么干什么。

    却也直接干脆,符合他们俩做事情的性格。

    至于除此之外,其他还能有什么。

    这两个根本一门心思都只惦记着公事,少有心情去想些别的的东西的人的脑子里是真一点没感觉出来了。

    这个过程,某个姓富察的也展现了他多年来漂泊在外的生存技能。

    但就光说脸皮厚,爱抠门这一点,就令人不得不感叹一个人穷起来,真是什么法子都有。

    如这街边和人讨价还价,一文钱掰成两文钱花的本事,他比谁都擅长。

    而且上次之后,他也没穿段鸮送他的那身衣服,而是就这么收起来,依旧是那一身走到哪儿都不变的皂衣破鞋,只说以后有机会再穿。

    “啧,都说了,我这是节俭,节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况且我姓什么难倒我就一定很富么,也有很穷的好么。”

    他这满嘴的理由还挺充分。

    不过这人对他自己从来都是挺抠,对别人出手却是挺大方的。

    就说他们在途径嘉兴这次时,正遇上一门老幼在城门前挂牌卖女,这人当时没说什么,转头却将此前他自己身上的那点盘缠,拿出来大半给人一家先救急了。

    这么看来,这人这些年,为什么会一天天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得这么穷就也找到原因了。

    因他从来都不把金银之物当做自己的。

    倒像是这日子有一天没一天怎么样都行,实在令人看不穿他的想法。

    也是看他这八辈子都根本没见过钱的市井样,此前也曾试图深想过这家伙的出身背景的段鸮最终却也没往下想更多了。

    ……

    此后一路上,因快马赶过去的,二人也就在路上停顿的时日不多。

    约在十四日后。

    这和江宁府相隔千里迢迢的杭州府还是如期到了。

    此地,乃是现今浙江巡抚德沛将军协管下的。

    专门的府衙设在杭州府正中,是浙江一带难得的富饶之地了。

    段鸮个人之所以会对这位德沛老将军会有所印象,一是因其在世宗时期,就已开始在杭州驻守,二也是因其本身特殊的身份。

    因若说这位镇国将军有什么特别处,那大约是他本人乃是地道宗亲贝子,如今年纪是已年过半百,但年轻时在战场上颇有名声的。

    当他们俩最终到达杭州时,刚好是个彻底的大晴天。

    一进入临安县内,一路上弯弯绕绕的山道最多。

    云烟缭绕,草木新发。

    半路上,有一只褐色的鸟雀的声音落在枝头。

    在山中,一眼从下往上眺望的话,是一个个极有规模,或大或小的茶庄和种植田,条条山路上可见小小的茶水寮,有茶娘子做民妇的打扮在售茶,最多见的就是乘在篓子里晒着的茶叶。

    据说,杭州一带时下最盛行的就是龙井茶。

    上好的雨前龙井,除却每年上贡之后,一斤可值千金,倒是比什么古董珍玩还要贵重。

    老道的茶农们每到这个时节。

    就会在山间行走炒制茶叶售卖,这使得杭州府这一两月因这茶商上山炒茶,人流也非常地大,若说这商道上对比江宁,也是不逊色的。

    只是一想到‘陈茶叶’这三个字。

    却也令人不由得,就想起此前他们在处州府最早从杨青炳的手里查获的那批走私后货物。

    到现在,这批当初流至处州的麻叶源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官府那边还没有明确定论。

    据杨青炳的个人口供而言,显然只是这制药贩药环节的一个中间商,谁也不知道这些非法物品的来源和具体售卖渠道具体是哪里。

    加之,这一次他们还要探访那事件的另一个地点。

    就是临安县天目山大明空寺。

    这一切,不得不说,也令眼前这杭州府本身也笼罩了一层令人看不穿的疑云。

    等伴着‘蹡蹡’数下挥鞭,前城门楼下的骡车被一老汉赶着奔过的声音,一进城门就下马伸了个懒腰的富察尔济和段鸮一道入城。

    他们俩带的行李不多,都让身后跟着的暗香和梅花醉背着了。

    而说来也巧,就在他们两个前后脚入牵着马城门之时,恰好见城门领还贴着张红头大字的告示。

    最中间佛祖头上写着三个特别的大字。

    ——‘功德茶’。

    在这告示上,左右有宝相庄严的观世和文殊菩萨两座,另有金刚罗汉围绕在这周围。

    底下还列着数排密密麻麻的人名,年岁,底下写着所在县衙居住住址,倒像是官府或是善堂之类的特此贴在这儿的。

    何为功德茶?

    这个完全陌生的词汇,对于他们这种完全从外地来的人来说,这东西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但之后,富察尔济和段鸮看到那旁边还摆着个往常用作赈灾筹款之用的红箱子。

    但凡有人路过,看告示上的人名后就会掏两个铜板来投入此箱中,却也大致猜出这怕是个用作捐助银钱的箱子。

    可奇怪的是,这里头丢满了铜板的红箱子虽周围无人看管。

    但路过的杭州府百姓,却也无人会主动去碰这个功德箱子,倒是非常地自觉。

    也是二人经过城门口时,目睹这一幕,他们俩具是看向这海挺醒目的箱子,段鸮更是借故起身就去问了一句一旁的茶姑娘。

    放往常,他们俩这么个大男人不喝茶,人家茶姑娘定然不会轻易搭理人的。

    但奈何,段鸮如今这张脸,对于女人来说实在杀伤力过大。最后不花一文钱,还真让他们从这往常见惯了各路商客,却也涨红着脸羞答答的茶姑娘得了个准话。

    “哦?这是官府帮忙设在这儿的?”

    “对,对,咱们杭州府的百姓都知道,这是用茶钱作好事的,所以没人会去故意偷盗,若是谁家患上重病,这些钱是能派上大用场的……”

    隔着茶水寮的屏风立在段鸮面前,却也不敢正眼看这位外地男子,茶姑娘的一颦一笑却也不自觉被对方这面容给吸引了。

    “那一般能派上什么用场?”

    段鸮又问道。

    “给看不起病的穷人生病抓药,冬季买炭抓药,还有给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麻风病人置办兴衣,这些钱都会派上用场。”

    那梳着一条辫子的茶姑娘又用杭州话娇弱地又红着脸回答。

    “原来是这样,多谢告知。”

    说罢,点点头又谢过那茶姑娘的段鸮客气地扯了下嘴角之后,倒也没发表什么看法。

    原来,这所谓‘功德茶’还真是杭州府本地特有的一种义捐方式。

    告示上所写的那些一行行一列列的名字,均是临安县周边患了重病,膝下无子或是丧夫的农家人口名姓。

    因这些人长年累月需银钱周济。

    但这下级民生一事也不是这么就能借由官府容易解决的,杭州府就特设此箱。

    自打世宗年间开始,本地善堂就自发在山下的数个位置放上这么一口箱子,若有意者,不用多给,只需在其中投一碗茶钱即刻。

    区区一碗茶。

    不仅可助人,到时候得到一番善心功德,所以此举才会被杭州府百姓称作‘功德茶’。

    这事,他们俩都是第一次听说,却也算难得。

    毕竟,这事听来确实是个大好事。

    而因他们俩此番主要过来寻找上次江宁爆炸事件的后续的,结束完这一遭,二人照例还是一起先去了本地官府报道。

    半刻后。

    杭州府官邸在入城后的东边,门前两兽对立,红鼓屹立门前,横跨半个主城。

    二人一路穿城而过后没做停留。

    直接就找上了这本地官府专查此类重案的部门了。

    在此之前,司马准已提前写了封信帮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