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德联盟元首:“那么,我们盖亚特联盟和古德联盟应该如何应对!?”
盖亚特联盟元首:“如何应对?我认为,既然结局无法改变,我们就不要多做无谓抵抗了。”
古德联盟元首:“哦,您的意思,盖亚特联盟将会向破晓组织主动投诚?”
盖亚特联盟元首:“盖亚特联盟,包括你们古德联盟与希望联邦、阿兰特联邦和西特斯联邦不同,我们的联盟并非掌控在皇室或者权贵阶层手中,政体的更迭并不会过多的损伤掌权者的既得利益”
古德联盟元首:“确实,根据我们收集掌握的历史资料描述,古代文明是一个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和道德风尚的世界,那是一个将神圣的权益毫无保留地交给人民,鼓励平等和美德的时代”
盖亚特联盟元首:“而且,那是一个科技文明,还有人文素养和价值理念都极度崇高的时代,这不正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世界吗!”
说到这里,两位元首原本的顾虑和为难已经散去大半。
古德联盟元首:“这个分崩离析的世界本就是一个整体,所以,重返古代文明的怀抱,对盖亚特和古德联盟来说应当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盖亚特联盟元首:“但是,对希望联邦、阿兰特联邦和西特斯联邦的那些满脑子都是财富、权利和奢侈品的权贵阶层来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古德联盟元首:“此外,有一点我们还需要倍加谨慎,如今我们对这个忽然横空出世的【破晓】组织还不够了解,如果它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或者根本只是一群打着古代文明幌子的人在搞事,我们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盖亚特联盟元首:“您的担忧不无道理。而且,我们必须保证现有的政治体系能够得到完美顺利的过渡”
古德联盟元首:“很快,希望联邦的结局,以及接下来阿兰特联邦和西特斯联邦的的反应会给我们答案的。”
盖亚特联盟元首:“同时,我们都要再派出更多的情报人员,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情况!”
古德联盟元首:“谨慎是不变的真理!”
穿过希望恒星系的外围,继续飞行31光年,“破晓号”太空母舰终于抵达了这个孤零零的恒星系统。
正是红矮星失落之地!
她的质量不到恒星希望的8%,亮度辐射更是不到十万分之一,在众人的眼中,确实是小得可怜。
原晧宸还记得上一次见到她的情景,那时候他还是纳兰宇,还没有恢复记忆。
“这红矮星系内只有一颗小型的岩质行星和另外一颗矮行星。”原晧宸一边站在舷窗前远眺,一边说着,“如果没有桥连各星系的空间隧道,得到其他恒星系统的支持,确实很难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却无比的重要,值得我们大力投入资源。”
“失落之地,终于要恢复曾有的繁华了!!”
俞亮目光闪烁着,站在原晧宸的身旁,感慨地回忆着过往的经历。在宇宙大灾变之前,正是他当年一手主导建造了这一个串联各大恒星系统的重要太空要塞。
俞亮仿佛再次看到了无数的宇宙飞船在这里穿梭整顿,然后再通过隧道前往其他更远的恒星系统。
“破晓号”太空母舰很快就在红矮星的周边安顿了下来,她的配套舰队也开始有序地忙碌着。
开发一个全新的恒星系统算是一项极为繁琐和浩大的工程,但是,人类文明早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使面对一个贫瘠的红矮星系,也会拥有适宜的改造和发展方案。
其中最浩大的一个工程便是建造一个包围环绕整颗红矮星的封闭能量圈。
这一封闭的能量圈不仅仅可以完全收集红矮星逸散出来的光能,还可以为利用红矮星内部的资源提供技术平台,从而解决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的能量需求问题。
在建造计划中,该封闭能量圈的直径将近30万千米,要比太阳系的木星还长一倍,能够完整地将整个红矮星全部包藏起来。
整个封闭能量圈一共由1500多亿个能量发生器构建而成,每一个能量发生器能够控制和形成一个覆盖力场,并精密相连,最终形成完整的球体外壳。
人类文明的科学家早就有过相关的构想:完全包围恒星并且获得其绝大多数或全部的能量输出。以满足失落之地太空要塞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要求。
