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个大手术,哈哈。”
嘉百列就是爱笑,是个性格随和,很好相处的人。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尽心尽力地帮助原晧宸开展“未来号”的改造工作。
“多亏你们的帮助,让这次改造工作变得这么顺利。”原晧宸由衷地向嘉百列表示感谢。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联盟指示我们要全力配合你的工作,哈哈。”嘉百列摆摆手笑着说。
原晧宸微笑着向他致意。
“装上黑洞动力系统之后,未来号能飞多快?”嘉百列忽然好奇地问。
“通过这几年对改造之后黑洞系统能级的研究和运算,结合未来号的质量,预计我们改造后的黑洞动力系统理论上可以让未来号达到40~50%的光速。”
“我的天,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加百列脸上惊讶地扭曲出一个夸张的表情,满是期待地问,“这方面我不太熟悉,您可以给我简要介绍一下吗?”
“那是我的荣幸。”原晧宸笑着说,“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有科学家曾经提出过人造黑洞的概念,你听说过【球形闪电】吗?”
“略有耳闻,但是完全不知道是个什么鬼玩意。”嘉百列谦虚地回答。
“该理论认为,如果可以把足够的能量集中在一个空间内,就可以形成一个微型黑洞,该黑洞的行为可以通过史瓦西方程来描述。”原晧宸继续解释。
“外星科技就是这样制造黑洞的吗?”
“理论类似,具体手段有差异。造物主是用强大的激光能量来制造黑洞。斯蒂芬·霍金早已经论证了黑洞并非全黑,当其中的物质转化为亚原子粒子团时,黑洞便会“蒸发”,从而出现霍金辐射。霍金辐射包含所有种类的亚原子粒子,但最主要的是伽马射线光子。”
“动力系统就是依靠这些高能粒子驱动的?”
“不错,造物主的技术让微型黑洞迸发出的高能伽马射线转换成的电子和正电子对等高能粒子,通过电磁场偏转形成一个类似喷射引擎的动力装置。”
“原来如此!”嘉百列好似茅塞顿开。
“你一定听说过宇宙中的终极能量源是黑洞吧。”原晧宸反问道。
“确实听说过,说是掌握了终极黑洞能源,就会成为上帝一样的存在。”嘉百列对此表示肯定。
“哈,你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相信,霍金辐射将可以成为星际飞船遨游银河系的最主要动力源。它要比反物质动力靠谱多了。”原晧宸肯定地说道。
“哦”嘉百列再次没跟上节奏。
“小型黑洞散发出的霍金辐射要远远超过恒星质量的大型黑洞。换句话说,质量越小的黑洞在经历霍金辐射过程中,其寿命会变得更短,蒸发的速度也会越快。”
“这么说,未来号将会制造出一个足够小的黑洞。”嘉百列脑袋灵光乍现,兴奋地说道。
“你说的很对。”
“那黑洞发动机靠什么作为燃料?”嘉百列脑袋里好像一下就蹦出了十万为什么。
“黑洞是什么?”原晧宸露出一个迷之笑容。
“黑洞不就是黑洞吗?”
嘉百列被这么一问,忽然变得不自信起来。
“黑洞会吞噬大多数的物质对吗?”原晧宸继续问。
“是这么回事!”
“所以,黑洞引擎不挑燃料,任何物质都可以丢进黑洞里用于补充燃料,其运行成本应该是较低的。”
“什么都可以作为燃料?”嘉百列大吃一惊。
“理论上是这样的,包括宇航员的排泄物。”
“shi~t?”
