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祖师爷赏饭吃-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已然趴桌上看他认真翻阅古籍的样子,十分养眼,仿若一针强心剂,感觉还能再看一本!
  “假设我们现在是在图书馆准备期末考试,有陶姜在旁边一起复习。。。。。。”
  “那在图书馆复习的女生有一大半会挂科。”李吴特冷酷的打断周已然的幻想。
  也对,书哪有陶姜好看。
  李吴抻着不分瓣儿的爪子艰难翻书,好不容易翻开,发现一句话却都看不懂,没想到她身为重点大学学生的骄傲会一朝被古文击碎。
  “你们真的看得懂?”大家都是一个学校的,这书里好多字她都不认识!
  “术业有专攻,你看不懂这些很正常。”
  李吴提出质疑:“那陶姜为什么也看得懂?”
  周已然道:“陶姜家在玄学方面也是家学渊源,自然看得懂。。。。。。”
  家学渊源?家学渊源!周已然突然反应过来,陶宅本身就很奇怪啊!
  影壁照壁上奇奇怪怪的浮雕,荒芜的庭院,书房里多的出奇的道术古籍。。。。。。
  “陶宅这么破旧,陶姜你之前一直一个人住在这儿?”周已然试探着问。
  “嗯,我爷爷经常在外云游,偶尔会回来。”
  李吴有些奇怪的问:“白天还好,晚上这种宅子也太吓人了吧,而且这房子这么老旧有种随时会塌的感觉,你完全可以自己在外面租房住啊,经济实惠,房租比你修缮这里便宜多了。”
  陶宅这种古风古韵的房子好看是好看,但拍拍照参观参观还行,一直住在里面非常不方便。
  不过这里和玄学倒是非常般配,作为神棍工作场所非常有排面。
  陶姜摇头,他一直住在陶宅,从没有想过离开,“在这里住惯了,而且我还要守祠堂。”
  守祠堂?周已然心中一动,在陶宅住了这么久,他顾及到家族祠堂对一些人家的重要性,从没进去看过。
  追根溯源,或许能从祠堂里面找到些缘由。


第30章 陶家祠堂
  周已然看着陶宅祠堂里供着的满满一屋子牌位默默无语。
  祠堂大致分为两种,家祠和宗祠; 这种设立在家中的家祠; 是祭祀近代祖先的场所,通常供奉曾祖以下的祖宗牌位。这也和‘以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的说有关。
  若非有大功德; 五服以外的先祖、始祖一般是享受不到家祭的香火的。
  陶宅的祠堂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周已然粗略一看; 摆在这里的牌位有已经去世好几百年的; 也有最近一二十年的。
  看上面记载的生卒年月也是十分混乱,若按时间来排; 甚至有一百多年的空白; 难不成这段时间陶家人终于修仙成功?没有人去世?
  先不论这些小问题,最让周已然吃了一惊的是牌位上的姓名。
  他们都不姓陶。
  什么样的人家祠堂里供奉的全是外人?
  周已然真心疑惑:“我很好奇,进你家祠堂的标准是什么?”
  陶姜点了三炷香插进香炉里; 认真鞠了躬才回道:“我也不知道; 只是听爷爷说过; 祠堂里供奉的都是舍生忘死功德无量的先人,他们大多无亲缘后人,要心怀感恩; 小心供奉。”
  “那你家这不是家祠; 是烈士祠堂啊。”供奉了这么多代,陶家还挺仁义,周已然边看边感慨。
  这个祠堂或许是陶宅修缮最完善的地方,陶姜日常打理得勤快; 香火供奉不断,没有一丝破败气息。
  墙壁上的壁画色彩明艳,不是一般写实的画法,那几乎泛滥一墙的红色,似火又似血,其中隐约可见的神像,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周已然看了许久才看清藏于满壁红色里的巨大黑影。
  “这是什么写意画法?”周已然迟疑地开口,“火柴人大战九头蛇?”
  也许是为了突出黑影的巨大,它周围一圈的人一个赛一个的小,只隐约能从服饰动作猜出都是些道士。
  陶姜道:“这个图要蹲着看。”
  周已然不解:“为什么啊?”
