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_梦溪石-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节庆,平日里很少出门的大家闺秀也在家人陪同下出来赏灯。
    游人如织,接踵摩肩,盛况可想而知。
    赵暖惊叹道:“不愧是天子脚下,跟这一比,长乐简直就上不了台面啊!”
    在赵肃听到这句话的片刻之后,他回过头,无奈地发现自己跟另外两个人已经走散了。
    幸好不是大热天,三个人也都是大老爷们,不担心被人拐走。
    赵肃顶着一张被寒风吹得快僵掉的脸默默吐槽,一边随着人潮的方向漫无目的地逛着。
    “你这个怎么卖?”
    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偏生问话的语调又显得老成,让人忍不住发笑。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说两个问题——
    1、明代嫡庶之分
    明朝嫡庶之分是很鲜明的。
    虽然律法上说“嫡庶无别,诸子均分”,但说是一回事,具体实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现代法律还禁止重婚呢,但实际上包二奶的又哪里少了,只因为没有领结婚证,就不触犯法律了?
    别的不提,就拿明朝庶子考中进士的比例来说。
    嘉靖35年,进士共305人,其中庶子才19人。
    嘉靖41年,进士共299人,其中庶子24人。
    万历8年,进士共302人,其中庶子19人。
    这个差别巨大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嫡子和庶子的受教育环境与待遇是有很大差别的。
    连朝廷藩王继承,也是嫡子优先,没有嫡子,才轮到庶子。
    在士人阶层,如果你是庶出的,那么很有可能会娶到一个庶出的女子,别人看你的眼光也会跟嫡子不一样。
    作为主角,赵肃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成长出来的。
    写文的时候,我只是尽量做到贴靠历史,但不是全无破绽,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不过有人说我的文是棒子剧,这帽子扣得太大了,恕不接受。
    要知道古代朝鲜李氏王朝的一切制度基本也是抄明朝的。
    2、关于赵肃会不会娶老婆的问题,我现在已经有了安排,尽量看起来更加合理,又不会觉得膈应,至于啥安排,先不透露,要相信俺,嘿嘿。
    
    第15章
    
    “承蒙惠顾,三文钱一根!”
    “这个颜色太老,最多只值一文钱!”
    “我这摊子是小本经营,恕不还价!”
    “我手上这根,明明比其它的都小,怎么就要三文钱了!”
    “这位小公子,我看您衣着华贵,不至于连两文钱也给不起吧?咱做点生意也不容易啊!”
    “一定要三文钱?”
    “是的!”
    “那我买二十根,给你二十文好了!”
    “啊?”
    谁家小孩这么有才啊?
    赵肃听得喷饭,抬眼一瞧。
    一个粉雕玉琢,裹着雪狐裘的小娃娃,正一板一眼地跟小贩谈论价格。
    谈论的对象是……
    二十根糖葫芦。
    偏生那小孩儿神情特认真,瞅得糖葫芦小贩压力很大。
    “我说小公子,您就别作弄我了,你,这……”
    看在对方打扮华贵的份上,指不定有大人在附近,小贩没敢发火,只是哭丧着脸。
    “一文钱一根,二十根,是二十文喔!”
    小孩儿严肃道,可惜闪闪发光的眼睛出卖了他,视线黏在糖葫芦上,只差没流口水了。
    白白嫩嫩的脸蛋被寒风刮得染上一层红霞,越发衬得玉雪可爱。
    小贩想了想,忍痛道:“算了,一根两文卖你好了!”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他欢天喜地说:“那我要一根!”
    小贩瞪大眼:“你不是说要二十根吗?”
    小孩儿无辜道:“我一个人吃一根就够了,为什么要二十根?”
    小贩嘴角抽搐,面容扭曲。
    那头朱翊钧兴高采烈地摸遍身上,赫然发现自己临出门前母亲亲手挂在他身上的小荷包不见了。
    眼看小贩的脸越来越黑,小孩儿也泫然欲泣,赵肃终于伸出援手。
    “三文钱,我买一根。”
    “好嘞!”小贩笑颜逐开。
    赵肃接过糖葫芦,递给小娃儿,顺道捏了捏粉嫩的豆腐脸。
    朱翊钧瞅着红彤彤的糖葫芦,也顾不上这人的无礼,张嘴就是一口。
    “好吃么?”他抬起头,那个帮自己付了帐,长得很好看的书生正笑睇着他。
    冯大伴说过外面的人都是庶民,不用和他们说话的。
    于是朱翊钧没理他,继续埋头啃糖葫芦。
    “你叫什么名字,你家大人呢?”