“yes!包括shi~t。”
“那有点可惜,我以为宇航员的排泄物可以回收利用,参与构建生态循环系统。我们火星基地就在研究这个项目。”嘉百列在火星上待久了,似乎对人类排泄物也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呃~”嘉百列谈到翔的时候,一脸惋惜的表情原晧宸也吃了一惊,“我们也有考虑过在未来号上建可循环的微型生态系统。但是这不现实,为了保证航速,未来号空间严重受限,在如此小的空间里无法构建复杂的,完善的生态系统。未来号上目前只能实现水循环,还有氧气循环。”
“你说的有道理,太单一的生态循环系统过于脆弱,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少,抵抗力和稳定性越低,当生态循环崩溃的时候,将会对漫长的星际旅行造成致命的影响。我们在建设火星基地生态系统的时候也会特别注意这一点。”嘉百列深以为然地点头说道。
“所以在狭小的宇宙飞船上建立生态系统并不可行,目前也只能进行简单的物质循环利用而已。如果将来人类可以制造出超巨型的宇宙飞船,或许就可以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其实,地球就是一艘巨大的全封闭生态系统空间飞船。”原晧宸补充道。
在地球上,包含了数十亿立方千米的大气层、数亿立方千米的水、数十亿公顷的农田以及60亿人类,所有这些形成了可供人类生存的完整循环系统。所以,只要星际宇宙飞船足够大,则肯定能够建立完善的循环系统,让食物、水和氧气都能百分之百地循环利用。
“或许,已经有很多宇宙文明过上这样的宇宙游牧生活了吧。”嘉百列若有所思地说,“我们地球文明会不会也有这样的一天?”
“这我也太不确定。”
原晧宸不想再去谈论这个问题,这让他想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
第一百九十九章 未来号试航
在原晧宸抵达火星基地后的第86个地球日,他们完成了外星科技的改造任务。
至此,地球文明史上第一艘恒星际宇宙飞船“未来号”,在前后历经将近两年的时间,且倾尽了整个地球文明的科技力量之后,终于大功毕成!
虽然“未来号”的核心技术凭借的是外星文明的科学技术,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未来号宇宙飞船才能够具备较高的宇宙航速,才能够拥有载人飞出太阳系去探索其他恒星系的能力。
火星基地旁的起降平台上,未来号已经整装待发。
“再见,火星基地,再见,嘉百列,还有火星基地的每一位同事们。”
原晧宸通过未来号宇宙飞船的通讯系统向火星基地道别。
“再见,未来号,祝你们一路顺风。”
“未来号,出发!!”
原晧宸一声令下,未来号宇宙飞船扬起滚滚的火星尘埃,呼啸着化作一支利箭穿透火星薄薄的大气层。
很快,未来号就划出一条优美而华丽的弧线,迅速地将火星抛在了身后,跃进了茫茫的宇宙深空。
“开启智能导航飞行模式,开启持续加速模式。”原晧宸继续命令。
“智能导航飞行模式已开启!”驾驶员答道。
“你们还要继续坚守驾驶岗位,毕竟这是未来号第一次执行智能飞行任务。”原晧宸谨慎地说。
“听您指挥,船长阁下!”
“辛苦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原晧宸拍拍驾驶员们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这次只有两位驾驶员和原晧宸一起返回地球,其他科学家和工程师则继续留在火星基地参与基地建设或者研究【创世之源】的其他部件。
黑洞动力系统的动力澎湃且稳定,最重要的一点,因为人造黑洞的霍金辐射是持续进行的。所以,它可以持续为宇宙飞船加速很长的时间。
如果不考虑减速的问题,未来号宇宙飞船可以很轻松地一直持续加速飞到地球。
未来号宇宙飞船如果以最高的航速返回地球,理论上只需要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但是载人星际旅行要考虑的问题会复杂得多,宇航员毕竟是血肉之躯,不可能承受过于剧烈的加速度,所以整个加速过程将被大大延长,加速的幅度也会变得温柔很多。
这次返回地球预计需要花费三天的时间,在整个航行过程中,有两天的时间将用于持续的加速,剩下一天的时间则会开始持续减速直到抵达地球。
这样按实际情况计算,宇航员每秒需要承受的最大加速度不会超过5米秒2,这感觉就像站在加速向前开的列车上一样,虽然还是会有诸多不便,但是这都在人体承受范围之内。
整个旅途之中,未来号宇宙飞船的速度将越来越快。
但是,因为本次星际旅行的路程太短,火星到地球之间的距离只有6000万公里左右。
所以,按照计划,未来号加速到将近400公里秒的速度之后就会开始减速。
万万没想到,几年前,人类还在为火星之旅的漫长旅途发愁,如今却把这段行程缩短到了三天!
不过,原晧宸