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散会,魏清远就着急地快步走下台,叫住了邱明泉:“小邱同学,你留一下!”
邱明泉微笑着喊了一声:“魏叔叔,好久不见。”
魏清远这就笑了,两年前,他亲自把邱明泉送到静安区工行营业部后,就再没见过他,但是邱明泉的行踪,却从没离开过他的关注。
毕竟身边有人在,他不方便多说,只是笑着调侃:“面是没见,可是你的大名,我可没少听说。”
封睿刚走到门口,闻言微微一怔,诧异地看了看他们二人,心里有点疑惑。
这小骗子,该不是到处钻营、到处招摇撞骗吧?
邱明泉也是一愣:“?……”
魏清远露出了一个“你知我知”的微笑,简短地道:“国债交易的数据,我们这里可是会汇总的啊。”
他看着邱明泉,充满期待地道:“来来,陪我吃个饭,我俩聊聊!”
说要他列席筹备小组的话当然是玩笑,毕竟事关机密,他还真不能把一个孩子带进去,可是邱明泉流露出来的知识和见解,却已经远远超过了组里的一些成年工作人员,这叫他简直惊为天人。
抬眼看到封睿站在门口,魏清远随口叫住了他:“这位同学,你有没有兴趣一起啊?”
封睿默不作声地站在那里,心里一阵说不出地恼火,夹杂着挫败感——从小到大,这种给人当陪衬的感觉,似乎真的很稀少啊!
犹豫半晌,他终于礼貌地笑笑:“谢谢老师,我还有点事,下次吧。”
魏清远带着邱明泉坐在一家小饭店里时,天色已经近晚。
叫了三菜一汤,魏清远兴致勃勃地叫服务员打开了一瓶啤酒,亲自给邱明泉倒了一杯:“来来,就喝一点点,就算庆祝你考上这么好的高中。”
刚刚从老同学那里,他已经得知了邱明泉的高分进校,不由得有点唏嘘。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孩子,又何止早当家呢?简直是聪慧得有点近妖了。
邱明泉双手恭敬地接过玻璃杯,也没有客气,微笑着向魏清远举了起来:“谢谢魏叔叔,您最近在忙证交所的筹备吗?”
魏清远点点头:“怎么,你爷爷也常和你讨论?”
在他心里,邱明泉那位神秘的爷爷,可真称得上世外高人,要是能真的见他一面,那就太好了,一时间,魏清远又有点蠢蠢欲动。
邱明泉掩饰住心里的尴尬,提前堵住了他的嘴:“嗯,我爷爷很喜欢看这些,我俩在广播里一直关注。不过我爷爷不喜欢见外人,只有和我在一起才话多。”
魏清远失望地“啊”了一声,闷头喝了一口啤酒:“来来,那你给我说说,你爷爷对证交所这事,怎么看?我们现在就是比较犹豫,到底要不要全面推行计算机交易系统,参观了新加坡以后,发现他们还没有我们设想的预案先进呢。”
他感慨地叹了口气:“假如不上计算机系统,按照比新加坡和港交所小一点的规模来设计,那就赶得及市长说的年底这个时间点。假如要上,那么就真的有点来不及。”
千头万绪,调试没有经验,很多程序都是错误百出,两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授带着一群研究生,现在也被搞得焦头烂额,而国外华尔街回来的几位热血学长,在计算机知识上,也并不熟稔。
可是试着模拟了一下几只股票的口头竞价模式,又觉得总是哪里不对。
邱明泉佯作无心道:“不上计算机的话,那么多只股票怎么处理得过来呢?我听说,市面上发行了股票的企业,现在全国都有几百家了呢。”
魏清远失笑道:“那怎么可能!最多允许几只股票公开上市就不错了,到时候,业务量不会很大。”
现在的确还没有研讨上市股票具体有几只的问题,就连魏清远也完全不知道第一批的规模。
邱明泉当然知道最终上市的股票有八只,而随后的几年,更是禁不住市场磅礴的热情,股市规模迅猛扩大到了一个惊人的体量,电脑的飞速发展正好和这种大扩容相得益彰。
封大总裁沉吟一下:“你提醒他的时候,小心点,不要说得太前卫。”
邱明泉在心里应了,认真地看着魏清远:“魏叔叔,您在几年前,有没有想过,现在能发行股票,能叫国有企业把股份分给工人和社会?”
