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提最近在大补香港和国产的动作电影,从中汲取灵感。终于,做出了一段武术感十足的以剑点穴招式,然后拿给王不负看。
但王不负看过之后,觉得优美是优美,但缺少打击感。
角色的攻击招式,就是完全面向男性玩家的东西了。对于男玩家来说,“截脉”完全就是温吞水,就算做得再好,也很快就会看腻。然后就为每次都要花一秒钟去发动攻击,而感觉厌烦。
这就是表现的问题了。表现得好,男玩家就不会看腻。比如说经典的《拳皇》系列、《街霸》系列,那里面的打击感就非常的出色。很多角色的大招,都是百看不厌的。
所以王不负决定让莫提去改变风格,走夸张路线,一剑砍出风雷变色,一枪挑得地动山摇。
莫提也是狂热的格斗游戏玩家。对于王不负的要求当然明白,立刻开始着手重做。
王不负再到公司时,就看到了莫提给出的二次试做“截脉”。
只见古越剑侠先是集气,一片白色真气从他周边地面涌起,汇聚在古越剑侠的脚下。古越剑侠手中长剑变得白光嚯嚯,骤然挺剑刺向兽人,那白色剑气突然暴长,就好像激光一样,将兽人穿胸而过。
正好一秒时间。
莫提觉得新的截脉招式和他的想象很相似,还原度很高,所以很满意地说:“这个招式我感觉挺漂亮,透胸而过的这样一招,很有打击感了。”
王不负点点头。受到一秒钟的限制,莫提确实将各种细节都做到了极致。从集气到最后的释放,一个普通招式,看上去却好像大招一样。
但王不负还是感觉,这个动作要是能缩减成0。5秒,甚至0。3秒,那才真正称得上打击感。
打击感是很飘的名词。到底什么才是打击感?就算在2014年,对于国内游戏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王不负也没有什么好理论,但他从己出发,回忆小时候用零花钱偷偷去游戏厅,和同学打《拳皇》,好不容易将大招前面的按键都搓好,最后重重地“啪”地一声拍在重拳的按钮上,手掌生疼,却看着屏幕变暗,角色开始放大招而欣慰不已。
这是打击感的极致。电脑中的人物和玩家互动到了极点,当玩家用困难的操作搓出精彩华丽的大招时,玩家们就会与屏幕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仿佛用张狂的攻击暴打对手的人,就好像是自己一样。
前传小游戏里,肯定没有这种操作的条件。王不负回想小时候的情景,除了将困难无比的大招搓出来的成就感之外,还有什么让他记忆深刻的地方?
肯定是格斗游戏里,那些大招的华丽了。不管是“八稚女”还是“大蛇雉”,在释放困难的同时,招式也是无比的华丽。
王不负让孙一峰传过来《拳皇97》的pc模拟器,然后搞了个作弊,一次按键,就能直接放出大招出来。把操作简化成等同小游戏的程度。
然后王不负就从键盘上的“a”,一直按到“k”,看着八神放招式。虽然没有搓招的乐趣,但只看招式动画,仍然能让王不负感觉到振奋。
特别是按下“k”,然后直接放出八稚女,王不负看得丝毫不觉得无聊,觉得不管看多久,他都不会腻。
“为什么呢?”不仅现在的王不负在问,未来所有的游戏厂商,都在问这个问题。97年的游戏,为什么打击感会那么好?
莫提一直在旁边看,说道:“《拳皇97》里面有非常好的声效,是不是因为这个?加强了打击感?”