  蹲下之后才知道陶姜的意思,这个角度正是壁画中的道士们的视角,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那黑影是什么便一目了然了。
  一只巨大无比的狐狸在大火中嘶鸣咆哮,粗壮的九根尾巴纠缠盘绕在道观的建筑神像中,像业火中开出的妖冶红莲。
  明明只是道粗糙黑影,谈不上半点精致,却偏偏令看客观之便想到上古之威来。
  周已然蹲在墙边,呆呆看着这幅壮美景象,耳边似乎真的听到了当日那场熊熊烈火燃烧一切的声音。。。。。。
  周已然缓了许久,心中暗自反省,居然差点被几百年前的壁画上的一道狐影迷惑了心智,果然还是修为不够。
  把视线从狐影上移开周已然才发现被焚烧的建筑匾额上有字。
  “清云观?这名儿有点熟悉,我是不是在哪儿听过?”
  陶姜提醒道:“我之前同你说过,清云观是新城近几百年唯一有记载的宗教场所,清末年间被一场大火烧毁,观中道士在大火之后均销声匿迹不知所踪。”
  周已然看着壁画问:“那场大火是这九尾狐造成的?”
  陶姜迟疑了一下:“这个并没有史实资料明确指出。”
  可看这壁画就是这个意思。
  看图编故事要不得,周已然沉默了一会儿道:“这事儿和你们陶家有什么关系?”
  家祠中供奉着这么多道士牌位,还留下这幅壁画。。。。。。关联如此紧密,不妨大胆猜测一番。
  “难道你们家祖先便是当年清云观幸存的的道士?家祠中供奉当年牺牲的师长同门?”
  如此一来倒是能说通这幅清云观降狐壁画为何出现在陶宅祠堂。
  陶姜:“我的猜测同你一样,陶家先祖与当年的清云观一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宅里的道法古籍的来处或许就是清云观。。。。。。我曾经问过爷爷,只是谈到这个话题他便左顾而言其他,只叫我好好守着祠堂。”
  这种明晃晃有隐情的反应。。。。。。
  本来来祠堂只是想找寻点线索,在周已然的预想中,这个过程应当是非常艰难一波三折的。
  结果这里的线索和被猫抓挠过的毛线团上的线头一样多,但看起来都和陶姜的五感没关系。。。。。。
  一时之间周已然还真不知道从何查起。
  有些丧气地在祠堂内走了两圈,周已然突然福至心灵,问道:“牺牲这么多人,这个九尾狐可有被收服?”
  “不清楚。”陶姜思考了一会儿,说出自己的猜测,“不过当时应该是没有的,从祠堂里的牌位的生卒年月来看,那场大火之后只消停了一百年,之后祠堂中又进来了一些牌位。”
  “我总觉得死后牌位能进陶宅家祠的,应该都是为了同一件事的牺牲者。”
  周已然算了算时间,离现在最近的一方牌位只有一个,是二十三年前的,是一位名叫陶然的道长。
  虽说这是陶家家祠,可里面姓陶的还真不多,难得看到一个,周已然道:“这个应该是你家真正的亲戚了。”
  “这是我爷爷的儿子。”
  这种绕一圈的说法,把周已然搞得有点懵,那他究竟是你大伯还是小叔,还是。。。父亲呢?
  周已然脸上的懵逼太明显,陶姜回答道:“我也不知道,爷爷没给我说。”
  怎么你家的关系认定全靠你爷爷口述吗?这么淡薄的吗?
  陶姜也很无奈,他从小跟着爷爷生活,也没见过其他家人,只知道爷爷的几个儿女都去世了,自己父亲具体是哪一个他真的不知道啊!
  从小他只要一问这个问题,爷爷就是一副老来丧子晚景凄凉的模样,多追问几句能直接泪洒当场。
  面对这样的场景他能怎么办?总不能真逼老人家吧,只能不了了之。
  听了陶姜的解释,周已然更加觉得这里面有猫腻。
  “你爷爷说不定知道你突然五感敏锐的原因。”
  陶姜:“只是现在联系不上他。”
  问题又回到原点,还是得靠他们自己。
  “祠堂祠堂。。。。。。”周已然看着供在最上方年岁最久的牌位,“其实家祠只供奉五服之内的祖先也有道理,一来是亲疏有别,我们如今祭拜祖先,至多祭到曾祖,再往上恐怕连祖宗的名儿也不知道,若真要一代代祭拜过去,那些传承稍微清楚些的人家,岂不是没完没了。”
  “二来,就算排着队拿着投胎的号码牌,好几百年过去,前头的也应该已经重新做人了,再祭拜也没有用。”
  那这里的牌位就齐全得很奇怪了,除非真的是为了纪念烈士,供后世瞻仰。可那又没必要如此遮遮掩掩了,应当将先辈的功绩好好记录传唱才对。
  周已然头疼地蹲在地上,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