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本小说里,几乎人人戴口罩,医生更是口罩手套一起上,防止自己被传染——虽说这不是百分百有用,但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在这本小说风靡上海的同时,口罩这东西,也风靡了上海。
  傅蕴安医院里的医生不见得都戴口罩给人看病,但至少每个人身边,都是带了口罩的。
  穆琼要口罩,孙大林很快就去拿了两个,然后给了穆琼一个。
  他们叫了两辆黄包车,来到目的地之后,就下了车,戴上口罩往前走去。
  猩红热这种病,基本都是通过飞沫传染的,戴上口罩能好很多。
  爆发瘟疫的地方,是上海周边的一个可以称之为棚户区的地方,这里住的,绝大多数都是浙江人。
  浙江多山,一直以来都地少人多,为了活下去,很多人就会离开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出来找出路。
  浙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出来的,不过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本钱做商人的,他们出来了,只能打工。
  这些人随便搭几个棚子当做住处,喝水洗马桶在一条河里……其实他们中间,每年都会爆发几次传染病,只是这次比较严重而已。
  以往染病的人不多,死了就死了,都不会有医生过来。
  这地儿不是租界,甚至不在上海县城的范围里。而这里生活的人,可以说是上海最底层的了,其中很多人,甚至是连工作都没有的。
  穆琼走过去的时候,就发现这里特别脏,路边散落着垃圾和人类的粪便。
  “穆先生,我们在外面等吧。”孙大林道。
  “还是进去看看比较好。”穆琼道,直接往前走去。
  他也是怕染病的,但傅蕴安在里面……而且这次的病是猩红热,总归没那么可怕。
  虽然爆发了瘟疫,但棚户区的百姓照样过着自己的日子,一个个神情麻木。
  人们在连饭都不一定能吃饱的情况下,是不会在乎是不是得病的。
  这里路很少,穆琼很快就顺着道路来到了一个破庙里。
  这里聚集着很多人,有病人,有警察,也有医生。
  过来的医生有西医也有中医,大约有十多个,再加上他们身后跟着的人,加起来足有二三十个人,而这些人这会儿,正在熬中药给病人们吃。
  他们所有人,都是戴了口罩的,看得出来《传染》这部小说,影响了很多人。
  “《传染》里说了,预防瘟疫最要紧的,就是要消毒,保证卫生,而对已经患病的人,应该给他们吃有营养的流质食物……”有人正在说着,隔着口罩,他的声音有些听不真切:“这些都是要钱的。”
  “邵医生,政府那边不拨钱。”有人道。
  先前说话的人,眉头当即皱了起来 。
  穆琼进去之后,就听到了这话,同时他目光一扫,就在人群里看到了傅蕴安。
  虽然戴着口罩,但他还是能一眼认出傅蕴安来……穆琼朝着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傅蕴安笑了笑,笑过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戴了口罩,傅蕴安怕是看不到。
  那些人都看过来了……穆琼道:“我捐一百大洋吧,给得病的人买些吃食。”
  穆琼算不得太大方的人,至少他一直都是做不到舍己为人的,但最近他得了意外之财,也就不介意花一些了。
  这些病人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的,他拿出一百个银元,应该能让他们吃好点,此外,还可以。
  “你是?”那个邵医生问。
  “他是穆琼,笔名楼玉宇。”傅蕴安介绍,又有点不赞同地看向穆琼。
  “原来你就是写《求医》的楼玉宇先生!”邵医生有点激动地看着穆琼:“我很喜欢你的书!”
