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旭坤颔首道:“这年轻人在短短时间之内声名鹊起,倒也是个人物。”
张鹤亭抚着短须,笑了笑,“确实,确实。”
“但他毕竟入门较晚,又出身平凡,不管如何努力,还是略有欠缺。”唐旭坤举杯道,“小女能嫁与令郎,也算她的福气。比起厉星川,从泰更稳当可靠。”
张鹤亭与之对饮完毕,见四下无人,便叹道:“可惜本派之中俗家弟子历来地位不如道家弟子。”
唐旭坤道:“鹤亭老弟,你们青城派向来是道家为尊……不过,依我看来,如今卓掌门的弟子大多平凡,他们想要登上掌门的位置,都不足服众。”
张鹤亭唇边流露出微笑,目光烁烁,“只是派中有一大批长辈还是固守执念,觉得要入道才可执掌青城。唐兄,等到你我联姻之后,必要时还需仰仗你唐门的实力。”
唐旭坤轻咳一声,笑而不语。
*****
对于这门亲事背后的含义,唐寄瑶并没有想太多。她乐得将此事与蓝皓月分享,首先便找到了她房中去。窃窃告知完毕,唐寄瑶叹道:“皓月啊,我听爹娘的意思,像是还很满意张从泰,也不知他到底哪里好,为人一本正经,长得也算不上好看。”
蓝皓月心知她其实早已中意张从泰,便道:“但是他是张鹤亭的儿子,也是青城派的后起之秀,不是吗?”
唐寄瑶撇撇嘴,拨弄着桌上花枝,望到蓝皓月枕边放着的那个锦盒,不禁蹙眉:“皓月,你还将那枚珠子放在枕边……难道你不会难过吗?”
蓝皓月怔了怔,侧过身,低声道:“有什么难过的?只是外祖母将它送给了我,我珍视而已。”
唐寄瑶静了一会儿,坐下道:“若不是你重孝在身,我想老太太一定也会忙着给你找夫婿了。”
蓝皓月垂下眼帘不语。
“等到三年孝满,你已满二十了,要是现在再不考虑这事,可就有点太晚了……”唐寄瑶本要谈到往事,但想了想,终于还是按捺了下来,只道,“厉星川离开唐门时,你都不去送一送他,不过他是个爽朗的性格,肯定不会介意。听说他现在在青城颇受器重,当日是他一路护送你回来,等你有空时,是不是应该去谢谢他?”
蓝皓月蹙着眉,道:“表姐,他走之前我已经道过谢了,又何必再去?”
“真是木头人。”唐寄瑶略感失落,起身离开,临出门时回头道,“皓月,我希望你以后也能去青城。”
蓝皓月愕然,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院中碧叶成荫,鸟鸣悠悠,她缓缓走到窗前,失神地伸出手,放下了帘子,将那满庭繁华遮在了外面。
******
整半年时间都在给唐寄瑶置办嫁妆的忙碌度过,年末,张从泰骑高头大马,带众多跟班,锣鼓喧天地到蜀中迎娶唐寄瑶。
唐寄瑶出嫁那天,天降大雪,浣花溪四野皆为白茫茫一片,如同银装素裹。她身着艳红嫁衣,披狐裘斗篷,在丫鬟的簇拥下走出闺房。红盖头上流苏摇摇坠坠,晃出了欢悦的花。
张从泰携唐寄瑶叩拜唐老太太与唐旭坤夫妇等长辈,老太太与其余人等见张从泰年轻英武,身材挺拔,皆微笑颔首。喧嚣之中,炮仗冲天而起,孩童们捂着耳朵偷笑,互相推搡,忽而又拥上去缠住张从泰要见面礼。
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大笑,蓝皓月独自站在一边,因丧期未满,她还是不能身着华丽衣衫,只穿着淡色罗裙,亦不施粉黛。那些欢声笑语就在身边,但不知为何,在她听来,却始终如隔云端,恍惚渺远。
小时候,她曾与唐寄瑶等表姐妹们一起做过扮新娘的游戏。她总是会抽到签子,羞涩地被她们抹上胭脂水粉,戴着大红花,套上姑妈的裙袄装成要上花轿的样子。她也曾偷偷地想过,以后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男子,总该是温柔体贴,言笑晏晏,才不负大好青春,共此一醉。
忽而想到了一年前的那个雨夜,因被鬼医困在小屋,她曾在黑暗中抚着池青玉的脸颊,悄声告诉他,母亲在世时曾请人替她算过命。命理中说,她会有一个夫君,那人年轻英俊,武艺高强,会好好待她……
可是他却说,这只是你的命数。
离开了池青玉后的很多日子里,她都会想到过往的点滴,时至今日,她也不明白在他离开义庄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是他就真的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流星一样,倏然出现在她的世界,又倏然隐没于茫茫苍穹,找不到半点痕迹。
或许,那一场荒唐痴狂的经历,只是她一厢情愿的梦。正如外祖母所说,只因贪图一时欢娱,却害死了父亲,最后连他也孤身远离,再不相见。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好像都觉得小蓝表现比较奇怪,不知道看了这章能不能解释清楚。她肯定是不会任由池子无缘无故走掉,但是当时蜀中的外祖母身体不好了。我想她已经失去了父亲,应该做不到抛下外祖母去找小池吧?
