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纪律委员会的紧急通知:一小时后全体紧急集中,部署工作会议。
一定和今早的行动有关——明若星没有犹豫,立刻动身赶往本部。
——
与公寓相距不远,亚人安全事务局本部同样坐落在城市东郊,是一座面积广阔的封闭式大院。尽管门口没有挂牌,但前后大门均有警卫站岗,还有哨兵围绕着院墙巡逻,不知情的人一般都会认为是某个政府机构或者军事单位。
明若星将车辆停进地下车库,直接坐电梯上到五楼——这一层是纪律委员会的办公区域。也是大院里其他人最不想要踏足的秘境。
大会议室里,人员已经基本就位。大家闲聊了几句,一致认为紧急会议与凌晨的突袭行动有关。
两点整,正副主任到场。没有铺垫,直接切入正题。
“诸位,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从昨晚到今天凌晨,我方在K市进行了一次突击行动。重创了极端组织‘喀迈拉’。缴获了大量该组织的内部资料、人员名单和实验室数据。俘虏了若干名组织成员。目前,前方小组还在进行收尾盘查工作,预计24小时之内,第一批次的有关资料就会传回到本部。接下来,就是诸位大显身手的机会了。”
明若星立刻明白了这场会议的主旨——“喀迈拉”的情报渗透一直都是当局的心腹之患,如今中国分部老巢被毁、元气大伤,正好趁机对亚安局、乃至整个亚人政府机构的内鬼进行一次大规模清缴。
台上的讲话还在继续,明若星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吴非如约发来的消息。
「第一行动组组长那伽,为了追回重要情报,在行动中失踪,目前下落不明。」
勉强算是有些心理准备,可明若星还是像被人照着太阳穴擂了一拳,脑袋里嗡嗡作响。
行动结束已近十二个小时,如果现在仍旧下落不明,那恐怕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在爆炸中身亡,或是被坍塌的废墟掩埋。
其二,主动或者被动地被“喀迈拉”组织的人带走了。
明若星做了几个深呼吸,回复吴非一个“谢谢”,然后继续关注现场的会议。
主任已经解释完了工作重点,又换成副主任具体部署接下来的任务和轮班方式。等到上司们发言完毕,允许自由提问,明若星立刻询问是否需要去现场勘查。得到的回答却是否定的——通讯情报处和科学研究所的同事已经在前方搜集证物。纪律委员会的工作则是在后方分析证据、击溃犯罪分子的心理防线,迅速摸清内鬼信息,不留漏网之鱼。
会议后,整个纪律委员会暂时被划分成了三个小组:A组负责与通讯情报处合作,监督各种资料的复原和分析工作;B组负责对俘获的组织成员进行侦讯。如果说这两组相当于大脑的左右半脑,那么C组虽然只有四人,却是起到沟通作用的“胼胝体”。
更确切地说,C组的任务是全天候掌握AB两组的工作动态和情报交换,将双方取得的成果进行对照分析,及时将重大成果通报给有关各方。
可以说,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四位C组情报分析官将会是亚安局内部的核心人物。因此人选也是慎之又慎——明若星是四人之中最年轻的,至于入选理由倒也简单:他的兄长是亚安局高层,父亲又是亚人自治政府的司法部长。他背景清白,个人能力也很突出,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次的任务圆满完成,还能顺理成章地给予晋升。
当晚八点,第一批重要数据被成功恢复,释读工作随即展开。一整夜的忙碌之后,经过分类、提炼和分析的内容被整理成为文档,在上午九点准时送到了高层晨会的现场。
这时的明若星已经工作超过19个小时,完成交班手续后,他终于获得了喘息的时间。
拖着沉重的脚步下楼取车,缓慢开回公寓。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打开了五楼的那扇房门。
比平常放饭的钟点晚了一个多小时,白猫已经在玄关等待。明若星为它倒好粮食换好水,蹲在一旁抚摸它柔软的背毛。
“傻猫,你家主人出大事了,知不知道?”