小游戏为了在办公室推行,所以不能加声效。拿无声的动作和《拳皇97》相比,确实不公平。王不负于是把喇叭关了,再按“k”键,果然冲击力没有那么强了。
但就算静音,八稚女只凭动作设计,也依然漂亮。
莫提又说:“八稚女有光影,有屏幕振动。这些都是增加打击时力量感的元素。我们也可以用在游戏里。”
这些确实能增加打击感,比如说古越剑侠在集气的时候,屏幕瞬间暗一下,立刻就能让玩家感觉到,古越剑侠要用大招了。再比如裹上白光的长剑刺中兽人时,若是屏幕微震一下,就能让玩家感觉到招式所蕴含的力量。
但那些手段只是辅助,无法切实增加打击感。王不负始终觉得,莫提做的招式太拖沓了。最多只能让男性玩家们初见时眼前一亮。久了就腻了。
前传小游戏看起来很小,但要达到的效果却很大,王不负要扩展出一个庞大的、消费力很高的玩家人群。他要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达到精致完美的程度。
王不负早有打算,让玩家们以为买了道小菜,结果给他们端上一盘大餐。用惊喜来巩固游戏盒的地位,并且竖立青瓷科技的高度。
可操作角色只是大餐中的一道配菜。就算是配菜,王不负也想要做到最好。
应该怎么做呢?王不负反复看着莫提的招式动画。
莫提作为青瓷科技的战斗设计师,在想象力上无人能及。他推演出来的动作完美无瑕,王不负根本无从下手,去调整什么细节增加打击感。
可以说,在一秒钟的限制下,莫提已经做到了最好。集气调动情绪,剑放光华铺垫期待,最后刺击彻底释放,一秒钟的时间里所有元素全部集齐。已经改无可改了。
关键还是那一秒钟的限制。王不负感觉招式动画不够爽,不能最大化地满足玩家,全是因为童文给出的限制存在。
一秒钟也就是一千毫秒,对于单个招式来说,实在太长了。要让招式看起来电光火石、充满力量感,就要像莫提这样,将真正的攻击缩短成三百毫秒。剩下的七百毫秒不能空着,只好用来铺垫蓄力。
但作为玩家,他们放出招式后,根本不想看到什么铺垫。就好像街机的搓招一样,玩家的操作本身就是铺垫,然后他们就会期望游戏人物立刻发动攻击。
如果人物没有立刻攻击,玩家就会感觉拖,感觉烦,感觉什么地方不对。这就是没有打击感的来由。人物没有在玩家期待的时间点上,做符合玩家期待的行为。
王不负再按了下“a”键,就看到八神往地上扔了个什么东西,一道紫色火焰就飞向了对手。
这才对啊。玩家放出招式后,游戏里的角色应该立刻作出行动,直接让玩家看到效果才对。不然的话,玩家操作半天,游戏角色再聚力半天,看起来就软绵绵的,打击感根本无从谈起。
现在的关键,就在于那一秒钟的限制上了。得想办法绕过去,不然所谓的提高玩家体验根本是空谈。
怎么绕过去呢?王不负边想边玩模拟器上的《拳皇97》,不停地按着“k”键,屏幕里的八神就好像疯了一样,不停地拿双爪去挠对手。
王不负看着最华丽的“八稚女”,突然就想到了一个小花招。
第一百八十四章绕开限制
八稚女为什么那么爽?因为从大招放出来开始,八神就开始挠对手了。连续几十次的攻击,自然看得玩家荡气回肠。
前传小游戏里的角色招式也可以这样做。玩家按了一下右键之后,角色就好像抽风一下,在一秒内乱砍个好几次,现实不现实放到一边,爽是肯定的。到时候再用屏幕光影和振动来提升打击感,玩家们上手后绝对感到惊喜。
王不负问莫提:“截脉技能现在是一次攻击,你能不能改成四次攻击?”
莫提一拍脑袋,“我是被那一秒钟的限制给固定住了。完全可以在游戏端做成数次攻击,对服务端来说只计算一次伤害……”
莫提被王不负启发了之后,先在脑中过了一遍那个画面:让角色抽风一样打半天,然后最后飘个总伤害。然后莫提就觉得,没什么意义。这根本就不是打击感。
就好像“吃两个汉堡,第二个才吃饱,就应该先吃第二个”一样。不显示伤害的攻击毫无意义,仍然是铺垫,只有最后飘起伤害的那下,对玩家来说才是真正的攻击。
反正莫提觉得,若是改成那个样子,还不如现在呢。对玩家来说一样的又臭又长,真实感却没有了。他立刻说:“不对。无法显示伤害的攻击,反而会更无聊的。”
“这我来解决。我早就想好怎么实时出伤害了。”王不负笑着说。
他当然知道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即时反馈”,任何滞后的信息,都会降低玩家体验。如果在一秒内攻击数次。却只显示一次伤害,细节再做得再好也产生不了打击感。屏幕中的角色砍中敌人。怎么也要造成什么后果吧?不扣血,那不就砍空了么?砍空的攻击。哪来的打击感?
打击感首先要建立在“打中敌人”上面,就好像王不负刚才看的“八稚女”。八神庵撕衣服的时候,敌人的血量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