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师你男人跑了-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光。
  看到二老意犹未尽的样子,姚亦昕抿嘴一笑:“两位伯伯若是喜欢,回头我命人多多的腌制一些泡菜,让二老带回家去,这泡菜腌制好之后,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可以吃大半年也不会坏呢,有的泡菜腌制的时间越久味道反而越好。”
  “那,那我们就不客气啦。”苏家二老对视一眼,突然觉得自己的良心有点痛,姚亦昕对他们这般上心,他们昨晚还盘算着要坑人家呢,想想也太不厚道了。
  不过,谁让姚亦昕是他们看中的“儿媳妇”呢?儿子不争气,他们两个老的也只好代替儿子上阵啦!这年头,没点儿手腕的妖,可娶不到合心意的夫郎呢。


第71章 和离第71天
  上午,吃饱喝足; 苏家二老换了身新衣衫; 收拾了些合用的礼物,准备去拜访住在姚家的朱神医。
  朱神医的大名他们夫夫很早就听说了; 当年可是和医圣齐名的响当当的大人物!只是他老人家向来最厌烦没事上门“拜见”的陌生人,因此大家没事也就不敢上门了; 生怕朱神医一个不高兴; 以后将他们列入“拒绝接见对象”; 那可就完了!
  要知道; 不管是哪个时空,最不能得罪的职业; 排名第一的肯定都是医生,毕竟谁也不能担保自己一辈子就不生病了; 就算自己不生病; 家里人也可能生病啊; 更别提最容易生病的幼崽了……甭管是人是妖,生病了就得看医生; 万一不幸得了绝症,那就更需要神医救命了; 因此; 朱爷爷虽然人不在江湖很多年; 但江湖上依然到处都是他老人家的传说。
  这一次,苏家二老也是通过姚亦昕的关系,提前和朱神医“预约”过了; 这才挑选了早膳之后、午膳之前这宝贵的、朱神医不会陷入昏睡的时间过来拜见。
  姚亦昕自然也是陪着一起来了,苏家二老在里面和朱爷爷聊天,他闲着无聊,就在院子里四处看看,这一看,顿时找到了一种熟悉的食材。
  朱爷爷住的这个院子里有一条小溪穿过院子,景致不错,不过,自从朱爷爷搬过来之后,嫌弃院子里那些花花草草没用,索性让两个徒弟都给拔了,种了些常用的药材,姚亦昕看到的,就是一种叫做穰荷姜的植物。
  穰荷姜是多年生草本,茎叶酷似生姜,全株高达1米多,这种植物在他们老家又叫做洋火姜,因为它的嫩芽刚长出来的时候特别像是火柴头的颜色,火柴在很多地方又被叫做洋火,因此得名“洋火姜”。
  穰荷姜的嫩芽是一味非常好吃的野菜,而且它的根茎还可治老年咳嗽、气喘等,以前姚亦昕他们老家山里就有很多,夏秋时节,村里人经常去采摘了穰荷姜的嫩芽,拿回家做泡菜,凉拌,或者和辣椒丝一起清炒都很好吃。
  看到小溪边那一大丛一大丛的穰荷姜,还有下面刚冒出来的嫩红色的嫩芽,姚亦昕简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他以前就特别喜欢吃辣椒丝炒穰荷姜嫩芽,吃不惯的会觉得有一股野菜的青涩味道,不过,吃习惯了,却忍不住喜欢上穰荷姜那股独特的味道。只不过,前世随着山里环境的破坏,野生的穰荷姜越来越难找,价格也十分昂贵,一斤能卖到二十多元,村里人即便采到了,自己也舍不得吃,都是卖到农家乐去小赚一笔。也就他们家,每年妈妈都会用泡菜摊子腌一些,留着他回家的时候尝尝鲜。
  问过小八,得知朱爷爷只是要他们秋后掘了地下的穰荷姜留着晒干入药之后,姚亦昕十分欢快地拿了一只采药的小背篓,将院子里露出地面的穰荷姜嫩芽全部摘了下来,足足收获了半背篓,拿来炒菜绰绰有余,剩下的还能拿来做泡菜,腌好了可以留着慢慢吃。
  想到这里,姚亦昕又让小八拿了两个穰荷姜嫩芽去庄子上,庄子上几乎每天都有人进山,让大伙儿看到这种嫩芽别忘了采回来送到老宅,他要趁着这个季节还能找到穰荷姜嫩芽,赶紧多储备一些,留着冬天慢慢吃。
  于是,中午,姚家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味道有些奇特的小炒——辣椒丝清炒穰荷姜嫩芽。