白猫歪歪脑袋,只顾着把干粮咬得咯吱直响。明若星叹了口气,转身走回客厅,在沙发上靠下了。
同事群里早就恢复了平静——昨天下午,局里下达了统一的封口令,禁止对伤亡人数做过多的揣测和讨论。而明若星也遵守了与吴非的约定,不再与任何人提起那伽的事。
但沉默是没有办法化解不安的。
趁着自己还不算太困,明若星再次发送消息到了兄长的手机。这次回复来得很快,从语气上来看,做出回答的应该是明若辰本人。
“急也没用,一有确切消息我会通知你。现在,安心做好你的分内事。”
还能期待什么样的回答呢?明若星将手机丢到一旁,顺势在沙发上躺倒下来,默许倦意汹涌而来,从眼皮开始压住了他的整个身体。
——
明若星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工作起来忘我投入。对他来说,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从不算坏事——至少能够占用大量的闲暇时间,让他没有精力再去做无边无际的揣测。
时钟又转过了一圈,次日早晨十点左右,兄长明若辰发来一条短讯息,简述了那伽的具体情况。
突袭行动当晚,按照原定计划,那伽带领一队队员乘坐武装直升机从27层高的大楼顶上速降至17楼平台。在三小队的火力掩护下,穿过空中廊桥前往另一幢废弃的大楼,营救关押在那里的十一名人质。
这项任务推进得十分顺利。在他们的护送下,人质很快就从17楼平台起吊回到直升机上。紧接着,负责拿下组织实验室的两个小队在地下一层遭遇顽抗,一小队受命前往支援。
很难说清楚当时的局势是如何变化的。总之,当那伽小队顺利抵达实验室时,这里已经成为了喀迈拉匪徒负隅顽抗的最后据点。而他们的手里还握有最后一项重要“筹码”——实验室里的数据资料。
最近几年来,喀迈拉中国分部进行了很多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实验对象往往是被无辜绑架的平民甚至被俘警员。五年来,八成以上的实验对象已经死亡,余下的也患有程度不等的残疾。唯有拿到实验室里的相关数据,才能了解实验的具体内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与康复治疗。
双方在实验室交火。相较于匪徒的肆无忌惮,全副武装的安全警察们反倒显得束手束脚。基于对大厦内部结构的研究,指挥部很快制定了新的方案——通过新风系统绕过实验室区域,潜入敌人后方进行包抄打击。
通风管道突入也算是一项基本战术,对于身手矫健胜过常人百倍的亚人警察而言,并没有任何难度。戴上防毒面具的那伽等人穿过灰尘厚重的狭窄通道,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向下方投出烟雾弹和催泪瓦斯。
滚滚烟雾很快在室内弥漫,视野里瞬间只剩下浓艳的橘红色。那伽等人的头盔上都装有热成像仪,烟雾弹对他们不起作用。这支七人小队成功地在敌人后方撕出一道裂口,像尖刀楔入了实验室中心地带。
与此同时,前方的正面战线也开始成功推进——随着匪徒火力的不断后撤,安全警察很快就攻占了实验室的各个部分。
眼看胜利在望,这个时候爆炸发生了。
根据事先获得的情报,喀迈拉的确在实验室的某些区域藏匿了少量C4炸弹,用以销毁实验数据。所以早在布置战术时,行动组就制定出了万全的避险策略,确保无人伤亡。
而真正让人意想不到的大爆炸,发生在实验室后方。
第7章 照顾好我的猫
那是一场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剧烈爆炸——意图不明,似乎也并不符合常理。
根据距离爆炸点最近的突击队员回忆,当时他们正准备从B9区域赶往B5与大部队汇合。那伽首先注意到B7西侧的休息室内有些异常。检查后发现,这里的一堵墙体被安装了炸药。那伽命令其他人迅速离开,继续向B5前进。自己则与另一名队员留在安全区域观察。
差不多就在一分钟后,爆炸发生了。
直到大部队清缴了负隅顽抗的匪徒,推进到爆炸地点,这才大致搞清楚了状况——这里原本是实验室的休息区。匪徒在墙体上炸出了一个两平方米左右的大洞。洞外不是夯实的混凝土,而是另一个巨大幽邃的地下空间。
众人打开夜视仪器进入地下空间,发现这是一段被废弃的人防工事。循着地面上残留的战术荧光棒,他们陆续发现了几具匪徒的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