☆、晋江独家发表VIP
第八十二章辜负花开又一重
唐寄瑶跟着张从泰去了青城山。唐门少了她的身影;蓝皓月身边少了她的聒噪,生活变得冷清。
老太太嫁掉了一个孙女;便想着要替皓月提前订下婚事,好让她一出丧期便尽早嫁人。蓝皓月很明确地表示不想再提及这件事,但老太太与唐旭坤、慕容槿等人还是顾自忙碌,恨不能将现今江湖中还未婚配的年轻男子个个招到眼前审度。当日她与池青玉的那段私奔经历除了唐门与衡山派的人之外也并没旁人知晓,她虽失了父亲,但毕竟是唐老夫人心爱的外孙女;因此亦有不少人登门打听。但她始终沉默。
“你究竟想要怎样呢?”唐老夫人望着她,只觉无奈。
“只想一个人清净。”她低头道。
“真是冤孽!”老夫人想到了故去的女儿,重重叹息。
******
于是就这样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蓝皓月回到唐门的第三年年初;青城派来人送了喜讯:唐寄瑶生下了一个儿子。
孩子满月之时,应着张从泰夫妇的盛情邀请,蓝皓月随唐旭坤去了青城。
这是她自从丧父之后,第一次离开唐门。唐旭坤探望过女儿外孙之后,便与张鹤亭一同去了别处交谈。唐寄瑶好不容易将孩子哄得入睡,将之交给仆妇照顾,才有空陪着蓝皓月出了屋子。
时为晚春,两人沿着曲径缓缓而行,远处峰峦叠嶂,飞瀑似雪,宫观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间,恍若仙境。
唐寄瑶虽做了母亲,性格却没改,絮絮叨叨抱怨了一大通,倾诉完毕,却见蓝皓月站在山道边,望着远处山峰出神。
“皓月,你在想什么呢?也不与我说话。”唐寄瑶顺着她方才眺望的方向望去,只见浮云幽幽,苍松森森,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此时自风中传来悠扬钟声,想来是上清宫那边开始晚课。唐寄瑶侧身望了望后方,道:“我去看看筵席有没有准备好,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蓝皓月一怔,“天色晚了,我跟你一起去吧。”
“不用,我很快就回来。”唐寄瑶指了指林下的石凳,“这里也没有旁人,你坐着就好。”说罢,便顾自朝着另一条小径疾步离去。
暮色渐渐浓重,山间晚风送来缕缕馨香,伴着幽远钟声,蓝皓月坐在了林中。透过枝叶间隙,依稀可见雾霭中的宫观檐角,恍惚间忆起了多年前的那次岭南之行。
在罗浮山的夏夜,她也曾这样静静坐着,听空旷山峦间响彻钟磬。那时候,她只是想要得到一点点温柔,哪怕他为她稍稍驻足,愿意与她一同走上一段,她便会由衷地欢乐,像是一个小孩子,看到了自己喜欢之物,便想要拥入怀中。
或许,只有在那样的年纪,只有在不知世事的时候,才会仅仅因着心中懵懵懂懂的感觉,不辞辛苦地追逐未可期许的梦。
钟声萦回不止,山间清流潺潺,她久已麻木干涸的心,在这样静谧幽远的夜幕下,涌着难以言说的酸涩。忽听到身后有脚步声渐渐接近,她怔然回身。
松风含露,幽香浮动,有年轻男子一身素蓝,站在不远不近的石径上,朝她微笑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