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七步成湿-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荀彧说完的几日后,传来刘备全军溃败,仓皇逃亡河北的消息。
  满城百姓心中略安。
  春二月,袁绍分兵白马,亲自领兵至黎阳,将渡黄河。四月,曹操佯攻袁绍背后,以轻兵偷袭白马,斩杀袁绍武将颜良。袁绍大怒追击,曹操又斩杀武将文丑,生擒多人。后曹操还兵官渡,袁绍军进保守阳武。
  首战告捷!许昌百姓们亲友相拥,喜极而泣。
  曹府中连日来的压抑似乎也去了几分,曹植觉得卞氏笑容都多了。
  杨修自那日表态支持曹植争夺世子,又恢复以往傲慢态度,不见任何端倪,仿佛那般情形其实不过曹植臆想。
  只是这些日子常与他讨论前线战事——与其说讨论,不如是小孩单方面提问,他单方面解说。
  事实上,如若可以曹植也不想整日想问题来询问杨修。但自从上一次后荀彧总会考他们,他既不能说太多,又不能不说,只好将主意打到杨修身上了。
  此刻曹植便半真半假提问道:“前次先生教导学生说,战事必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我军首战大获全胜,为何不一鼓作气攻取武阳,反而与袁绍大军相持不下呢?”
  杨修已懒得探究小鬼是否真的不知。他闭眸抚琴,似沉溺于琴声之中,良久才轻轻吐出两字:“粮草。”
  曹植深思片刻,欣然道:“不错,我军粮草不足,而袁绍粮草充沛。若待我军粮尽,袁军转而攻来,我方唯有溃败。”他顿了顿,复而问到:“那先生可有破解之法?”
  琴音铮铮,清冷肃杀:“毁其粮车,断其粮,贼可擒也。”
  曹植抚掌叹道:“听先生一席话,学生胜读十年书。”
  他的尾音一落,琴音渐息。
  杨修睁开眼。他的眼眸幽暗且深邃,覆着令人不敢直视的深渊。但是小孩与他对视,眸子说不出的天真纯洁。他便笑了笑。
  他将琴置于案几之上,摆出一张琴谱,满意见得小孩有些困惑的表情:“我方才所弹之曲,你可还记得?”
  曹植心中危机感骤升,抽了抽嘴角:“……不记得了。”
  杨修道:“不记得啊,也没关系。”
  “先生……?”
  “四公子如此天资聪颖,想来小小一曲定难不住你。我便给你三天时间——三日后,我要听到完整的曲子。”
  “……可是先生,我根本没学过琴啊!”
  杨修轻描淡写挑了挑眉:“我方才不是教过你了么?”
  曹植瞠目结舌。
  ——他方才教导个毛啊,这货之前难道不是在自弹自娱自乐么?
  ——报复啊,绝对是赤口口的报复!
  便在曹植苦哈哈地抱着长琴去找二哥时,江东也发生一事,震动四方。
  ——孙策听闻曹操与袁绍相持不下,乃谋划袭击许昌。此计尚未发动,为刺客所杀。
  江东始乱。
  


☆、如此大捷

  孙策是怎样的人呢?
  这个群雄割据的年代,能人辈出。杨修这些日子几乎将所英雄人物俱分析了遍。从各人发迹至于败亡,以性格为出发点,深入浅出详细将他们剖析开来。
  孙策也不例外。
  曹植一边听着一边感叹,杨修不去当心理学家当真是浪费啊。
  “孙策此人据于江东,表面上看不过继承其父孙坚基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所继承自孙坚的,并无寸土尺地,只不过是旧部官兵一千多入而已。”
  “孙策上位时,方十八,如今不过二十六。孙策为人忠义孝廉,为江东招揽了大批贤才,其中最应注意的当为周瑜;孙策自身更是骁勇善战,短短八年时间,从一千多人发展至占会稽、吴、丹杨、豫章、庐陵五郡及江北庐江郡之势,乃当之无愧的少年英杰。”
  当时杨修说到这,略带钦佩的表情敛了下去,眼中又有了若有似无的鄙薄。
  “然孙策虽强盛,江东情形却不乐观。江东人势混杂,山区军民多受强宗豪帅所控,不受孙策征调;土著豪杰、因避兵祸而渡江南下之士皆作壁上观,不敢轻易跟随孙策。”
  “是以孙策骤亡,孙策麾下庐江太守李术便不肯事权而亡叛,原打算投靠孙策的士大夫们也多有归家之意,孙家中人更有投靠曹公之意。”
  “此所谓树倒猢狲散,不可不哀矣。”
  这个时候,任何人举兵对付孙家中人,江东也不过囊中之物。
  ——可惜的是,曹军与袁军僵持于官渡,刘备自身难保,这么一块肥肉,一时之间居然无人能啃得动。
  曹植闻言,心中也有些感叹。倘若献帝密谋成功曹操身亡,那么无论继承人是否是曹丕,营中决计有人不服而散。届时父亲打下的基业,是否也会随之消失于历史长河?