魏清远一扬眉:“还真不敢想。”
“那么,您也一定没有想过,今天能真的有机会开一个证券交易所,允许所有人自由交易?”
魏清远失笑:“当然,老实说我都觉得意外,这改革的步子啊,迈得可真不小。”
上面的勇气和远见,甚至远远超过了下面他们的想象。
邱明泉的眼神清澈,又充满坚定:“看,这些您以前不敢想的事,忽然就全部发生了。您畅想一下,万一以后同时有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股票同时交易,那么人工口头竞价岂不是乱成一团?”
他微笑着,眼中是少年人的朝气和希冀:“我觉得,计算机一定会成为主流交易方式,宁可现在花点钱、辛苦点,也一定要打好基础。而且我爷爷说,他有预感,股份制一定会遍地开花的,将来的股市,一定会繁华似锦、蒸蒸日上。”
魏清远和邱明泉挥手作别后,只觉得这些天的郁闷和犹疑忽然就一扫而空。
这孩子说得对,身边的所有事情都在飞快地变化,可正是因为这变化太快太新,以至于他原先坚定的心,反而有了犹豫。
决定了,从五百万总筹备资金里,拿出一部分专门上计算机系统。实际上,只要放开胸怀,拥抱这些崭新的变化,迎接这春雨阵阵、春潮声动,就可以了吧!
尽人事,听天命,当历史潮流向着任何方向前进,他们也就站在这洪流中,成为了这洪流的一部分。
……
作者有话要说: 明泉:嗯。不打架,我们靠实力碾压。
小封:emmmmmmmmmm…………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第40章 明争暗斗
早早回到了家的封睿; 直接就到了隔壁向城家。一进门; 他就对着韦青礼貌地笑着; 诚恳地道:“韦阿姨,我想拜托您一点事。”
韦青微笑着把他让进家坐下:“什么事?”
“我想学一点最新的电脑知识; 您能在大学的老师那里,帮我找一些入门的系列书籍吗?”他目光灼灼,语气平静; “或者,有什么课可以旁听?”
韦青看着他认真的表情,莞尔一笑:“你对这个有兴趣; 那是极好的,我也觉得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一定会有极好的前途。”
想了想; 她点头道:“没问题; 我这几天去大学就帮你找一下,另外; 我也可以发邮件给国外的朋友; 问问他们最新的学科动向。”
“睿哥!你来了?”向城噔噔地从房间里跑出来,扯掉了耳朵里塞着的耳机; 手里拿着最新款的日本AIWA(爱华)随身录音机; “干吗; 你真的要进那个计算机兴趣小组?”
封睿淡淡点头:“对。”
向城有点失望地嘟囔着:“那有什么好玩的,天书一样的东西。”
他眼珠一转,神秘兮兮地冲着封睿扬扬手:“睿哥; 来我屋。给你听好东西,我新弄到的外国歌曲磁带!”
封睿点点头:“好。”
向家的小洋楼其实是韦青外祖父的私产,先前曾经被收归国有,后来又重新归还,和封家正好毗邻而居,向城自己也有独立的一间卧室,里面宽敞明亮,在二楼向阳的房间,里面的墙漆刷成了淡淡的温馨米黄,正是女主人韦青的优雅品位。
只是一进门,原本温馨柔和的墙面上,迎面而来的就是几张硕大的海报,有外国的奇怪光头美女,有穿着铆钉夹克的摇滚青年,全是唱片专辑的封面海报。
一般的孩子,现在听的都是流行的港台歌曲,邓丽君的靡靡之音、徐小凤的深沉沙哑、张学友谭咏麟的经典宝丽金金曲,都是极为时髦的东西。
而向城房间里的这些,无疑又是更加前卫和新奇的。
向城打开了外放,英文歌曲弥漫在渐渐变暗的黄昏中,卡朋特乐队的《Yesterday Once More》明亮而悠扬,两个少年一个坐一个躺,安静聆听。
“When I was young I'd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It made me avile
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and not so long ago………
年少时我喜欢听着收音机
等候我喜欢的歌曲轻轻响起
我独自为它伴唱
这让我感到欢喜
这样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