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警之超时空兵团-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被动的雷达,能够捕抓敌人雷达信号,也能够捕抓到炮弹的雷达信号,然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摧毁敌人雷达和炮兵阵地。
  并且能够根据雷达的数量和发现炮弹苏联,进行智能逻辑的自主反击。
  正常来说,这种装备,完全可以实现战场无人部署,全自动作战。
  只是目前这款装备造价不菲,无论是导弹还是装备的先进程度,苏联炮兵根本不足以动用到这种级别的武器。
  在现代化地面战场上,反炮兵定位雷达,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装备。
  而在二战,这种装备的出现,必将成为敌人炮兵的噩梦。
  战场上的局面,很快就呈现出了一面倒的情况。
  小心翼翼的苏联炮兵,憋了很久,好不容易要偷偷的打一炮,马上就被抓了个现行,连第二炮的机会都没有,就会被来袭的炮火摧毁。
  一开始苏联炮兵们以为是巧合,但是在短短的一天之中,这种巧合就出现了数十次,导致苏联炮兵一天之中损失了超过八百门各种口径的火炮,这让苏联炮兵全都胆寒了。


第383章 染血的家书
  夏季的远东,郁郁葱葱的植被铺满大地,花鸟虫鸣,没有酷暑,只要清凉和舒适,处处充满了生机。
  如果没有爆发战争,这里会是最好的避暑胜地,然而战争让这里变成了一座炼狱。
  共青城战场前线上,布满硝烟的土地上,到处都是翻开的土地和数不清的弹片。
  低矮的战壕修建在城市废墟当中,厚重的沙袋构筑起了防御阵地。
  一个个士气低迷的苏联士兵,依靠在战壕和废墟之中,双目没有聚焦的望着这座已经被战火烧红染黑的城市废墟,远东的共青城,又是一座被战争拉入深渊的地狱。
  如果没有漫无止境的炮击,没有数不清的枪林弹雨,也没有那些翻开的焦黑泥土中,偶尔可以看到的残缺身体器官,这里的景色应该是相当的美好。
  赫鲁晓夫组建了两百万大军,试图防御红警兵团第三战区的进攻,可是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太骨感。
  战斗爆发之后,一切全都和赫鲁晓夫预测的完全不同。
  红警兵团不是德国国防军,红警士兵也不是德国士兵,两者从本质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也有太多的共同点。
  在一份发给赫鲁晓夫的评价报告上,一个苏联高级参谋这么写到:“这是一支我从未见过的军队,他们的顽强意志超过我的想象,比枪口下和坚定意志理念下的苏联士兵,更加顽强和坚韧。
  尽管很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支军队拥有超过德国军队的钢铁纪律,进退有序,几乎难以有诱敌深入包围的机会。
  强大的后勤保障也远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们的每一个士兵身上,都携带有一个礼拜的干粮,每一个士兵都具有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
  从战争爆发到现在,他们的火力从来没有降低过,这也意味着所谓的后勤困难,根本不存在。
  根据了解,哪怕是在前线,他们依然有能够大规模聚餐烧烤丰富物资,各种新鲜的蔬菜,牛羊肉和面包大米,从来就没有缺过。
  他们的空军运输机,在一天之内就能够从美国农场内,将食物运送到前线部队的野战炊事车内。
  他们的武器弹药,从后面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前线部队手中,每一个士兵身上的子弹都有富余,每一门火炮都几乎有着用不完的炮弹……”
  写这份报告的参谋,已经战死,内容很多都是来自战场前线的发现和侦查的结果。
  而这份报告赫鲁晓夫已经看了很多遍,每一次他都意犹未尽。
  如果苏联军队有这份报告上写的那样,那苏联早已经赢得了战争,所以他很羡慕。
  但是作为敌人,他很无奈。
