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策(南华)-第1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覃杨闷头喝一杯酒,叹口气道:“陈主任,说到德高的问题。照我说唯一的问题就是咱们市委和政府的决策方面问题不小。主要领导工作方式太简单,不太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决策的时候草率屡见不鲜。

在目前的环境下,每一任班子上任都急着出成绩,工作上难免就会急功近利,这些事情都一言难尽啊!”

覃杨情绪不高,从下面提拔副市长以来,他手上的实权消减得厉害。

在市一级领导机构中,常委才是真正的核心,殷林是省委副秘书长下放的。特别强调市委常委的权威。

在工作上,拍板决策的工作,非常委领导难有权力。

这样的做法,无疑会激发四套班子内部的矛盾。

这年头大家当官为了什么?不就为一点权力吗?

现在市委书记把权利过度集中,能不激发矛盾?

有了矛盾在前,工作上团结就会出问题。

再加上一旦工作,有些关键决策参与的人过少,失误不可避免。

有了失误,遭到了诟病,下面的牢骚就更多,恶性循环就这样产生了。

楚江各市的情况都大同小异,只是德高这边的情况尤其严重罢了。殷林为人强势,又有伍大鸣的后台,一般的人他不放在眼里。

这几年,他在德高得罪的人不少,省城各厅局,也有人看不惯他的做派。

楚江本来就复杂,派系争斗激烈,殷林这样的工作方式,无疑是刺激了各派系的争斗,长期积累下来,自然会越来越厉害。

覃杨和陈京知无不言,段小冉则沉默很多。

在修梅工作,段小冉被当地认为没什么作为。

这几年邻县发展速度很快,修梅却越来越落后,市领导对他的能力也质疑不少。

这一次陈京过来纠风,这对别的地方是噩梦,对他来说是机会。

修梅这几年,段小冉搞了很多看得见的惠民工作,他在修梅打造了五万亩的油茶基地,为近万老百姓解决增产增收问题。另外,修梅养殖业发展迅速,政府大力投资规范农村养殖,政府掏钱和省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科技帮扶对子。

修梅的马头羊养殖,生猪养殖,水产养殖,连续几年都被省农业厅重点表扬。

段小冉受马步平影响很深。

马步平当年执政相当务实,特别强调老百姓增产增收,解决民生这些工作。他特别重视,而对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感兴趣。

后来马步平走后,他跟段小冉联系紧密,段小冉知道马步平对陈京很推崇,陈京在工作上也是务实派,这无疑给了段小冉务实工作的信心。

陈京和段小冉聊到了修梅,听了他汇报修梅工作,表示很感兴趣。

覃杨在一旁打抱不平的道:“陈主任,照我看,咱们楚江的干部普遍价值观出了问题。大家你追我赶,搞的都是花架子,党员干部目光都盯在审计收据上。平常热衷的都是引资、投资,要不就是征地搞房地产,搞建设。

落实到老百姓利益上的工作干得很少,各级干部考评似乎也不强调这些。

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像老段这样的老黄牛就成了异类了。干得累,戏又不好看,咱们楚江希望究竟在哪里?对这些我们都很困扰啊!”

陈京端起酒杯对段小冉道:“老段,我敬你一杯酒!”

段小冉有些受宠若惊,举杯和陈京相碰,陈京道:

“政绩观的问题,楚江长期存在。这其中有咱们主观的原因,也有一些客观的原因。作为一个内陆的省,我们交通问题、资源问题都不占优。同志们急着搞发展,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这也是政绩观导向常常出问题的大原因。

另外,楚江的才子太多,干部中有自己小九九的人太多。到哪里都难以捏成团,团结有问题,大家的力气使不到一块儿,能不出问题?”

