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连根部一起移植上去,平时绿油油的可以拿来妆点甲板,没有新鲜蔬菜的时候还可以直接拔了吃。吃光了也没关系,等到下一个补给点的时候,也可以找卖菜的农家,直接买了带着根部和土壤的蔬菜继续种下去,反正现在这个时节温度适宜,只要根部不被破坏,蔬菜种上去就能活。
这个创意倒是让苏梦泉和胡青杨眼前一亮!
他们每年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全国各地的分号考察自家的产业,走水路也比较多,有时候错过靠岸的时间,确实补给不方便,尤其是夫夫俩都是吃货,当下就决定不要脸地盗用儿媳妇的创意,回头就给自家大船也添置一批这样的花槽拿来种菜。
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姚亦昕抱着山精姚雁,身后跟着白总管和姚家首席大厨木柴大叔,还有因为要采购食材一起跟过来考察的宋叶,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上船出发了。
说是“浩浩荡荡”,其实他们加上几个暗卫转职过来的护院,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人不到,真正“浩浩荡荡”的是苏家二老,听说光是管着二老服侍的侍从就有俩!更别提护卫和管事、厨子、侍从之类的了。
好在这船足够大,再加上苏家二老来的时候自己乘坐的大船,两艘大船就这么在整个青江县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离开了。
现在说起姚家少爷,青江县谁人不知?都说姚家少爷生财有道,而且为人善良厚道,和县令大人的关系也非常好,更是大元首富苏家承认的晚辈,这幸亏青江县是在北方,要是在南方,姚家的门槛早就被擅长钻营的商人们踏破了,大元首富苏家,哪个做生意的不想巴结?
也不是没有人眼红姚家那些吸金的产业,只是,看看曾经的胡家就知道了,跟姚家作对的,能有几个好下场?更何况镇上那些泼皮也就敢欺负欺负外乡人和本地没什么背景的老实人,真要碰到像姚家这样在官府都有人罩着的大神,立刻就怂了。
这也是姚亦昕一直对国师这个前夫客客气气的主要原因,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说,如果没有这位前夫的有意照应,他回乡创业这条路根本不可能这般顺风顺水。当然了,感激归感激,复合是不可能的,他想要的生活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不是忙起来十天半个月不回家的工作狂。
其实姚亦昕一直特别不理解一些人,明明当初创业的目的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为什么到最后却整天忙于事业而忽视家人呢?姚亦昕从来就不是什么心怀天下的大英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身边的人过得更好。
从这一点来说,姚亦昕之所以一点也不恨苏念白,就是因为他知道,他们能有现在的和平安稳,都是因为有苏念白这样的人在为他们牺牲,他做不到这样,但是却很敬佩这样无私付出的人。
想到这里,看到目光灼灼盯着水桶的国师大人,姚亦昕暗暗一笑,命人捞了些大个的田螺出来,准备晚上做国师大人最爱吃的麻辣田螺锅仔。
这些田螺都是春耕的时候,庄子上从浅滩捞上来的,知道他喜欢吃,特意洗干净了养在清水中送了过来,个个都足有鸡蛋那么大,十分肥美。从花槽里撸了些新鲜的紫苏叶和香葱,起油锅,加入自家特制的辣酱,田螺剪掉尾巴,倒进去翻炒,加入姜片和蒜瓣、香葱,倒入一碗黄酒,两碗猪骨汤,再加入八角等香料和盐,焖烧二十分钟左右,出锅的时候撒上切碎的紫苏叶,一道麻辣田螺锅仔就做好了。
田螺个大肉多,用竹签子挑出来一块,蘸了汤汁塞到嘴巴里,慢慢咀嚼,田螺肉的劲道和麻辣汤汁的味道混合在一起,鲜美可口,快吃完的时候,姚亦昕又将提前做好晾到温热的面鱼儿倒进汤汁里,面鱼儿蘸了汤汁后,香辣劲道,吃完再来一碗清淡的面汤,苏家父子吃的头都不抬,只有胡青杨还在津津有味地投喂山精姚雁,过一把当爷爷的瘾。
