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瞅着脚步声和说话声几乎已到跟前,陶白心如擂鼓,浑身紧绷地贴在墙上。几近绝望之际,不远处忽有人大叫——“快来人呐,抓纵火贼啦!”
随即便传来急促的跑动声,像是真有人在追逐。
陶白呆了一呆,不知外面出了什么事。然而即将拐进巷子的脚步声立刻停下了。那谷仓的守卫被喊声吸引,掉头跑开了。
另一边的脚步声还在接近,眼瞅着已近在眼前,陶白脚底抹油,赶紧跑出巷子,往谷仓的方向跑去。
很快,他回到谷仓。谷仓的门锁已被他的同伴们用斧头砸开了,几人正匆忙地向外搬运粮食。
陶白挤到卫玥身旁,急道:“卫哥,我刚听有人在喊抓放火贼,是不是我们被发现了?”
卫玥摆摆手:“放心,是我派人去帮你解围而已。”又道,“回来了就快帮忙搬,搬两袋赶紧走,别贪心,要不然就走不脱了!”
陶白这才看到谷仓里堆得高高的粮食,当即呆了一呆。他喃喃道:“这阆州的百姓还真是富啊……”
也就是阆州,这天寒地冻的时候农夫们还能有这么多粮食,足够他们过完漫长的冬天。这要是换成剑州的农庄,这个时节只怕已经山穷水尽了。
他正想着,忽然脑袋被人用力拍了一下,卫玥呵斥道:“愣着干什么?赶紧啊!”
陶白猛地回过神来,赶紧扛上两袋粮食,往板车上一丢,跟着同伴们匆匆忙忙地跑了。
=====
两天后,朱瑙回到阆州城。
队伍来到城门口,朱瑙撩开车帘一看,提前收到消息的窦子仪已在城门外等待迎接了。
见朱瑙探头,窦子仪连忙行礼:“参见朱州牧。”
朱瑙摆摆手,示意他无需多礼:“窦主簿,上来吧。”
窦子仪登上马车,马车进了城,继续往州府的方向驶去。
上车后,窦子仪问道:“州牧在渝州的事进行得还顺利吗?”
“顺利。”朱瑙笑眯眯道,“这回多亏你在阆州帮衬,立了大功。等过段时日我自会给你加官晋爵的。”
窦子仪忙道:“不辛苦,不辛苦。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说完之后,他忽的一愣:他在阆州已是主簿了,哪还有加官晋爵的余地?除非……
他忙回头看了朱瑙一眼,朱瑙正靠在窗边打量街道两旁,脸上带着似有若无的微笑,丝毫没觉得方才的话有什么不对。
窦子仪耸耸肩。还好他已经习惯了,什么话从朱瑙嘴里说出来他都能淡定了。
“对了窦主簿,”朱瑙问道,“最近阆州还太平么?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窦子仪愣了一愣,竟未立刻作答。
他这一沉默,朱瑙和程惊蛰不由都将目光投向了他。难不成出什么事了?
果不其然,窦子仪叹气道:“剑州最近的局势愈发乱了。州牧不在的这个月里,又发生了几次剑州流民劫掠阆州百姓的事。”
朱瑙微微凝眉:“哦?”
剑州与渝州一样,都与阆州毗邻。自打阆州在朱瑙的治理下变得安定后,相邻的几州并未随之太平,反倒是变得更加混乱了。
这倒也不难理解,阆州减了税,相邻几州却仍课着重税,百姓怎会不怨声载道?再则由于阆州的减税安民政策,许多流民都想进入阆州谋生,然而阆州消化不了这么多人,于是朱瑙早早下令守住边界,不让他乡的流民进入阆州地界。然而蜀地仍有许多的流民闻风而来,进不了阆州,便只能在附近的渝州和剑州滞留。如此一来,剑州渝州流民大增,治安也就愈发混乱。
这倒不是朱瑙有意安排的。要知道邻州的混乱对于阆州而言也并非好事。
阆州的边界虽然加强了守备,可人手有限,总会有邻州的流民混入境内。于是与邻州接壤的几块田庄就常常会受到流民的滋扰劫掠。尤其入冬之后,流民缺衣少食,这样的事情发生得更加频繁了。
窦子仪道:“州牧回来的前两日,连刘家庄的粮仓也遭了劫,一伙流民抢走了半仓的粮食。”
“刘家庄的粮仓?”朱瑙挑眉。粮仓被劫,那可不仅仅是粮食的损失了。他立刻问道,“死伤了多少人?”