  苏梦泉和胡青杨都是第一次吃到这种食材,一时间有些接受不能,反倒是姚亦昕,一口接一口的根本停不下来,整整一碟子辣椒丝清炒穰荷姜嫩芽,几乎都被他一个人吃光了,好在木柴大叔还准备了许多苏家二老喜欢吃的菜肴,倒也没有饿着他们。
  苏家二老在姚家村足足住了半个月才启程回家,临走的时候,反复叮嘱姚亦昕,新年的时候若是无事,一定要去墨竹山庄玩,因为新年休沐,国师大人一定会回家,二老希望能趁机让他们夫夫多相处相处。
  姚亦昕自然是顺口答应了,不过去不去就两说了,年礼可以到,人就算了,毕竟他现在的身份比较尴尬,去墨竹山庄过年就更尴尬了,而且他也不想和国师大人有什么“更深层次的交流”,再说了,现在姚家也算是人丁兴旺了,黄家村这些人暂时还不会回乡,今年过年家里事情一定很多,他就算是想出门游玩只怕也抽不出时间呢。
  送走苏家二老,秋收差不多也忙完了,秋收结束,按照原先的约定,姚家村原本租出去的良田,姚家就要全部收回来自己种了。
  原本收地这种事情肯定会得罪本地佃户的,可是,在姚家村,被收回土地的佃农们非但不生气,反倒是满心欢喜地将收割后的土地整理好了交还给姚家。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姚家早就放出风声,说土地虽然收回来了,但是姚家庄子上今后会需要很多帮忙耕种的人手,到时候会就近从村子里雇佣,有了这些工钱,再加上姚家马上要开作坊,还要雇佣很多人手,姚家村的佃户们有工可以做,哪里还在乎这几亩地?
  要知道,往年他们租种这些土地,每年除了缴纳赋税和租子之外,剩下的也只能勉强够吃饱肚子的,遇到灾荒年月更是吃都吃不饱,可是现在,自从姚家少爷回来之后,他们竟然已经有多余的银钱买肉吃了,众人现在已经没有别的想法了,只想一门心思地跟着姚家少爷做工。
  许多佃农去镇上码头看了姚家食铺每天火爆的生意之后,回来更是懊恼的直跳脚,十分懊悔当时没有主动去姚家应聘,做长工怎么了?外人看起来丢人,可是,姚家的长工能去食铺做伙计,每个月八百文钱的月钱,加上各种赏钱,足足一两银子的月钱,抵得上他们往年辛辛苦苦一整年积攒的银钱了,还管吃管住,据说吃肉都吃腻了,听着就羡慕死了。
  只可惜,现在想要去姚家食铺做工已经没那么容易了,人家只要签了长工文书的,而且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人家要挑那种能说会道还有眼力见儿、手脚勤快的。
  错过了食铺这个肥缺,村里人懊恼之余,都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了姚家田庄和即将招人的酱菜作坊,尤其是酱菜作坊,听庄子上的人说,等秋收结束就要招人的,而且招的还不少,想到姚家少爷最喜欢手脚勤快做事踏实的人,众人难免想在交还土地的时候好好表现一番,也因此,姚家收回自家租出去的土地,非但没有受到阻挠,反而特别顺利,村里人简直恨不得帮他将这些土地翻好施肥再还回去,好让少爷知道他们都是手脚勤快做事踏实的人。
  听到白十三转述的这些事儿,姚亦昕也忍不住莞尔,难怪最近他走在村子里,对他打招呼的人都多了许多呢,原来村里人害羞不敢当面请托,又想在竞争上岗的时候给他留个好印象,这才表现的这般热情啊。
  “十三,作坊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订做的酱缸明天就能送到了,做酱菜的食材,村子里的不够,已经命人去码头附近的菜农家里采买了,大批量采买粗盐的事儿,也已经和衙门说好了,回头拿了凭证,直接去盐铺子里说一声儿,量大的话,可以让他们直接送到作坊去,咱们只需要支付来回的车马费就行了。”
  “还能这样?不是说盐铺子里的人都非常霸道吗?”据说买卖食盐是这个时空的铁饭碗,简直牛叉的和他们那个时空某个特殊时期的供销社一样,爱买不买,买多了人家还不给卖那种。
  “我的少爷啊!您是不知道自己现如今已经是青江县的名人了吗?那盐铺子也是县令大人管辖的,您与县令大人交好,那帮人可不得捧着您了?哪个敢给您脸色看?哪个敢拿您的好处?我到了那里,还没拿出县令大人的信物呢,那管事的就忙不迭的将我请进去,上了好茶点,还一叠声地拍胸脯保证,说是定要按月将咱们作坊需要的粗盐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