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墨家弟子裁判,见二人已经就位,说道:
“第一场比试以鸟为题目,比试开始。”
“请问兄台,可知道鸟吗?”公孙玲珑问道。
“自然知道,天上的飞鸟随处可见,有什么不一样吗?”儒家子慕回答道。
“那你知道天上的飞鸟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呢?”公孙玲珑又问。
“难道先生知道飞鸟的快乐?”儒家子慕问道,面露疑惑之色。
“当然知道!”公孙玲珑笑道。
“那飞鸟究竟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儒家子慕问道。
“当然是快乐的呀!”公孙玲珑娇笑道。
“先生怕是说笑了。先生不是飞鸟,又怎么知道飞鸟的快乐?此举真是荒谬!”儒家子慕说道。
“兄台真觉得荒谬?不是鸟就不知鸟的快乐。”
公孙玲珑问道,掩面轻笑,眼睛里面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味道。
“当然。”儒家子慕说道。
辩论到了这里,公孙玲珑的脸色忽然变幻,嘴角轻扯,露出得意的神色。
像是一个经验老到的猎手,一步步将猎物圈进自己设下的陷进。
公孙玲珑说道,不可此刻却是言辞笃定,道:
“那兄台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飞鸟的快乐,难道不荒谬吗?”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都在佩服公孙玲珑的辩和之术精妙。
墨家子慕一时僵住,不知从何答起,坐立不安。
在场上的人也是面色各异,齐鲁三街,儒家三位当家的面色如常,并未有任何情绪变化。
阴阳家的星魂,脸色露出诡异的笑容,其注意却时不时放在一旁神秘的许易身上。
“呵呵,太初道友以为何?”
令许易意外的是,两不相干的楚南工居然主动问道。
不过许易自在小圣贤庄,机缘巧合之下领悟了一些儒家先贤留下的圣贤之道,心性也是非同寻常。
看着一旁神秘的楚南公,像是面对一个友人一般,说道:
“此论题出自庄子秋水篇,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不过本座看来,公孙家的辩和之术虽然精妙,但不过传承至今,只剩下了诡辩嘴皮子功夫,小道尔。
世间万事无绝对,有相对,答案也不是唯一;究竟是是形而上学,还是形而下学。
是唯物,还是唯心;是主观还是乐观;又如我思故我存在;我睁眼,世界存在,我闭眼世界毁灭。
但我闭眼之后世界就不存在了吗?睁眼世界就存在了吗?
又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对于这浩瀚的宇宙来说就是一颗微不可见的沙砾。
一朵寻常可见的花或许也演绎着一整个世界的六道轮回。一道闪电里也可能已经有千万佛陀涅槃。
所以鱼的快乐本座不知,再者本座也不会浪费时间放在鱼的快乐上。”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说得好,说得好!”楚南公赞道。
许易的话没有藏着掖着,在场的人皆都修为不弱。
每个字皆可清晰的听入到耳朵里,面色各异。
尤其是公孙玲珑,脸色异常难看,愤愤说道:
“既然太初兄台说我公孙家族的辩和之术是小道,可敢赐教一番。”
“你要如何赐教?”许易不由问道。
“呵呵,太初兄台刚刚说到世界万物无绝对,有相对。
人家想问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可以相反吗?”公孙玲珑问道。
“自然可以相反。”许易说道。
“好,那胜与败,生与死,日出与日落也算是相反的吧?”公孙玲珑问道。
“胜与败,生与死可以看做是相反,但是日出与日落本座不同意。”许易淡然开口,面色平静。
“啊?”
