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神断-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叔赵婶都是和善人,知道了银子的来处,又听说还要在渡口盖饭铺,知道他们有余钱,这才把银子收了。
  “以前清彦不爱说话,到底心里有主意,我看在渡口开饭铺就很好。”赵婶拉着穆清彦进屋,又热情的给倒了一碗糖水,从屋里取出一封信,笑说道:“清彦啊,河子写了信回来,你给婶儿念念。”
  赵河就是赵家二儿子,在外跑镖,写信回来都是找穆清彦念信。
  寻常农家人哪里念得起书,也就穆清彦特殊,穆家其他人都是穆清彦教的,多多少少识些字。当初穆林能够顺利当捕快,跟他识字有很大关系,捕快们都是底层出身,五大三粗,识字是稀罕事。
  以前穆婉想让穆林去做账房,但穆林对算术不行,很多字会认不会写,只能作罢。
  赵河的信也是找人代写的,不长。
  信中一如往常,写他又跑了几趟镖,去了哪些地方,又问赵叔赵婶身体好不好,说给他们带了什么东西,又说今年忙,年底才会回家。
  赵婶又高兴又忧愁:“这孩子,去年过年就没回来,催他也不当回事。他都十九了,再不娶媳妇,好姑娘都被别人挑完了,我看他以后不急!”
  赵婶说这话时看了穆林一眼,可惜穆林正跟赵叔说话,根本没注意。
  穆清彦福至心灵,立刻明白赵婶是相中穆婉了。
  以前赵河还没离开的时候,跟穆婉就很好,有那么点儿苗头。穆婉对亲事不热衷,除了家境原因,只怕也有赵河的影响。按照世俗的条件来看,赵家父母好相处,赵河也是上进青年,两家结亲算是亲上做亲,但是,谁知赵河要在外面闯荡多久?闯的多了,见的多了,就怕心也多了。
  穆清彦觉得,还是看穆婉自己,在穆家,没人会逼着她嫁谁。
  从赵家出来,又去了胡家和王家,这两家都借了二两。
  这两家地少劳力多,通常都在城里找活儿干,穆林顺带说了请工的事儿,两家都乐意。胡家兄弟俩、王家大哥,又说去请刘家和李家的两人,如此就够数了,约定明儿一早去渡口看地方,备好材料就开工。


第331章 尘埃落定
  众人都以为皇帝已是性命垂危,召见大臣要不了太多时间,然而出乎意料。一刻钟、两刻钟……寝宫内没有声音传出,外面虽站满了人,也同样寂静。
  时间一长,众人有了分析猜测思的精力,品出不对劲来。
  旁人都猜测着皇位的最终归属。
  惠妃母子却是冷汗湿背,不详预感越来越浓。
  惠妃到底年纪大了,再精于保养,也是六十余岁的人。近来朝局多变化,她为了后宫局面,为了贤郡王,耗费不少心思,今夜又频出变故,心神紧绷,当负担到一定程度,她的身体就扛不住了。
  “老五……”惠妃身子一晃,只觉胸闷气短,眼前发花。
  “母妃!”贤郡王大惊。
  禁军统领孟河见状,忙道:“惠妃娘娘若身体不适,可先回寝宫歇息。”
  惠妃摆手,命贴身宫女送丸药来。
  眼下这种时候,她怎么能离开?便是离开也无心休息。
  孟河见了,也没太过劝导,只是将侧殿打开,请后妃与皇子朝臣们入内坐,又有宫人奉茶。男女有别,何况是皇帝的女人,自然不能同居一室。贤郡王不能跟惠妃在一处,分别前,母子俩又交换了神色,都是劝说对方静心等候的意思。
  如今不等也不行啊。
  殿内坐满了人,但无人交谈。
  有一刻钟,皇帝寝宫的门依旧未开,半点声息也无。
  有人沉不住,开始焦躁,频频朝外望。
  “孟河不见了。”怡郡王坐在肃亲王旁边,突然低声说了一句。
  肃亲王一直想着心事,倒没留心,听了这话,忙朝外看。其他人也听见了,甚至有人更早就发现,但都没多想。这会儿走到门口张望,守卫的禁军还在,但是统领孟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名副统领。
  按理,孟河不该擅离。
  肃亲王想到今夜齐齐而来的三个神捕司少主,那会儿跟着辅政大臣一起进了寝宫。当时不觉得,可细想来,完全没必要全都进去。甚至,他在猜测,那三人究竟是否还在寝宫,会不会和孟河一样离开了?
