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军与我竹马成双-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门外有轻微响动,顾衍眼眸一眯,理了理衣裳,轻手轻脚的开了门。
  “少将军,有消息了。”
  “是谁?”
  “恕平。”
  顾衍瞳孔猛的一缩:“他还活着!”
  “没错,就是他,属下不会认错。”
  恕平,先太子李肃四侍卫之一。在河南赈灾后期,灾民暴/乱闯行宫时,为保护太子而死。
  顾衍神情冷肃:“将人看好了。还有,去备马车,接上齐敏,我们连夜回城。”
  说话间,顾衍脑中已经转了好几个弯儿,事情的发展,在情理之中,又似乎偏离了轨道……
  阿清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顾衍的床上。他顶着乱成鸡窝似的头呆愣了好半响,直到包进打了水进来。
  “少爷醒啦!”
  阿清挠了挠鸡窝头:“我不是跟阿衍哥哥在竹屋么?怎么……我这是在做梦么?”
  包进笑道:“少爷不知,昨夜里少将军就带少爷回来了。少爷喝多了酒,少将军吩咐奴才好好照看着。”
  “那他呢?”
  “少将军忙去了,哦对啦,少将军刚派人送了口信儿,说驸马爷那案子要结了,今儿在大理寺三司会审,若少爷想瞧个热闹,吃了早饭叫顾亭送您过去。”
  “三司会审。”阿清似乎还有些醉意,他揉了揉眉心,恍惚记得昨夜好像说到了郑国公府什么的,这么快凶手就抓到了?
  “小包子,快备饭,叫顾亭备车,我吃了饭马上就过去。”
  昨日驸马被杀,今日便抓到凶手,如此神速,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大理寺门前早早就被围的水泄不通。
  顾亭带着阿清绕道大理寺后门,转过巷口便瞧见顾衍一身白衣,挺拔如松,他双手负在身后,静静的伫立在门口。
  “我来晚了没有?”阿清下了马车急急问道。
  “刚刚好。”
  “那咱快进去吧。”
  “不急,还要再等一个人。”顾衍淡笑道。
  “还有谁啊?”
  “朕。”
  阿清听见声音猛一转头,见成康帝一身便装,身后跟着同样身穿便装的李总管。
  顾衍和阿清行了礼,便引着成康帝往大堂去。
  此次三司会审,乃是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共同审理。顾衍身为兵部侍郎,自然不好出现在堂中。
  是以,在正堂后面垂下帘子,帘后设桌椅,成康帝和顾衍几人便在此处旁听。
  季斐和李穆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只得挤在百姓堆儿里踮着脚往里瞧。当然还有各府前来打探消息的人,都混在人堆儿里等着。
  各部官员已经到位,虽然是在大理寺,但此案由刑部主审,大理寺卿也只坐在次位。
  而主审此案的官员,便是前不久才提拔为刑部侍郎的褚萧。
  按说,三司会审,刑部该由尚书出面,然成康帝却点名道姓要褚萧主审,这叫众人一时猜测不已,捉摸不定这个刚冒出头的褚大人在圣上心中是怎么个地位,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当然,这些人显然是想太多了。褚萧这人性子比石头还硬,想拍他的马屁,简直比登天还难。
  褚萧正襟危坐,一张脸正气凛然,惊堂木一拍,堂上堂下皆噤了声。
  “带人犯恕平。”
  阿清只觉这名字熟悉的很,就是一时想不起来。
  褚萧将一张画了押的供词示出,问道:“供词上所言,是否属实?”
  恕平点头称是。
  阿清小声问道:“这,什么时候审的?”