公孙玲珑微微愣住,停下摇扇的动作,这人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太初兄台何出此言?”公孙玲珑问道。
“日出与日落是我们人类对太阳东升西落现象的一个描述。
但其实质它从来没有出来或是消失过,它一直就在那里!”许易说道。
“呵呵,太初兄台真是可爱。若是没有日出日落,那又怎么会有白天黑夜之分。”公孙玲珑笑道。
“那我问你,是我们的世界绕着太阳旋转,还是太阳绕着我们的世界旋转?”许易说道。
“呵呵,自然是太阳绕着我们的世界旋转!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道理,我们的世界是这个大千寰宇的中心呀!”公孙玲珑想都没有想就说道。
“错!太阳才是我们中心,我们的世界按照轨道绕着太阳运转,在我们世界自行运转的过程中因为角度的变化,才会出现白天黑夜。”许易平静地说道。
呃……!”公孙玲珑愣住,忽而脸色大变,冷哼:
“我们才是这个宇宙的中心,无数寰宇星辰一切都围绕我们,这是老祖宗先人留下的道理。
不是太初兄台片面之语就能让人信服的!”
第476章 小圣贤庄风云起(三)
“对此本座只能说无知遮蔽了你的眼睛,愚昧禁锢了你的灵魂!”许易缓缓说道。
其实不只是公孙玲珑,在场的大部分人都不相信许易的言论。
只有少数几个真正的有识之士,这个时代的引领者,闻之目露深思,似有所得。
比如贤者楚南公,未来的谋圣张良,还有那个坐忘无为的儒家二当家颜路。
“哼,你居然说我公孙玲珑无知!”公孙玲珑怒道。
“难道不是吗?那我问你,你既然知道日出日落。
那这日又从何而出,从何而落。”许易问道。
“这?”
公孙玲珑闻言,脑袋一下子愣住了,因为此刻她才意识到她自己还真正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这日出日落乃是生活常见的想象,自古就有,人们习以为常。
仿佛它就合该这般,但是原理是什么,似乎从来没有人深究过。
“太阳悬挂在天上,那它应该从地上来,又从天上落下!”
公孙玲珑犹豫地说道,唯一的一次感到底气不足。
因为这个答案连她自己都觉得是瞎扯,但还是说了出来。
“那这天又是什么?”许易的脸上露出神秘的笑意。
“盘古志里又言:清者之气上升则为天。”公孙玲珑回答道。
“那我再问你,我们住的这个世界是圆的还是方的。”许易说道。
“天圆地方。”公孙玲珑说了四字,似又非常笃定。
“那你告诉我,天圆地方又是谁提出来的。”许易问道。
“自然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公孙玲珑回答道,轻轻摇着手心里的美人折扇,只是忽然似想到了什么,脸色忽变。
“本座问你日从何出,日从何落,你是从前人的描述中得出,也可以算是老祖宗的话。
本座又问你天圆地方,而你的答案依旧是老祖宗的话流传下来。
请问哪一个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答案。”许易说道,面色愈发的平静了。
“老祖宗的话会有有错,如果是错误的话又怎么会流传到现在。
既然太初兄台否定老祖宗的话,那么我们这天地不是天圆地方,那又是什么呢?”公孙玲珑问道。
“我们所在的天地自然是圆的,是球体。”许易淡然说道。
“那证据呢?”公孙玲珑问道。
“假如地是方的,是平的。请问在统一地平线上,站在海边,我们看向远处的帆船是先看船头,还是穿的轨杆?”许易说道。
“自然是先看到船头!”公孙玲珑想都不想地说道。
只是话刚说完,其脸色大变,像是想到了什么,久久不能说话,最终面露复杂之色,说道:
“太初兄高见,公孙玲珑佩服。”
辩和到了这里,其实在场的大多都已经面露了然之色,能入小胜贤庄的诸位都不是蠢人。
正如丞相李斯所言,在座的都是饱学之士,是有学问,真才实学的人。
许易的这个例子通俗易懂,在同一水平线上,在那遥遥的海面上,一般而言看到的自然是船头。
只是结果真的是这样吗?天圆地方,如果地是方的,也就是水平的。
按道理来说看到的应该是船的整个身体,就如同两人站在同一高度相视一样,看到的自然是对方的脸。
若地是方的,我们在海面上看到的无疑就是船的整体。
而轨杆船帆冲天而起,扬海而行。处于耀眼的位置,自然一眼就能看到。
但实际上我们所看到却是船头,而不是轨杆船帆,至此天圆地方的定理自然不攻自破。
若是天圆地方,我们看到的是轨杆船帆,然实质却是船首,然后在我们的目光中修炼变得清晰,直至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