  杨修见他深思,继续道:“话虽这么说,事实上江东情况也不至于太糟。孙策死前举胞弟孙权继承遗志,而据我所知,孙权年少而有谋略,不在孙策之下。”
  “孙权?”
  “不错。江东子弟人才多。也不知你十九岁时,比之孙权又当如何啊。”
  不管孙权继承江东之后如何作为,曹袁两军相争已至关键阶段。
  曹彰随父亲去了战场,曹冲尚不懂太多,曹植与曹丕便时常跟着荀彧了解战况。包括曹操忧心粮草不足,欲班师回许昌之事。
  荀彧便将此事考校曹丕曹植,问他们当如何是好。
  曹丕道:“粮草自古是决定僵持战的重要条件,如今我方困乏,袁方却粮草充足,兼之父亲据守官渡时间越久,军心愈发不稳。是以丕以为,我军当归矣。”
  荀彧皱眉愈盛。
  良久,他才缓缓道:“四公子呢?”
  荀彧作为曹军大后方总领,对财政的掌握自然不是他们可比的。荀彧虽这么问他,心中却也是有定论的。而这个定论,曹植并不认为会同曹丕一样。
  曹植便仰头看着荀彧,认真道:“荀大人认为如何,植便认为如何。”
  曹丕愣了愣,噗哧一声笑了出来。他弹了弹小孩鼻子,愉悦看小孩捂鼻委屈模样:“小鬼头!”
  荀彧也怔了瞬间,而后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当下休书一封:“袁绍集兵于官渡,欲与公一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此乃出奇制胜之机,万不可坐失。”
  信送出后,他反而抚须叹气起来。
  他可以预料到曹操收信之后信心百增之情形,但无论我方信心几许,粮草终究是大问题。
  这场战事至九月时,袁绍合战不利,颇受挫折。但曹军方面,却似已至粮尽的绝望场面。
  而许昌百姓困于役赋,甚至有饥民饿死路旁。荀彧开始还能施粥安抚,到后来粮食实在供应不了这么多人了,也唯有无奈叹息。
  此番状况之下,吃不饱的人们开始持铁棍等器具,反抗朝廷。
  最为严重的一次,乃是曹植与曹丕走在路上,竟被十多人围住。曹丕为保护弟弟,额角更被砸的鲜血淋漓。
  卞氏请来大夫为曹丕包扎后,曹丕一怒之下打翻了药碗:“父亲为生死存亡决战官渡,他们却如此闹腾,难道他们不怕士兵们饿死后,袁绍再乘机攻破许昌么?”
  曹植瞧着少年难以自控的暴躁,面不改色命人再去熬药。
  事实上曹操留下些兵马,命曹丕守许昌时他已料到此番状况。他们父亲要兄长做的,其实也不过稳住二字。可惜曹丕不过十四岁少年,此前几乎全靠荀彧一人。
  待曹丕发泄片刻,曹植才安抚道:“如今战事僵持,又缺少粮草,百姓怕其实很正常。不但他们怕,其实我也很怕。”
  曹丕不语。
  曹植再道:“人们难忍饥饿,荀大人虽镇压了一部分反抗的人,明日到底还要拿出粮食来施粥。”
  曹丕深吸一口气:“施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且不说我许昌如今根本无粮,哪怕有,也该先供父亲!”
  曹植皱眉。半晌,才缓缓道:“但许昌是我们的根,许昌若是乱了,岂非大树根底溃烂了么。哪怕上方枝叶如何旺盛,这棵树已经死了。”
  曹丕面上虽还有余怒,到底冷静下来了:“但我们根本无粮,粥从何来?”
  曹植思索片刻,斟酌道:“其实,昨日我听先生说……如今虽非干旱时代,却因战乱导致许昌粮价高居千钱。但在荆州、江东,都不过三百钱一石。我们可以上表献帝,向刘表、孙权征收。”
  曹丕闻之,颓然坐倒叹息:“那两人定要用各种理由推脱!”
  曹植笑道:“不错,但这是明面上。暗地里,我们可以借他人之手购买一批粮食。”
  “……钱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