  “《求医》真的是一本好书。”
  “那姓崔的一直惦记着要废除国医,据说上回他提的时候,别人就给了他一本《求医》,问他废除国医之后,想让人去何处求医……他哑口无言。”
  “楼玉宇先生,这里有很多病人,这病还容易传染,你一定要小心为上。”
  ……
  这些医生对穆琼的态度都很好,也都很佩服穆琼。
  这里发生了瘟疫,那些管着这边的百姓的官员,看都不愿意过来看一眼,结果穆琼一个不相干的人来了……
  “我会小心的。”穆琼道:“其实诸位应该更加小心。我只是过来看看而已,并不和这些病人接触,诸位就不一样了。诸位能在这个时候过来为百姓治病,当真值得敬佩。”
  穆琼说的是真心话,而他这样的话,让那些医生挺受用的。
  众人寒暄了几句,就继续为百姓治病了。
  这里的病人大多是孩子,但也有青少年和成年人,看到这些医生一个个查看他们的症状,穆琼从心里涌起一股崇敬来。
  古往今来,每次瘟疫发生,总有一些医生为了治病救人不顾自己的安危……
  穆琼拿出钱让孙大林去买了些吃食,煮给这里的病人吃,自己也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曾经跟着傅蕴安去义诊,这会儿倒也做得井井有条的。
  “楼玉宇先生学过医?”有个医生好奇地问道。
  “没有。”穆琼笑道:“不过我以前为了写《求医》,曾经跟着傅医生去义诊。”
  “老张,你没看楼玉宇先生前不久写的《我的这两年》吗 ?里面写过这件事。”邵医生对那个问话的人道。
  “你又不知道我不爱看东西……”那个张医生道。
  众人一边聊着,一边安顿好了那些病人,然后没多久,就又有病人来了。
  猩红热这病,基本都是突然间发热畏寒,然后就开始咽喉痛浑身不适,喉咙里更是会充血红肿出现斑点……正是因为这样,中医才会称之为烂喉痧。
  而以上这些症状,是比较轻微的,严重的病人在发病后的第一二天,就会出现皮疹,从脖子到胸部开始充血发红并长出点状的充血性红疹,还会开始蔓延,甚至在数日后蔓延全身。
  这种病,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了,得了也能马上治好,但在这个时代,是会要人命的。
  穆琼看过那些病人的情况之后,心里就是一沉。
  他知道霍英那里有青霉素,但他也知道,现在青霉素的价格非常之高,霍英不见得愿意把青霉素拿出来给这些病人治病。
  而且,他按理是不知道青霉素的存在的,甚至都不能跟霍英提这个。
  穆琼在现代时看民国时期的文章,当时的有钱人能对路边的饿殍视而不见,那会儿他挺不理解的,但如今也算是知道点原因了。
  这时候,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
  甚至于,这些病人称得上运气好了——他们待着的地方是上海,这里的权贵最多不让病人进城进租界,却绝不会为了安全起见干脆把人全都杀了。
  “烂喉痧这病,得了不一定没命,还算好的。”
  “这些人大多能活下来。”
  “多注意一点,应当不会传染开去。”
  “最好找些人照顾病人……”
  ……
  那些医生议论纷纷,而中间有人提出:“我听说那些洋人手上,有能治疗烂喉痧的药!”
  “就算有又如何,这些人哪里用得起?”另一人道。
  大家也就只能叹气。
  众人忙了一下午,这些病人全都吃上了药,也都吃上了穆琼让人买回来做的食物。
  大米熬上许久,熬出米油来,再放进去剁碎的青菜和鸡蛋,这样拿来给病人吃,也算是有营养了。
  这些病人的嘴里基本都烂了,按理是会没有食欲的,但大概是这粥太香的缘故,所有人都坚持喝了粥。
  忙完这一切,天快黑了,医生们便也要离开了。
  穆琼和傅蕴安一起往外走,到了外面,穆琼就摘下了口罩:“蕴安,怎么突然发生瘟疫了?你怎么还自己过来了?你们医院那么多的医生……”
  “猩红热在冬天多发。”傅蕴安也摘下了口罩:“至于我会过来……有人来医院找我,我就过来看看。”他也是惜命的,这次会过来,主要还是因为他知道西林的存在。
  不过,一般来讲他是用不上西林的,他接触过很多得了猩红热的病人,但从未感染过。
  穆琼伸手接过傅蕴安的口罩,打算和自己的口罩一起收起来——这年头物资紧缺,口罩这样的东西也就不可能用过就扔,都是煮过之后再利用的。
  将两个口罩拿在手上,穆琼眉头一皱:“蕴安,你的口罩跟我的不一样。”
  傅蕴安的口罩,比他手上的口罩要薄。
  如今市面上的口罩,大多都是霍英的公司生产的,按照薄厚一共分为三种。
  平安医院用的口罩一直都是最厚的,可现在傅蕴安摘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