第104章 和离第104天
看到胡青杨耐心投喂山精姚雁的一幕; 国师大人眸光微黯; 原本香辣美味的螺蛳汤拌面鱼儿也变得没什么滋味了。
如果他早知道自己能活下来; 他就不会为了替白丰霖稳固江山没日没夜的加班,不会冷落他的小刺猬,说不定他们现在已经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小狐狸或者小刺猬了。
一想到会有一个或者好几个软软的毛绒绒的小狐狸,又或者是圆圆胖胖的小刺猬黏在自己怀里,用软乎乎的小奶音唤他父亲,让他给他们买好吃的; 国师大人向来清冷的胸膛莫名灼热了起来,忍不住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姚亦昕。
姚亦昕被他看的莫名其妙,还以为这家伙没吃饱呢,不过想想也是,毕竟国师大人可是能一顿吃掉五斤螺蛳的真汉子; 再加上另外一个田螺爱好者苏梦泉,父子俩在饭桌上的争斗一直毫无亲情可言。
看到空荡荡只剩几根姜丝的菜盆,姚亦昕无奈地站起来; 决定再去加个菜。
走到厨房外面的时候; 姚亦昕看到两个半大的侍从正蹲在地上; 帮厨房挑拣着渔网里的河虾。
因为上面几个主子都喜欢吃河鲜的缘故,这一路船上的船工们遇到合适的地方就会下网,不拘是大鱼小鱼还是河虾之类的; 一网捞上来,太小的扔回河里放生,大小合适的就留下来做食材。
姚亦昕看到那渔网里只剩下一堆水草; 约莫大鱼已经被捡起来了,两个小侍从正在扒开水草挑拣里面的河虾,活的河虾呈现透明状,在混杂的水草里面非常难找,不过这些侍从待在船上也很无聊,这个时空可没有电视网络手机之类的高科技产品打发时间,两个侍从蹲在那里捡河虾倒是玩的津津有味。
姚亦昕笑了笑,命人拿了两串钱赏给他们,取了他们刚挑出来的新鲜河虾,稍微冲水清洗一下,剪去虾芒和虾嘴,用盐、料酒、姜片腌一盏茶的功夫。然后取出姜片,倒入小半碗面粉,加入盐、胡椒粉,打一个鸡蛋进去搅拌均匀,热油锅到6分热,中火,放下河虾炸熟即可,出锅后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撒上葱花或者自制的椒盐粉、香菜末之类的,油炸河虾算是一道最简单的下酒菜了,而且这样做出来的河虾,连虾皮也能一起嚼碎了吃下去,还能补钙。
出来的时候,恰好遇到另外一边的渔网起网,看到渔网里兜着的一丛开着鹅黄色小花的水草,顿时惊喜地跑过去,凑上去一看,果然是荇菜!
荇菜这种水生植物,在农村几乎没有人不认识的,这种植物的繁殖力简直逆天!这么说吧,你随便揪一根荇菜丢到一条小河沟里,不出两年,那条小河沟就变成荇菜的天下了,其繁殖速度和水葫芦有的一拼。
最重要的是,在农村,但凡家里养猪的,基本上都会去池沼、湖泊、沟渠、稻田附近寻找这种水生植物,荇菜的茎、叶柔嫩多汁,无毒、无异味,富含营养。拿来喂猪,或者剁碎了喂鸭子、鹅都可以。
姚亦昕之所以对荇菜印象如此深刻,倒不是因为这玩意儿可以拿来喂猪,主要是因为他无所不能的奶奶,竟然会用荇菜做食材!
荇菜的嫩芽其实是非常细嫩的,拿来做荇菜蛋花汤,味道比盛名在外的莼菜也不差,而且吃着还有一股淡淡的青草香气,怎么说呢,在崇尚素食和健康饮食的那个年代里,荇菜的嫩芽有段时间卖的比他们家种的荠菜还要贵呢。
而且,荇菜的花儿也可以拿来做汤或者羹之类的,清香爽口,清热解毒,上辈子姚亦昕每年暑假在家帮忙的时候,都会在帮奶奶打猪草的时候顺便摘些新鲜的荇菜花儿和嫩芽,拿去给奶奶煮一锅荇菜鸡蛋汤或者荇菜豆腐羹。
问过厨房说是今天的食材有豆腐之后,姚亦昕找了两个帮厨的,从那一堆刚捞上来的荇菜里采摘了一些鲜嫩的芽儿和新开的荇菜花,花苞也揪下来一起洗干净备用。
嫩豆腐切成拇指大小的小块,汆水备用;新鲜的鸡脯肉切成丁,用水淀粉加上盐腌渍一下,烧半锅水,倒入嫩豆腐一起煮沸,然后将鸡脯肉倒进去,再煮沸片刻,打两个鸡蛋搅拌均匀后倒入,一边倒一边用大勺子搅拌,蛋液瞬间变成了漂亮的鸡蛋花。
然后,将准备好的水淀粉倒进去,一边倒一边用力搅拌,防止锅底糊了,等到淀粉下锅呈现透明状,将洗净切碎后的荇菜嫩芽和花儿一起倒进去,快速起锅,豆腐羹非常的烫,利用这个温度直接烫熟的荇菜鲜嫩无比,丰富的汁液都锁在嫩芽里,和绵密的汤羹混合在一起,滋味十足!
国师父子俩正好吃重口味的麻辣田螺锅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