陈京将酒一饮而尽,心中先前的抑郁冲淡了很多。

所谓站得高,方看得远。

陈京先前脑子里一直在想德高工作的棘手,他两边为难。

但是现在,他换个角度,站高一点再审视德高,便很容易找到德高问题出在哪里。

作为纪委纠风室的领导,转变地方作风,尤其是观念作风,这也是陈京的职责所在。

陈京和段小冉还有覃杨三人聊得很晚。

最后,陈京亲自送两人出酒店,在停车场,陈京和两人握手道:“楚江不会一直都继续这样下去的。我坚信楚江的领导有能力解决目前的问题。而二位也是楚江的领导干部,你们的参与对楚江的未来也很重要。”

三人挥手告别,段小冉上车就给覃杨打电话。

“覃市长,今天咱们和陈主任谈话似乎有些偏离主题了。你说咱们这么做,会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啊?”段小冉颇为担心的道。

覃杨淡淡一笑,道:“没有什么误会不误会的。陈京这个人我了解,工作上是很认真的,也是很负责务实的。人家从中央下来,赫赫威凛,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好话。

咱们说点问题有什么不可以?我相信他也好话听多了,听点带刺的话,效果兴许会不错!”

而陈京返回住所,躺在沙发上休息片刻,也拨了一通电话。

他的电话打给高卫。

高卫是从楚江走出去的干部,这些年楚江在京城跑项目,高卫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尤其是德高殷林和高卫早就认识,德高很多项目都是走发改委的路子,到发改委喊的钱。

陈京现在要处理地方乱投资,瞎投资系列问题,他不得先跟高卫打个招呼。

当然,从高卫那边获得一些信息也是必要的。

要不然,高卫也是一番好心,希望楚江发展得越来越好,陈京下来和他的想法唱反调,弄不好引起了误会就不好了。

陈京和高卫大致说了楚江的一些情况,高卫一反平日和陈京谈话的随便,他颇为无奈的道:

“陈京,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楚江有多复杂你不知道吗?你什么地方不能去?偏偏要去楚江挑事,你小心内外不是人,那对你是没有好处的!”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伍大鸣的挫败!

撒出去的几个小组陆续返回。

带回来的消息都不怎么好,这些年,楚江的路子走得偏了,各市自治州问题很多。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缺乏有效办法,过度依赖投资,各市自治州的负债都相当的高,可以说是债台高筑。

过度的投资,硬件建设上去了,却忽视的民生。

有一部分人通过国家的投资致富,有相当部分官员在政府投资的项目中违规违纪,中饱私囊。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却没有明显改善。

贫富分化被进一步的拉大,经济数据漂亮的背后是畸形的发展。

各地方对目前下一步的规划存在分歧比较大,班子内部意见不统一,领导干部思想不稳定,全省范围内的矛盾正在日益激化。

这一次各小组每个小组都至少提交了十几份报告。

报告涉及到的具体事件都是问题事件,四个小组累积的报告超过了七十份。

如果把七十份报告都向上汇报,无疑是对整个楚江工作的否定。

陈京不敢想象这样做会带来的后果。

陈京早知道楚江的问题比较多,但是能发现这么多问题,而且问题如此尖锐,他还是估计不足。

现任的省委班子的主要领导,都是长期在楚江工作的领导。

楚江的局面呈现这样的态势,他们作为在楚江长期工作的干部,责无旁贷。

这一点是陈京不愿面对的地方。

伍大鸣和徐自清都是他的老领导,陈京在内心深处对两人都是充分尊重的。

现在他们两人搭班子的楚江,竟然是这样的局面,陈京不得不想,这是为什么?

尤其是伍大鸣。

伍大鸣本应该是务实的人,他在省委工作好多年了,难道他就没有发现楚江的问题?

既然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一直都没想去妥善解决,到现在还没悬崖勒马,任由局势这样恶化下去?

陈京觉得这个现实他难以接受,这样的情况和他脑子里面想象的伍大鸣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楚江是个六千万人口的大省,在中原地区举足轻重,作为省主要领导,治理这么大的一个省,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政绩导向。

严重一点说这是一种犯罪,对人民的犯罪!

陈京组织工作组开了两个半天会,将所有的问题归拢,然后他立刻打电话给周海东汇报情况。

周海东在电话那头沉默很久,才道:“陈京,你个人的意见是怎样的?”

陈京如实的道:“周部长,现在为觉得很为难。如果我们纠风室把这一次所有的问题统统往上报,这可能远远的超越了我们的职责。这可能会成为全面否定楚江的局面,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