窦子仪神色古怪地摇摇头:“那倒没有……”
朱瑙一怔,程惊蛰诧异地出声:“没伤人?这怎么可能?难道刘家庄的庄民没有反抗吗?”
粮仓一般都在田庄内部,周围都是庄民住户,若有外人潜入庄中打劫,全庄的庄民肯定会联手反抗。那刘家庄也不是什么人烟稀少的小庄子,庄内有三十来户人家,怎可能眼巴巴看着粮仓被人抢,却无人反抗呢?
窦子仪道:“听说那伙流民十分狡猾,先烧了庄里的几间柴房,把粮仓附近的庄民都调走了。他们又引走了看守粮仓的守卫,抢了半仓粮食。直到过了大半柱香的时间,才有庄民发现粮仓被劫,那时候那伙流民早就已经跑远了。”
朱瑙与惊蛰愣了一愣,朱瑙顿时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哦?”
惊蛰依旧诧异:“那伙流民有多少人?那些庄民难道被人下了迷药?怎会这都没发现?”
窦子仪摇头道:“我也不知……这两日一直忙着,虽接到了刘家村百姓的报案,还没时间查这桩案子的详情。”
朱瑙点头:“这样啊……”
片刻后,朱瑙撩开车帘,对车夫吩咐道:“换个方向,我们去刘家庄吧。”
惊蛰、窦子仪:“……”
=====
马车在田庄门口停下,窦子仪方才已提前派人传了消息来。倒也没说朱瑙要亲自来,只说州府派人来调查前日的案情,因此庄口已有人等待迎接。
几人下了马车,进了田庄,朱瑙问道:“那日偷你们谷仓的人便是从这条路走的吗?”
接他们的人名叫刘大头,闻言忙上前道:“是,就是从这条路进的。对了几位官差兄弟,怎么称呼?”
朱瑙道:“我姓朱,你叫我朱兄就好。”
刘大头只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官吏,哈哈笑道:“朱兄弟,这么巧,你跟我们朱州牧是本家啊!”
程惊蛰、窦子仪:“……”
朱瑙神色不变,笑眯眯道:“大头兄弟,你带我们把那些人进庄的路走一遍吧。”
一提起那些抢他们谷仓的流民,刘大头就气得牙痒痒。他一面带着几人往田庄里走,一面咬牙切齿地骂道:“要是让我逮到那些混账,我非扒了他们的皮不可!好容易今年减了税,咱们有余粮过冬,被那些混账抢走了那么多粮食,过冬怕是又要紧巴了。”
朱瑙安慰道:“人没事就好。”
刘大头怔了怔,一时没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段时日邻州来的流民频频劫掠村庄,少有智取的,往往都是流血冲突,死上个把人十分寻常。而刘家庄这回只是损失了一批粮食,却无人员伤亡,已是运气很好了——当然,那些流民的运气更好。毕竟流民打劫村庄遭到反抗,往往流民的死伤会更惨重一些。
几人走了一遍进庄的小路——这是后来庄民们推断出来的。倒也不难推断,庄民们聚在一起盘一盘,当日哪条路上无人一下就盘出来了。
待看完进庄的路,刘大头又带着朱瑙去看了那日起火的几间柴房的位置。
那日流民一共烧了庄里的三间柴房,其中有一间就是刘大头家里的。待这三间柴房的位置看完,朱瑙心里已经有数了。
难怪当日庄民无人发现,这三间柴房的位置选得十分巧妙。流民们进庄所选的路本来就是很少人会走的小路,但很少人走不代表一定不会有人走。而那三间柴房一起火,就把所有可能出现在这条路的人都引走了。
朱瑙道:“看守谷仓的人在哪里?你们庄上可有人见过那些贼人?”
刘大头连连点头:“有,有!我这就去叫!”
不一会儿。几人被叫到了朱瑙面前。
一个中年男子乃是看守谷仓的人,他苦着脸道:“那天我听见附近有响动,就跟过去看看。我哪知道已经有人溜进庄里了?我还以为是哪家的畜生没看好跑出来了,就跟了一段路,又听见有人喊抓纵火贼,就赶紧过去看。等回到谷仓的时候,谷仓的门已经让那帮混账砍坏了,粮食也被他们搬走了好些……实在气死人!”
有一个年轻妇人是那日见过那些贼人的。她道:“那日我们先听见有人喊起火了,我丈夫便出去救火,我在家里做饭。忽然,我听见外面有动静,出去一看,就看见几个人推着板车,脸都抹得黑黑的,像是被火熏过似的。板车上堆了很多东西,还躺着一个人,在那里哎哟哎哟地惨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