  顾衍答:“抓到人犯后连夜审的,全部供认不讳。”
  接下来,阿清便听到如下陈述。
  “净安师父和驸马陈恭,都是小人所杀。小人乃是废太子李肃四侍卫之一,五年前随废太子赈灾河南,监督押运粮食。运粮队抵达安城时遇阻,小人分派兵力清理官道,并遣运粮队其余人将粮草运回奉县粮仓。”
  “小人借勘察地形之由离了运粮队,集合几人前往安城大坝,并故意凿开大坝,引大水倒灌,淹了奉县粮仓。没想到,在凿大坝之时,被人发现,小人追杀途中,那人不慎跌落山坡,由于时间紧迫,只派了人往山坡去寻,若寻到了,直接灭口。”
  “其后,天晴路通,小人继续带队前行,与太子殿下在安城汇合。当时百姓已有暴/动迹象,太子殿下急于用粮。小人假传殿下之命,命底下官员将霉粮和好粮混在一起。百姓受灾,饥寒交迫,本就身体虚弱,吃了发霉米粥后,引发急症,不治而亡。”
  “在有心人煽动下,百姓开始了大规模的暴/乱。小人与其他三侍卫恐太子殿下出事,保护着殿下离开安城。小人故意落后一步,与暴/乱中假死。其后隐姓埋名,隐藏身份,悄悄潜回上京城。”
  后面的事儿,阿清大概都知道了。
  “怪不得当初大小官员口径一致,声称是太子殿下下的令,原来是这人假传口令,叫太子百口莫辩。”阿清不免有些忿忿:“太卑鄙了。”
  而成康帝和顾衍的脸色,却不是那么好。
  阿清不知道他们在忧心什么,只得识趣儿的闭了嘴。
  堂上审讯还在继续。
  褚萧问道:“你既是殿下近侍,为何要陷害殿下于不义?”
  “自然是……受人指使了。”
  “何人?”
  “河阳公主!”
  

  ☆、第 38 章

  恕平话音刚落,堂上堂下瞬间炸锅了。
  “怎么会呢,河阳公主可是皇后一手带大,与废太子一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河阳公主怎么会想到害太子呢?太子被废,于她有什么好处?”
  “是啊,这人胡诌的吧。”
  “肃静肃静!”褚萧拍了拍惊堂木,俯视跪在堂中的恕平:“且细细说来。”
  “河阳公主自幼养在皇后膝下,又常往东宫跑,小人作为殿下侍卫,一来二去,便与公主熟识。小人欣赏公主美貌,早就对公主情根深种。”
  “当年顾少将军拒婚,公主心灰意冷,到安华寺清修,却遭陈恭侮辱,为保公主名声,圣上下旨为公主赐婚。却不想,陈恭此人纵情声色犬马,公主苦劝不听。又有郑国公夫人打压公主,公主的日子惨不忍睹。”
  “公主四处找人求情,又遭拒绝,心灰意冷之下,找上了小人。小人曾劝说殿下为公主出面,敲打敲打陈恭,殿下严词拒绝。不久后,殿下赈灾河南,小人收到公主亲笔书信,信中言明,请小人想办法破坏殿下赈灾一事,事成之后,公主答应,与小人远走高飞。”
  “小人受公主迷惑,这才做了那些事儿,并在事成后,回京找上了公主。公主却道,局势紧张,暂不宜轻举妄动。小人便隐姓埋名,留在公主身边。”
  “这一留,便留了五年。直到万寿节,在宁武大街碰到了净安和尚。那时他随护国寺一众师父前往宫中,只匆匆一瞥。虽然时隔多年,他已落发为僧,但小人还是一眼就认出了。”
  “小人将此事告知公主,公主恐当年之事暴露,命小人除掉净安和尚。于是,在万寿节当日,小人故意露面,将净安和尚引出泰和殿,趁机下了毒。公主说,这毒特殊,中此毒后完全验不出中毒迹象。而且,公主说了,净安是和尚,死后尸身要火化,只要尸体烧成灰,就什么证据都没有了。”
  “小人去了护国寺,亲眼看着净安的尸体被火化,且事后打听了一番,得知宫里的消息乃是净安和尚死于心疾突发,这才放了心。不想,那日早朝,大人竟说净安和尚死于化心!”
  “公主得了消息,以为小人办事不力,与小人发生争吵,被偶然来公主房里的陈恭听了些去,我们不知陈恭是什么时候来的,不知他听了多少进去。公主只吩咐,此人不能留。”
  “是以,小人给陈恭下了烈性合欢散,使陈恭在醉心楼猝死。”
  阿清听完,觉得恕平所呈供词,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再想想河阳公主那性子,被逼到崩溃疯狂,这事儿也绝对是她能做的出来的。但这份供词未免有些,太过完美了。
  显然,顾衍和成康帝也是这样认为。只是恕平呈上来的证据,那封指使他破坏太子赈灾的书信,确实是河阳公主亲笔所写。而且,这人也的确在郑国公跪宫门后,去国公府偷取所谓的‘证据’,被顾衍的手下当场抓获。
  “小人这五年中,多次恳请公主随小人一起离开,不再涉足这些争斗,只是公主不听劝告。近两年,更是变本加厉,豢养男宠。每每想起在止云宫受苦的殿下,小人都懊悔不已。今次本打算为公主做完最后一件事,便离开上京。”
  “想不到,马失前蹄,暴露了身份。如此,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