    不理他。
    “要不要我送你回家?”
    咔嘣,咔嘣,酸酸甜甜真好吃……继续不理他。
    赵肃越发想逗他:“不理我啊?京城虽然是天子脚下,还是有许多人牙子的,尤其像你这样白白嫩嫩的小孩子,一般会被卖到山沟沟里煮了吃。”
    朱翊钧终于有点害怕了,他虽然聪明伶俐,却毕竟才四岁,平日也不常出门,今天好不容易出来一次,结果因为自己贪玩乱钻,被人流一冲,就跟冯保他们走散了。
    “我要回家!”他扁扁嘴。
    赵肃扑哧笑了,弯腰抱起他:“你家在哪儿,我送你回去。”
    回答他的是朱翊钧咕咕叫的肚子。
    小孩儿对上赵肃带笑的眸子,凶巴巴道:“不准笑!”
    他本想从对方身上挣扎下来,可小胖腿早就酸得不行,象征性地扭一扭,也就任由别人抱着了。
    “好好,不笑,”赵肃觉得这娃儿真是好玩极了,简直比当年的小元殊还好玩。“要不要去吃馄饨?很香的哟。”
    “要!”一听有吃的,朱翊钧小朋友立马两眼放光。
    赵肃带着他在附近的馄饨摊子坐下,要了两碗馄饨,见小孩儿狼吞虎咽,忍不住摸摸他的头:“慢点儿吃,没人和你抢。”
    “户滚摸额头(不准摸我头)!”朱翊钧喊得很有气势,可惜饿得狠了,色厉内荏。
    赵肃笑眯眯当没听见:“你一个人跑出来的?没大人跟着吗?”
    “走散了!”小孩儿吃饱喝足,小舌头舔舔嘴唇,又摸摸肚皮,打了个饱嗝,像只餍足的猫咪。“你送我回去,我让他们赏你!”
    “赏我什么?”赵肃饶有兴致。
    朱翊钧认真想了一圈,发现自己家还真没什么东西可以赏给别人的,气势不由低了一半:“我回家问父亲去……”
    赵肃随口开着玩笑:“随便赏点金银财宝就好了。”
    “你是读书人吗?”
    “是啊,怎么?”
    朱翊钧瞪大眼:“爹爹的老师说过,爱钱的读书人都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赵肃有点意外,他本以为这小孩儿只是出身优渥,但现在看来,兴许是官宦人家了。
    “你家在哪儿?”
    “我不记得了。”
    “那你记得你父亲姓甚名谁么?”
    “嗯嗯,知道。”
    “?”
    “但是不能告诉你。”
    “……”赵肃嘴角微微一抽。“那我走了,你在这儿等你家人来接你吧。”
    说罢作势松手,顿觉衣襟一紧,小娃儿已经揪着自己的衣服,大有你敢抛下我,我就大叫的架势。
    “你要带我回家!”脸颊气鼓鼓的,越发像个包子了,水汪汪的眼睛蕴上泪意,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不然我让大伴砍了你!”
    赵肃无奈,小小年纪就这么霸道,长大了怎么得了?
    “好好,砍了我罢,看谁还带你回去。”
    朱翊钧瘪着嘴,抽了抽鼻子,像是下一刻就要爆出惊天动地的哭声。
    赵肃可不希望两人因此被围观,只能继续哄着小屁孩:“别哭别哭,一会儿送你回家的路上,顺便带你去买捏面人儿,五颜六色的,可好看了。”
    小孩子总是很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于是终于妥协,说出自己家的名字:“裕王府。”
    “什么?”赵肃怀疑自己听错了。
    “裕王府!”朱翊钧看见赵肃吃惊的神色,又得意起来:“你要送我回家,不然就治罪!”
    “哎哟,在下好害怕!”赵肃再度抽抽嘴角:“那咱们还是赶紧回去,不要去看捏面人儿了。”
    “要看要看要看!”小屁孩终于撕下伪装的老成,彻底暴露年龄,只差没耍赖打滚了。
    于是京城冬至夜,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赵肃苦命地抱着一个小屁孩缓步前行。
    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赵肃继续刚才的话题:“有钱,才可以买柴米油盐,读书人也要吃饭,怎么能说爱钱就不是真正的读书人呢?圣人也说过,富贵功名,是大家都向往的,只要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去取得,就是君子。”
    因为对着小孩儿说话,他只能把简短的文字拆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