  几次组织幸存的空军,去偷袭红警兵团的前线野战机场,可是每一次都无奈挫败。
  红警兵团使用的一款战术运输机,能够直接在平坦的地面上起降,能够跨越太平洋飞行,庞大的身躯,一次性能够运载七八十吨的物资。
  这种强大的补给能力,苏联根本不可能达到。
  只是有些东西是羡慕不来的,特别是连破坏都做不到的情况下。
  赫鲁晓夫想尽了一切的办法,小部队渗透,自杀式攻击,空军夜间突袭,没有例外,全都失败了。
  如果可以的话,赫鲁晓夫很想和敌人坐在谈判桌上,但是他做不到,苏联也做不到。
  唯有继续凭借着意志,继续坚持着。
  好在苏联后方,也给了赫鲁晓夫相当多的支援。
  在红警兵团全面进攻东西伯利亚的时候,欧洲的德国则是放缓了进攻的结构。
  虽然德国很想攻占下苏联,但是持。久战,依然给德国带来很大的疲惫。
  现在有红警兵团在牵制苏联,德国也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
  德国人放缓,也让苏联在西线的局势,也缓和了不少,将更多的物资尽可能的运送到远东。
  这是德国对红警兵团的不负责任,对此红警帝国也向德国提出抗议,要求德国在西线展开积极攻势。
  然而德国人也表示,必须要缓一口气,部队太过于疲惫,只能徒增伤亡。
  不管如何,苏联倾向于远东的补给,多少是个麻烦。
  特别是苏联人的飞机,虽然每一次升空都会很快被击落下来,但是苏联的工业,足以支撑起持续的骚扰。
  无休止的炮战和空中交战,就这样在共青城和伯力展开了。
  不过苏联人并不清楚,红警兵团并不是拿不下共青城和伯力,而是在积蓄着下一轮的闪电猛攻。
  但是对前线的苏联士兵来说,这种对垒实在是太痛苦了。
  共青城苏联前线的阵地上,正在休息中的苏联士兵中,有哨兵突然高喊:“炮击,隐蔽。”
  骚动传开,天空中炮弹的呼啸声随即落下,一发炮弹在苏联士兵边缘炸开,还有炮弹划破天空发出的凄厉嚎叫,不停的传来。
  越来越多的炸弹,落在了苏联人的阵地上,很多苏联士兵,纷纷躲在了战壕之内。
  纷纷落在苏联战壕和建筑残骸上的炮弹,掀起了漫天的尘土,爆炸的浓烟席卷而起,尘土飞扬向四周扩散。
  如惊涛骇浪般的爆炸,在整个阵地上蔓延,完全没有要平息的意思。
  不停有人喊出了卧倒的声音,但是喊得再大声,也盖不过炮弹的声音,许多苏联的士兵,被弹片击中,倒在了血泊之中。
  特别是那些躲在建筑残骸内的苏联士兵,建筑残骸并无法帮助他们完全躲过炮击。
  而所有的军医都是隐藏在战壕之内,这种情况下,军医也不可能爬出战壕,去救援那些倒在血泊中的伤兵。
  只能是等待炮击过去,能够救多少再算多少。
  这种炮击很短暂,并没有持续几分钟,很快就结束了。
  战场上,也看不到有红警士兵进攻的身上,本就是属于骚扰性的炮击。
  这种炮击,完全就是看炮兵的心情,心情不好就会打几发炮弹,心情好也会打几发炮弹。
  特别是在一日三餐的时候,或者等待苏联人开始吃东西的时候,炮弹就会落下。
  这种炮击很难对苏联士兵进行大规模的杀伤,每一次炮击所造成的杀伤,效果都不大。
  就好像这一次的炮击,死伤的苏联士兵,还不到二十个,而落下的炮弹最少上百发。
  当炮击停止,许多苏联士兵和军医爬出战壕,拯救那些受伤的士兵。
  炮击带来的伤势,最普遍就是弹片外加内出血。
  如果是在有完善医疗设备的医院之中,内出血还能够拯救,但是战场上,内出血的伤势能够救活的希望渺茫。
  特别是缺少药品的时候,很多伤兵都只能无奈的等待死亡。
  距离战壕最近的一个苏联伤兵,被快速救回了战壕,这是一个只有十五六岁左右的少年,还很稚嫩的脸上,露出了十分痛苦的神色。
  军医伸手摸了一下少年的腹部,两个伤口还在咕咕冒着血水,可怜的肚子上,布满了鲜血,掀开他的衣服,里面的皮肤早已经被染红。
  军医小心的擦拭掉一部分的血液,才确定了两个伤口的准确位置。
  两个手指宽的伤口,不规则的弹片造成的伤口,呈现锯齿状,鲜血还在从伤口之中涌出来,就如同打开的漏勺一样,哇哇的淌血。
  看到伤口的位置,再加上这种大出血,军医十分无奈的对身边所有人摇摇头,弹片进入到身体内,损伤到了肝脏,就算是有充足的药品,也难以救得活。
  不过本着自己的责任,军医示意边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