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友-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惊帆,走!去高处!”苏晏不顾身后沈成君如何喊他,打马而过,反手抽出一支羽箭。
  他的长弓挂在马鞍上,苏晏还剑入鞘,被血染红了的手掌握住长弓。
  突厥营地倚靠一处高低,上去时遇到流矢阻拦,苏晏闪躲得狼狈不堪,眼中只有不远处挂在中军帐上的王旗。
  经过三日歇息和暗查,他们知道呼延图并未亲自领军,此次攻打雁门关的突厥主将姓阿史那,是一员老将,过去效忠过大王子,呼延图年纪不大却疑心很重,故而转门派他来——此前大王子一支被放逐的散军曾骚扰过云门关,他让阿史那来,也有借他引出大王子的意图。
  摸清这小子想什么之后,雁南度感叹道:“虎毒还不食子呢,他简直不弄死他哥不舒服。”
  沈成君却笑:“看来这呼延图在金陵快十年,别的没学会,把咱们朝廷内部勾心斗角那点心思模仿得惟妙惟肖。”
  不该在这时乱想的,苏晏摇了摇头,趴在惊帆上要躲开流矢,岂料肩胛骨那里突然一痛。苏晏“啊”地一声,摸到疼痛的地方,赫然是中了箭。只是那箭不知是距离太远还是射手发力不足,箭头都尚未完全没入皮肉。
  略一思忖,苏晏没有半分犹豫地拔了出来,然后松开护腕,将一块破布按在后背,用绑护腕的带子勒紧了伤处。这一系列动作牵动之前几处小伤,苏晏额上渗出冷汗,可他孤立无援,一定要独自坚持。
  苏晏在高地的陡坡之前勒马,他深吸一口气,手中捏着的羽箭搭上弓弦。
  目标是百丈开外高高悬挂的突厥王旗。
  破空声响起,苏晏连忙夹住马腹,脚蹬上的铁疙瘩划过惊帆,让它发出长长的嘶鸣,痛得反身往高地下面跑去。
  远处,突厥王旗缓慢随风落下,被卷入了军帐的大火中。
  他刚确认过的确是射落了,一抬眼,却见前方大约十几个突厥兵朝他而来。苏晏不言不语,估算了距离后将长弓挂回马鞍旁,重新抽出了剑。
  喊杀声一直持续到天蒙蒙亮,血流成河。
  苏晏带着一身血腥回到雁门关,在此接应的是靳逸。他一见苏晏眼几乎都被血污蒙住,心先慌了:“小侯爷,你没受伤吧?!”
  苏晏翻身下马:“后背中箭,小腿被砍伤,左手手腕脱了臼……不过我杀了二十个人。”
  他说这话时语气轻描淡写,靳逸瞪大了眼,刚要说什么,苏晏却单手提着长剑,一瘸一拐地朝中军帐而去。靳逸这才注意到苏晏的左手手腕几乎变了形,他连忙拍了把身边的士卒:“愣着干什么,找军医!”
  骁骑卫的军医平时不仅医人,军犬军马生了病也都归他管。长此以往,几个军医对各种类型的伤口和常人目不忍视的惨状已经麻木了,不论来的是什么玩意儿,不论伤患军衔高低,他们都用同一套手法蹂躏。
  军医检查过苏晏身上的伤,包扎完毕离开后,苏晏趴在床上,哼都哼不出来了。
  沈成君大马金刀地往他旁边一坐,开始发作:“能耐了?有出息了?能射王旗了?我看你下次运气好点遇不到我,可能直接就壮烈了!”