  今晚的事情太不对劲了,肃亲王也难免浮躁。
  他看了眼贤郡王,对方脸色实在难看,眼神中的阴郁几乎溢出来。
  正在这时,安静的夜色起了变化,远处有什么杂乱的声响传来。寻声去望,似乎是宫外发生了什么,夜黑中有火光闪烁。
  “出什么事了?”所有人都听见了动静,心头乱跳。
  贤郡王更是如此。
  他想吩咐人去查看,但不论是谁,根本出不去,哪怕是他们这些皇子也不允许走动。
  半个时辰,声音渐歇。
  对于乾清宫等待的众人来说,好似过了漫长的一年。
  终于,乾清宫门外又有了动静。
  一乘蓝绸软轿,在这些权贵们眼中,十分低调。然而此刻无人敢轻视,在皇宫内不准骑马乘轿,唯有两个人例外,一是太后,一是皇帝。太后早已故去多年,皇帝却在乾清宫,且遇刺……
  想法一顿,所有人面色惊愕。
  皇帝、当真遇刺了么?当真在寝宫?
  他们并未亲眼目睹,只是听了禁军统领的话,看到神捕司拖出的刺客而已。早先入了寝宫的四位大臣和宗令,迟迟没有出来,那么,眼下这乘轿子内的人……
  再看护轿的人,清一色神捕司,封停温明玉皆在。
  轿子落地,所有人屏息凝视。
  当轿帘掀开,看到坐在里面的人,众人面色恍然,不由自主尽皆跪倒。
  轿中人的容貌隐在阴影之中,但一身明黄龙袍不可忽视。当他从轿子里出来,尽管面上气色不好,又带着病容消瘦,可天家威仪不损,正是当今皇帝。所有人都以为皇帝在乾清宫养病,以为他遇刺性命垂危,谁知皇帝竟不在乾清宫,甚至可能根本不在宫内。
  惠妃看到这一幕,眼前一黑,软倒在地。
  “娘娘!”宫女惊呼一声,又不敢乱做主张,只望向皇上。
  皇帝只是淡淡瞟了一眼,没任何吩咐。
  另一边,贤郡王满头冷汗,险些跪立不稳。
  毕竟眼前这一幕,根本不在预想之中,太出乎意料了。再想到之前宫外传来的动静,他心里有了可怕的猜想,顿时满心绝望,绝望到了尽头,又生出浓浓的悲哀和愤懑。
  早有宫人抬来座椅,皇帝便坐在寝宫门前。
  又是一阵脚步响,宫门外行来一队禁军侍卫,拖拽着几个人。这些人身上并没什么伤势,但个个瘫软,面若白纸,身上带着失禁后的尿骚味。
  “李福!”有人惊呼。
  在场的人不是后妃,便是朝臣皇亲,李福又是惠妃宫中首领太监,多少打过照面,谁不认识。再看其他几人,哪怕叫不出名字,也都面熟,一样都是惠妃宫里的。
  封停出身向前,道:“启禀皇上,李福等人供认,一切行动都是惠妃指使。今夜放火烧皇子所只是声东击西,他们料准皇上重视二十九皇子,必要派人查看,便于半路截杀杜梁,易容后,乘机靠近皇上,以图刺杀。”
  众人倒吸口凉气。
  对于惠妃母子的野心,在场之人都知晓。实际说来,生于皇家,谁能没份野望,只没料到惠妃母子敢行刺,还是以二十九皇子为饵,着实手段狠辣。
  惠妃在一开始震惊惶恐后,面色逐渐平静,哪怕眼下阴谋败露,她也丝毫未曾抬头。
  相较于惠妃,贤郡王在发抖,想辩驳,却无法出声。
  温明玉又道:“经查证,庄郡王一案,幕后主使是贤郡王幕僚蔡骏驰。从蔡骏驰城外别院抓到两人,二人已吐口,真假刘升是蔡骏驰计划中重要一环,用以嫁祸肃亲王。”
  众人目光从惠妃身上,转移到贤郡王身上。
  又听封停道:“皇后中毒,最后查证,亦是指向贤郡王府。贤郡王府二等管事黄元,收拢外膳房郝成光,由郝成光带入毒、药,当计划完成,又将小太监灭口。黄元正是听令蔡骏驰办事。皇后宫中养花的两批宫女调动,有惠妃娘娘暗中的手笔。”
  正是宫女更换过,才使得宫女没有毒发,也错失了尽早发现花中有毒的真相。
  这时众人看向惠妃母子的眼神,已是惊恐。
  做一件事就不得了,眼下这对母子居然一次比一次狠辣,又毒害庄郡王、皇后,又刺杀皇帝,简直令人不寒而栗。自古来皇位之争十分残酷,兄弟相残、父子相杀并不少,但每每发生都会遭人唾弃、遗臭万年,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