因为,每一颗恒星本身蕴藏的能源都是有限的,更何况是一颗黯淡的红矮星。而且,恒星的绝大部分能量,都在肆意向外辐射的过程中被浪费掉了。所以,一个能够完全且深度利用恒星能量的封闭能量圈,对每一个宇宙文明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
当然,建造这样的封闭能量圈不仅仅是工程浩大,在技术上要求也很繁琐。
例如:这样一个封闭壳体模型,如果没有考虑到将恒星包含在内的,其自身的重力交互作用,将有可能发生偏离运动,从而导致壳体和恒星直接碰撞,发生灾难性的结果。
而且,整个封闭能量圈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小行星、流星的意外袭击。幸而,恒星失落之地只是一颗黯淡的红矮星,它几乎没有特别剧烈的恒星活动,如弓形激波等,否则,封闭能量圈也会受到巨大的挑战。
当然,包围红矮星并非获取能量的唯一途径,在失落之地太空隧道和要塞重建的过程中,原晧宸等人还可以选择制造中型黑洞电池能量源,以及重元素衰变等不同方式来确保后续的生产活动。
第535章 攻占即墨
虽然在这残破的新世界,人类文明的科技传承出现了断层,甚至是严重的衰退,但幸运的是,孤岛星还有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幸存了下来。而且,原晧宸作为科学领袖,几乎掌握了人类文明巅峰时代绝大多数的科学技术。
现在,新世界的人类文明阵营需要的是时间,以及一个拥有高度凝聚力的政权体系。
新世界想要再次飞跃式发展,一定离不开大量的建设,还要维持不断增加的人口需求,就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指数级别增长的能量要求。
而在红矮星失落之地建造大量的空间隧道,所需要的能量则更为惊人。这便是原晧宸要建造封闭式能量圈来收集整颗红矮星能量的原因。
除此之外,小型人造黑洞的建设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
小型黑洞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成为穿梭的能量源,令一方面,她的强大引力效应是扭曲时空,连接空间两点的钥匙,是建造空间隧道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在原晧宸的计划中,除了小型黑洞以外,他还要组织建设大量的微型黑洞电池,就像维持陈淑琴休眠舱万年运转的那颗黑洞电池一样。
“迷你黑洞”电池,可以将一个质量为一万亿吨以上的黑洞,束缚在仅仅只有一个原子半径大小的时空内。
当然,以人类文明的现有科技实力,想要随身携带这样的黑洞电池,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试想一下,有朝一日,我们能够将微型黑洞电池像手表一样佩戴在手腕上,那将是一项多么酷炫的技术。
就在原晧宸抵达红矮星失落之地后的第五年,孤岛星基地的科学和工程师团队,以及机器人团队顺利地完成了原本希望联邦星际舰队战舰的升级改造工作。当然,一些没有升级价值的战舰则被拆解成了各种原材料和零件。
星际舰队的军官和士兵也经过了一系列的科学理论培训,和思想觉悟改造,并重新整编为破晓舰队的成员。
待到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俞飞鸿便带领着加强版的【星际舰队】一路杀回了希望恒星系统的核心区域。
首先是位于希望恒星系统最边缘的两颗矿产行星。因为这两颗行星上驻扎的军事力量极其微弱,所以,几乎没有花费任何气力,破晓舰队就完全控制了这两颗行星。
或许是之前围剿孤岛星的战争中损失惨重,或许是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实力上的差距,又或许是希望联邦政府将主要的军力都抽调回行星梓潼了。
所以,直到破晓舰队抵达行星即墨之后,破晓舰队才终于遇到了一波像样的抵抗。
“看来,希望联邦的皇室阶层还没有做好放弃权势和财富的觉悟!”
望着远方严阵以待的联邦星际舰队,俞飞鸿冷笑一声道。
“侦查系统已经搞清楚情况了,一共有2765艘战舰。”身旁的卢勇平波澜不惊地介绍着军情。
“看他们的架势,是要与我们正面硬拼到底吗?”俞飞鸿摇摇头,轻叹一声。
“行星即墨作为希望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