  苏晏有气无力地朝他笑笑:“王旗一落,他们那些人就慌了……”
  他说的是事实,王旗于突厥的象征至高无上,上面的太阳狼头分别是突厥王权与神权的代表,在可汗未曾亲临时,王旗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苏晏单枪匹马杀上高地,一箭射落王旗后,军中的突厥兵们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似的,几乎崩溃。
  苏晏满头冷汗,还得意地朝沈成君挑眼角:“你说这些人怎么这么迷信?做人还是要多读书,一面旗子都能成神。”
  沈成君:“……”
  他不太想拆台,这个连《春秋》都没看完的人有什么资格要别人多读书。
  骁骑卫说到做到,抵达雁门关的三日后便杀出关去,由一场夜袭开始,以三千人打退了突厥两万大军——其中有将近一半都折在了夜袭当晚的火光中,另一半被苏致亲自领着人追杀,路上黄沙漫天,突厥兵毫无准备,径直被迷了眼。
  天时地利,苏致一路把他们赶到了雁门关外五百里的地方,差点就杀去了王庭。
  这一仗看似漂亮,但对骁骑卫来说却是没捞到好。他们以少胜多固然了不起,但这场并不起眼的战役里,他们的主帅、平远侯苏致受了重伤。
  骁骑卫迅速撤回雁门关内,因为苏致在战场上不慎为突厥投石车波及,跌落马下。若非雁南度身手好,从地上迅速地把苏致捞了起来,他可能当场就被自己的战马踩死了。
  苏致被抬回来后,战报迅速传去了金陵。
  主帅受伤,可两国的梁子又结下了,呼延图绝不善罢甘休,派人一箭将战书钉在了雁门关的城楼上,扬言一个月后再来拜会。
  “大帅得回金陵,再不济得回洛阳,否则耽误最佳时机,两条腿就别想动了。”沈成君当机立断,开始写奏折。
  苏致不肯回,伤情却极度恶化,隔天就起不来身了。于是雁南度和苏晏商量后,一个手刀放倒了主帅,又下了点他所说的“昆仑秘药”,包大帅路上睡个好觉。等苏致醒转时,他已经被一辆马车拖到了徐州。
  怀中一张字条,是沈成君和本人严重不符的娟秀字体:“金印虎符我做主,留给了阿晏。”
  从自己父亲手中“夺”了军权的苏晏并不开心,他养好了伤,然后被迫开始研究阿史那的所谓战术。他担心突厥随时进攻,于是彻夜不敢睡觉,白日和雁南度过招,夜里与沈成君、靳逸在沙盘上对战。
  他不曾想过,接过苏致的衣钵竟是这么仓促而稀里糊涂。但容不得苏晏多想,事实已经摆在了他面前,曾经他以为遥不可及的担子沉甸甸地压在了尚且不成熟的肩膀上。
  这一次再不是闹着玩,也不再是个形式了。
  与此同时,开春后的金陵收到了第二个好消息。
  清光郡的水利工事修筑完毕,名曰东华堰,疏通黄河诸多支流。东阳城外河道错综复杂,一座人工的分水堰修筑在了汴水与黄河的交汇处,人为地分流,使得东阳城以下的大片区域免受每年洪灾。
  回到金陵后,韩广官升三级被封为工部尚书,而在萧演打算借机封王的时候,萧启琛却拒绝了。他好似全然不为这事似的,躲回承岚殿,谁来都不见。萧演没打算强求他,既然他不要王侯爵位,自己也不勉强。
  萧启琛在承岚殿睡足了两天一夜,骨头都差点泡软,才下地走走。他谁也不去看望,绿衣跟在旁边,又是心疼又是欣慰。
  “殿下瘦了,但却长高了许多,容华娘娘在天上看到定会高兴的。”她给萧启琛沏了一壶茶,绕到他身后帮他捏肩,“说起来,殿下年纪不小了,前些日子皇后娘娘派人来问奴婢,殿下可有喜欢的丫头?娘娘说殿下也到了知人事的时候。”
  萧启琛翻书的动作一停,抬眼道:“我不需要。”
  绿衣俏皮道:“殿下害什么羞?”
  萧启琛索性把书放下了,认真地看着她,道:“我真的不需要,那些事不用别人教,现下我也不愿意去想。皇后若是问起,绿衣姐姐你就照这么说吧,反正她看我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绿衣“哦”了声,问道:“殿下为何不肯封王呢?小时候不是老想着,等封王了便能自由些,若是及冠之年得了封地,从此就可以远离台城,悠游四海?”
  “那是小时候。”萧启琛当着她不避讳,稍微思考,道,“我现在有更想要的东西。封了王,就算做被交代了,那这样波澜不惊的……就没变数了。”
  绿衣似懂非懂地点头,继续替他按肩,说些萧启琛离开金陵的这几个月发生的事给他听:“殿下,昨儿翠玉姑姑去了御膳厅,陛下给楚王妃御赐了几样菜。王妃那是头胎,听说有些凶险,专程喊御医去了王府候着,估摸等到五月份就要生了。”
  “啊,平哥哥要当爹了,他一定很开心。”
  “是呀——还有呢,平远侯府那个少夫人,好似也有喜了,那日几位诰命夫人入宫给皇后请安时,侯爷夫人满脸都是欣喜,算算日子,好似是阿晏……小侯爷出征前就有了。”
  萧启琛的眼皮微微一抬,不着痕迹地遮掩了自己的难堪,平淡道:“你这话说得好似怀疑绒娘的孩子不是阿晏的一样。”
  绿衣嬉皮笑脸:“奴婢听旁人说的,这不是觉得太凑巧嘛!”
  她以为照萧启琛的性子,定要开几句玩笑。哪知萧启琛不发一言,只噙着一抹疏离的笑意,眼珠在天光下宛如浅色的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